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重点难点:1、 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2、难点: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两极到多极的发展演变趋势:1、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
2、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2、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的崛起。3、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四、知识网络: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两极格局的瓦解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超多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美苏争霸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五、基础知识梳理二
3、战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形成:1、两极格局的基础:雅尔塔体制(由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2、美国冷战的措施:1947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1949年北约; 3、苏联冷战的措施:帮助东欧国家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949年经互会、1955年华约; 4、“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949年德国分裂、1948年朝鲜分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1年越南战争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合并为欧共体); 2、日本:经济崛起内因:日本的社会改革和重视;外因:美国大力扶
4、植;(二战后1955年经济恢复、19561973年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大国”) 3、亚非:不结盟运动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兴起: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斗争内容:政治上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中国:振兴新中国成立后到1966年取得很大成绩;“文革”走了弯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重视不结盟,是世界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冷战”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
5、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波兰剧变(第一个);两德统一 原因:内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危机、政治忽视民主与法制; 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等; (2)苏联解体: 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1985;政治:1988); 1991“八一九”事件; 1991底成立“独联体” 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 的发展;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2 、“冷战”结束后出现新的局面:一超多强 一超: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欧洲欧盟成立(1993),欧元启动(1999),决定
6、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有军事实力,经济好转; 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六、自构体系:七、巩固训练:1、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 B.借此扩大美国的国际市场 C.稳定世界资本主义秩序 D.控制受援国,建立世界霸权2.“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金)到亚德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杜鲁门 B.马歇尔 C.丘吉尔 D.艾奇逊3.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
7、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4、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给世界带来了安宁 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 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A. B. C. D.5.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分裂德国 B.建立北约组织C.在越南将提升为“局部战争”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6、关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A.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遏制苏联,扶植和控制西欧,并力求控制广大亚、非、拉美国家B.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以“铁幕”一词文明的反苏反共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C.马歇尔计划实
8、施的范围是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7. 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北约建立 古巴导弹危机 A. B. C. D. 8. 最早加入欧共体的国家有 英国和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爱尔兰和希腊荷兰和联邦德国A. B. C. D. 9、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哦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北约组织A.B.C.D、10、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
9、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1956年开始的大规模建设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时期1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长期以来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 B.民族矛盾尖锐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和政策 D .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3.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西欧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稳定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0、1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主要因为 A.社会主义尚处在初级阶段 B.中国已探索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这些国家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将走向高潮1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16、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
11、最大的经济组织1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C、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18、当前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有 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欧洲联盟的迅速发展 中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俄罗斯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A.B. C.D、19、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主要是由 A、国家性质决定的 B、国家对外政策决定的C、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决定的 D、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
12、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二 1970年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37894510165100%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53100%材料三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13、材料四 共同体大部分原材料靠进口,而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原材料的主要供应者。第三世界国家还向共同体供应棉花等农产品,第三世界国家是共同体的重要贸易对象进入70年代,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彼此协调立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共同体与之签定洛美协定。共同体同意在不要求“互惠”的情况下让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45个国家的工农业产品自由进入共同体国家,共同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建立和扩大原料加工业、制造工业和其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设施协定签定后,双方到1997年贸易额已达300亿美元,双方进出口基本平衡。以上材料均引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为此,它们在
14、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2)根据材料二,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4)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洛美协定签定后,双方贸易发展说明了什么?2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1967 图二 2004 材料二:在对伊拉克动武问题上,美国与德国、法国之间的分歧严重。恼怒之际,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脱口向德、法甩出了一句:这是陈旧的欧洲 !在他看来,北约的重心正东移到新欧洲,这里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北约新成员国,还有即将加入
