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626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68页
2015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回头看错题,查漏补缺错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解析本题将细胞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与细胞代谢、细胞的结构和调节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大了试题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A项中只要知道这两种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即可做出正确判断(很多考生不知道这两种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B项中14CO2是随着暗反应的进程进行转移的,其中的碳元素先进入14C3,再进入14C6H12O6;D项中的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以双分子层的形式出现,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项涉及核酸和遗传物质的分类这个易混问题:细胞中两种核酸都存在,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存在,含有的那种

2、核酸就是其遗传物质。答案C本部分内容往往与其他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增强,以后会导致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出现错误:(1)大分子物质种类的判断,如图中对A、B、C、D四种物质的判断:首先根据基本单位可以判断四种物质均为蛋白质,然后根据四种物质的功能可以判断A、B、C、D物质分别是解旋酶、抗体、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2)很多考生因不会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关系图解而出错。如:错题22014衡水一调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有中心

3、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 B. C. D. 解析原核生物如蓝藻不含有叶绿体,但由于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进行有氧呼吸;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原核生物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某些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答案D判断细胞种类和结构的几种方法判断内容判断方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核膜(主要方法);有无多种细胞器;有无染色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无细胞壁(主要方法);有无液泡;有无叶绿体高等、低等植物细胞有无中心体叶绿体和线粒体嵴和基粒;颜色注: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不一定有液泡和叶绿体。错题3下图为化学渗透学说解释线粒体内

4、膜上ATP形成的机理:线粒体内膜上通过呼吸链进行电子传递使NADH脱下H进入内膜外的腔中,造成内膜内外的质子浓度差,然后质子顺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在ATP酶的作用下,所释放的能量使ADP与磷酸结合生成了ATP。该学说中的H从膜间隙进入到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渗透作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H从膜间隙进入到线粒体基质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且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即该ATP合成酶是H的载体蛋白,因此H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答案B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注: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直接通

5、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出细胞核,而不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错题42013江苏高考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多选)()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B实验 C实验 D实验解析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溶液的pH会影响淀粉的水解,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斐林试剂可与酸反应,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

6、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综上答案为ACD。答案ACD在酶的相关实验中,分析和控制相关变量是关键。自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控制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要保持一致的一些因素,控制无关变量时要遵循等量原则;因变量是要观察的实验结果。常见的与酶有关的实验变量分析如下:错题52014潍坊质检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多B. 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C. 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

7、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 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解析当氧气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为20,氧气浓度为6%时,总的呼吸作用最弱,达到18%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且CO2释放量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答案B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类型(以细胞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为例)(1)无CO2释放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本类呼吸在密闭空间内不引起气压的变化。(2)CO2释放量O2消耗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由C6H12O66O26H2O12H2O6CO2能量及C6H12O62C3H6O3能量,可以看

8、出,反应过程中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相等,此时如在密闭的空间内,细胞呼吸也不引起气压变化。(3)CO2释放量O2消耗量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及有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C6H12O66O26H2O12H2O6CO2能量及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时,;若,无氧呼吸强度比有氧呼吸强,反之,有氧呼吸强度强。注意:(1)乳酸菌、动物细胞、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等,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均不产生CO2。(2)所有生物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H2O生成,一定来自有氧呼吸过程。因为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均不产生H2O。错题6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

9、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B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C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D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解析本题提到的异常配子是“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异常配子,所以排除B项;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另一个分裂不正常,则有一半的精子异常,而不是100%,所以排除C项和D项;导致此结果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

10、生异常(如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使得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即使再经过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也会形成四个均异常的精子。答案A此类题目多涉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次染色体分离: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异常,则会导致全部的配子异常;如果仅是第二种异常,则会有部分或全部配子异常(具体要看是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分裂均异常还是只有一个次级性母细胞分裂异常)。错题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

11、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应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得到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噬菌体,再让带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带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培养,所以A、B选项均错误;C选项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导致部分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然吸附在大肠

12、杆菌表面,所以C选项正确;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C噬菌体等病毒都是严格在活细胞内寄生并繁殖的,人工提供的培养基不能直接培养(并标记)病毒,必须用活细胞(寄主)培养(并标记)病毒。因此“标记噬菌体”必须分两步进行!错题82014南宁测试如图为某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控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不能表示蓝藻基因表达过程B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启动过程C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过程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解析题图中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因此不能表示原核生物(如蓝藻)基因表达的过程;RNA聚合酶与DNA的特定位

