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8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人教版课前铺垫:生:收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点评:(学习语文不仅仅在于对课文的研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范围广泛,但概而言之,又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交际、收集、运用等几个方面。其中收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使他们在学习课文时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激情入境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
2、幸去上海晋谒了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2、学生:观看录像。3、说一说,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师:指名交流生:谈感受。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这两个墓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4、师:设疑: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宋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理解“保姆”这个身份。点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打动他们。在观看录像宋氏陵园时,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墓的简朴,而这正是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堂
3、堂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竟然是如此的简单。而旁边保姆的墓与之并排而立,更是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对宋庆龄的朴实、平等、不搞特殊化,尊重他人的人格有了较深的理解。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宋庆龄的课文,补充课题板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6、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宋庆龄。7、师:小结,补充介绍宋庆龄生平:宋庆龄是伟人孙中山的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8、生:齐读课题,学生谈谈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二、移情入文整体感知1、师:宋奶奶地
4、位崇高,然而她却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在她与保姆相处的53年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学生;谈读课文后,哪些内容最让自己感动?4、小组交流,互说理由。5、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宋庆龄照顾保姆李燕娥这段内容,9、10自然段。)注:绝大部分学生有同感,因为以宋庆龄特殊的地位却如此精心照顾保姆确实让人感动。点评:(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在这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无形之中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
5、值观。在设计中,通过学生谈自己最感动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三、动情品文研读课文1、学生:默读9、10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生: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地方体现了宋奶奶的平易近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请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学习成果。另外小组补充。亲自照顾:嘘寒问暖、端汤喂药、一起楼上吃饭、让李姐坐上座设计墓地:进自家陵园、一模一样、并排而立理解词语:“嘘寒问暖”3、结合学生实际谈感受:当你生病的时候,是谁在你身边嘘寒问暖,端汤喂药的?学生交流。点评:(当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情景,必然会想到自己最亲的家人。由此,学生也就体会到了宋庆龄与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关系了亲人
6、。)4、师:宋庆龄奶奶是国家的领导人,她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生病的保姆李燕娥,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让保姆坐北朝南。让学生了解坐北朝南的位置代表着什么,再次让学生感受宋庆龄奶奶的平易近人。5、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在朗读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宋庆龄和保姆之间的情意,同时把那种情感读出来。6、师:宋庆龄奶奶和李姐整整相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她绝对不会想到宋庆龄奶奶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它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谈感受)。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a、生:试读感受最深的句子。b、学生:谈自己的感受。c、赛读。8、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宋庆龄的看法,评价人物。四、延情课外拓展阅读1、师:宋庆龄照顾李燕娥的事,只是许许多多动人的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那你们还知道有关宋庆龄奶奶的其他感人的事吗?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3、师:宋庆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尊重别人、关心他人。她还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祥的祖母,为少年儿童的福利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4、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更深入地去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总评:(整堂课的设计,以“情”贯穿始终。通过激情、移情、动情、延情四个环节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并与课文相融,使得学生始终处在饱含情意之中学课文,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