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3 ,大小:649.50KB ,
资源ID:114123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12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届《三维设计》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加餐特训二 高考前10天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届《三维设计》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加餐特训二 高考前10天WORD版含解析.doc

1、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先秦诸子的民本理念及其明末清初思想家对民本思想的继承。2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的措施,如土地制度、水利工程、耕作技术等。3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新旧三民主义的认识与评价。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的基础。5从通史角度看中国从古到今土地政策的演变。1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解析:选D题干主要论述西周吸

2、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开始重视“德”,在实际行动中要“保民”,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故D项正确。2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颁布新规:兵士罢归家乡,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官爵、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抑制商人,或轻田租,十五税一。这些规定旨在()A限制土地兼并B恢复农业生产C增加赋税收入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B材料所述这些内容能够保护农民拥有土地,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的内容,故A项错误,B项正确;“或轻田租,十五税一”这项措施无法增加赋税收入,故C项错误;“因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抑制商人”这些内容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3、。3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 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 500余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B水利工程事业发达C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解析:选D据材料“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可知明清时期确有社会保障,但仅就材料不能说明保障体系较为完备,故A项错误;明清两朝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也说明不了水利工程事业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的农业,没有涉及商业,故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明清时期积极贯彻重农政策,故D项正确。4黄宗羲认为,为

4、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解析:选D从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服务,故“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可知反映了黄宗羲认为臣子与君主应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故D项正确。5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西周休耕制唐宋禁捕青蛙战国“尽地力之教”明清“桑基鱼塘”秦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D古代

5、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解析:选D从材料中各朝农业生产中都有保持地力、休耕、套作等保护环境的内容,可知是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故D项正确。6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解析:选A“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让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项正确。720世

6、纪2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土地,实行减租减息。这一变化()A说明中共土地的政策缺乏持续性B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C表明南方阶级对立超过北方地区D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解析:选B根据材料“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没收地主土地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土地,实行减租减息”,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为了最大限度争取农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陕甘宁边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是为了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战的支持,故B项正确。8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

7、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B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C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D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解析:选A材料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故A项正确。9“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解析:选D据

8、材料“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被打破,故D项正确;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也属于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C项错误。10“它实现了(现代中国)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据此判断,“它”()A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B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解析:选A根据材料不难推断这是对农业的社

9、会主义改造,它为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原料,故A项正确;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错误;挫伤农民积极性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错误;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项错误。11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吹响了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之路,它以川皖为试点进而推广全国,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这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D鼓励个体、独资和“三资”经济发展解析:选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

10、村的落后面貌,但是不符合“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故A项错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既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又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故B项正确;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是在2005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7年“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个体、独资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12以下两幅图反映当前某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农村土地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提高B坚持土地公有制是农村改革的前提C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致富的关键D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流转势在必行解析:选A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形

11、式来看,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农村土地的商品化程度加强,故A项正确;图示只是显示的土地流转的方向和形式,并没有涉及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土地的流转方向与形式,并且大部分土地还是流入农户,不能说明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致富的关键,也没有强调土地流转的原因,故C、D两项错误。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2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与中国传统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3农耕文明的封闭性与海洋文明的开拓性探究。4中国古代商业从传统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看影响中国崛起的背景、表现、启示及其精神特征。5当今经济全球化从历史角度看待“一带一

12、路”下的国际合作及其风险。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及其明中后期的隆庆开关,白银内流和货币化,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1.右图是一幅古罗马时期的壁画,画中显示的是一位身着丝绸外衣起舞的女子。画中女子()A她有资格参与各种公众活动B她可能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C丝绸由中国商人由长安运来D她可能也使用青花瓷餐茶具解析:选B古罗马时期妇女没有权利参与政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在西汉时期传入古罗马,大约是公元前1世纪左右,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是由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古罗马的,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青花瓷兴起于元明时期,大约在明清时期经过海上丝绸

13、之路传入欧洲,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研究资料表明,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今印度洋),而阿拉伯商船从波斯湾出发东来时,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外交通贸易兴盛B海外贸易规范有序C造船及航海技术先进 D对域外文化接纳有限解析:选C材料强调海上交通贸易,但并未涉及陆地,不能反映出中外交通贸易兴盛,故A项错误;由材料“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阿拉伯商船“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可知更换船舶是由于宋代遥遥领先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故B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所学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3考古资料证明,玉米最

14、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下列事件的发生与材料中的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C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玉米不断从美洲向非洲、南欧、亚洲及中国转移,这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推动美洲作物向世界其他地区转移有关,故A项正确。4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的实施()A放弃了海禁政策 B促进了白银内流C造成了鸦片泛滥 D推动