13、点结合,启动DNA的转录过程;翻译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RNA链上有多个核糖体,这样在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答案B对于基因的表达过程,除掌握基本概念和过程外,还要注意一下几个常考点和易错点:(1)真核细胞中转录结束后,翻译才开始进行,而原核细胞中可边转录边翻译;(2)翻译时移动的是核糖体,而不是 mRNA;(3)一个核糖体上合成一条多肽链,一条mRNA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其意义是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错题92013大纲全国卷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

14、交实验来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的运用能力,难度较大。常用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杂交方案为自交法和测交法。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法是教材中给出的验证方法,若杂合子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

15、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 答案F2子粒中: 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基因分离定律的鉴定方法要依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来确定。(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异株个体,采用同基因型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6、1。(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花药离体培养法:将花药离体培养,只统计某一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上述四种方法都能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但有的操作简便,如自交法;有的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如花粉鉴定法等。由于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法)。错题102014佛山质检如图为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某遗传病系谱图,已知6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若2个体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B后代中男孩得病的概率是1/4C后代

17、中女孩都正常D后代中女孩的基因型为Bb解析由5、6正常,2患病,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6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的基因型为XbY,2(正常)的基因型为XBXb;2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的基因型为XBY、XbY,因此后代中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后代中女孩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都表现正常。答案C遗传系谱图概率计算的“五定”程序(1)判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利用概念法、假设法等);(2)确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根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按Y染色体、X染色体、常染色体依次判断);(3)确定研究对象;(4)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隐性纯合突破法、逆推法、顺推法);(5

18、)定量计算相关个体概率(涉及多对性状,先按单一性状分析法计算,再综合)。错题112013海南高考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解析据基因突变的含义可知,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故A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可能相同或不同,故B正确;生物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19、,生物体蛋白质的合成中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故C正确;由题可知B1与B2正常情况下应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当其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通常应随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而相应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彼此分离。故B1与B2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答案D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是:由于可有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当第三位的U和G相互置换时,不会改变密码子的功能。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隐性突变在杂合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如果基因的非模板

20、链中的某个碱基发生改变,而基因模板链没有发生改变,则生物性状也不发生改变。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若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错题122014课标全国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

21、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解析(1)通过杂交育种,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抗病与感病、高秆与矮秆各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符合分离定律时,才可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对杂交结果进行正确预测。(3)纯合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杂交获得F1,让F1与感病矮秆测交,若测交后代有抗病高秆、抗病

22、矮秆、感病高秆和感病矮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满足上述3个条件。答案(1)抗病矮秆(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1)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2)在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捷、常规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3)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要求快速育种,则运用单倍体育种。要求大幅

23、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4)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日趋成熟,太空育种正在兴起,有两个优势:太空失重、真空状态,将很多在地球重力场中无法完成的育种实验变为容易实现的现实;太空强辐射环境为动物、植物、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提供良好条件。错题132014洛阳模拟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

24、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_。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因此在传出神经给予合适刺激不会将兴奋传递给传入神经;灌注某种药物后a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形,在b电位计未能记录到电位波形说明并非抑制神经纤维膜上钠离子通道,因此该药物应该是抑制突触兴奋的传递,所以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

25、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判断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导方向的方法(如图所示)(1)传入神经与脊髓后角(细长)相连,传出神经与脊髓前角(粗大)相连;(2)兴奋在d处的传导方向是单一的;(3)有神经节的属于传入神经;(4)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刺激a观察f的变化,或刺激f观察a的变化。错题142014长沙调研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2

26、)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继而促进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解析(1)长跑比赛中,由于产热增加,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加快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主要调节途径之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作用于皮肤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加快散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散热

27、增强。(2)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3)长跑比赛中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于血糖的氧化分解,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4)长跑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经渗透压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主动补充水分,剧烈运动时,耗氧增加,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过多会造成肌肉酸痛。答案(1)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氧化分解

28、(或氧化分解供能) ATP (或三磷酸腺苷) 肾上腺素(4)细胞外液 乳酸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错题152014沈阳期中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29、 )A. 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B. 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C. 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D. 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解析 由图甲看出,ABA处理可使果实硬度提前降低,说明能够促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增大,A错误;ABA处理比ABA处理硬度下降得快,所以长距离运输水果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B错误;AB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C错误;图乙和图丙说明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D

30、正确。答案D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对应的生长调节剂应用生长素幼根、幼芽及发育的种子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萘乙酸、2,4D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农业除草剂赤霉素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长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赤霉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青鲜素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植物各部位,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

