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908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古诗文默写(每小题1分)(10分)天生我材必有用, 。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使我不得开心颜。凫凫兮秋风, 。回眸一笑百媚生, 。昆山玉碎凤凰叫, 。未老莫还乡, 。 ,千载谁堪伯仲间。此情无计可消除, , 。问君能有几多愁, 。二、诗歌阅读鉴赏(25分)(一)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蜀相”是蜀汉诸葛丞相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2、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孤傲、清高、不合世俗。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

3、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二)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师:这里指船夫。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1、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炼,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4分)(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注】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被酒:醉酒。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答: (四)将下面这几句诗歌所描写的场景加以描述,字数在100字左右。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选句)【注】危樯:高高的桅杆。三、古文阅读(15分)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居狄五

5、岁而晋献公卒,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于是遂行。 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

6、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兴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

7、言何以易之!”重耳至秦,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 逾:翻越 B 重耳谢不敢当 谢:感谢 C 会竖刁等为内乱 会:恰巧 D 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 阴:暗中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流亡时得到帮助的一项是(3 分) 已而晋迎其弟夷吾立之 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 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 子即反国,何以报寡

8、人 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 为内应甚众 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晋文公重耳先后两次遭到父亲晋献公和弟弟晋惠公的追杀,只得逃往他国。 B 齐桓公死后,因齐国内忧外患等原因,重耳被齐女及他的随从灌醉后用车拉着离开齐国。 C 楚成王厚待重耳,可重耳却以“避王三舍”回答楚成王的询问,楚成王非常失望。 D 在外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了晋王,得到多数晋人拥护。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3 分)译:(2)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3 分) 译

9、: 四、名著考查(10分)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欧也妮葛朗台的解说正确的两项是()()A、欧也妮是幸运的,虽然她的婚姻一开始充满了悲剧意味,自己所爱的人抛弃了自己,可她却能够和公证人的侄子特蓬风结婚,共享晚年。B、查理到了印度后,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走私漏税;变得冷酷、狭隘、无情。他跟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把欧也妮忘得一干二净,他竟与侯爵奇丑的女儿订了终身。他的性格与葛郎台截然不同。C、葛朗台死后,欧也妮才得知,自己财产的总数达到一个令人吃惊的天文数字。于是,她给了拿侬一笔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得知查理要和贵族小姐结婚,还替他还了巨额债务。D、查理从巴黎来投靠他的伯父老葛郎台,

10、他的到来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头,葛郎台一家人这一夜都心情激动,难以入眠。E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葛郎台是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请简述葛郎台一些“吝啬”的具体表现。(答出三条即可)(2)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盒,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剪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欧也妮葛朗台)五、现代文阅读(1

11、5分)听 山(冯源) 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近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油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后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闻。一次的经历便认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又一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收获。那是一个炎热郁闷的夏日的

12、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上,青草绿塘中,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便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 ,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洗礼,也味出了山的亦静亦动、

13、或柔或刚的性格。 听有所获,情便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看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和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或许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

14、状。这里的山,既非高大雄伟也不神秀奇峻,而是蜿蜒绵长的浅丘低山,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以后夺隘取关,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与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然而,时光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

15、又一阵时代的潮音。人们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支支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 徐志摩先生曾说:居山是福。信然。(选自阅读新势力沐浴情感)1文章第一段写上大学时“初次听山”的经历,用意是什么?(3分)答: 2作者为什么说听山是“寂寞”的,又是“不寂寞”的?(4分)说“寂寞”是因为: 。说“不寂寞”是因为: 。3作者以“听山”为题,根据文意分条回答:作者听到哪些了内容?(3分)答: _ 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16、 A作者之所谓“听山”,不仅仅是用耳去听,更是用心去感受,是对山水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B“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一句,运用比喻将雨时山中各种声音交织相融的情景形象地描绘出来。 C文章文笔优美,语言整散结合,节奏感很强。结句引用徐志摩的话“居山是福”,流露出作者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D文章由具体听山到联想古今,纵横结合,使文章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气息。 E文章穿插“刘备”一段历史的回顾,是以古拟今,表达自己要建立刘备那样的宏伟业绩的想法。五、诗歌知识(5分)1、中国古代诗歌有两大源头,一是 ,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二是楚辞,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 。2、诗歌 被闻一多

17、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孤篇盖全唐”。作者: ,更是因为一诗成名,成为唐代诗坛一大家。3、词在宋代得以发展和兴盛,从风格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豪放派和 。六、作文(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必须有“泥土”二字,如

