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230KB ,
资源ID:11407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07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

2、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

3、精神。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史诗胸怀。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

4、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一个故事只有一个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往哪儿走,故事就说到哪儿,然后带出新的人物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审美需求。写作时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苏东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我们就更加需要“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文艺工作者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彰显当代价值,这是写作者应有的担当。(摘编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1.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诗是表现人类客观生活和主观心灵的庄严的文学体裁,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B. 创作历史剧要正确认知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厘清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分析原因,挖掘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C. 要避免当前历史剧创作中出现雷人剧情、同质化等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要有正确的认知。D. 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文化多元,写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史诗胸怀,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价值的担当。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了创作历史剧应具有史诗胸怀的观点,然后从史诗胸怀的建立和有效传达两个方

6、面来阐述。B. 文中以伏尔泰中国孤儿与一些历史剧的对比,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知。C. 文中提到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论证了文艺创作要遵循文学和美学创作规律。D. 义章举传统戏曲的例子说明创作要根据审美需求变化,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创作要灵活自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优秀的历史剧有助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人们体味、思考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因比受到大众喜爱。B. 历史上出现程婴献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大义精神。C. 创作好的历史剧,需要创作者大量阅读和思考一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历史背

7、后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精神。D. 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不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说法绝对。根据文本内容“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

8、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分析可知,历史剧创作者有史诗胸怀,也不一定能达到史诗高度。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9、。【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知”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分析可知,文中举伏尔泰中国孤儿主要不是来说明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认知,而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

10、形态有所了解。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更需要”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可知,创作的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也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但不能说“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比“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重要。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

11、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流动科技馆

12、、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0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 20/0,比2005年的1.6%提高近三倍。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

13、究表明,201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材料二:自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年的0.76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与公务

14、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10. 38%增长到2018年的20. 840/0,在重点人群中住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2. 97%增长到2018年的10. 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0. 97%增长到2018年的2.62%。(摘编自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材料三: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2018年与2015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

15、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加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阶段。4. 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6.20/0,这是2005年的近四倍,也超过了30多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一半。B. 2006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国在2020年实现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希望很大。

16、C. 2007-2018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比较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增长率最低,城镇劳动者增长率最高。D. 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2018年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都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所增长。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06年颁布实施的科学素质纲要,促进了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开展,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B.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很重视。

17、C.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D.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进入缓慢提升阶段,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6.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答案】4. A 5. B 6. 制订计划:颁布科学素质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2020年)。加强教育:提升公民受教育程度,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进行修订等。明确重点: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

18、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A项,“也超过了30多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一半”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说“2015年进入创新型同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同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没有可具体比较的数据。故选A。【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19、,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说法不恰当,夸大作用;原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主语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是科学素质纲要。C项,“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错误。结合材料二数据内容分析,文中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但没有提到不同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拉大。D项,“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

20、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错误。结合文本内容“2018年与2015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阶段”分析,“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说法不当。故选B。【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文本内容“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

21、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分析可知,制订计划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结合“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分析可知,加强教育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结合“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分析可知,明确重点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

22、(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

23、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生命的呢喃李一泰从小的时候起,我就非常喜欢听雨,感觉雨声是一种生命的呢喃。每逢雨天,总喜欢找一个位置,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去谛听生命屋外的天籁,让我一汪干枯的心池渐渐盈满欢畅的涟漪。古时的文人墨客听雨讲浪漫讲情调讲境界:朝雨芳草,暮雨客舟,春雨杏花,秋雨梧桐。我只是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的一个俗人,不可能有太多的讲究,于是就很随意,时间、地点、空间、氛围皆不拘泥,屋檐下可听雨,客厅里可

24、听雨,书房里可听雨,瓜棚中可听雨,卧室里可听雨,办公室中可听雨。听雨的潇洒,听雨的狂骤,听雨的沉思,听雨的快乐。我觉得雨是自然界的精灵,听雨就是我同大自然的精灵们在一起倾心交流,于是,我会很自然地把雨同社会、人生联系起来,也就赋予了雨一种生命和思想。如果说自然界中的雨是位精灵,那么,乡间的雨则是一位智者,总在我心灵最为烦躁的时候,悄然而来,润物无声,虽是点点滴滴,却是如泣如诉,如琢如磨,让我心智大开,醍醐灌顶。春日听雨,那雨如一首山野抒情小调,会使人想起孩提少年,绿的雨丝系住了洁白的童心。雨,丝丝柔柔,如烟似梦,如歌如吟,整个世界都醉在这温馨的氛围里。秋日听雨,如听命运交响曲,会让人想到壮年时