15、了小农破产解析:选B“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不能表明国家对海禁政策的放弃,内容也仅限于经济,故A项错误;“15671572年”,属于新航路开辟时期,获得财富的欧洲殖民者纷纷到东方购买奢侈品,而西方的手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很小,促进了白银流入中国,故B项正确;“准贩东西二洋”不能确定是指鸦片,故C项错误;古代的贸易仅限于沿海地区进行,没有对中国传统农业造成根本的影响,故D项错误。5下表为明末清初某国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的航线表。据表可知()广州澳门印度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由广州至澳门再至印度,途经马六甲、古里、果阿等地,是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一直有往来的“西洋”航线;第二段

16、则由果阿经好望角至欧洲广州澳门马尼拉美洲欧洲这条航线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从中国沿海港口直航菲律宾;第二段则横渡太平洋,通过墨西哥的阿卡普尔,再到欧洲A新航路开辟前中国瓷器已销往美洲B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中国瓷器出口C中国瓷器销往欧美得益于新航路开辟D中国垄断了对欧洲的瓷器运输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前,亚洲与美洲没有往来,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国瓷器有多种路径到达欧洲,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拓展了中国瓷器出口,故B项正确;中国瓷器销往美洲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但中国与欧洲的瓷器贸易由来已久,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瓷器出口的路径,不能体现中国垄断了对欧洲的瓷器运输,故D项错误。6据古代东西洋

17、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B清朝“海禁”政策限制外贸发展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D东西方之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解析:选A根据材料“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说明在清初及以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外国商人不断带来白银采购中国商品,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国对外贸易受限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不涉及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夷人悉用银钱易货”,可知是以银易货,故D项错误。7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

18、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解析:选B这一时期清朝并没有主动融入世界的意图,故A项错误;虽然“清乾隆中期以后”清朝本身并没有改变对外贸易的基本思路,但此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波及了中国,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故B项正确;中国依然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可见并没有突破“海禁”政策,故D项错误。8在古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

19、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从社会史观方面看,材料主要验证了“海上丝绸之路”()A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逐步走向近代化C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解析:选A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但强调的重点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各种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故D项错误。9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

20、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表明()A清朝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D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市场影响解析:选D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到了四川地区在乾隆后,商品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没有提到北方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B项错误;题干中稻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依然占据主导,且材料也没有强调二者获益的大小,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在外国商船的刺激下,四川地区经济作物被大量的种植,商品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

21、故D项正确。10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表明()A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B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C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D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400年到1800年间”可知处于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仍得到发展,根据材料中“中国不仅是亚洲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可知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故A项正确。11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时间

22、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差额(亿美元)2011年1 1606005602012年1 1177723452013年1 1769022742014年1 1961 0291672015年1 2631 18083截至2016年11月1 1381 617479A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经济B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C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直接利用外资额增长幅度相对较小,而对外直接投资额逐渐增加并超过直接利用外资额,体现出中国在国外经济活动增加,故A项正确。12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

23、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一带一路”战略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肯定与支持,主要是因为()A“一带一路”适应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B“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C“一带一路”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D“一带一路”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联系和发展,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除发展中国家之外,还有一些发达国家,故B项错误;“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是“一带一路”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一带一路”不仅推动中欧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中国与亚洲其

24、他国家贸易的发展,故D项错误。1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现世价值,理学的积极作用,王阳明心学的修身和道德重建及明清之际经世致用的思想。2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观念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3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国家意识、科技文化发展及其社会转型的价值。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价值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认识。1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

25、控制地方的需要解析: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以后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的原因在于周公作礼,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反映了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故C项正确。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为政以德”得出孔子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重义轻利”得出孔子注重个人修养的加强,“美德即知识”得出苏格拉底加强个人修养,故C项正确。3在中国儒家教义中,有一种“人品观”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种。君者,群也,人需在大群中做人,不专顾一己之私

26、,并兼顾大群之公,此等人乃“君子”。以下思想主张与此“人品观”最为类似的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君子”主要人品是“不专顾一己之私,并兼顾大群之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4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C荀子 D庄子解析:选C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27、,与题目中的“人的本性恶劣”不符,故A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依法治国,与题目中“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不符,故B项错误;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要经过后天的礼义教化才能使其重归于善,提出礼法并用思想,故C项正确;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清静无为,与题目中的思想不符,故D项错误。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佛教在中国()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解析:选C材料说明佛教在中国为了更好传播,借

28、助儒家思想进行调整,并不能说明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故A项错误;佛教借助儒家思想进行调整,而非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故B项错误;佛教能够主动借助儒家思想进行调整,说明其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佛教符合中国儒家伦理,而非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6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出了当时哲学家的使命。材料表明当时哲学家的真正使命是()A应对北宋初年社会危机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B为构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C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构建理学的民生观念解析:选B儒学虽然在唐宋出

