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2.50KB ,
资源ID:114233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23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兵团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兵团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1、兵团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推断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 2、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 B秦C西汉 D东汉3、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

2、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4、明太祖规定:“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业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商贾之家止穿绢布。”这表明朱元璋重农抑商的方式是A.专卖经营、身份歧视 B.严刑峻法、身份歧视C.严刑峻法、堵塞仕途 D.加征商税、堵塞仕途5、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

3、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6、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7、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

4、结合8、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9、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10、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

5、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11、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2、“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专业市镇发展区域分工加强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

6、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14、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

7、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15、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16、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17、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

8、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1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9、有学者认为:“没有伊

9、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0、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21、据南海县志记载:“(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申岁(1872年

10、)近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数百家”对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开始 B明朝中后期的“机房”发展繁荣的结果 C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 22、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比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

11、945A. 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 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23、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12、 2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25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26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

13、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27、该表是依据龚关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28、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

14、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2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B. C. D. 30、“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

15、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

16、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科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

17、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

18、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

19、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 特征。(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8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兵团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130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座位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分,第32题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

20、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6分)考号(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班级(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8分) 姓名32、阅读材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 特征。(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8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

21、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兵团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BCDBDCCDCA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ACCDCACAABBDC31、(1)市舶司;十三行。(2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分)(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2分)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

22、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分任意答出两点)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发展,具有被动性。(4分)32、(1) 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6分,任意答出三点)(2)阶段: 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 2 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4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8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