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136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14最新模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BC D2“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此处所指“封建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C

2、明太祖封七子朱榑于青州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亲王3(2014江阴中学测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4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宗法观念自然经济皇权专制理学思想社会习俗ABC D5有学者说:“自秦开始,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完成了其形式合理性的工作;至及汉代,则赋予这种体系以价值合理性。”这里的“形式合理性”主要是指()A结束七国混战,实现军事上的统一B以皇权为中心,

3、三公既配合又牵制C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 D宣扬“君权神授”,实现了皇权至上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行省制7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8(20

4、14徐州、宿迁三模)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人才选拔由中央下放到地方9(2014宿迁一调)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

5、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10吴晗曾形象地描述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1“(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

6、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12(2014南通中学质检)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

7、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

8、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10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6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4分)14(2014江苏南京、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

9、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赵军英

10、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6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答 案1选B的表述

11、错误,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宗法制的核心才是嫡长子继承制。从表格中姬姓贵族分封的地理位置看,正确。反映的是分封制的作用,与史实相符。西周初年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故说法错误。2选D根据分封制的含义,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而康熙封的亲王,只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但没有封地。3选C据题干所知,东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反映了中国人的姓深受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特点的影响,实质是由宗法制观念浓厚决定的,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4选C社会家庭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夫为妻纲”等特征体现了宗法观念、小农经济、理学思想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与皇

12、权专制无联系。应选C项。5选C本题引用学者观点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21年,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疆域面积空前辽阔。为巩固其统治,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削弱地方权力,以强化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故选C项。A项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B项主要是强化了君主专制,与题意不吻合。D项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排除。6选C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历史作用。“封建”意指分封建国,即分封制。根据题干“垂二千年弗能改矣”可知,该制度延续了两千年,又从“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该制度很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知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具有优势,故选

13、C项。7选A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地位,所以便于控制,这便是“平章事”。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趋势,与人才的重用无关,故A项正确,B项错误。平章事为另设职位,C项错误。题中未见丞相官职被废,D项错误。8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到了战国,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主要看品行才学。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门第出身。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主要看考试成绩,这就把选官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

14、来,故选A项。9选B 由材料中“处理境内政治、军事”可判断B项正确;由“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可判断C项错误;由“职能的中转站”可判断A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10选C图片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项不正确;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不能反映图片的全部,B项不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反映了专制皇权逐渐加强的趋势。11选C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跪受皇帝笔录,承旨加以执行,无决策权,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D两项。题干反映军机处将皇帝的“上谕”用快马传递,加以执行,提

15、高了行政效率,故选C项。A项与题干无关。12选A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演进。图示显示的是加强皇权,而不是分散地方权力,所以A项说法错误。B、C、D三项均符合题干图示含义。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二小问即回答中书、门下、尚书的职能及运行方式。第(2)问评价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析概括材料并从利弊两方面作答。第(3)问可从君相矛盾、社会发展、小农经济、旧体制的弊端等角度作答。答案:(1)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讨论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分掌宰相职权,相互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2)可以减少决策

16、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3)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14解析:本题以行省制为载体考查古人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做法及效果。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腹里”的范围。“腹里”指的是中书省直辖地区,结合材料一不难找出答案。第二小问考查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的机构,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第(2)问是一道小论文题,考查学生论证问题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提炼论点,然后围绕论点展开具体论述。从“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的这个主题中,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考查,从地方分权和强化中央集权的两个角度确立观点,观点明确后,从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中寻找论据,最后总结。答案:(1)范围: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机构:宣政院;宣慰司;行省。(2)论文要点观点史实(论据)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总结:行省制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行文要有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