29、现危机,但是仍然处于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从天地、生民、绝学即理想社会秩序的呈现,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问题是真正的使命不仅仅是彰显家国情怀,故C项错误;民生观念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7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解析:选D材料中侧重于对家族成员的个人品行的要求,不是维护宗族特权,故A项错

30、误;材料未涉及追求政治平等,故B项错误;C项是家训实行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家训的核心思想是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故D项正确。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解析:选B变法、革命、实业是中国近代化不同角度的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三者虽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挽救民族危亡,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角度不同,目的

31、与效果相似,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奋起反抗,故C项错误。9汪朝光对某一事件这样评论道:“历史似乎为近代中国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历史的进程却不似许多人当初的期望,中国的发展没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自由之途,却开启了军阀争斗、武夫治国之径。”该事件()A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动摇了列强在华统治根基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创农村包围城市之路解析:选C材料评论的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没有动摇列强在华统治的根基,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事件,故D项错误。10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解析:选A根据材料“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强调青岛、山东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11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

33、”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B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解析:选B作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时间点,即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自然科学事业并没有取得重大成就,故A项错误;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为了提升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的必选项目,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对“三大发明”认识问题,故C项错误;科学技术成就不属于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12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认

34、为:“经验主义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起来使用。理性主义者好像蜘蛛,它们从自身把网子结起来。但是,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自己的一种力量”指的是()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C唯物主义 D民族主义解析:选B人文主义主张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和价值、作用,珍视人类社会留下的一切物质、文化遗产,故A项错误;科学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用科学的方式认识社会,与“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这种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唯物主义强调世界发展的客观性,故C项错误;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至上,故D项错误。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变化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5、、思维方式的影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改革开放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3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中国古代、近现代城市化和西方近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特征和影响等。4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业革命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5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城镇经济发展的特征。6城市化进程中的全球人口流动。1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解析:选D西周遵循周礼,城市

36、规划讲究中正有序,管子主张“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实用性更强,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故D项正确。2唐六典记载:“凡市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唐代中后期的诗文中则有苏州“夜市必菱藕”、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种种描绘。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夜市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B诗文记录多夸张之辞,不足为信C史料记载了唐朝不同时期的情况D唐朝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控解析:选C“苏州夜市必菱藕、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种种描绘”不能体现夜市普遍存在,故A项错误;“诗文记录”属于文学作品,有历史价值,故B项错误;“唐六典记载:凡市日入前七

37、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唐代中后期”可以看出唐朝不同时期对市是有区别的,故C项正确;“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可得出官府对市管理严格,故D项错误。3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的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表明江南地区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因此无法体现该地区资

38、本主义萌芽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该地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故D项错误。4有史学家认为:连接每个时期独领风骚的城市,就是一部历史的缩影。与下列表述相吻合的城市是()A上海 B广州C南京 D厦门解析:选B上海并不是维新思想最早传播的地方,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广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康有为最早在广州宣扬维新思想,1926年,北伐战争从广州开始,故B项正确;南京与维新思想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厦门不是北伐开始的地方,故D项错误。5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

39、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这种变化说明()A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选B材料主要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区域分工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叙述了两个变化:其一,江南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其二,近代江南部分市镇顺应新形势而进行的转变,这两个变化属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故B项正确;从甲午中日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列强一直对华资本输出,并且一直在加强,故C项错误;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的,与题干

40、的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6有学者指出:“在对洋货的选择上,尽管人们有着复杂的心理,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接受的漫长过程,然而洋货最终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占据了近代城市人的生活,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该材料表明洋货涌入导致中国()A自然经济解体 B贸易顺差出现C思想观念改变 D生活西化普及解析:选C材料中仅仅说明人们对洋货的态度,并未涉及其对自然经济的冲击,故A项错误;洋货大量涌入,导致中国进口增多,逆差出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在对洋货的选择上,尽管人们有着复杂的心理,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接受的漫长过程”说明洋货的涌入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719

41、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 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 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解析:选A1961年5月作出的决定,到年底就已经完成过半,说明效率很高,而这种高效率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减少城镇人口并不能促进农村的城镇化,故B项错误;该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C项错误;减少城镇人口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无关,故D项错误。81964年8月,国务院出台规定

42、: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该规定实质上()A有利于大城市经济的繁荣B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C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解析:选B材料是限制人口流入大城市,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整,适当限制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从而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当时工作中主要是“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是调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

43、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选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自上而下城市化”,故A项错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产生了大量乡镇企业,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符合“自发性城市化”,故B项正确;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无关,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自发性城市化”不符,故D项错误。1018世纪,伯

44、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中心,其运河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了世界解析:选A1814年发明火车,用来运输大宗物资更便捷,故A项正确;海外贸易发展会促进运河运输,故B项错误;材料中“19世纪中期后”英国是世界工厂,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扩展到了世界,与材料中“英国国家运河网络”不符,故D项错误。11.右图漫画题为泰晤士河老爹在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子孙,画中肮脏不堪的泰晤士河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白喉”“淋巴结

