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887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1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西方历史学家评述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某通商口岸,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的英国同行讲: “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个好处。”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A. 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关税则例D.外国军舰进泊通商口岸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

2、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A.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中国与列强的外交关系成熟C.近代中国有识之士重视自身利益诉求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马关条约签订后,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 “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整个日本内阁无不弹冠相庆。这一史实最能说明A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经济力量存在明显差距B甲午中日战争的巨额赔款是日本人未料到的C. 甲午中日战争的赔款显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 甲午中日战争的赔款将助长日本国力的发展5陈旭麓先生曾说: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可以说,对于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

3、的重要地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列强侵华方式完全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清廷的经济政策由重农抑商转为扶植民族资本主义C.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开始由地主和农民阶级转为资产阶级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军事技术转向民主革命思想6.某一条约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凭仗手中的武力和实际上的军事占领,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极其沉重的镣铐,也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二十一条”7.1938年,蒋介石发表声明, “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并同时下

4、令设在武汉的政府各机关、中央党部、各大学等向重庆、昆明转移,最后完成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这反映出蒋介石A. 准备放弃对日本的抵抗B.将作战的主要目标转向中共C.准备实施持久抗战策略D.认为靠英美支持能迅速取胜8下面为蒋介石在接受巴黎晚报访谈中的一段讲话。这段讲话 如日本在中国境内从事武力侵略一日不止,则中国抗倭之战争一日不止。虽留一枪一弹,亦须坚持奋斗,直至日本根本放弃其侵略工具政策,并撤回其侵略工具之武力之日为止。A. 应该发表于南京大屠杀后B.说明蒋对日态度变得强硬C.是对国共合作宣言的响应D.表明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9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中国同英美签订了取消其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

5、问题的条约与换文;同时取消的还有辛丑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主要原因是A.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B.国民政府赢得了西方国家的认可C.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D.美英极力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101943年1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同盟国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大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有利步骤”。中国共产党旨在、A. 给予盟国联合作战的舆论支持B.强调抗战全面反攻时机的成熟C.宣传国共合作抗战的伟大功绩D.表达争取抗战全面胜利的信心11.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历史事件作了如下评价:“它的激进主张使温和主义者、传统主义者和担

6、心失去财产的人-当然不仅是富人-对它敬而远之;领导人无法信守他们自己制定的清教徒标准,从而对人民大众失去了号召力;领导内部很快分裂,而且愈演愈烈。”该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国民大革命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12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性的权力。国家获得的这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指的是A. 实行兵民一体的组织形式B.实行产品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C.消灭了封建小农经济D.以宗教形式组织、发动和凝聚民众131907

7、年,督鄂18年的张之洞离任时写了如下一副对联: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下列与该对联所述社会状况构成主要关联的是A. 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B.武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C.中国近代铁路的诞生D.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4为抑制袁世凯的野心,乃将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使袁世凯成为虚位总统。此处“使袁世凯成为虚位总统”主要是通过A成立中华民国B.迫使清帝退位C.孙中山辞职D.颁布临时约法151912年初孙中山在给蒙古诸王公的电报中说: “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材料

8、A. 表达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理念B.明确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C.表明孙中山强调五族共和、共倡自由平等D.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16北京高校的罗家伦撰写了五四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李大钊参加了学生游行;傅斯年成为学生游行的指挥陈独秀更是因散发爱国传单被北洋政府逮捕。这表明A. 专横的北洋政府敌视知识分子群体B.北京高校的教授担当五四运动的主力C.知识分子成为北京学界运动的领导者D.北京学界处于五四运动的中心地位17五四运动具有辛亥革命时期不具备的社会条件。一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

9、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生的主要力量。据此推断五四运动成功的原因是A.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和壮大B.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C.清末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一战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18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A. 中共开始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裂痕C.中共已经认识到右倾错误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191927年中共发布的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

10、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这反映了中共中央A. 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B.主张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相结合C.决定开展土地革命D.号召举行农民暴动以支持北伐战争201929年至1931年,在江西、福建等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地区,一切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制度被取消,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共产党建立起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B.统一战线政策得到落实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形态已经建立D.苏区的社会结构出现变动21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2月正式发表后,一版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传播。这说明A. 马克思主

