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646.50KB ,
资源ID:113871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387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北极星B. 河外星系C. 空中飞行的飞机D. 彗星和陨石【答案】A【解析】【详解】宇宙中的物质通称为天体;北极星是天体;河外星系是由众多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不是单个的天体;空中飞行的飞机是地球引力范围,不是宇宙中的物质,不是天体;彗星是天体;陨石已经掉落在地球上,成为地球的一分子了,不是天体。选A正确。2.小明10岁时曾目睹过哈雷彗星的风采,他若能有幸第二次观测到哈雷彗星,则要等到( )A. 63岁B. 76岁C. 86岁D. 91岁【答案】C【

2、解析】【详解】哈雷彗星是沿扁长轨道环绕太阳公转的天体,它远离太阳时我们观察不到它,只有等它位于近日点时,我们才能观察到它。哈雷彗星环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76年,因此小明10岁时曾目睹过哈雷彗星的风采,他若能有幸第二次观测到哈雷彗星,则要等到86岁,选项C正确,A、B、D错误。【点睛】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见的彗星可能会更壮观和更美丽,但那些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彗星。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中。在1986年回归时,哈雷彗星成为第一颗被宇宙飞船详细观察的彗星,提供了第一手的彗核

3、结构与彗发和彗尾形成机制的资料。哈雷彗星是挥发性冰像是水、二氧化碳、氨和尘埃的混合物。理解哈雷彗星的表面主要是布满尘土的,没有挥发性物质,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猎户座流星雨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3.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A. 木星B. 土星C. 地球D. 太阳【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因此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选项D符合题意。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这些太阳系天体质量加在一起约占太阳系质量的0.14%,排除A、B、C。故选D。4.维系各天体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万有引力

4、天体的永恒运动 天体系统 太阳的巨大引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在空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分布是有规律的,天体在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因此维系各天体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符合题意。天体系统是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天体之间关系的结果,而不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太阳的巨大引力只能维系太阳系中天体之间的关系,不能维系其它星系的天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5.下列属于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的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

5、气层适当的海陆分布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就是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发展和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符合题意。地球平均温度在15左右,没有剧烈的昼夜温差,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诞生和演化,符合题意。较厚的大气层,有利于保持地球相对温和的昼夜温差,保持地球表面不经常被流星体撞击,有利于演化成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符合题意。适当的海陆分布不是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温度适中,昼夜温差不大(日地距离适中,昼夜

6、交替周期不长);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温度适中);有比较厚大气层,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和体积适中)。6.下列属于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有( )太阳能热水器 用煤、石油发电 用潮汐能发电 建设核电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符合题意。石油和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因此用煤、石油发电是利用太阳辐射能,符合题意。潮汐是天体引力的能量,因此用潮汐能发电不是利用太阳辐射能,不符合题意。核电站利用的核能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因此建设核电站不是利用太阳辐射能,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

7、C、D。【点睛】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还有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房、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等。地球上的水能、风能是太阳辐射经水循环和大气环流转换而来的能量。7.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D.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外部大气结构。【详解】根据教材内容,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向外依次

8、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以D对。8.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内部【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A正确,BCD错误。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9.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B. 地球的外部圈层自里向外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C. 外部圈层中的水圈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D. 生物圈

9、的范围涉及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答案】D【解析】【详解】地壳是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A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渗透,没有明显的界线,如生物圈占有大气圈下部和水圈全部,还包括岩石圈上部,B错误。外部圈层中的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C错误。生物圈占有大气圈下部和水圈全部,还包括岩石圈上部,因此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地壳、大气圈和水圈,D正确。故选D。【点睛】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

10、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10.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B.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空间C. 生物圈是指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答案】D【解析】【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故D正确,A、B、C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圈的理解,属基础题,难度较小。11. 下列有关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有矿物就是岩石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

11、的基本单元 矿物是岩石的集合体A. B. C. D. 【答案】B【解析】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岩石构成地壳。正确的是,正确答案选B。1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属于( )A. 侵入岩B. 喷出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答案】A【解析】【详解】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是岩浆沿着岩石圈薄弱地带向上侵入过程中,逐渐冷凝而形成的,属于侵入岩浆岩,选项A正确。喷出岩是岩浆在喷出过程中冷凝形成,多形成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排除B。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一般形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排除C。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改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石