45、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作者还在漫画底边标题下写了一句“一份为议会新大楼设计的壁画”。该漫画意在讽刺()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C启蒙思想的表面化 D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解析:选D材料表达了工业革命后政府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现状,描述的主要是环境问题,而标题则说明了政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的忽视,故D项正确。12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

46、流动解析:选D材料涉及了两个时间点1871年和1910年,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是中心之一,工业化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促进大量人口流向城市,故D项正确。1中国政治制度古代司法、监察制度与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其联系性。2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希腊公民政治、罗马法律理念对近现代中西方民主政治的价值探索。3中国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专制制度形成、清末民初旧政治制度尝试性建设及其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1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官员的数额是有定员的:夏120员,殷240员,东汉7 567员,晋6 836员,隋12 576员,大唐18 805员。这可用来说明()A统治者对官吏擅权的防范B中央政务

47、管理机构由简到繁C国家统治机器的不断完善D政府行政效率逐步得到提升解析:选C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官吏擅权的防范主要体现在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材料并未反映官员的相互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的官员数额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还是地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数量的增多,可以反映国家管理的加强,说明国家统治机器不断完善,故C项正确;古代官员数额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行政效率就能提高,故D项错误。2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

48、济组织 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解析:选D“治民之基”体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不是自治性质,故A项错误;“乡里体制”不属于中央官制任免的范围,故B项错误;“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多数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故C项错误;“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故D项正确。3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C方便了官员升迁 D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解析:选D根据材料“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

49、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等信息可知皇帝的决策体现的是君主专制,谏正皇帝过失,“言论自由”有利于皇帝决策更加合理科学,故D项正确。4余少祥在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中指出,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隋代的刺史巡察六条、唐代巡察六条以及明代的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等,都是专门的巡察法规。这说明中国古代()A重视巡视立法建设 B巡察方法灵活多样C官员选拔条件严格 D巡视程序非常复杂解析:选A“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隋代的刺史巡察六条、唐代巡察六条以及明代的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等,都是专门的巡察法规”均涉及古代不同时期的巡视法律规定,故A项正确。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

50、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A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B政治环境宽松自由C公民政治体现出民主原则D民主政体形式多样解析:选C材料并未牵涉各邦公民的参政权的相同与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在不同政体下政治环境的自由程度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的权威”得出公民政治体现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亚里士多德强调尽管民主政体多样但是公民的决议依然具有最高权威,故D项错误。6有学者指出,人类波澜壮阔而无可遏制地走着古雅典的道路,那样天然合理地选择了那一自身命运的形式。这是因为,惟有它

51、符合人的自由本质!这揭示出古代雅典道路的普世价值在于()A人民主权和人文主义精神B公民享有充分广泛的自由C直接民主扩大了民众权利D城邦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解析:选A人民主权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利,这是符合后世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人文主义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人类的自我关怀,这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普世价值,故A项正确。7下表是结合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整理的关于雅典民主和现代民主比较表,据此可知()雅典民主现代民主发生在奴隶社会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为小国寡民型的政治制度为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易于动荡、短命与退化较为稳定、健康与持久只有男

52、性公民享有公民权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包括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A.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B雅典不受制约的体制将社会精英排斥殆尽C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均被现代民主所克服D雅典民主为现代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解析:选A从表格对比中可知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对比中不能体现“均被”,故C项错误;对比中不同之处甚多,故D项错误。8古罗马法学家谈到立法原则时说:“因为恶法非

53、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这体现出罗马法()A维护法律的权威 B始终保持正确性C强调自然法原则 D维护社会的稳定解析:选C材料“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强调维护正义和公正,而非法律的权威,故A项错误;罗马法是不断完善的,不可能始终保持正确性,故B项错误;罗马法强调自然法原则,保护生命权、财产权等人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正义和公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维护正义和公正,而非社会的稳定,故D项错误。9有法学家认为:“对于罗马社会,至少是对于罗马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来说,罗马法其实是一种完全异质的法律,是一种非社会本质的法律。”其中“异质”“非社会本质”是指()A罗马法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一定程度

54、上反映了平民的利益B罗马法既是对商品经济社会的规范,也反映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C罗马法既是罗马人的法律,也是全人类的法律D罗马法的法律制度和国家管理的遗产,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解析:选B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罗马法从根本上说是压迫奴隶阶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罗马法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的规范,也反映了对公平正义的倡导,这不符合奴隶制国家的性质,故表现为“异质”“非社会本质”。10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发展过程中,英国人威廉米特福出版了八卷本的希腊史,主旨在于阐明雅典民主政治的教训和“暴民”统治的弊端。据此可知作者()A为说明君主立宪制度是更理想的政治制度提供依据B认可直接民主制度C认为民主制是雅