15、欧盟的中东欧小国似乎更赞同美国计划的对伊行动。与老欧洲大国相比,这些欧洲小国对美国更为忠诚,配合美国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这次动员这些小国向德国和法国叫板,是美国首次公开发挥新欧洲小国的作用,对欧洲的一体化和团结是严峻的挑战。 -根据新华网有关资料整理(1)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2)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发展特点?(3)有人说,欧洲中部时间5月1日零点那声钟声,是欧盟新纪元的开始。但也有人说,那是一片未知的水域的起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一体化发展趋势所面临的问题。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温家宝说:今天
16、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解决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失去了一些机遇。从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材料二: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认为,“和平崛起”的提出,首先是相对于“霸权主义”而言。作者说,中国新领导层选择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一观点,是在试图以全球化作为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解决办法。北京多次向亚洲邻国和世界展示,中国并不想寻求霸权,同时也不再坚守过去在国
17、际舞台上洁身自好的形象。相反,中国正在积极和建设性地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文章又说,“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也是为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和平崛起”理论的出现,使“中国威胁论”顿然疲软无力。中国为求持续成长,不只必须仰赖国内经济,且要依赖国际市场。中国在崛起的同时,明白标示和平,回避霸权主义,强调其在亚洲的稳定角色,消除外界戒心的意图非常明显。 2004年1月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材料三:与会的代表们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正在突破传统现实主义权力政治学说“大国崛起必然引起国际秩序动荡”的定律。与历史上因崛起而挑战现行国际秩序甚至引发战争的大国明显不同的是,“中国希望自己的崛起在不给现有秩序带来冲
18、击的前提下,实现增长和发展,并使所有邻国受益。这就是和平崛起。”日本朝日新闻专栏作家船桥洋一在发言中如是说。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在阐述中国崛起的和平特征时表示,中国始终以一种融入现行体制、接受现行规则的方式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各方面的国际合作,既不会通过军事扩张挑战现有国际体系,也不会搞对抗和冷战。 2004年4月25日为中国和平崛起欢呼来自博鳌论坛的声音,载光明日报根据材料回答:(1)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2)“和平崛起”对亚洲和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 23. 二战后西欧发展比较迅速,国际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现已成为世界多极中的一部分,而东欧发展相对缓慢,最终则
19、发生了剧变,试从形成和发展方面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4学历史,有比较就会有感悟比较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产生的历史条件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背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你一定会有感受。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公民参政,是为了自己在希腊当时什么特殊激烈的政治竞争环境中取胜?(2)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古代的什么法?该法保护除哪一阶级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 (3)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于哪一朝代?它建立的重要背景之一就是在中国结束了此前500多年什么样的政治局面?该制度在哪一朝代发展到顶峰? (
20、4)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5)从形式上看,中国人尝试走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共有半个多世纪(从19世纪后期起至新中国成立),但中国最后还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这一结局是由中国的什么情况决定的? 25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及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各是什么? (2)在近代德、法、美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些文件是体现哪一阶级利益的?(3)新中国成
21、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何年?它的两大原则是什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及重要意义?1-19:DCBCC AACAC AABBC BDBD 20 (1) 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均无力与之抗衡,必须联合。 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2) 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3) 资本主义经
22、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4) 改善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善投资环境。 原因:第三世界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欧共体本身对于第三世界市场原材料的需要。(5) 第三世界国家经过团结一致的斗争,有力量逐步改变旧的不平等的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可以促进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21、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运用辩证法及唯物史观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体现了历史感和时代感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对两则材料仔细阅读分析,从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欧共体各成员国走向联合的必要性以及这
23、一现象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答案(1)现象:欧洲一体化 。(2分) 原因: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接近;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的威胁。(4分) 影响:促进了成员国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势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分)(2)趋势: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2分) 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2分)(3)存在问题:美国不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欧洲,不断设置障碍,制造矛盾,挑拨欧洲国家间的关系; 欧洲内部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使得各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难以保持一
24、致。(5分)22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在新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在国际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答案(1)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原因:政治上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上有比较成功的改革开放,具有较好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中国的崛起。(6分)(2)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增加同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稳定性,能够更加有利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6分)23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从宏观角度比较、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解答第一问主要应根据二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归纳。解答第二问和第三问则主要从
25、二战后东西欧的发展状况及原因去分析。最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造成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答案 (1)形成:西欧成为美国势力范围,受资本主义控制,各国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东欧则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4分)(2)西欧国际地位和作用加强的原因: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采取有效的政策,维持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欧共体的成立,更加密切了欧洲各国,政局日趋稳定。(6分)(3)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各国在共产党执政后,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上改革成效不大,发展缓慢,政治上严重破坏民主法制,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各国自主权增大,“新
26、思维”引起各国局势动乱;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最终造成东欧国家性质的变化。(6分)(4)综上所述: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欧则抓住机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加强。(4分)24(1)城邦林立;(2分)(2)罗马法,奴隶;(4分)(3)秦,分裂割据,清朝;(6分)(4)辛亥革命;(2分)(5)中国的国情(或回答特殊、具体的情况)。(2分)25、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德国德意志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954年;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