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一)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坟冢(zhng)梵语(fn)退避三舍(sh)舍己为人(sh)B.禅院(chn)封禅(shn)褒衣博带(bo)无物以相之(xing)C.谬误(mi)窈然(yo)咎由自取(ji)便宜从事(bin)D.讣告(f)仆道(p)长吁短叹(x)风尘仆仆(p)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A.则其至又加少矣往往有得B.其下平旷,
2、有泉侧出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常在于险远D.火尚足以明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此余之所得也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当其欣于所遇D.而今安在哉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灵壁张氏园亭记宋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
3、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
4、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选自古文鉴赏辞典)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之北。B.舟车冠盖之冲冲:冲过来。C.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循:遵守、依照。D.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退:谦退、谦逊。6.下
5、列句子中,全部属于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陂田苍莽,行者倦厌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缘事议理,环环相扣,首尾圆合。B.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会为君王社稷殚精竭虑,公而忘私,以致忽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C.苏轼又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D.“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苏轼用这一
6、比喻句表达出追求自适放达的人生态度。8.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2)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第10课 游褒禅山记(二)一、夯基训练1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
7、代王安石。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3“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4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B.大王见臣列观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荆公以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
8、愕然无以对。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也。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方知
9、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颜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
10、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选自王铚默记)【注】王荆公:王安石。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舍人:官名。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效:学习B方知荆南 知:主持C相属于道 属:嘱托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王荆公以次女适蔡卞 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B诏许之 大舟回旋久之C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 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D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 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11、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安石夫人骤然成为大贵人家,又十分爱这个女儿,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想叫儿辈们观察其言行举止并向他学习。C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用稻草麦秆当褥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被送信人误认为是老兵。D王安石简朴低调,去迎接秀公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到来时又是擂鼓摇旗,又是派人高声喝道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2) 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
12、过甚,不宿于家。(3) 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 10游褒禅山记(一)一、1.答案A 解析:A项 退避三舍中的舍读she是四声2.答案:C 解析:C项,观:景象。3.答案:B 解析:A项,均为动词用作名词;B项,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C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4.答案:C 解析:A项,判断句;B项,省略句;C项,介词结构后置句,与例句句式相同;D项,宾语前置句。二、5.答案:B 解析:B项,冲:交通要道。6.答案:B 解析:表现路上见闻及“行者”的感受。写“自彭城移守吴兴”路上的一段经历。其余是对张氏园亭所作的生动细致的描摹,景物情