31、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与脱落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错题16下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C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D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解析a曲线代表群落的演替是从有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是次生演替,b代表群落从没有任何生物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初生演替;图中C点到D点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锐减,说明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C、E点时生物多样性最大,说明演替达到了顶极群落,此

32、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中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等条件决定;图中的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的最初阶段各种群的数量不会呈现指数增长的特性,因为各种群间要受到竞争、捕食等多种关系制约。答案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基质与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错题17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

33、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 图甲、图乙、图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 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熟记种间关系的类型及其相应的曲线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图丙中实验初期,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较少,故种内互助和竞争并存,随着种群X个体数量的增加,其种内斗争加剧。答案B几种种间关系曲

34、线的区分(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错题1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解析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

35、,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答案A食物网中的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对相关生物数量变动的影响状况分析:(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将连锁式引发后续环节生物的减少;(2)“天敌”减少时,则被捕食者数量短期内增加,之后再减少直至趋于稳定;(3)“中间”环节生物减少时,首先引发的是以该营养级为唯一食物的生物种群的减少,其他种群的变动情况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错题19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

36、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解析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呼吸作用,b过程为光合作用;甲为生产者,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答案A物质循环图解辨析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弄清箭头的方向及其代表的含义是辨析图解的关键。将上图换成字母,并尝试判断四种成分(找依据),如下面三种变式图:图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B应为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

37、物类别”,再根据AC确定C为消费者,剩下D为分解者。图2根据A与C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A、B、D中都有箭头指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E是分解者。图3首先找出相互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两个成分即A和E,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A,所以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B、C、D、F,其中B、D、F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分解者,B、D、F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错题202014长春三模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

38、程如下: (1)酵母菌R长期保存可用_方法。(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主要为其生长提供碳源、氮源和_。(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的最佳温度可以通过设置_实验来摸索。为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需在加热瓶口安装_装置。(4)通常采用_法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5)如果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胡萝卜试管苗,可用_培养基培养其外植体,该培养基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主要有_和_,其比值适中时,有利于_的形成。解析酵母菌的培养所需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物质可由蛋白胨提供,而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

39、的水分,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摸索。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还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MS培养基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答案(1)甘油管藏(2)维生素(3)时间对照回流冷凝(4)纸层析(5)MS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愈伤组织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的5个易错点(1)层析时没有选择干净的滤纸,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戴手套进行操作。(2)点样时点样圆点太大(直径大于

40、2 mm),导致最终在滤纸上形成一条线,无法辨认被提取的色素:点样圆点的直径应为2 mm。(3)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不能将滤纸两边相互接触,以避免由于毛细管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4)层析液没及样品原点,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造成实验失败:层析液不可没及样品原点,以免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使鉴定失败。(5)没设置标准样品作对照。层析液中是否提取到胡萝卜素,可通过与标准样品中的胡萝卜素作对比予以确认。错题212014武汉调研下图为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是_,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以及标记基因。(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

41、过程中,常需使用_和_等工具。(3)过程可采用的方法有_等,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棉花细胞DNA分子上可采用_,转基因抗虫棉成功的标志是棉花植株_。(4)由棉花细胞培养为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为_。该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及其原理是_。解析(1)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2)构建重组质粒需用限制酶将质粒切开,并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检测棉花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抗虫棉培育成功的标志是棉花植株表达出相应蛋白质或表现出抗虫的性状。(4)为脱分化

42、,为再分化,该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答案 (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启动子终止子(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DNA连接酶(3)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DNA分子杂交技术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抗虫毒蛋白)或表现出抗虫的性状(4)脱分化、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细胞全能性基因工程操作的8个易错点(1)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不是随意的基因表达需要启动子与终止子的调控,所以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的部位。(2)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只有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没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第一步存在逆转录法获得DNA,第二步存在黏性末端连接现象,第四步检测存在分子水平杂交方法

43、。(3)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4)一般情况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但有时可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这样可避免质粒和质粒之间、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5)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转化的实质是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6)不熟悉标记基因的种类和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筛选、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见的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发光基因(表达产物为带颜色的物质)等。(7)对受体细胞模糊不清:受体细胞常用植物受精卵或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动物受精卵(一般不

44、用体细胞)、微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等。要合成糖蛋白、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则必须用真核生物酵母菌(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分泌);一般不用支原体,原因是它营寄生生活;一定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它无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8)还应注意的问题有: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DNA片段)起始密码子(RNA);终止子(DNA片段)终止密码子(RN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在体外进行。错题222013天津高考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

