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1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c)1.主要表现(1)石油供应紧张,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2)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3)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以外国油轮运输为主,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2.成因(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6
2、)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3.解决措施(1)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2)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3)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主要特点分布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
3、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石油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源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等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
4、读图完成(1)、(2)题。(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A.风能为主B.水能为主C.化石能源为主D.生物能源为主(2)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型能源的利用B.经济水平的提高C.节能减排的实施D.生态农业的发展【思维导引】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尝试作答】(1)C,(2)B。(2018浙江11月选考真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变。下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1、2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煤炭属于()A.后天性资源B.化石能源C.可再生资源D.清洁能源2.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是
5、()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煤炭的依赖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A.B.C.D.【解析】1选B,2选A。第1题,煤炭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矿产资源,属于先天性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属于化石能源,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第2题,从图示利用方式看出,煤炭是进行气化后加以利用,不仅直接用于民用,还利用气化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灰等废物生产化工产品、提炼有色金属等,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也拓展了资源的利用深度。考点2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c)洪灾是由于江、河、湖、水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洪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1.洪灾的成因根据洪灾
6、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蓄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因造成湖泊萎缩;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3)无法及时“去水”的
7、原因。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2.洪灾的防治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施:(1)修筑堤坝,整治河道。(2)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3)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5)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 50 mm 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 200 mm 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
8、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思维导引】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第(2)题,思路分析如下:【尝试作答】(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2019浙江4月选考真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解析】选 B。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