25、光。雁阵排空,心如止水,凭案静坐,品雨品茗。冷雨霏霏,时而如丝竹管弦,时而如群马愤蹄,时而如玉珠银盘,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串成一段淡泊的旋律夏日听雨,如听一曲英雄交响乐,让人想起豆蔻年华,日气喷豪雨,云阴送惊雷。夏雨中涌动着蓬勃生机,滋养着生命和情感,孕育着激情和诗意。夏日里的滂沱骤雨,激荡着我的心胸,催促我化作一只雨燕直击长空,傲视苍穹!进入夏季就以比庄稼更急切的心情盼雨。夏日的酷热使所有的声音都隐遁起来,包括鸟语、虫叫、雷鸣,只有雨声不管不顾地光临,他是这个季节中唯一一脾气倔强的歌者。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雨,听雨的身躯跌落尘埃,听雨划过空气,听雨拍击檐下青砖。又一场雨如约而至,我独坐窗前,望

26、檐前雨柱如帘,谛听万物沐浴在茫茫的雨雾中。那起伏的菜园,那被雨水搓洗过的瓜地,那蜿蜒激流的小溪,那栅栏上五彩缤纷的花朵统统化作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些天籁之音,如万马奔腾,如狂飙落地,如缠绵琴瑟,如游丝一缕,在天地间飘过,在心灵中漫游,空灵而幽怨。心灵与大自然之间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夏天的雨如人的秉性,有快人快语的,如来去匆匆的雷阵雨;有慢声细语的,如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总的来说,还是缠绵的多。缠绵其实并不是柔弱,相反是十分的刚烈,有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性。记忆中,中学的一年暑假就经历过这种缠绵。那雨,稀稀拉拉,下下停停,感觉它像一团棉花,揉来揉去,就是弄不出个定型来,更像

27、一个脾气倔强韧性的恋人,缠上了你,就要你耳朵里只有它,眼睛中只有它,脑子里也只有它,别的一概都要抹掉。但是,这种缠绵却没有一丝的厌烦,相反,缠绵的背后却是一份很松弛的感觉。倾听这雨声,我会忘记为衣食而奔波、为生存而应酬,我会懂得感激生命、感激友情、感激生活。受不了这种感觉的挑逗,我竞一连数日,仰在炕上,放软身子,把卷展读,与古今中外的先哲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倦了,便闭上眼睛,沉沉睡去。睡梦中,犹自听到耳畔传来的淅淅沥沥的雨声雨声如禅,听雨即在悟道。它能使人浮躁的心境渐趋平静,静得像一泓无波无澜、宠辱不惊的碧水。此时,你会感到雨打窗棂的玉振之声和生命的节律高度融合,前缘后尘,上誉下诟,坎坎坷坷,

28、纠纠葛葛,一切都远去了,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一个无牵无挂的自我,独自品尝那份难得的清闲。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们一路风尘,脆弱的生命之舟已经承载了太多,不堪负重的漂泊时刻面临着搁浅的沉沦。雨天,我们应该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把生命重新回顾一次,把生活再过滤一遍,把不堪回首的过去,散乱在遥远的记忆里,把世俗的烦恼托于过眼云烟,留下一个好心情,等待晴日收拾它、整理它,然后把它装订成册,在孤独的时候阅读。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就像这缠绵的雨水。(有删改)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既开门见山,点出题目“生命的呢喃”与雨的关系,又态度鲜明,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

29、,也有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夏雨中万物发出的天籁之音,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重在突显夏日听雨如听英雄交响乐的震撼感受。C. 文中写春雨和秋雨的不同特点,是为了反衬出夏雨的特点:富有生机,给人激情和充满诗意,缠绵而不柔弱,刚烈又有韧性。D. 文章最后深化主旨,指出现代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生命脆弱,不堪重负,而大自然的雨可以洗涤我们的灵魂,振奋我们的精神。8.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1)他是这个季节中唯一脾气倔强的歌者。(2)然后把它装订成册,在孤独的时候阅读。9. 作者喜欢“听雨”,对“听雨”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答案】7. A 8. (1)运