55、典衰落的唯一原因D倡导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选A“主旨在于阐明雅典民主政治的教训和暴民统治的弊端”可见其反对直接民主也反对共和,由此突出其对君主立宪的推崇,故A项正确,B项错误;“唯一”说法太绝对,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发展过程中”可见其是对民主方式的一种探索,而不是主张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11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技术,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

56、王德厚为何当选为人大代表的问题,不涉及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表明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在增强,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属于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D项错误。12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豆选是当年抗日根据地的一种普遍的选举形式)”,到今天演变为人们常见的“举手表决”“无记名按表决器”。这些方式()A推动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B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程C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发展D见证了中国人民追寻民主的脚步解析:选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推

57、动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现在1954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豆选”的直接民主形式到今天演变的各种表决方式,见证了中国人民追寻民主政治的脚步,故D项正确。1运用生态史观解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表现及其反思。2西方近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现象分析及其中国的大国意识。4中国古代农业古代气候对草原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及其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开发的启示。1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

58、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解析:选B材料叙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农艺体系,并未涉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精耕细作的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当时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模式,并未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经营模式并不会抑制大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2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

59、作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 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解析:选A材料提到“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形式的农业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类形式的农业生产都是在适耕土地开发殆尽的情况下的产物,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导致开垦新的土地用于耕作,故A项正确。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但人们出于求生的欲望,对农业的开发并非永远处于理智状态。下列属于非理智状态的是()A“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B“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C“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D“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解析:选BA项说明农业生产需要不误农时,才能获得丰收

60、,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属于对农业开发的理智状态,故A项错误;B项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开放,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属于对农业开发的非理智状态,故B项正确;C项体现了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属于对农业开发的理智状态,故C项错误;D项说明人们必须按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发展农业,属于对农业开发的理智状态,故D项错误。4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A争霸战争频繁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少数民族南下 D人口的大量迁移解析:

61、选B争霸战争可能短期破坏环境,但不是破坏环境的根源,故A项错误;题干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战国时被称为浊河,西汉时黄河下游水患频繁,再结合北方农业的发展、北方是经济重心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推广铁农具与牛耕,西汉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之一,故B项正确;第一次少数民族大迁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且少数民族南迁不会使得“河水高于地上”,故C项错误;人口大量迁移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D项错误。5有学者指出,唐代以前的都城沿黄河轴线东迁西移,宋代以后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沿京杭大运河南北移动。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大运河的开凿C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D北方军事威

62、胁解析:选C根据所学唐朝以前的都城集中在黄土高原,但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平提升缓慢,满足不了统治需要,所以到了宋朝以后都城移到了京杭大运河沿线,有利于物资运送,保障都城的消费需要,故C项正确。6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的整体位置向南移动约二百到四百公里不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B长城沿线居民向中原地区陆续迁移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日益削弱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解析:选A题干中“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和长城的南移,说明这些南移之前的区域已经不适应农耕经济了,故A项正确。7太湖地区东

63、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次数比较表朝代每百年内水灾次数每百年内旱灾次数东晋7.91.0南朝7.61.8隋唐4.92.6吴越4.61.1北宋14.88.8南宋20.415.6元18.86.5明27.012.8清25.01根据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测()A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B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C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D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解析:选D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晋至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较低,这一阶段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从宋代到明清时期,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明显增多,这说明农耕经济发

64、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8嘉庆宁国府志载:“皖北人寓宁,赁山疑种苞芦(玉米),谓之棚民。其山既垦,不留草木,每值霉雨,蛟龙四发,山土崩溃,沙石随之,河道为之壅塞,坝岸为之倾陷,桥梁为之坠圮,田亩为之淹涨。”这体现了()A棚民垦殖活动出现源于玉米的引进B棚民垦殖活动的根源在于人地矛盾C棚民垦殖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D棚民垦殖活动是政府错误引导的必然结果解析:选C棚民主要种植玉米,源于农民生活困难,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棚民垦殖活动的根源是否是人地矛盾,故B项错误;棚民不恰当的垦殖活动造成山体崩塌形成自然灾害,使生态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政府政策与垦殖活动的关系,故D项错

65、误。9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如罗马法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罗马()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解析:选A材料中罗马法规定人们的日常合理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行为针对所有人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材料规范日常行为而非限制,故D项错误。10在19世纪初的法国,忍受污染还被宣传为一种“爱国行为”,而到了19世纪六七十

66、年代,“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开始不再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的享受,而被视为公民的权利”。这表明()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加快C政局变化推动环境保护D法国生态环境全面恶化解析:选A材料中从“忍受污染”到“享受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是公民的权利”,这是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围绕的是环境问题,无从看出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全面恶化过于绝对,材料是公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故D项错误。11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A保