45、叙述错误的是()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细胞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和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考生理解识图能力,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相关内容。据图可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需要促性腺激素的调节,A项正确;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伴随着受精作用完成的,B项正确;、和分别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它们在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N、2N、4N,染色体数不同,C 项错误;动物细胞的受精卵全能性最高,因此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

46、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D 项正确。答案C对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发育及结合场所不熟:精子发生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卵子的发生场所卵巢;受精场所输卵管;受精卵发育场所输卵管和子宫;精子发生的时间及特点初情期后,两次分裂连续进行;卵子发生的时间及特点胚胎性别分化以后,两次分裂不连续进行。错题232014南宁联考甲图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乙图为胚胎发育某时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牛胚胎移植程序中,用_处理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冲卵的实质是获得_。(2)如果对胚胎进行分割移植时,胚胎应发育到_或_阶段。(3)乙图中1是_,4是_;将来发育成胎儿各种组织的是_。(4)胚胎移植时,早期胚胎从供体中收集的生

47、理基础是_。解析理解胚胎移植的过程是解题关键。胚胎移植时,供受体必须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还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对胚胎进行分割移植时,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乙图是胚胎发育的囊胚阶段,其中1是滋养层,2是内细胞团,3是透明带,4是囊胚腔,发育成胎儿各种组织的是内细胞团,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答案(1)促性腺激素早期胚胎(2)桑椹胚 囊胚(3)滋养层 囊胚腔 2 内细胞团(数字与对应汉字都对才可)(4)早期胚胎形成后,未与母体子宫建立联系,处于游离状态(1)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程序,移植的胚胎必须在原肠胚之前,不能直接移植受精卵。(2)(3)供体雌性动物

48、要求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秀,受体雌性动物要求有健康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胚胎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必须是同种生物。(4)目前对于超数排卵使用什么激素看法统一,均认为是促性腺激素。但对于用什么激素达到同期发情说法不一,常见的有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前列腺素。(5)两次检查:收集胚胎检查;移植后是否妊娠检查。(6)冲卵含义:冲出早期胚胎,不是冲出卵子。错题242013山东菏泽二模有一种XY型性别决定的蛙类,其性别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当蝌蚪在20 条件下发育,性别比例为1:1,若在30 条件下,不管性染色体组成如何,全部发育成雄蛙。某生物兴趣小组猜测:在某一温度下,可能会全部发育成雌蛙。为了研究这一猜想是否正

49、确,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将一定数目的蛙卵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五个,让蝌蚪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结果在某一温度下,有一组蝌蚪全部发育成了雌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生物兴趣小组的猜测是否正确?原因是_。假如想通过这组雌蛙来研究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方案。(2)实验步骤:让这五只雌蛙分别与_杂交;让孵化出的蝌蚪_;并_产生后代的性别比例。(3)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后代性别比例雌性雄性为12,则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_,则他们的猜测不一定正确,应进一步实验。解析(1)每组五个蛙卵,有可能某组中的五个蛙卵染色体组成都是XX,因此这组蝌蚪全部发育成雌

50、性,所以实验个体数量太少会导致结果出现偶然性。(2)这组的雌蛙染色体组成是XX还是受温度影响而全部发育成雌性,需要设计杂交组合来判断。若雌蛙染色体组成是XX,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XY杂交后,受精卵在20 条件下发育成的后代性别比例为1:1;若是环境温度影响导致蛙的表现型为雌性,则这五只蛙的染色体组成有XX、XY两种,它们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XY杂交后,受精卵在20 条件下发育成的后代,其雌雄比例不符合1:1。当雌蛙XY与雄蛙XY杂交时,其受精卵在20 条件下发育成的后代性别比例为雌性:雄性1:2。答案(1)不能后代的数量太少 (2)实验步骤: 20 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或正常雄蛙)

51、在20 条件下发育 分别统计每只雌蛙 (3)预期结果及结论: 至少有一只雌蛙(和正常雄蛙杂交)的 五只雌蛙(和正常雄蛙杂交)的后代比例均约为1:1专题思维排查练对应学生用书P193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解析:有氧呼吸场所是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在真核细胞的叶绿体进行。蓝藻等原核细胞的光合片层上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不能进行某种反应,不是因为具有不具有某种细胞器,而是因为具有不具有那种特定的反

52、应酶。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解析:水绵是低等藻类植物,含有带状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衣藻也是低等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及颤球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地球上最早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黑藻是高等被子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是蛋白质。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解析: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