3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夏天雨声“倔强”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2)运用比喻,化抽象的情感为形象的书册,将美好的心情记录、收藏,用以排解内心的孤独。 9. 听雨就是听生命的呢喃,就是同大自然的精灵、智者倾心交流。不同季节听雨的感受不同,如夏季听雨让我们懂得感激牛命、友情和牛活。听雨就是悟道,可以使干枯的心丰盈,使浮躁的心平静。【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

31、重在突显夏日听雨如听英雄交响乐的震撼感受”错误。结合语句内容“心灵与大自然之间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分析可知,重点不是说“如听英雄交响乐的震撼感受”,而是突出“心灵与大自然之问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C项,“反衬出夏雨的特点”说法错误,文章介绍了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和听雨的感受,不存在“反衬”。D项,“指出现代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生命脆弱,不堪重负”理解有误,说大自然的雨“振奋我们的精神”有些夸大。结合文本内容“我们一路风尘,脆弱的生命之舟已经承载了太多,不堪负重的漂泊时刻面临着搁浅的沉沦留下一个好心情,等待晴日收拾它、整理它”“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分析可知,我们的生

32、活中会有很多不如意,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故选A。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

33、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1)结合“他”“倔强的歌者”分析,运用比喻修辞,写出夏天雨“倔强”的特点,结合文本内容“夏日的酷热使所有的声音都隐遁起来,包括鸟语、虫叫、雷鸣,只有雨声不管不顾地光临”“唯一”分析可知,表达对夏雨的喜爱之情。(2)“它”应该指的是“不堪回首的过去”“世俗的烦恼托”等,把抽象的情感整理装订成册,使用比喻修辞。结合“把不堪回首的过去,散乱在遥远的记忆里,把世俗的烦恼托于过眼云烟,留下一个好心情,等待晴日收拾它、整理它”分析,将美好的心情记录、收藏。“在孤独时候阅读”,可以用它来排解内

34、心的孤独。【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和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喜欢听雨,对听雨有怎样的认识”,需要结合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带着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把相关内容标记出来,读完文章以后再仔细分析。有的散文开篇和结尾的句子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或者概括全文,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关键词句,然后根据关键词句展开阅读分析,掌握文意。结合“从小的时候起,我就非常喜欢听雨,感觉雨声是一种生命的呢喃”“每逢雨天,总喜欢找一个位置,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去谛听生命屋外的天籁,让我一汪干枯的心池渐渐盈满欢畅的涟漪”分析,听雨就是听生命的呢喃,就

35、是同大自然的倾心交流;结合“春日听雨,那雨如一首山野抒情小调,会使人想起孩提少年,绿的雨丝系住了洁白的童心。雨,丝丝柔柔,如烟似梦,如歌如吟,整个世界都醉在这温馨的氛围里”“秋日听雨,如听命运交响曲,会让人想到壮年时光”“夏日听雨,如听一曲英雄交响乐,让人想起豆蔻年华,日气喷豪雨,云阴送惊雷。夏雨中涌动着蓬勃生机,滋养着生命和情感,孕育着激情和诗意”等分析,不同季节听雨的感受不同。结合“雨声如禅,听雨即在悟道。它能使人浮躁的心境渐趋平静,静得像一泓无波无澜、宠辱不惊的碧水”分析可知,听雨就是悟道,可以使浮躁的心平静。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

36、言文,完成各题。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为时儒者,严植之等首膺兹选。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莱食二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待。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待。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高祖诏求通

37、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适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植之性仁慈,好行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氏差,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

38、(节选自梁书儒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B. 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C. 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D. 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衣冠”常指古代士以上的人穿戴的衣帽,代指缙绅士大夫,

39、文中指文明教化。B. “五礼”指祭祀的吉礼,灾荒的凶礼,军旅的军礼,宾客的宾礼,冠婚的嘉礼。C. 庄老是记录庄子和老子思想的道家著作,又称南华经和道德经。D. “起家”可指出身,也可指兴家立业,在文中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高祖心忧天下,大力恢复儒学。面对儒学衰落的境况,高祖深为忧虑,下诏寻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B. 严植之颇有才学,受到朝廷重用。他精通道、儒之学,既能谈论老庄的玄理,又能解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朝廷召用,多年兼任博士。C. 严植之淳朴忠厚,遵孝礼守道义。他不以自己的长处傲视别人;