11、义具有国际性意义B. 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主流思想C.当时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D.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蓬勃开展2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这表明列宁主张A. 建立各阶级联合政府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彻底废除各种私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31949年11月,北平市召开第二届“北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当时,“从政府、军队到人民团体和机关,从工人、农民到工商业资本家,从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到宗教界民主人士、阿訇和喇嘛,从青年学生到八十三岁高龄的地方耆宿,所有北

12、京市各族人民都有代表参加”。由此可见,此次会议A.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C.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24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法规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法律文件数量的80%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 共同纲领和宪法至高无上B.法制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C.人民政府的职能逐步得到完善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3、251954年宪法规定: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争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此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 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继续存在B.性质和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性改变C.地位和基本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D.由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领导26章伯钧在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中这样写道:“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成的基础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但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吸收个人参加,并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共同为祖国的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而奋斗。”关于这一文件出台背景

14、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解放战争基本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27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中说:“这是中国人民第一个真正能代表自己的意志的外交使节的出国,又是到新中国的第一个友邦中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的大使送行。”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A. 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B.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C.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D.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281949年建国之初,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之一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4年,周恩来在向中央政治局报告日内瓦会议的情况时提出: “原想再关一年的门民,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说: “关门关不住,不

15、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新中国国际声誉的提高C.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29日内瓦会议前,周恩来总理专门对莫斯科进行了访问,目的是商议和协调中苏双方对日内瓦会议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在访问中赫鲁晓夫对周恩来说:“ 中国、朝鲜、越南能一道出席这次国际会议,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就是一种胜利。”对材料中“胜利”的正确理解是A.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承认协定有效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C.通过了有利于第三世界的日内瓦协定D.中国、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会议上有机会阐明自身的原则和立场30万隆会议重大的历

16、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这反映了A. 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B.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出现C.新兴国家的独立富强愿望D.经济全球化的全新阶段31有专家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很多,其中非正常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非正常因素”是指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对抗苏联的共同需要D.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32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

17、的时期出现的原因是A.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美建交,中国实行对外开放C.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D.中美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33在收到日本的投降照会后,杜鲁门立即指示,日本政府及天皇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苏联要求美苏各派一人共同担任对日占领的最高统帅,被美国断然拒绝。美国拒绝苏联的真正原因是A.苏联没有完全履行对日作战的承诺B.其排斥苏联以达到单独占领日本的目的C.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根本分歧D.盟国最高统帅的指挥权应属于美国人341962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 “美国和世界共同体都不能容忍蓄意的欺骗行径和对任何国家的攻击性威胁,不管这种威胁是大

18、还是小使用它们(核武器)可能性的任何实质增加或在它们安置地点上的任何突然改变,都被视为对和平的明确威胁。”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肯尼迪的讲话针对的是苏联的核威胁B.美国意在与苏联共同消除核武器C.这次事件是由美国首先挑起的D.美国在冲突中处于被动地位35美国学者盖迪斯在我们现在知道了一书中认为,斯大林“从未放弃过关于 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在二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行为的实际发展中,这种理念又同因战争结果而大大加强的扩展苏联国际权力地位必要性的信念结合起来,形成了苏联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的进攻性特征。其结果则是促使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向着冷战方向进发。据此可知,盖迪斯的观点是A. 冷战的历史发展的必

19、然结果B.冷战的发生带有偶然性C.苏联应为冷战的发生负全责D.冷战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36 图1 恐怖的骨牌游 图2 全方位的对峙-冷战的表现、从上述图文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A. 二战后美苏争霸B.世界局势动荡不安C.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71961年9月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 反对新殖民主义B.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利益C.推动世界和平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38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对当

20、时的形势很悲观:“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这里的“时间愈来愈不够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C.二战后很长时间内联合国被美国操控D.大国强权政治促使地区冲突严重39下图是发掘于上海青浦区白鹤镇唐宋时期“青龙镇遗址”的一件残次的唐代瓷圆盘。盘上4瓣花纹颇有异域风情,而类似花纹只在印尼考古发掘中见过。这说明唐代瓷器A.制造工艺深受外来技术的影响B.在出口商品中占据最重要地位C.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销售市场D.注重吸收异域不同的

21、艺术风格40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如有犯者,科违敕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徒一年。”由此可以推断唐朝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B.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C.抑商政策已经废驰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布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

22、税材料二 下表节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和从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越来越紧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重要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23、(1)根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条约的最大不同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一,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 “抗日战争”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20分)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