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率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应纳税额,税率;(2)思想方法:知识迁移、比较、推理;(3)能力素养:数学化。内容解析本课是百分数(二)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问题,而且在折扣、成数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这为学习税率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及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目标解析(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税率”,理解税率的意义,掌握应纳
2、税额、收入额和税率之间的关系。(2)学会合理、灵活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依法纳税的光荣,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纳税额的含义,能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与税率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出示课本主题图:【问题1】你知道用于交通、国防等事业的钱是哪儿来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税收在国家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作用和意义。预设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2)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税率。自主探究【问题2】(1)仔细阅读课本,说说纳税是什么意思。你
3、知道那些纳税项目?什么是税率和应纳税额?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学,理顺有关纳税的知识,尤其是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预设师生活动:(1)让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2)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汇报。预设: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种。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出示教材例3 ,探究求应纳税额的方法。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约是
4、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问题3】思考问题:(1)这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收入)是多少?(2)营业税的税率又是多少?(3)怎么求应纳税额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初步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化学生们对纳税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们掌握求简单的应纳税额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预设师生活动: (1)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然后教师找各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并共同完成。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总结。预设:第(1)问:30万元;第(2)问:5%;第(3)问: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3
5、05% = 300.05 = 1.5 (万元)答: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拓展: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问题4】 (1)“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这句话怎么理解?(3)你能自己完成吗?(2)解决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加深学生对纳税的了解,明白我国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从而引出个人所得税的求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预设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预设:第(1)问:这3500元不需要纳税。第(2)问:(5000
6、3500)3%45(元)答:她应缴个人所得税45元。第(3)问:要扣除免征部分。课后检测1、幸福商场9月份营业额为96000元,按规定按营业额的5%缴营业税,求幸福商场9月份应纳的营业税是多少,就是求()的()%是多少,用()法计算。数量关系式是()。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税率的意义”的掌握情况,并学会把税率的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问题。2、判断税率是永远不变的。 ( )各种收入与应纳税额的比率叫税率。 ( )纳税只有我国才有,其它国家没有。 ( )营业额是300万元的饭店,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纳税额应是15万元。 (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纳税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学会利用税率
7、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解决问题(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11% 缴纳税费,10月份应缴纳税费多少万元?(2)李阿姨每月都缴纳21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超出3500元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李阿姨每月税前工资是多少元?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利用税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并且能够灵活地加以运用。教学反思税率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时,无论从课前导入,还是课中教学都尽可能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掌握应纳税额等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