53、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解析:糖类组成元素都是C、H、O。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解析:有氧呼吸中水既参与又生成。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生成水,DNA与RNA生成过程中两个核苷酸连接也生成水。一般来说,生物体内大分子有机物的生成产生水,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需水参与才分解,故叫水解反应。8具有一

54、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物质的分泌等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解析:细胞膜、细胞核属于细胞结构但不属于细胞器。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解析: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的同种物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呈染色质丝状,在细胞分裂期呈棒状的染色体状态。11

55、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解析:对于一成熟活植物细胞来说,当外界溶液浓度略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具有质壁分离的趋势但未发生质壁分离。对于动物细胞来说,由于无细胞壁,虽外界溶液浓度远大于细胞液浓度,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1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解析:单层磷脂分子向外为亲水性头部,其内为脂质,既然能和药物共存,药物必为脂溶性。13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解析: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

56、散,而进入小肠绒毛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14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解析: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由于膜两侧溶液开始存在着浓度差,所以最终平衡时与渗透压及重力均有关系。15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中央大液泡与叶绿体;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但不一定含有线粒体。()解析: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根细胞无叶绿体,分生区细胞有小的分散的液泡。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16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原生质体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解析:植物细胞

57、的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将其放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专题二细胞代谢1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18在做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解析: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上,有两个不同的温度即高于适宜与低于适宜温度,各有一点对于酶的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19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

58、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解析:探究温度对于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但不能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因为斐林试剂需要煮沸的条件对结果有影响。20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则是与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据此可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的是加入的竞争性抑制剂。()解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的能力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如果抑制剂

59、浓度恒定,则在底物浓度低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减弱。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抑制剂浓度时,几乎所有酶均被底物夺取,抑制作用近于消失。21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解析:ATP在细胞内含量较少,但ATP转化速率很快,由于代谢,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22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H,但是H不与O2结合生成

60、水,而是还原C3H4O3,生成乳酸或C2H5OH。2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解析: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用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的变色来检测CO2的产生,可以用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来检验乙醇。24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

61、质及内膜上。25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解析:油料种子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如果彻底氧化分解,O2的消耗量大于CO2的产生量,而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体积相等,说明分解过程中存在无氧呼吸。26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解析:光合作用实验中实际测得数据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不能实际测得,只能通过计算得到,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27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

62、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解析:植物不能吸收环境中的有机物,植物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28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是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解析:有氧呼吸产物是H2O与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CO2。29在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实验中,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浓度都属于实验中的自变量。()解析:在探究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实验中,如探究温度对于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则其它pH、底物浓度及酶浓度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30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63、将培养液一组进行煮沸并冷却处理,另一组不作煮沸处理。煮沸培养液的目的是进行实验自变量的控制。()解析:煮沸主要是为了除去氧气,本题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3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解析: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增加和减半分别发生在着丝点断裂时和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时,而DNA数目增加及减半时分别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和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时。32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解析:

64、赤道板是一个位置,不是一个真正的结构,所以不能出现赤道板。33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解析:细胞周期中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说明细胞正处在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不可能大量利用T。34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有丝分裂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则发生了基因突变。减数分裂中如果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可能是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35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

65、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正常XY型雄性个体的细胞中如果出现两条Y染色体,说明染色体复制后并着丝点断裂,那此时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36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解析:细胞的凋亡是细胞中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是自杀。而细胞坏死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37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解析: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当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器官。38根据胰岛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针,仅有胰岛B细胞中的DNA

66、与R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而其他细胞中只有D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解析:胰岛素基因制作的探针只能检测相应的胰岛素基因或胰岛素基因合成的RNA,胰岛素基因在各个细胞中均存在,而其生成的RNA只有胰岛B细胞中才有。39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的衰老过程,但未衰老的个体中也有细胞的衰老。()解析:多数细胞衰老导致个体衰老,未成熟个体中也有细胞的衰老。40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的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配,则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初级卵

67、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次级精母及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41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解析:减数分裂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发生分离,产生了一个aa的精子,则与此精子同时产生的精细胞无a。若一个精细胞中为Aaa,则另三个精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含有A。4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解析:减数分裂过程DNA染色体21的时期有: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精细胞

68、(卵细胞)、G1期DNA染色体比例为11。43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解析:二倍体(2n)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但不能是有丝分裂后期。44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解析:雄性个体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出现两条X染色体。45光圈、放大倍数都会影响显微镜视野的明亮程度:光圈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则视野越亮。()46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如果能清晰观察到分散的细胞,但不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则导致这

