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安徽理综化学试题解析7.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解析】N、O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只有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才能形成非极性键;由NH3的结构分析,N(NO2)3中的四个N原子不能共平面;N(NO2)3的中N元素为+3价,是N的中间价态,应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15.2g该物质含有的原子的物
2、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6.021023,故D错。【答案】C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B. c(H)= 110-13molL-1溶液中 C6H5O、K+、SO42、BrC.Na2S溶液中 SO42、K+、Cl-、Cu2+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解析】饱和氯水中的氯气分子能将SO32氧化,故A不能大量共存;c(H)= 110-13molL-1溶液呈碱性,所有离子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C选项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S2-=CuS,故C不能大量共存;D溶液显碱性,Al3不能大量存在。【答案】
3、B9. 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 PbCrO4(s)+ 2H(aq) 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图像正确;由方程式知,碱性增强,平衡正向移动,Cr2O72-的转化率增大,故B图不正确;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图错;由方程式可知,Pb2+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r2O72-的转化率增大,其物质的量减小,故D图像也不正确。【答案】A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4、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A选项,铁粉过量应该生成Fe2+,不会有红色出现;AgCl溶解度比AgI大,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会有白色沉淀出现,故B错;Al箔插入浓HNO3中才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稀硝酸中会反应,故C错;D的实验操作、现象和
5、结论都是正确的。【答案】D11.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共性与特性。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中有些曲折,特例是第二主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三主族,第五主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六主族,故A错;一般规律是主族元
6、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相等,但F无正价,故B错;在室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但如果不是在室温下,pH7就不一定显酸性,故C错。【答案】D12.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 - e-= 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正极反应
7、应该得到电子,故A错;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故C错;Ag是反应的还原剂,因此AgCl是氧化产物,故D错。根据方程式,每生成1 mol Na2Mn5O10时,有2 mol Ag生成2 mol Ag+,转移2 mol电子,故B正确。【答案】B13.室温下,将1.000 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1B. b点:c(NH4+)+ c(NH3H2O)= c(Cl-)C.c点:c(Cl-) = c(NH4+)D.d点后
8、,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pH=14或pH=0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才是110-14 molL-1,a点7pH14,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1,故A错;b点时盐酸和氨水反应,氨水过量,c(NH4+)+ c(NH3H2O)c(Cl-),故B错;c点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此等式成立,C正确。d点时盐酸和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再加盐酸温度降低只能是加入盐酸的温度低于溶液温度,这才是温度下降的原因。【答案】C25.(14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
9、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2)X的单质子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25C、101 kPa下,已知Y的气态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 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W
10、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则其质子数为8,是O元素;“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且半径比O元素的大,故X只能是Na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Y是Si元素;“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Z元素应为Cl元素。(1)N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A族;O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为1s22s22p4,有两个未成对电子。(2) Si单质的晶体是原子晶体,其熔点比金属晶体Na高得多;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故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要强。(3)根据信息可知反应方程式为:SiCl4+3H2O=H2SiO3+4HCl。(4)由方程式知:SiH4+2O2= SiO2
11、+2H2O,反应共转移8个电子,故1mol 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20 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 SiO2(g)+2H2O(l);H= -1520kJL1【答案】(1) 三 A 2(2) Si HCl(3)SiCl4+3H2O=H2SiO3+4HCl;(4)SiH4(g)+2O2(g)= SiO2(g)+2H2O(l);H= -1520kJL126.(17分)室安卡因(G)是一种抗心率失常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1)已知A是的单体,则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B的结构简式是 。(2)C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
12、式是 。(3)X是E的同分异构体,X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X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 。(4)FG的反应类型是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属于氨基酸【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机化学的命名、同分异构、官能团及性质等相关知识。较为简单,只要稍有能力的学生都能做好。据A是的单体可知A为CH2CHCOOH;据AB的反应条件可知,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B为CH3CH2COOH;据BC结构的变化,可知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从CD结构的变化可知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同样从结构的变化可判断,D+EF
13、,FG的反应也都是取代反应。(3)“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结构的对称程度高,由移动取代基的位置可得:;若是三个取代基,可以是。(5) 其中的苯环和羰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苯环上的甲基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b正确;氨基显碱性,故可与盐酸反应成盐,故c正确;结构中没有羧基,故d错。【答案】(1)碳碳双键 羧基 CH3CH2COOH(2)2-溴丙酸 (3) (注:原答案少最后一种)(4)取代 (5)abc27.(14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多数错成MnO2】和MnCO3)样品
14、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1)第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3-+ MnO2+Cl2+ 。(3)第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 、 、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 (写化学式)。(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 g MnO2,并收集到0.224 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 NaClO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情景较为简
15、单,工艺流程清晰。(1) 要提纯MnO2,加入硫酸后MnO2没有反应,则一定是杂质MnO和MnCO3能跟稀硫酸反应;(2) 滤液中一定有M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5Mn2+2ClO3-+ =5MnO2+Cl2+ ,要使氧元素守恒和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反应物质中必须有H2O参加,产物中应有H+生成,故离子方程式为:5Mn2+2ClO3-+4H2O=5MnO2+Cl2+8H+。(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升必有降”,产物中一定含有NaCl。(4) 0.224 LCO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则MnCO3的物质的量也为0.01 mol ,质量为1.15 g。则MnO的质量为(12.69-1.
16、15-8.7) g =2.48 g ,为0.04mol,故溶液中的Mn2+共为0.05 mol,根据(2)中的离子方程式可知需要0.02mol NaClO3。【答案】(1)MnO和MnCO3(2)5Mn2+2ClO3-+4H2O=5MnO2+Cl2+8H+(3)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NaCl (4)0.02 28.(13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先用0.1 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KNO3溶液
17、的pH调至2.5;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 (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 ;假设二: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
18、解析】(1) H2SO4可以除去Fe粉表面的氧化物;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可向KNO3溶液中通入N2,排出O2。(2) t1时刻前H+ 、NO3- 浓度减小,Fe2+ 和NH4+的浓度增大,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 + NO3- + 10H+ = 4Fe2+ + NH4+ + 3H2O。Fe粉足量,反应仍在进行,Fe2+的浓度没有增大的原因是发生了水解反应,因为溶液的pH增大,促进了水解。(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温度、铁粉颗粒大小等。(4)要验证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其他条件相同,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结合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通入N2除去O2,用色谱仪测定溶液中NO3-的浓度等,可设计实验步骤,注意语言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答案】(1)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 N2(2) 4Fe +NO3- +10H+ = 4Fe2+ + NH4+ +3H2O 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反应)(3)温度 铁粉颗粒大小实验步骤及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不相同,并通入N2;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铁粉;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各溶液中NO3-的浓度;若pH不同的KNO3溶液中,测出的NO3-的浓度不同,表明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