40、父亲去世,他二十三年只吃蔬食;广汉王被诛,他赤脚为之送丧并建冢。D. 严植之生性仁慈,多行仁义之举。他总默默地做善事,坚持不懈;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有的死后严植之还为之安葬,有的给以钱粮遣送回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2)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2)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夕匕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

41、以完成丧葬事宜。【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天监四年”表示时间,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五馆”修饰“生”,“五馆生”是“至”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句意: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故选C。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

42、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灾荒的凶礼”“冠婚的嘉礼”错误。凶礼不单指灾荒,一般指丧葬;嘉礼也不单指冠婚,还有宴饮之礼等。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43、,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错误。原文有“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说法不当。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补充句首主语“高祖”;“屈”,屈尊;“释”,释酒;“奠”,祭奠;“释奠于先师先圣”(状

44、语后置句);“申”,反复勉励;“之”,代词,他们;“以”,介词,用;“申之以讌语”(状语后置句);“劳”,慰勉;“劳之以束帛”(状语后置句)。(2)“妻子”,妻子和孩子(古今异义词);“既”,已经;“所寄”,寄放的地方;“市”,买;“生徒为(之)市宅”,省略句;“乃”,连词,才;“成”,完成;“焉”,助词,不译。【点睛】参考译文: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

45、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工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

46、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

47、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入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

48、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秋夕旅怀李 白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B. 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C. 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

49、,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D.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15. 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叫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

50、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诗人在梦中梦到银河落下,长梦过后天上星以稀少,诗人只能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没有人来为他擦拭眼泪。“谁能挥”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孤独。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

51、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作用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分析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的5角度: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意象最主要作用。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诗人放目远去,却只看到了层叠的山峦,没有家乡的影子,流水不停的向远去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就像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归家一样。借用“连山”和“流水”两个极具内涵的意象,把诗

52、人的愁苦具体化。第三联,诗人抬眼望去,只有灰色的浮云,寒冷的月光,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月光更是令作者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月晖”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目之所到,体之所感,只有深深的愁思。借景抒情,通过这些意象,来抒发羁旅之愁、乡思之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_”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_”的疑问。(2)白居易琵琶行在行文内容上多次写到“月”,送别时用“_”一句借月抒发别情,听完音乐后用“_”一句借月表

53、达感受。(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一句写出他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一句写出他在花闯小路上心情难宁。【答案】 (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 (而)彼且奚适也 (3). 别时茫茫江浸月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无可奈何花落去 (6). 小园香径独徘徊【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奚”“浸” “唯”“徊”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

54、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种震惊,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惧。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破。但在国内人看来,这却是一次突破了医学伦理底线的 的做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运用基因科学在分子层面上修改人类生命的蓝图,但这未必是科技的重大进步,而可能是整个人类可怕的灾难。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医学技术,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任何一个全新的医学探索都充满了未知,()就是一个集各种善恶于一体的“潘多拉的盒子”,在带来某些积极改变的同时,()导

55、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这项技术的实施,很可能不局限于治病救人,()用于改造人类,让人类朝着一种可能是不可控的方向畸形发展。(),是否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胚胎,充满争议。目前,有122位中国科学家联名发表声明,直指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 。监管部应当尽快澄清:是科学怪人的 ,肆意妄为,强行组织试验;还是监管人员 敷衍塞责,给这个违背伦理的试验开绿灯?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B. 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达到了历史性突破。C. 虽

56、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D. 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破。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沽名钓誉 有名元实 刚愎自用 徇私枉法B. 沽名钓誉 形同虚设 自行其是 尸位素餐C. 盗名窃誉 有名无实 自行其是 徇私枉法D. 盗名窃誉 形同虚设 刚愎自用 尸位素餐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关联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B. BC. CD. D【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

57、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语序不当,导致陈述对象和原文不一致,“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应改为“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排除A项、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应改为“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排除B项、D项;搭配不当,“达到”和“突破”不搭配,排除B项、D项。故选C。【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

58、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止当的手段捞取名誉。盗名窃誉:以不止当手段获取名誉。“盗名窃誉”手段一般较为隐晦。结合“但在国内人看来,这却是一次突破了医学伦理底线的”“做法”分析,选用“沽名钓誉”。有名无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二者强调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虚名,后者强调虚设。结合“监管部应当尽快澄清”分析,选用“形同虚设”。刚愎自用: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59、自行其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或情况。前者侧重指内在性格上,后者侧重于具体做事。结合“科学怪人的”“肆意妄为”等分析,选用“自行其是”。徇私杆法:为了私情、私利而做违法乱纪的事。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前者强调有私情,对象一般为执法人员,后者侧重不行动,对象一般为工作人员。结合“监管人员”分析,选用“尸位素餐”。故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