67、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B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C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D以工代赈创造就业岗位解析:选B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并非仅仅为保护环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通过法律的形式要求农场主休耕,并且由政府发给补贴,体现了国家干预的特点,故B项正确;恢复金融信用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不是补贴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以工代赈,故D项错误。122009年,国际某金融机构宣布向巴西长期贷款13亿美元,以资助其保护亚马孙雨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机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解析:选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

68、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均排除。1中国古代华夷观念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2近代史上不同阶段、不同阶级民族意识观点的形成及其演变。3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形成演变的过程及其影响,以及民族主义与殖民侵略的关系。4二战后民族主义与美苏意识形态斗争的关系及其实质。5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影响。1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69、。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解析:选B材料中仅仅是对少数民族称为“戎”“夷”,不涉及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戎”“夷”是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华夏族之间并未有此称呼,说明当时对华夏族和少数民族已区别对待,体现了种族和文化的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文明的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的认同,不是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2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

70、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解析:选C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与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不符,故A项错误;政治变革只是方式之一,与材料中“这主要表明”不符,故B项错误;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材料中“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相符,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3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

71、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选B根据“反对严夷夏之大防”,故A项错误;材料“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包含了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反对异族压迫的观念,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但并未说明中体为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4从1901年到1906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

72、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主要是翻译了“美国独立记演义”“苏格兰独立记”内容可知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激发民族主义,进行救亡图存的愿望,故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并未主张推翻清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01年到1906年,而维新变法于1898年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翻译政治小说,维新派

73、主张的是改良,并非革除旧的观念,故D项错误。5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解析:选A从辛亥革命开始时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政府赶走满族统治者,到革命后的民族统一,可见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故A项正确;从辛亥革命开始革命的性质一直未发生变化,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B项错

74、误;辛亥革命并未实现民族的统一,故C项错误;革命派的目标一直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错误。6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历来强调治史不求致用的顾颉刚、傅斯年等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史学研究与民族救亡密切联系,提出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研究,以改造民众历史观,增强民族意识。这种现象反映了()A国民政府加强对史学研究的指导B民族矛盾尖锐使民族主义高涨C国共两党为民族大义而合作抗日D列强联合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解析:选B材料中并未涉及国民政府对史学研究的指导,故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日本开始侵华,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因此当时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史学研究与民族救亡密切联系,提出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

75、学研究,以改造民众历史观,增强民族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国共合作抗日,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并没有联合侵华,故D项错误。7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C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D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解析:选B“农村”国家指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国家指发达国家。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故A项错误;“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

76、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可以理解为新中国成立后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20世纪中外交往”既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外国的交往,也包含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诸多变化,材料不能反映全部,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表现,故D项错误。8长期以来法国教育被教会把持,而在1879年至1899年期间,法国时任教育部长费里亲自选定中小学教材,如选用共和主义史学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选用民族主义作家戴鲁莱德的士兵之歌作为全国中小学传唱歌曲。费里这一做法()A化解了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矛盾B培养了科学理性的人才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巩固

77、了民主共和的成果解析:选D民族主义并不能化解党派的纷争,故A项错误;爱国主义与科学理性属于不同的范畴,故B项错误;“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历史现实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通过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故D项正确。9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解析:选A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物竞天

78、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这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而言,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从而使发达的工业文明国家中的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并逐渐走向极端,故A项正确。10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A恢复银行信用B推行社会福利C规范生产经营 D调整农业政策解析:选B银行信用与材料中“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不符,比如没有存款的人,故A项错误;推行社会福利与材料中“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相符,故B项正确;规范生产经营是工业方面,与材料中“普

79、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不符,故C项错误;调整农业政策是农业方面,与材料中“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不符,故D项错误。1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几内亚国父和首任总统塞古杜尔1958年声明:“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表明()A二战后民族主义在非洲得到迅速发展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C战争与和平、稳定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D苏联解体后的非洲国家更贫穷、更不稳定解析:选A根据材料“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表明二战后非洲民族主义盛行,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故B项错误;战争与和平是“冷战”后世界发展的主题,时

80、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英国于2016年6月举行“脱欧”公投,脱欧阵营取得胜利。在走完一系列法律程序后,欧盟公布脱欧协议草案,英国须于2020年12月之前结束过渡彻底脱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2016年2月,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和越南在内的12国正式签署了TPP协议。然而特朗普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后,却签署了美国退出TPP的行政命令。英国“脱欧”和美国退出TPP说明()A经济全球化和打破贸易壁垒势在必行B区域集团化和自由贸易不利于经济发展C“冷战”政策还在一

81、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盛行解析:选D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区域集团化和自由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英国“脱欧”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体现,而美国退出TPP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1对比中外科技的发展差异,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而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2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评价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极大推动。3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到来的内在因素。4