69、种结果的因素不包括解离与压片。()解析:如果能清晰观察到分散的细胞,但不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则可能是取的材料不是分生区,而是其它区域:根冠伸长区或者成熟区。专题四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4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解析:若A(a)、B(b)两对等位基因中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则为显性性状时,AaBb的个体测交可表现为31,若双显、单显、双隐分别决定了三种表现型则为121。4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A(a)、B(b)两对等位基因连

70、锁时,两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的个体自交,如果aa致死,后代可表现为31。49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解析:如果XaYAXaXa婚配,则后代中所有男性都是显性,所有的女性都是隐性。50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析:人类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它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51若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应,则自然界中找不到该隐性

71、性状的雌性个体,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状个体的存在。()解析:由于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应,所以自然界中无含X的隐性雄配子,则自然界中就不会出现该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52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5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正常夫妇生患病女孩,属于无中生有现象,有病女孩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且aa,而

72、不可能是性染色体隐性。如果是性染色体上隐性,则只能是男孩子有病。54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杂交,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或10/16。5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解析: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一次差错只能是母方

73、在产生卵细胞时出现差错,姐妹染色单体XbXb未分离,而进入了同一个卵细胞中。56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产生的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11。()解析:同种生物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精子数目远大于卵细胞数目。如人类。5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解析:这对夫妇中丈夫的母亲是患者,丈夫表现型正常,则丈夫基因型为Aa;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则妻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

74、孩的概率为,如果他们第一胎生一个白化病男孩,则夫妇基因型都为Aa,再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58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解析: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观察分析该病家系谱图,在患者家系中调查。59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60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解析: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杂交可以判断显隐性,而测交不能判断显隐性。61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

75、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_)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解析:小麦属于雌雄同体植物可进行连续自交选择纯合体,兔子如果选择纯合体,应让F2中黑色长毛(aaB_)兔与异性黑色短毛(aabb)杂交,只要后代不出现短毛兔,那么F2代中的黑色长毛兔就是纯合体。62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97。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

76、。()解析:据题意可知,两种颜色花性状由两种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紫花为A_B_,白花A_bb、aaB_、aabb。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不一定都是白花。63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解析: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认为某种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后代数目越多越接近于31。64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法进行了证明。()解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然后子一代

77、自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测交对实验理论解释进行了证明。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65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6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6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解析

7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为明显观察到是DNA还是蛋白质的作用,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6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由于蛋白质没有进入到细菌中去,所以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69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DNA分子,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相同的。()解析: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DNA分子,解旋酶作用于氢键,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都作用于磷酸二脂键。

79、70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 4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控制条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解析: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可以转录,也可以逆转录过程;DNA含有四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含有8种核苷酸。71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72每个DNA分子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一定的,其中蕴含了遗传信息,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特性。()73已知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25,(AT)/(GC)0.25,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另

80、一条链中的比例为4与0.25,在整个DNA分子中是1与0.25。()74一条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为2n2。()解析: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2n个,每个DNA分子都含有32P,含31P的DNA为2个。7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解析:基因对性状的决定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进而控制性状,另一情况是通过控制合成酶,而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76人

81、体细胞中的某基因的碱基对数为N,则由其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数等于N,由其翻译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数目等于N/3。()解析:由于真核基因中存在着非编码区和内含子,所以由某基因转录来的mRNA的碱基数小于N;由于mRNA翻译来的多肽的氨基酸数小于N/3。77转运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相同,但前者是双链,后者是单链,且转运RNA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解析:转运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前者是三叶草状,均为单链,但转运RNA有许多个碱基。78某细胞中,一条还未完成转录的mRNA已有核糖体与之结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真核细胞。()解析:真核细胞转录与翻译是在不同

82、时间与空间进行的,一条还未完成转录的mRNA已有核糖体与之结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那肯定不在真核细胞中。79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现象可能发生在染色体、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80人体的不同细胞中,mRNA存在特异性差异,但tRNA则没有特异性差异。()81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解析: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82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也可以决定不同的氨基酸。()解析: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决定,但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

83、氨基酸。83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解析:将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此时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有一半两条都含14N,一半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84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解析: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与RNA转录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84、。85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既有DNA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在一个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解析:人体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便不再分裂即不再进行DNA复制,则此时人体的神经细胞内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复制过程。专题六变异、育种与进化86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解析: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因为多种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碱基改变,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的种类。如果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则这种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

85、后代。8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8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8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解析: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只能是基因突变,因为交叉互换不可能出现a基因。9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86、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91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解析: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三倍体是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92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解析:单倍体细胞可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以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联会是否正常。若同源染色体为2的倍数,则可育。93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

