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汉代:二牛抬杠一牛挽犁;唐代:曲辕犁)(二)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大镰、二牛抬杠的耦犁、一牛挽犁3.唐代:曲辕犁)。(三)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井田制;2.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造成两级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3.北魏-唐前期: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
2、担赋役。(三)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2.“井渠”: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精耕细作: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男耕女织:农业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的主要成就汉代:被称为 “丝国”(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唐代:私营、官营纺织业共同发展,有相当大的规模。宋代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元代黄道婆
3、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棉布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衣料;2.青铜器的铸造和冶铁技术的进步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大多作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与秩序汉代:生产形式:官营; 燃料:煤炭;供风形式:人力(皮囊)畜力(马排)水力(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宋代有了用煤做燃料。3.陶瓷业的主要成就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代表: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元代:青花瓷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和珐琅彩(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
4、形态并存发展;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工艺高超,但具有封闭性。私营手工业在明朝中期以后规模超过官营,但始终是农耕经济的附属2.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出现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如:景德镇。3.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我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1.春秋战国:出现了富足的巨商繁荣的商业中心。2.汉代: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3.唐代:商旅往来频繁,水陆商运十分发达。“愈大娘航船”4.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其中
5、,晋商与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二)我国古代市场和城市发展的史实1.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4.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和时间上的限制;城郊和乡村“市”更加普遍;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三)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6、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4.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开始:战国的商鞅变法2表现:经济上征收重税;政治上不得为官;生活上歧视商人3.影响: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经济、政治基础。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实行的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表现:(1)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严禁私人出海贸易。(2)清朝:留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仍然是官方垄断。3.影响: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纺织业。2.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影响: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4.特征:(1)发展缓慢居于附庸地位;(2)地区不平衡性突出。(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1.根本原因:小农经济和君主专制束缚;2.主要原因: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