82、分析科技创新对现代教育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综合国力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及留给我们的启示。1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故A项错误;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题,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需求,故C项错误;材料中

83、“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基础很好,故D项错误。2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A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B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C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D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三部著作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作品,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部著作主要是中国古代医学、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总结,有的也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科技,但并非“开始引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三部著作并没有引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是指从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明清时期中国依然是农业大国,故D项

84、错误。3下表所示是清末留日学生所创办科学期刊中的部分重要内容。该表反映出()刊物时间重要内容科学世界1903年创刊连载汽车大发明家瓦特传电气大王爱提森传罗其氏和妙赫氏之无线电信新发明干电瓶制造法等文章科学一斑1907年第一期介绍了X光线发现的过程及其在医学和物理上的应用和科学意义A相对论已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B西方自然科学技术已在中国广泛传播C留日学生关注当时物理学新发展D近代中国科技引进步伐加快解析:选C狭义相对论在190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在1916年发表,且相对论论述的是时空的本质属性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留学生创办的科学期刊的重要内容介绍,非西方科技在中国的实践推广,故B项错误

85、;题干反映的是物理学的相关知识,且是当时世界前沿知识,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留学生创办的科学期刊的重要内容介绍,并非中国政府或企业引进西方科技,故D项错误。4近代中国转型记载,国民政府先后成立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国立中医药研究所、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四川、西康、云南、新疆等各省的地质或地质矿产研究所、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等新的科研机构,加大对大后方的科技开发。这一举措()A推动了近代经济结构的转变B落实“教育大革命”的内容C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D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要求解析:选D题干中“国民政府先后成立经济部矿冶研究所新的科研机构,加大对大后方的科技开发”,推知重庆国民政府为抗战而作的举措,故

86、D项正确。5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时,一位老工程师回忆到: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研优势是()A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B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利用C科技文化工作受到广泛尊重D“左”倾思潮没有影响科技领域解析:选AA项与材料“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最新成果”未明确是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受尊重,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

87、有涉及“左”倾思潮的影响,故D项错误。6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道:“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析:选B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自力更生”相符,故B项正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培育出杂交

88、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7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该现象的出现说明()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GDP增长率14.013.110.910.09.3资本增长率24.617.318.18.72.4劳动力贡献率4.44.14.87.58.1科技进步贡献率29.637.125.255.881.5A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代B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C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D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解析:选C题干反映GDP增速总体放缓,资本增长率放缓,劳动力贡献率有所上升,但科技进步贡献率猛增而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由靠劳

89、动力拉动到依靠科技拉动,故C项正确。82000年后淘宝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这一变化说明互联网()A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B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C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D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解析:选C根据材料“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体现了淘宝网由不被多数人使用,但随着自身革新推出支付宝后,使用者增多获得认可,说明互联网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故C项正确。9新编世界科技史写道:“19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

90、鲜明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最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A改良蒸汽机 B蒸汽轮船C蒸汽火车 D发电机解析:选D“19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鲜明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即突出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改良蒸汽机”是在生产过程中经验积累及创造发挥作用,没有体现科学研究的效果,故A项错误;“蒸汽轮船”“蒸汽火车”只能体现蒸汽机的运用,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作用,故B、C两项错误;“发电机”是电磁感应理论付诸实践的结果,体现了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10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

91、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A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B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C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D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解析:选C材料所述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体制僵化,丧失了活力,故C项正确。11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的出现 B社会阶层的分化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现代科技的发展解析

92、:选D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出现了“灰领”“白领”工人,而未体现出阶层分化,故B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产业兴起,新中间阶层兴起,故D项正确。12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

93、融合统一解析:选C题干中“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只是提及好莱坞电影有科技的作用,并非强调“主导”,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故B项错误;题干中“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好莱坞电影运用前沿科技来体现美国文化的精神,故C项正确;世界价值观是多元的,且题干无提及,故D项错误。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对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因素和人类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

94、发展和全球秩序演进擘画了新的蓝图。他描绘出未来的世界将是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理念引领时代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外交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它回答了在充满差异的社会中,在文明多元化的现实里,在国家间不同利益的诉求下,如何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分歧、实现共同发展的问题。正确义利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实现了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1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

95、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政府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A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B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C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解析:选C材料仅体现中国向德国贷款及购买德国工业品特别是军火和兵工设备,因而不能体现中国意图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故A项错误;B项不是中国签订合同的目的,故B项错误;1936年日本逐渐加大侵华,在此情况下中国与德国签订贷款及购买军工设备的合同,意在夯实备战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中国与德国签订贷款及购买军工设备的合同对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影响不大

96、,故D项错误。2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结盟C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C根据材料“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C项正确。3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

97、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A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习总书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大学,这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与姿态,故A项正确。41932年8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