12、英岩、大理岩、板岩等,排除D。故选A。13. 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 具有流纹构造 常含有化石 具有团状构造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沉积岩的特征。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4.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 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B. 太阳辐射能C. 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D.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答案】D【解析】【详解】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推动地质循环

13、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选项D符合题意。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和太阳辐射能对地质循环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能量来源,排除A、B。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能量,地壳运动不能产生能量,排除C。故选D。【点睛】地震的形成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天体物理学上看,太阳系其他天体产生的引力可作用于地球,即天文潮汐,相比较于其他行星而言,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较大,有研究表明大地震与天体引潮力的变化存在关系。从表面上看,地震的发生是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转向心力、地幔热液对流作用下发生了运动,

14、但实质上板块运动与天体引潮力等因素存在关联,在这些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引发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导致地震的发生。1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能和引力能B. 潮汐能和引力能C. 重力能和风能D.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答案】D【解析】【详解】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这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所说的引力能是指地球之外的天体对地球产生引力而产生的能量,如引起的潮汐,可能会产生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但不是外力作用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排除A、B。风能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只是太阳辐射能的一部分,因此排除C。故选D。16. 地球

15、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A. 内力作用的结果B. 外力作用的结果C.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 与内、外力共同作用无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7. 在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可能形成高峻的

16、山脉 巨大的裂谷 深邃的海沟 海洋A. B. C. D. 【答案】D【解析】在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可能形成的是高峻的山脉、深邃的海沟;海洋、巨大的裂谷是因为板块的拉张形成的。正确答案选D。18.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A. 风化作用风蚀洼地、风蚀沟谷B. 侵蚀作用盆地、高原C. 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 沉积作用冲积扇、三角洲【答案】D【解析】【详解】风化作用一般只能形成风化壳,而风蚀洼地、风蚀沟谷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A错误。盆地、高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不是侵蚀作用的结果,B错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搬运作用形成;戈壁成因比较复杂,与侵蚀、流水沉积和风

17、力沉积均有关系,C错误。冲积扇、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属于沉积作用的一种,D正确。故选D。【点睛】戈壁可分为剥蚀(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型,并可再分为若干亚类。各戈壁类型分布往往由山地向两侧谷地或盆地作带状排列。形成过程以剥蚀(侵蚀)作用为主的戈壁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边缘山地,地面组成物质较粗,地面起伏稍大,基岩时常裸露,砾石堆积很薄。形成过程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戈壁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等内陆盆地边缘及山麓地带。内陆盆地周沿的高大山地经长期剥蚀和侵蚀后,产生大量岩屑碎石,在洪水的作用下,被冲到较远的山麓地带,形成大面积的洪积平原。每当干燥季节,在大风的作

18、用下洪积平原上的碎屑物质中的细砂和尘土被吹走,在其它地区沉积,粒径比较大的砾石,则被留在原地了,就形成戈壁。19.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属于内力作用而成;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而成;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而成,可排除。故选B。2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反射全部吸收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和反射,其中高层大气的氧原子和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大气吸收部分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对太阳辐射其它部分吸收很少

19、,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正确,错误;大气中的空气分子、云层、尘埃等物质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和散射功能,前者把部分太阳辐射送回宇宙空间,后者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起到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全部D. 红外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22. 下列天气现象,主要由于大气逆辐射增强而产生的是A. 夏天乌云密布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B. 晴朗的夜晚,气温比多云的夜晚低C. 严冬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D. 深秋的晴夜易出

20、现霜冻【答案】C【解析】夏天乌云密布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云层的反射作用;晴朗的夜晚,气温比多云的夜晚低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弱;严冬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增强;深秋的晴夜易出现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弱。正确答案选C。23.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收缩下沉,故错误;图,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晚上同纬度海洋比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正确;图,与郊区相比,市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所以,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正确;图,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1、与陆地相比,白天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24.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海拔差异B. 海陆位置差异C. 海陆的热力差异D. 下垫面的复杂程度【答案】C【解析】【详解】海洋中的水体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夏季,大陆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容易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容易形成冷高压,从而破坏了原有大气环流的分布,因此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选项C符合题意。海拔差异、海陆位置差异、下垫面的复杂程度,也对大气环流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