18、“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古诗文默写(每小题1分)(10分)二、诗歌阅读鉴赏(25分)二、诗歌阅读(16分)(一)1、 C 3分 2、 B 3分(二) 1、(4分)答:前两句包含了三重意思:渡头的杨柳,是行客途中看到的春景;“行客稀”,点出旅途径中寂寞的环境气氛,这是行者的感受也是送行者的念远的离情;“向临圻”,表明江北到江南的行程。这样,把离人惆怅的无边春色和黯然销魂的别情离思完全融合在一起了。2、 同意。诗人展开奇妙的联想,将人的情感比作自然界的春色,使景与情妙合无间,寄景寓情

19、不着痕迹。不但写出了彼此深厚的友情,而且将羿别时微妙的,难以捕捉的抽象感情极其行动地表达出来,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使人真觉得相思之情充溢于江江北,可谓“工于比喻,善于言情”。(三)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1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或:说与妻子恩爱情深的往事“当时

20、只道是寻常”,突出现在因爱妻早逝却不能再现这些往事而深感痛惜,其中蕴含着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性地发挥,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想象力则为上佳。三、古文阅读(20分)1(3分)B(谢:辞谢,推辞)2(3分)C(得到帮助的是重耳的弟弟夷吾;谈论的是报答的话题;说的是楚成王对重耳及其大臣的评价。)3(3分)C(“楚成王非常失望”有误,原文是楚成王理解重耳的处境和心境。)4(6分)(1)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判断句、“穷”、“以”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2)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

21、请杀了他。(“遇”“至厚”“孙”各 1分;译文不通顺的酌情扣分。)参考译文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二十二年(前655),献公派宦官履鞮追杀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官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就逃到狄国。重耳在狄国住了五年,晋献公逝世了。后来,晋国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并拥立了他当国君,这就是惠公。惠公七年(前644),惠公因害怕重耳,又派宦官履鞮带着勇士去谋杀重耳。重耳听说这个消息,就与赵衰等人商量说:“我当初逃到狄国,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歇脚久了,就希望迁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有志称霸,体恤诸侯。如今听说管仲、隰朋去世,齐桓公也想寻找贤能

22、的人辅佐,为什么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就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重耳经过五鹿,挨饿而向乡野平民乞讨食物。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礼招待他,并把同家族的一个少女嫁给重耳,陪送十二辆马车,重耳对此感到很满足。重耳在齐国住了两年,齐桓公去世,恰巧竖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侵犯齐国。重耳在齐国总共住了五年。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赵衰、咎犯就在一棵桑树下商量离开齐国之事。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密谈,侍女把它告诉了主人。主人竟把侍女杀死,劝说重耳赶快走。重耳说:“人生来就是寻求安逸享乐的,哪里管其他事!我一定死在齐国,我不能离开。”妻子说:“您是一国的公子,走投

23、无路才来到这里,您的这些随从把您当作他们的命根子。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私下为你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你不去追求,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她就和赵衰等人谋划,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了齐国。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您在外逃亡已达十余年之久,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是大国却坚持厚待你,希望您不要辞让,这是上天在让您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成王热情地接待了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您将来回国后,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您富富有余,我不知道用

24、什么礼物报答。”成王说:“虽然如此,到底应该用些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我在平原、湖沼地带与您兵戎相遇,请让我为您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生气地说:“君王对待晋公子太好了,如今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但在外遭遇坎坷很久了,他的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该换成什么说法呢?”重耳到了秦国,秦缪公十分高兴,亲自与重耳宴饮。这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在九月死去。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说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想做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返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共十九年才得

25、以返回晋国,重耳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国百姓大多归附他。四、名著考查(10分)1、C、E2、(1)(2)(老葛朗台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他的妻子昏死了过去。他担心妻子去世,遗产要公开,其中一部分还要由女儿来继承。于是老葛朗台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与女儿“讲和”,并取消软禁女儿和只许她喝冷水、吃干面包的“处罚”。五、现代文阅读(15分)1(4分)答:说明自己心高志远,好动喜闹,没有真正听懂山。告诉人们听山需要心境平静。(2分)为后文真正听懂山及思古颂今做铺垫,并形成呼应。(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说“寂寞”是因为:听山需要远离热闹与喧哗。(2分) 说“不寂寞”是因为:听山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旋律,能珍蕴大自然,能拥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3、大自然的旋律 历史的鼓声 时代的潮音(3分,每点1分,合答为“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也对)4、(4分)CE(C“流露出作者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错;E“要建立刘备那样的宏伟业绩”错五、1、诗经 屈原 2、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3、婉约派六、作文(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