98、,后来又称为“反法西斯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B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解析:选B根据材料“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反法西斯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代表大会”,证明“反帝”表达了反对西方的思想,而后期“反法西斯”,表明西方一部分国家加入了反对法西斯的行列,故B项正确。5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这反映出美国()A

99、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19331939年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41年”得出,此时处于二战的扩大阶段,美国主动与苏联联合目的是抑制法西斯,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美苏冷战是在二战后出现,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6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

100、、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解析:选BOPEC组织和IEA组织成立的宗旨不是拆除各种围墙藩篱,仅是对石油的生产与消费进行协调,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往来,具体到石油方面,即出现了OPEC组织与IEA组织,来协调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B项正确;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并不是相对应

101、的关系,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不能主导全球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D项错误。7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调需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勃兰特政府宣告这一政策意在()A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B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C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D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解析:选A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可知是缓和东西关系,在两极对立的情况下建立和谐关系其目的显然是谋求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8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

102、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解析:选A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合作而提出的,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兴的对象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政策推动了欧洲具有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对立,A项正确。91973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坚持“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之后苏联却在

103、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这反映了当时()A苏联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B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C欧安会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D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解析:选B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实力对比此消彼长,任何一方都无力主导世界,故A项错误;据材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可以得出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故B项正确;美苏也参加了欧安会,故C项错误;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0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

104、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D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解析:选B冷战结束后,美国积极谋求建立单极世界,故A项错误;题干中“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可知美国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中“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与C项中的“积极”一词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是一种可能性,非结果,故D项错误。11推动下表所列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05、成立时间名称1962年中美洲共同市场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1974年西非经济共同体1975年拉丁美洲经济体系1983年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A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逐步瓦解B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一体化开始影响发展中国家D南北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解析:选B由中美洲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采取的措施,由此可知,B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1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

106、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推断促其形成的因素是()A全球化中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形成C世界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D第三世界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解析:选A“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得出全球化需要开展广泛的合作,故A项正确。1学习资本论及其中所运用和贯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我们科学认识社会及其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建设与改造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2通过学习资本论,我们能够更

107、好地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们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我们参与全球化的自觉性和应对全球化发展的能力。3学习资本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增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信心,真正做到“不为任何干扰所惑”。1近代某思想家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马克思主义者B自由主义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 D人文主义者解析:选C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去推翻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自由主义者具有为个人

108、自由辩护的意识形态,在经济上他们同意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私人财产制度,故B项错误;通过“讨论、证明、说服”这种方法是不能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只能是一种空想,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倡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故D项错误。2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解析:选D马克思的敌人并不会因为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而赢得其尊重,故A

109、项错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这必然是为其敌人所痛恨,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同样必然为马克思的政敌所不允,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套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故D项正确。3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该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C社会契约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选A题干中“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共产党宣言相符,故A项正确;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

110、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阶级斗争理论不符,故B项错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思想,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错误。4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解析:选A共产党宣言“

111、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反映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些写进了共产党宣言的成果和结论与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无关,故B项错误;这些成果和结论与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故D项错误。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

112、略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解析:选A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论指出的,故B项错误;“和平夺取政权”是四月提纲提出的,故C项错误;宣言发表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6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不同时

113、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和关注,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故A项正确。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在说明问题时除运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外,还大量使用了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这说明社会科学研究()A近代史学范式精彩纷呈 B更新方式手段与时俱进C自然科学决定社会发展 D数学成果主宰历史结论解析:选B材料不足以说明近代史学范式精彩纷呈,故A项错误;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在说明问题时除运用简单的四则运算外,还大量使用了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可知借助数学工具来研究历史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社会科学并非自然科学,故C项错误;材料考查的不是数学成

114、果的作用,故D项错误。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中“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相符,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与材料中“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

115、”表明是新航路开辟,与其后的殖民战争不符,故C、D两项错误。9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解析:选C现代法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不可能肯定巴黎公社采取的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故A、B两项错误;当代法国认可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巴黎公社抵抗外国侵略

116、的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肯定巴黎公社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与当代法国国体相违背,故D项错误。10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恩格斯(1895)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B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C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

117、善的特征D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解析:选C从材料内容可知恩格斯的认识是以史实为依据,不是简单的主观认识,故A项错误;材料中恩格斯的观点按历史史实变化而改变,没有体现历史叙述真实性受时代因素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恩格斯认识到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扩展能力,不会很快被推翻,修正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现出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故D项错误。11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

118、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选C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A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政治学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可知辛亥革命虽为资产阶级革命,但也允许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舆论环境相对自由,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奉行三民主义,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故D项错误。12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解析:选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时期尽管资产阶级同样剥削工人,但这不是“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不分配土地,从而不能满足人民“要和平、要土地、要面包”的要求,因而“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项正确;1917年3月至11月未爆发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列宁四月提纲中的内容,这与“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原因无关,故D项错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