1、微专题突破(1)一、基础知识突破判断正误,夯实基础知识(1)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2)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3)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实现的。()(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6)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7)突触前膜释放的
2、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8)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的内流或阴离子(Cl)的内流。()(9)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0)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11)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12)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13)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和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
3、靶细胞。()(14)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15)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16)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1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18)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19)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0)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
4、能力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等。()(21)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22)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23)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4)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5)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26)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会因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为
5、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运输方式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2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28)重病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29)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30)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6、二、重点题型突破生命活动调节模型类试题例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解析:选B。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
7、的间隙突触间隙。生命活动调节模型的分析和解法技巧(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分泌b(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
8、胞。(5)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6)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c、e分别代表DNA、mRNA、多肽链(蛋白质),b、d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跟踪突破】1(2017山东东营一中三次调研)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
9、快乙的新陈代谢解析:选D。如果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甲与乙之间应当是神经中枢,而不是血管,A错误;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分泌促激素,B错误;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X应当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乙(肌细胞)中储能物质肌糖原水解,C错误;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是甲状腺激素,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D正确。2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该模型为人体内的神经调节过程,则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名称为_,其中在B、D结构中兴奋以_形式传导,C中的_结构决定了兴奋在人体中只能由A向E单向传递。(2)若该模型为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10、,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A代表人体内_(填指标)上升,进而刺激人体内_(填器官)中相应的感受器,产生的D激素所作用的靶细胞E是_部位的细胞,通过减少尿量实现水平衡。(3)若该模型表示人体内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表示抗原,C表示B淋巴细胞,则参与B过程的细胞是_。C经D过程形成E细胞,E细胞能分泌与A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则D过程为_。C除了能形成E细胞外,还能形成_细胞。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这决定了兴奋在突触中单向传递的特性。(2)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
11、压上升,会刺激下丘脑中相应的感受器,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体液免疫过程中,若A表示抗原,C表示B淋巴细胞,则参与B过程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1)反射弧局部电流突触(2)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3)吞噬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三、实验技能突破探究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例(2017山西大同模拟)有一种药物能阻断兴奋的传导或传递。请你根据下面反射弧的结构,完成相关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1)为了探究该药物的作用部位,请完成下面实验:步骤1:刺
12、激_,观察_。步骤2:用该药物分别处理a(突触间隙)和b,重复步骤1。如果_,则说明该药物作用于a。(2)回答问题:步骤1的目的是_。如果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则阻断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能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阴离子进入细胞的通道蛋白_(开放/关闭)。解析:在正式探究前,要先确认该反射弧的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具有正常的反射功能,这是确保该实验能顺利完成的前提,因此步骤1是刺激皮肤的感受器,观察效应器是否发生反应,即肌肉是否收缩。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若该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即药物作用于a,则用该药物处
13、理a,刺激皮肤,肌肉不收缩,用该药物处理b,刺激皮肤,肌肉收缩。答案:(1)皮肤肌肉是否收缩处理a,肌肉不收缩,处理b,肌肉收缩(2)检验该反射弧是否具有正常的反射功能开放解题模板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第一步:审实验目的从试题中提出的问题“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有些试题要求写出实验研究课题,就是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可套用“探究对的”第二步:作实验假设假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事实,对所研究的对象设想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解释,即实验原理提出一种实验原理,用陈述句表述第三步:辨材料用具实验材料的选取原则是符合实验要求(科学性)、取材容易(简便性)、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性)
14、等第四步:析或套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取材分组:将若干生长状况、大小等相同的材料(用具)均分为若干组,并用A、B、C进行标号材料处理: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或是相互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试剂等量)观察记录:反应(生化反应类)或培养(生理实验类)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第五步:述实验结果、结论一般采用讨论法,即“如果(实验结果),则(实验结论)”,常见三种情况:实验变量有利、促进正相关;实验变量不利
15、、抑制负相关;实验变量无影响无关先假设出可能的实验结论再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反过来写,即反推正写法如果要求“预测最可能的结论”,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论即可跟踪突破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1)实验步骤: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的含量。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
16、官。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_的含量。(2)实验结果及结论: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观点_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_正确。解析:要探究TRH减少的原因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还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可通过设置切除甲状腺与不切除甲状腺并都注射等量TSH的两组实验进行对照,然后通过测量下丘脑分泌TRH的量来证明。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除甲状腺前,应测量血液中TRH的含量;二是不切除甲状腺的小白鼠也应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三是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小白鼠的性别、生理状态、体重、饲养条件等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血液中TRH的含量,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TRH的含量减少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二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TRH的分泌量减少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一正确。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甲状腺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2)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