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仰韶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多
2、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仰韶文化遗址可出土A.彩绘陶器 B.水稻和蚕 C.蛋壳陶 D.精美玉器2.有人指出:“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属于其成就的是A.黄帝内经 B.甲骨文 C.夏小正 D.诗经3.商汤灭夏后,又向四面征伐,使商王朝的统治区域进一步扩展。为统治广阔疆域,商朝实行A.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郡县制 D.郡县分封并行制4.西周青铜器的数量远远超过商代。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用具、兵器、工具、饰物,数以千计。这说明,西周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主要部门 B.冶铁业的发展遭到了遏制 C.农业生产中青铜农具较少使用 D.青铜铸
3、造业得到长足发展5.图1、图2为中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势图。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A.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B.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日渐削弱 C.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渐趋形成 D.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大量涌现6.公元前403年,韩、赵、魏在晋国的版图上分裂成为新国家。公元前391年,姜姓齐国变成了妫姓田氏齐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卿大夫势力的膨胀 B.变法运动开展 C.诸侯兼并战争进行 D.戎狄蛮夷入侵7.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即将当时人所知道的“天下”按地理区域分为九大部分。这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 B.时人已有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 C.各民族进一步交往融合 D
4、.诸侯争霸致使国家走向了分裂8.据出土发现,战国早期的铁制农具数量较少,器类较简单,多小型器件;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数量骤增,器类多,形制更加适应农作的要求。这一发现可说明,战国时A.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B.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C.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D.铁器主要应用于农业9.表1为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开展的变法运动。各国进行变法意在A.废除陈规陋习 B.建立君主专制 C.抵御蛮夷入侵 D.实现富国强兵10.在孔子看来,执政者如果真正地用善道去教育引导人民,广大人民也就会像风吹草低一样被感化而自觉地走上善道。这说明,孔子A.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 B.强调恢复等级森严礼乐制度 C.宣扬“有教无类”的思想
5、D.认为道德教化益于国家治理1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这表现在A.设立三公九卿制 B.创设刺史监察制 C.增强尚书台作用 D.实行“焚书坑儒”12.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这一做法A.消除了六国势力影响 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意在保证王朝赋税收入13.秦始皇时期,人民摇手触禁,动辄陷刑。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这表明,当时秦朝A.吏治清明 B.阶级矛盾尖锐 C.刑罚苛重 D.人民负担加重14.公元前213年,李斯
6、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方销毁。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其意图是A.加强思想统治 B.弘扬法家理念 C.打击儒家势力 D.钳制文化发展15.表2为历史文献有关秦末的记述。据此可知,当时A.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严重 B.人民群众纷纷加人反秦斗争 C.政府残酷压迫致使起义爆发 D.起义军内部隐藏着分裂危机16.汉高祖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为此分封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王,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拥有较大的权力。这一举措A.确保了汉王朝长久统治 B.使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推动了统治区域的扩展 D
7、.给汉王朝稳定埋下隐患17.汉武帝时期,提拔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给事中、尚书等官职,此为中朝官。汉武帝这一设置意在A.加强地方监察 B.限制诸侯王的势力 C.削弱丞相权力 D.完善官吏选拔制度18.图3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张骞的行动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C.奠定了对匈奴胜利的基础 D.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形成19.公元30年,光武帝命令司隶、州牧各调查其辖区,县和国不足以设置长吏,可以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地方上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说明,光武帝的做法A.恢复了生产 B.裁减了官吏 C.整顿了吏治 D
8、.减轻了刑罚20.有人指出,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全面,文笔生动流畅,编纂技巧高超,而且“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该人评价的是A.战国策 B.吕氏春秋 C.史记 D.汉书21.东汉是我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表现在A.黄帝内经成书 B.干支纪日法创制 C.周髀算经编撰 D.“蔡侯纸”的出现22.225年,诸葛亮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益州,云南,兴古,永昌,牂柯,越嶲,加上之前改制的朱提,南中七郡正式成立。这表明,蜀国A.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治理 B.在全国大力推行郡县制度 C.得到少数民族民众的支持 D.重视落后地区进一步开发23.东晋一代,一
9、直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说明,东晋A.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B.门阀内部斗争激烈 C.土族专权现象凸显 D.中央权力不断削弱24.经过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这说明,孝文帝改革A.结束了国家分裂局面 B.缓解了民族间的矛盾 C.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促进了民族交流融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
10、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进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11、求。(12分)材料 到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即位时,秦对六国已具有压倒优势,统一大局已定。自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灭掉六国,大一统的秦帝国终于形成。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政治改革最为彻底,改革措施的执行比较连贯,因而发展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君主集权体制和高效率的国家机器运转机制。与六国相比,秦国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也最见成效。长期与戎、狄为邻,使秦国形成了强悍的民俗,使秦军在战斗力方面也要高出六国军队一筹。凡此种种,都说明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历史任务,并不是偶然的。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
12、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不是偶然”。(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秦朝的暴政对农业的破坏及由此激化的社会矛盾对西汉统治者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他们厉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摘编自薄税劝农,与民休息文景之治材料二 文帝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鼓励发展生产,景帝继承了文帝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进一步
13、发展,国家财政有了根本好转,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文帝还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释之数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不以为忤,反而能够始终委以重任。文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在继位后废除了以言论治罪的“诽谤妖言法”和一人犯罪、株连家族的“相坐法”,废除了摧残肢体的肉刑制度。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景之治的表现。(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东汉以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司隶、豫等六州。到了东汉后期,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城某些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方某些地区的开发速度加快。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的长期延续,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区位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非常落后、大部分地区还保持着原始状态的江南,在这一时期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获得了迅速的开发和发展。摘编自周松柏、刘齐全由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看当前的西部大开发(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出现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