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A级合格考达标练1在宋代,铁矿从开采到冶炼出品有一套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人协作。一个铁矿作坊要有不少工人同时进行劳动,实行内部分工,才能完成生产。这反映出当时()A冶铁技术水平已领先世界B铁器不进入民间市场C手工业领域出现雇佣关系D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手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需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故选D项;材料重在强调冶炼的分工合作,没有体现冶铁技术水平在世界的高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铁器能否进入民间市场,排除B项;雇佣关系出现在明代中后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2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
2、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解析:选D根据材料“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可知,南宋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是对南宋整个社会经济的评价,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反映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排除B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了现代经济的一些特征,不能说明宋代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排除C项。3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
3、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京杭大运河的开通B北方人民南下带去技术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隋唐时期盛世局面出现解析:选B宋书(南朝)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的事情,那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还是北民南迁并带去技术的结果,故选B项;“京杭大运河”这一称谓出现在元朝,是在宋朝之后的事情,排除A项;“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宋书(南朝)不会有记载,排除C项;题旨与隋唐盛世无关,排除D项。4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而且对社
4、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前代。其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积极的贸易政策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商人地位的提高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但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从而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来源,政府实行积极的贸易政策,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大型海船远洋航行的前提条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有学者指出,宋代出现了政治上“贱不必不贵”、经济上“贫不必不富”、职业上“士
5、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A重农抑商观念更加坚固B社会流动倾向较为显著C坊市制度已被打破D国家控制日益松弛解析:选B根据材料“政治上贱不必不贵、经济上贫不必不富、职业上士多出于商”可知,宋代出现了政治上,贱民阶层也可以进入统治阶层,经济上,贫民也可以致富,职业上,商人也可以致仕的现象,表明社会阶层流动倾向较为显著,故选B项;结合所学,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仅反映了经济上社会阶层流动的现象,并未涉及坊市的界限被打破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反映国家控制是否松弛,排除D项。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
6、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形成特点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
7、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得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第二小问,据所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东晋与南朝的有关知识可知,可从南北方社会稳定程度、北人南迁、南方自然条件、统治者的政策、劳动者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得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可得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
8、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据所学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有关知识可得贸易范围较广。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可得经济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经济;南方统治者大都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
9、品为主,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经济和地理因素的影响。B级等级考高分练1下表是北宋时期户数及其增长指数表,这最适合用来说明这一时期()年 代户 数增长指数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 090 505100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4 132 576134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8 677 677281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12 917 221418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17 211 713557A.农业成就突出 B手工业显著进步C城市空前繁荣 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A户数增加反映出总人口的增加,总人口的增加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故选A项;户数反映的是全部住户数量,与
10、手工业技艺无关,排除B项;图表未区分城市、农村的各自人口比重,排除C项;图表未反映南北户数的比例关系,无法得出南移的趋势,排除D项。2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婚俗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而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故选B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繁荣对传统观念有影响,但并没
11、有瓦解传统的伦理,排除A项;材料只是强调婚姻择偶看重经济条件,但无法体现“首选条件”,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宋代婚姻择偶观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对商人态度的变化,排除D项。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宋代,农产品粮食和原先主要是作为家庭手工业产品的绢帛大量走向市场,转化为商品,并且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家庭手工业继续发展,而与农业脱离的手工业也有了显著发展。因而为纺织手工业提供原料的棉花、麻和蚕桑等,亦相应地发展起来。为供应市场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甘蔗、果树、蔬菜等也跟着发展起来。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宋代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
12、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新现象。(2)据材料二,概述宋代社会观念变动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农产品粮食和原先主要是作为家庭手工业产品的绢帛大量走向市场,转化为商品,并且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可得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产品商品化,与农业脱离并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可得“贱商”观念改变;据材料二“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可得婚姻论财,门第观念淡化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得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商人地位上升,官府放宽商业限制等。答案:(1)新现象: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产品商品化,与农业脱离并发展。(2)表现:“贱商”观念改变;婚姻论财;门第观念淡化。主要原因: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商人地位上升;官府放宽商业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