22、、B、D。故选C。25.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A. 地热能B. 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C. 重力能D. 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答案】D【解析】【详解】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因此,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选项D符合题意。地热能和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对水循环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能量,排除A、B。重力能只是水循环的主要能量之一,排除C。故选D。26.下列人类活动,打破了水循环过程在局部地区的平衡并将带来不良后果的是( )A. 修建水库B. 跨流域调水C. 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

23、D. 久旱时实施人工增雨【答案】C【解析】【详解】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久旱时实施人工增雨,虽然打破了水循环过程在局部地区的平衡,但对当地生活、生产和生态以良性影响为主,因此A、B、D不符合题意。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湿地面积萎缩,对当地径流、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净化污染的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弱,因此既打破了水循环过程在局部地区的平衡,又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选项C符合题意。27.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暖流流经的海区降水会减少B. 洋流使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C.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 洋流能加速已污染海水的净化,缩小污染范围【答案】C

24、【解析】【详解】暖流会给流经的海区增温增湿,因此降水一般会增加,A错误。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是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分布差异所导致,与洋流无关,B错误。寒暖流交汇处,海水会发生搅动,海洋底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元素,使得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量鱼群集聚,往往形成世界著名渔场,C正确。洋流能加速已污染海水的净化,同时会扩大污染范围,D错误。故选C。28.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 )A. 陆地B. 海洋C. 大气D. 地核【答案】B【解析】【详解】许多科学家认为,最初的有机小分子或许出现在海底热泉附近,那里具有足够的热量以及合适的化学物质,能为生命进化提供必要的需求。在

25、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于海洋之内。最早的生物应当是名为蓝藻的类群,它们进化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因此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海洋,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29.地球上人类出现于( )A. 太古代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答案】D【解析】【详解】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因此地球上人类出现于新生代,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26、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30.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A.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B. 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答案】C【解析】【详解】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ABD错误,故选:C。31. 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 内蒙古草原退耕还林B. 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C

27、. 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为耕地D. 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可持续发展。【详解】内蒙古气候干旱,适合退耕还草,A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B正确;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为耕地会加剧土地荒漠化,C错误;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2.构成综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 )A. 水文、土壤、空气、阳光、土地B. 阳光、大气、土壤、生物、地形C. 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D. 水文、空气、土地、阳光、动物【答案】C【解析】【详解】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相互联系和相

28、互作用,构成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选项C符合题意。空气和阳光属于气候范围;土地包括了地形和土壤,土地和土壤不能并列;动物只是生物的一部分,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3.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B. 整体性C. 区域性D. 单一性【答案】B【解析】【详解】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29、3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 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够发育D. 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以干旱为主的景观特征,A不符合题意。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稀少,因此流水作用相对较强弱;由于大陆性强,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B符合题意。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河流发育较少,C不符合题意。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分条件差,导致植被稀少,补充给土壤的有机质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D不符

30、合题意。3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B.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C. 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D. 森林根系发达,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而草原则相反【答案】D【解析】【详解】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为土壤提供枯枝、落叶、粪便、残体等,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展,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B不符合题意。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生物活动改造土壤的结构、富集矿物养分,因此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C不符合题意。森林根系发达,根系深埋地下,并不能为土壤表层提供有机质,草原根系较浅,根系

31、代谢和死亡为土壤表面提供丰富的有机质,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而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36.下列有关土壤形成的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母质比较稳定B. 地形比较活跃C. 气候比较稳定D. 生物比较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成土母质是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

32、(除氮外)的最初来源,由于这些风化物变化缓慢,因此母质比较稳定,A正确。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形变化大多比较缓慢,B错误。气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因此影响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不太稳定,C错误。生物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比较活跃,生物是土壤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37.陆地地表自然景观从赤道到极地产生明显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 热量B. 水分C. 地形D. 植被【答案】