87、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94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1。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9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96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97一个

88、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解析: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自交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改变。98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99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往往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然后达到生殖隔离后就形成不同的物种。但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也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100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过程。进化一定发生基

89、因频率的改变。101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突变与自然选择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基因重组如AaBb 自交,各个基因的频率并没有发生改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就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102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群体存在着两种变异即抗药性个体和不抗药性个体,农药选择导致抗药性个体适应环境并保存下来,通过遗传将这种适应性变异保留并加强。103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90、。()解析: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则色盲基因频率100%5.67%。104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105生殖隔离一定导致形成新物种,不同物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解析: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专题七生命活动的调节106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析:细胞外液是内环境,含有的成分为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和信号物质。营养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及葡萄糖等。代谢废物主要

91、有尿素、尿酸等。气体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等。信号物质主要有激素、神经递质等,注意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血浆。107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解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蛋白质类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发生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与受体结合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108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解析: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后升高血糖;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含量下降,但是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109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9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解析: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毛细血管壁细胞向里接触血浆,向外接触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向里接触淋巴,向外接触组织液。110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解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11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

93、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112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解析:两个神经元间的联系也不只是通过一个突触而是有很多的突触联系,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那么多的神经末梢当然不只是形成一个突触。113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的内流或阴离子(Cl)的内流。()解析:神经递质分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Na的通道,让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所以突触后膜兴奋。而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Cl)的通道,使(Cl)内流,加大静息电位,突触后膜不发生动作电位。114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94、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解析: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兴奋是在感受器产生的,故在整个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末梢传到细胞体再通过轴突末端传到中间神经元,在突触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15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解析: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116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解析:所有的活细胞都进行代谢即都能产生酶,内分泌腺细胞及一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95、。117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118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119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120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解析:甲状腺激素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激素释放激素是促进垂体合成

96、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三者不是协同作用。121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12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123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B细胞)等。()解析:浆细胞不直接识别抗原,表面不具有相应的受体。124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解析:淋巴因子既促进B细胞及记忆B细胞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增强体液免疫;同时促进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125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

97、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解析:抗原具有异物性,外来进入机体的物质及自身变异的细胞如癌细胞都可以成为抗原。126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127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解析:茎的背地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128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129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极

98、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130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解析:根据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曲线可知,此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都是浓度过高或过低。13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132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专题八生物与环境133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

99、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13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如果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大。135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 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 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

100、数板计数的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 mL样品中有酵母菌2.4108个。()136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1/2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137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解析: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地带这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分布,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138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解析:一个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139食

101、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40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141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142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及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14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14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

102、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解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即种类及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145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解析: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146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解析:物质反复循环利用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一个生物群落中各成分之间反复循环利用。147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

103、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14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49生物多样性有着三个方面的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际意义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50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保护森林;保护海洋生物,必须禁止乱捕乱捞。()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保护,对于濒临灭绝物种,要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151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

104、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可能出现反比。()152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15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154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动物数量易变性依次加大,冬眠动物数量依次增加。()解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从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冬眠动物数量不一定依次增加,北极动物不冬眠。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155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异养需氧型代谢类型,不仅能利用葡萄糖合成醋酸,还

105、能将酒精转化为醋酸。()156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个小时左右要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补充氧气,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解析: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以放出CO2。157制作葡萄酒与葡萄醋时的控制温度不相同,前者控制在3035 ,后者的适宜温度是20 左右。()解析: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158在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时,在泡菜汁中加入提取液与氢氧化铝的作用是吸附汁液中的碎片及有机大分子,以使汁液变澄清。()159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发生重氮反应后,

106、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的显色反应。()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160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些微生物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生长因子。()解析: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不需要氮源。161牛肉膏与蛋白胨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无机盐,还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162消毒与灭菌的本质是相同的,但灭菌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与孢子,消毒的条件则相对温和,一般不能杀死芽孢与孢子。()163平板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流程为:计算称量溶化(包括琼脂)调节pH倒平板灭菌(冷却后)倒置平板

107、。()解析:平板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流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64微生物计数时,如果单位体积菌液内微生物的数量过大,计数前必须进行稀释。一般将菌液稀释接种后可能在培养基的平板上形成10100个左右的菌落,比较适宜,统计的菌落数比较准确可信。()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165一个由KH2PO4、Na2HPO4、H2O、NH4HCO3配制的培养基中含有4种营养物质。()166在