13、致盎然,体现“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之特点。7.答案:B 解析:B项,苏轼提出“不必仕”是因为“必仕”的人一旦成了追名逐利之徒,就会忘记节义,临危不知止,招来杀身之祸。8. (1)答案:退隐的人习惯于过去的生活方式很难外出做官(挺身而出),出仕的人贪于利益而迷途忘返。(2)答案:(我)将要离开彭城,于心不忍(不舍),而彭城的父老乡亲也不嫌(讨厌)我,我将在泗水的岸边买田地准备在此养老。参考译文: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亭。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高竹,粗大荫翳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
14、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我坐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奉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用剩余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园
15、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十围之粗,浓荫遮蔽了河岸。园中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令人赏心悦目,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和时间啊。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国君。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适意就行了。然而士子很难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退隐的人习惯于过去的生活方式很难外出做官(挺身而出),出仕的人贪于利益而迷途忘返。于是他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高洁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到人们的讥讽。如今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凡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
16、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良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余荫。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我)将要离开彭城,于心不忍(不舍),而彭城的父老乡亲也不嫌(讨厌)我,我将在泗水的岸边买田地准备在此养老。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拄竹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10.游褒禅山记(二)1【答案】A2【答案】D
17、【解析】试题分析:父:通“甫”,“深父”是王回的字。考点:识记文学常识。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中的“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其他为并列关系。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5【答案】C 属:连接。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C项的“与”都作连词,相当于“和、同”。A项的“以”,虽都作介词,但前者相当于“把”;后者相当于“凭借、以的身份”。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相当于“他”;后者作助词,凑足音节,可不译。D项的“乃”虽都作副词,但前者相当于“竟然”;后者相当于“
18、就”。7【答案】A “严厉批评.与原文不符,皇帝的批评比较委婉。8. (1)回家后问这件事,果然是这样,于是把帐子送到开宝寺福胜阁作佛帐。 (2)(王荆公)遭逢母亲丧事,已经年过五十,忧伤过度,不在家里居住。 (3) 扬州、润州两地送迎时,有旌旗,有大船,官吏们穿锦束绣,在道路上接连不断,是从古到今一时最为盛大的事情。【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之”作代词,指代“以天下
19、乐晕锦为帐”这件事。“果然”应译为“果然是这样”。第(2)句中的“丁忧”是古人遭遇父亲或母亲去世这样的丧事。“不宿于家”是状语后置句式,应译为“不在家住宿”。第(3)句中的“锦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锦绣”之意。“盛”即“盛大”。“今古一时之盛也”是判断句式,翻译时应加上“是”字。译文:王安石把第二个女儿嫁给蔡卞,吴国夫人吴氏因为刚刚富贵,加上疼爱这个女儿,就用当世名贵的乐晕锦来做帐幔。还没有举行婚礼,说他们浮华奢侈的话已经传播开来。神宗有天问王安石说:“卿是大儒之家,听说要用锦帐来嫁女?”王安石吃了一惊,没有话可以回答。回到家里一问,果然如此,于是就把锦帐施舍给开宝寺的福胜阁作为佛帐。第
20、二天再奏对时,惶恐地向神宗请罪。先父说:与阎二丈询仁一起参加礼部考试,在相国寺遇到了一位风格挺秀的少年。等他下马脱去毛衫,原来是王元泽。这时正值严冬,因此一起在一座小院里烤火取暖。询仁向他打听荆公的去就打算,说:“舍人为什么久召而不来京城?”答道:“大人长期生病,并非有其他缘故。最近因为朝廷给予的恩典极重,不久就会来的。我这次不仅是要参加省试,而且是大人先派来京师寻找住宅的。”询仁说:“舍人既然要来,哪个人不愿意租借住宅(给他),何必预先寻找呢?”元泽答道:“大人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想找与司马君实靠近的房子。他常在家里说:选择邻居必须选择司马十二,这个人居家事事可以效法,想叫儿辈们观察其言行举止
21、并向他学习。”王荆公掌管诏令起草时,遇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当时年纪已50岁了,悲伤过度,不在内宅住宿,而用稻草麦秆当席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当时,潘夙是荆公的好朋友,正主政荆南府,派人送书信到金陵来。送信人来到,进入厅堂,看到一个人席地而坐,露着头很消瘦,愕然地以为是名老兵。就招呼仆役叫把书信送进内宅。荆公急忙取过书信,坐在铺上拆开阅读。送信人生气地说:“舍人的书信而仆役自行拆看能行吗?”高声怒喝。旁边的人对他说:“这就是舍人。”送信人惊慌地走出门,嘴里说道:“好舍人,好舍人!”陈秀公被免去宰相的官职,以镇江军节度使身份兼判扬州。他先人的坟墓在润州(治所在镇江),而镇江就是他所任节度使官衔的本镇。每年十月初一日和寒食节,(皇上)下诏准许他(从扬州)去镇江省视祭扫两次。两州接送,旌旗舳舰,官吏穿着锦绣,路上浩浩荡荡,真是古今一时之盛况。当时,王荆公住在蒋山,骑驴进出。正好荆公病愈,秀公请示朝廷,要求准许他带领随从去看望荆公,朝廷同意了。秀公的船只前后衔接,蔽江而来,沿路已经布告百姓,在船上不停地喝道(其他船只避让),弄得人们只好都叹气。荆公听说他要来,坐上两个人抬的鼠尾轿,到江边迎接。秀公击鼓张旗的舰舳正在喝道,突然看到荆公在芦苇中停着轿子等待。秀公叫靠岸,大船在江中周旋了很久,才能够停下相见。秀公极其惭愧,回去的路上,命令船上不再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