33、A【解析】【详解】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热量条件变差,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陆地地表自然景观从赤道到极地产生明显地域分异,因此其基础是热量,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38. 由于海陆分布形成的分异A. 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水分B. 在中纬度最为明显C. 沿经线方向更替D. 越是干旱地区越明显【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详解】海陆分布的影响造成干湿度差异,这种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与热量也有一定关系,A错误;此种分异沿经线方向延伸、经度方向更替,C错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中纬度最明显,B正

34、确,D错误。故选B。39.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A. 勃朗峰(400N,海拔4810米)B. 麦金利峰(630N,海拔6193米)C. 文森峰(780S,海拔5140米)D. 乞力马扎罗山(30S,海拔5985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体垂直自然带越复杂。选项中乞力马扎罗山纬度最低,海拔相对较高,所以自然带最复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0.气候带、自然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A. 亚欧大陆B. 北美大陆C. 非洲大陆D. 南美大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全球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分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只有非

35、洲,因为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自然带对称分布明显,故C项正确。41.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干旱地区大力种植乔木树种B. 在草原自然带退耕还草C. 在湿润地区植树造林D. 在湿地区域退耕还湿【答案】A【解析】【详解】在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需水量大的乔木树种,否则会导致存活率低,或导致当地水资源更加缺乏,从而破坏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A符合题意。在草原自然带退耕还草,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当地生态恢复,B不符合题意。湿润地区的水资源状况适合植树造林,在湿润地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

36、土、调节气候和径流、净化大气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C不符合题意。湿地区域退耕还湿,有利于恢复湿地功能,利于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下列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的是( )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土壤【答案】A【解析】【详解】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选项A符合题意。气候和河流对聚落的影响也很重要,只是其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如地形突出,排除B、C。土壤对聚落的影响不太直接,排除D。故选A。43.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兰州是一个典

37、型的河谷城市,其城区呈带状分布B. 丽江古城夏无酷暑,主要是因为有玉龙雪山的玉河水流经C. 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多分布在较为平坦的盆地中部D. 半坡村落遗址说明当时的聚落根本就没有功能分区【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试题较为基础,难度较低。【详解】兰州沿黄河河谷建立,呈带状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影响而形成,A正确;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故夏无酷暑,B错;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多分布在较为平坦的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的中下部,因为此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而塔里木盆地的中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C错;半坡村落遗址说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

38、区,D错。44.我国交通线路密度的特点是( )A.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B. 西部和东部都稀疏C. 西部稠密、东部稀疏D. 西部和东部都稠密【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地势相对低缓,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城镇密集,而西部地区地势高,多山地高原,许多地区气候干旱,经济欠发达,人口城镇稀疏,因此,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45.分析下图,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因素B. 河流因素C. 气候因素D. 矿产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图中

39、显示,台湾岛中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四周有沿海低地和平原,利于修建铁路,而东、西部之间有高大的山脉阻隔,不利于修建横向铁路,或修建成本较高,因此台湾岛修建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选项A符合题意。河流因素、气候因素、矿产因素对台湾铁路分布影响不明显,排除B、C、D。故选A。46.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A. 气温不断下降B. 气候没有变化C. 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D. 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自1861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植被,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D符合题意,排

40、除A、B。自1861年以来,全球降水有些变化,有些地区增多,有些地区减少,没有呈现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的现象,排除C。故选D。47.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煤炭、铜矿B. 雷电、沙漠C. 化肥、焦碳D. 森林、水电【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煤炭、铜矿,既存在于自然界,又能产生经济价值,属于自然资源,选项A符合题意。雷电存在于自然界,但不能产生经济价值,不属于自然资源,排除B。化肥、焦碳,是人工制造的资源,不存在于自然界,不属于自然资源,排除C。水电是人工制造的能源,不存在于

41、自然界,不属于自然资源,排除D。故选A。48.下列城市的发展与石油密切相关的是( )A. 英国伦敦B. 美国纽约C. 德国慕尼黑D. 中国大庆【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是全球金融中心,本国的经济中心,石油工业在其经济比重中不大,因此其形成和发展与石油关系不大,排除A、B。德国慕尼黑是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达,其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与石油关系不大,排除C。中国大庆是长期以来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城市,它是因石油开采的基础上产生的城市,其发展与石油密切相关,选项D符合题意。【点睛】地面沉降分构造沉降、抽水沉降和采空沉降三种类型。构造沉降,由地壳沉降运动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抽水