60、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及与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根据前后句子内容的暗示和逻辑的关联,处前后形成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能用“因为”;处有揣测但没有相反的关系,不能用“否则”;处前面有“同时”,表明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不能用“却”;处前后是解释说明的关系

61、,可以用表因果关系的词,不能用表假设的词;处前后有顺承或递进关系,但用“而且”过于生硬;处两个词都可以,但“基于此”更强调前而原因的基础性。故选D。20.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基本一致。1978年年底,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年来,中国人民探索新路、发展经济,坚持对内改革,自力更生,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大经济体!40年来,_。40年来,_。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答案】 (1). 中国人民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互通共享,使巾国成了

62、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2). 中国人民重视合作、惠及全球,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助世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词性要相当。句子仿写四大禁忌:忌话题脱离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结构要一致,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修辞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分析

63、例句格式,“40年来,中国人民”,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主要写改革40年中国人民通过的不断奋斗,取得的巨大成绩等。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19猪年到了。现在很多人认为猪代表着好吃懒做,其实在古代,_。我国主要文化遗址中几乎均有猪骨出土,这是因为古人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作为最常见的家畜,以猪做祭品显得十分重要。_?这与猪有关,古人家祭即以猪为之,“陈豕(猪)于室,合家而祭”,这正是“家”字的本意。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_故一天十二时辰的“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称“猪时”。【答案】 (1).

64、 猪代表着权势和财富 (2). “家”字的本意是什么呢(或:“家”字中为什么有个“豕”字) (3). 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处,结合“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分析,在古代,猪其实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第处,结合后面内容“陈豕(猪)于室,合家而祭,这正是家字的本意”分析,此处为对“家”的本意的发问;第处,结合后面“一天十二时辰的亥时”分析,此处主要讲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

65、料,根据要求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不唯分数论英雄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著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

66、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

67、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68、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是漫画材料作文。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材料以讽刺幽默的漫画促使考生思考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现实中出现的高学历低素养有学历无教养现象屡见不鲜。考生需要表明自己对片面强调分数的态度,深入剖析分数至上对我们的危害。采用漫画作文的形式,关注家庭和学校教育,高考和中考改革,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等热点问题,同时也贴近学生实际。漫画正中有位母亲模样的女子,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正在给怀中标有“分”的娃娃喂奶,尽管那个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饱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

69、“体”“美”“劳”的娃娃,瘦瘦小小,饿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却不被理会。这个“母亲”,可以指家长,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门,也可以指社会。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等问题进行思考。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 “高分弱体”“高分轻美”“高分恶劳”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会造就畸形的人。认为“高分万能,毋论其它”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漫画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都是相悖的。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问题的角度。一是社会角度。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

70、高”的论调。应该思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二是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三是从学校的角度。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从家庭的角度。作为家长,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五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应该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参考立意:克服唯分数论,关注不同孩子的德体美劳的个性特长发展;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改变教育模式;要

71、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社会评价机制,要重综合素质,也要不拘一格。能扣住材料,其他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可以先确定主题“勿以分数论英雄”。然后从我们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可以举钱钟书、毛泽东的数学等分析;不能以考试的分数来说明孩子的进退;仅以分数论英雄,极有可能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浇灭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的成长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最后,提出自己的呼吁,永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少一点功利,少一点浮躁,勿以分数论英雄。【素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不是统一的、单一的,如果都是科学家,这个社会也没法儿存在了,就必然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所以也不能说分低的孩子就怎么样。这

72、个社会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思想在进步,观念在加强,只要愿意努力,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单单依靠成绩,还要看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只要能付出绝对的努力,综合方面能力高,就是优秀。一时的成绩进退未必能准确反映出学生能力的高低。因为成绩只是表象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未必能准确衡量学生能力的变化。做家长的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能力变化,而非成绩。【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辛辣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或事。以漫画作话题的写作训练,要注意以下四个步骤:(1)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2)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展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不但可以获得大量写作材料,而且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4)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议论画面,综合构思成文。写作者必须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要扬长避短,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内容集中,注重辩证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