108、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167离体的植物体细胞与生殖细胞都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因为这些细胞都至少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168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且为高度液泡化、无定型状的薄壁细胞。()解析: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169在微生物培养中,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通常通过灼烧灭菌;无菌操作台通常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人的双手一般用化学药物消毒。()专题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70运载体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自我复制,

109、含有一个或多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等,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71用逆转录方法构建的cDNA文库不具有内含子,但有启动子与终止子。()解析:cDNA是由RNA反转录来的,RNA是经过剪切内含子拼接而成,而启动子则只存在于转录时的模板DNA起始上游,所以转录后的RNA中没有,那么RNA反转录来的cDNA中自然不会有了。172如果要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应从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或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解析:内含子在原核生物中不能被识别。173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得到的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解析:含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

110、中不能识别并在RNA中切除。174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以及受体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可用相同的目的基因探针进行诊断。()175要获得转基因植物,可选用植物的体细胞作受体细胞,然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如果要获得转基因动物,可选用动物的体细胞作受体细胞,然后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解析:植物的整个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的细胞全能性受到了限制,故转基因动物多转移目的基因到动物的受精卵中。176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抗虫棉具有永久抗虫的能力。()解析:抗虫棉的存在导致昆虫抗虫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耐抗性增加,使抗虫棉不再抗虫,使抗性降低。177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

111、NA留下的黏性末端是一定相同的;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留下的黏性末端一定是不相同的。()解析: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留下的黏性末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78在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还都需要CO2培养箱。()解析:在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动物细胞培养需要CO2培养箱,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CO2培养箱。179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解析:由于光会阻碍组织的脱分化,所以脱分化培养阶段应避光培养,在无光的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再分化时需照光。18

112、0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蔗糖不仅可以为细胞提供能源物质,而且可以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181一个四倍体的某植物体细胞与一个二倍体的另一种植物体细胞进行杂交,如果形成的杂交细胞中染色体没有丢失,则该杂交细胞通过组织培养长成的植株属于六倍体,而且是可育的。()182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183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具有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的特点,因此在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的细胞并进行分瓶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184动物细胞培养中配置的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

113、基与液体培养基,在使用时,该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185如果要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提供动物克隆的供体细胞,一般应选用10代以内的培养细胞,以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186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除可以用离心、振荡、电激等物理方法,聚乙二醇处理等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处理。()187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培养液中融合后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解析:融合有BB融合,瘤瘤融合及B瘤融合等三种方式。188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特点;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189制备单克隆抗体所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融合

114、与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番茄马铃薯种间杂种个体用到的技术包括:植物体细胞杂交与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用到的技术只是转基因技术。()解析: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用到的技术有:通过转基因技术把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再把棉花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成抗虫植株。190植物产生的种子能发育成新的个体,是种子细胞全能性的体现。()解析:种子发育成新的个体,属于正常个体发育的胚后发育。与已分化的细胞全能性无关。191采用转基因方法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的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这说明,在该转基因山羊中,只有乳腺细胞中存在人凝血因子基因,而其他细胞中不存在。()解析

115、:在该转基因山羊中,因为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因此所有细胞中都存在人凝血因子基因,但此基因只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得到表达。192基因治疗是指将缺陷基因诱变为正常基因;基因诊断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一种基因探针能够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解析: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不改变原有细胞有缺陷的基因,而是正常的基因表达使个体缺陷得到治疗。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病毒。193通过转基因培育抗虫品种,利用种间关系控制害虫的数

116、量,利用昆虫激素干扰昆虫的繁殖等都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194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都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但前者只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脱氧核苷酸链上,后者催化两个DNA片段的连接。()解析:DNA连接酶催化两个DNA片段的连接,DNA聚合酶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脱氧核苷酸链上。195通过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完全继承了供核个体的遗传性,因此其性状表现只与供核个体相关,与其他个体无关。()解析: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由于具供核个体的遗传物质和供质个体的部分遗传物质,所以其性状均具二者性状。196在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进行二次筛选。第一次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

117、是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97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解析: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体细胞和花粉细胞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细胞基因就不相同。198将愈伤组织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皮需要具有透气与透水等特点。()解析:人工种子必须将胚状体分化出根和芽,再包上人工种皮和营养物质即成为人工种子。199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从生态学上看是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00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NA也不溶于酒精,据此可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以及酒精来分离提纯DNA;DNA与双缩脲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蓝色的颜色反应,据此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DNA。()解析:DNA与二苯胺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蓝色的颜色反应,据此可用二苯胺试剂来鉴定DNA,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