42、沉降,由于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油、气)引起水位(或油、气压)下降,在欠固结或半固结土层分布区,土层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大面积地面下沉现象;采空沉降,因地下大面积采空引起顶板岩(土)体下沉而造成的地面碟状洼地现象。中国出现的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多为抽水沉降。49.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划分,自然灾害的类型包括( )气象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地面沉降灾害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划分,自然灾害的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水旱灾害等)、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生物灾害(病虫害、鼠灾、物种入侵等)、海洋灾害(海啸、咸潮、风暴潮等),

43、因此、符合题意。地面沉降灾害属于地质地貌灾害,不能与地质地貌灾害并列,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50.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是( )A. 洪水、泥石流B. 干旱、地震C. 寒潮、海啸D. 火山爆发、台风【答案】A【解析】【详解】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湿地使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调节径流能力下降,使得洪水水位上升;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加剧,抬高河床,从而使得洪水水位上升,加剧洪涝灾害。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因此

44、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是洪水和泥石流,选项A符合题意。地震、寒潮、海啸、火山爆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排除B、C、D。【点睛】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二、

45、填空题(共25分)5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_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_层上,至今仍在运动。(2)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B_,C_,E_。(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是由于_板块俯冲到_板块之下形成;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_。【答案】 (1). 岩石圈 (2). 软流 (3). 非洲板块 (4). 印度洋板块 (5). 欧亚板块 (6). 南极洲板块 (7). 海洋 (8). 大陆 (9). 山脉或高原【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岩石圈及位置、板块名称、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

46、的掌握程度。【详解】(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而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2)图中显示,A板块中间为非洲大陆,应为非洲板块,B板块包括印度洋中东部、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区域,应为印度洋板块,C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体,应为欧亚板块,E板块以南极洲大陆为中心,应为南极洲板块。(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是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52.

47、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海域位于_半球。(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名称是_,图中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渔场,它位于d洋流和_ (洋流名称)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渔场和北海渔场等。(3)若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_。(4)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_,其性质是_。【答案】 (1). 北 (2). 北太平洋暖流 (3). 北海道 (4). 千岛寒流 (5). 纽芬兰 (6). 扩大污染范围 (7). D (8). 寒流【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

48、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洋环流分布特征、世界洋流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性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甲海域大洋环流以30为中心,属副热带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由此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半球。(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a洋流位于北太平流海区,由西风推动形成,其名称是北太平洋暖流;图中处附近海域位于日本北海道岛附近,为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它位于日本暖流(d洋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海水容易搅动,底层海水上泛,营养元素丰富,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准备了丰富的饵料,从而形成著名渔场,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

49、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和北大西洋暖流与南下冷水流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等。(3)若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洋流把污染物从事故海区带来另外海区,扩大了污染范围。(4)甲图显示,b洋流位于北半球,向南流动。乙图中A、B两图,水温向南递减,应为南半球,与b洋流特征不符,排除A、B。乙图中C图表示的洋流向北流,与b洋流特征不符,排除C。D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且向南流动,D图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b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为寒流。53.读下图回答问题。(1)此季节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_,杭州地区的盛行风是_。(2)地气候类型是_,天然植被是_,岛自然带名称是_

50、。(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_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布属于_分异规律,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地势地貌的分异属于_分异规律。【答案】 (1). 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2). 东南风(或偏南风)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 热带季雨林带 (6). 纬度地带 (7). 经度地带(干湿度地带) (8). 地方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季风环流、气候类型、植被类型、自然带名称及地域分异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亚洲

51、大陆升温快,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热低压,其中心在印度半岛附近,该气压中心是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杭州地区位于亚洲低压的东部,盛行东南季风。(2)图中显示,地位于长江以南,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据位置和形态判断,岛为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热带季雨林带。(3)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然带的分布,随纬度变化而更替,以热量为基础,应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或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图中显示,、自然带的分布,随离海海远近而更替,即沿经度变化方向而更替,应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或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地势地貌分别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这种分异规律由地方性地形起伏而形成,应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