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529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武功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诗鲁颂洋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又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推动儒学的学校化教育B. “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C. 分封制的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D. “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察百家争鸣出现原因与孔子开创私学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活跃是百家争鸣出现原因之一。孔子开创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垄断局面。通过题干材料鲁僖公立 “泮宫 (国家高等学

2、府)到诸侯可以无学”,表明诸侯可以不办公办学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故B正确。ACD在题干材料中无体现。2.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A. 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B. 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C. 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D. 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董仲舒提出三纲思想,构建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提出君权神授,这都体现了他强化了家

3、国同构的封建秩序,D正确;材料没有提到董仲舒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排除A;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不是完善,排除B;C项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

4、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3.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厚葬风气盛行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独尊儒术,受主流文化和选官制度(察举制以“孝廉”为主)的影响,D项正确;西汉

5、诸侯奢靡攀比不是“(黎民)发屋卖业”争相厚葬长者,以博取“孝”名的原因,A项错误;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不是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形成的重要原因,B项错误;土地兼并不是西汉时期厚葬风气的形成的原因,C项错误。4.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A. 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 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 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

6、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旨在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5. 民国歙县志中的人物共有九卷,烈女传就有四卷,几乎占到一半,烈女人数从唐代到明清呈直线上升趋势,明清烈女数是宋元时代的四倍。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明清进步思想出现B.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 理学影响根深蒂固D. 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的影响。烈女人数从唐代到明清呈直线上升趋势,明清烈女是宋元时代的四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宋

7、代以来理学发展,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宋代以来,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性格。烈女人数从唐代以后就开始呈上升趋势,故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故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专制皇权始终是在日益加强,故排除D项。受理学影响,宋代开始烈女数量开始增多,明清理学的影响根深蒂固,烈女数量更多,故选C。6.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B. 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C. 地主阶级改

8、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 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由、平等的理念需求不断发展,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故选B;选项A 表述不符合史实,儒家思想在明清依然是统治思想,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实力较小,而且这些人不是改革家,排除C;选项D只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到话本、小说是面向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壮大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7. 阮元在畴人传(我国第一部记述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学术活动的传记)中指出:“良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这表明中国古代科

9、技的特点是A. 重视抽象规律B. 天文学居于首要地位C. 重视天人合一D 重实践轻理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人“不复强求其所以然”,说明在探索自然界时,认为人不能求其所以然,“非人力所能窥测”,导致理论不足,不是说中国人重视抽象规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道,天文学在国古代没有居于首要地位,题目的材料也没有比较天文学和其它,故B项错误;天人合一是一种思想和观念,题目说的是对天文的研究,故C项错误;题目的材料说明了中国人重视实践,“故但言其所当然”,而不重视在理论上的所以然,故D项正确。难度:一般8.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10、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A. 布局构图的精妙B. 畅神写意的原则C. 社会教化的功能D. 绘画技法的创新【答案】B【解析】文人画强调画家的个性,主张神韵意旨,注重境界的描述,材料中描绘的正式文人画的特点,故B正确;文人画不讲究布局,故A错误;社会教化功能没有体现,故C错误;绘画技法并没有实质创新,主要是画法内容,故D错误。点睛:在绘画内容上,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物象,着意刻画,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欲。9.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

11、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

12、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名师点睛:本题体现出来的命题趋势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戏曲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自诞生以来,先辈艺人艰苦创业,历经以元代的杂剧、明代的昆曲、清代的京剧为代表的三大高峰期,它曾在相当一段时期(宋元至清末明初)几乎独霸中国舞台。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它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就是说,戏曲不仅只属于东方,而且只属于中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品”。既是“土特产品”,它必定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魅力和中国气派。我们不应只把它看作一种艺术形态,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之演变;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中

13、国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变化中,看到戏曲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10.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B.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C.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D.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答案】A【解析】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A正确。这是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的一副对联,用以赞美欧阳修的,B错误。C项是后人对杜甫的

14、评价,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排除。D项中的“招魂”、“九歌”是屈原的作品,排除。11.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 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 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C. 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 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孔子塑造为改革的先师,为其变法做宣传,以减少其改革变法的

15、阻力,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12.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 要不要社会革命B.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 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者均不主张社会革命,故排除A、B两项;C为两者的相似点,故排除;洋务派拒绝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恰好相反,故

16、选择D项。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比较。13.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据此可知,此时的陈独秀认为A. 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C. 政治斗争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D. 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答案】A【解析】从材料“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华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等人认为,改造国民性比政治变革更为迫切,故A

17、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改造人们思想的重要性,BCD项没有体现出。点睛:材料“盖改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是解题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14.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A. 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 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C. 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

18、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源所在,在其思想”等,标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15.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文章内容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 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 新青年最关心

19、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表可知,1917年至1921年的新青年的主题中介绍马克思主义文章最多,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后期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故A项正确;B项“唯一”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都是”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新青年介绍西方习俗礼仪很少,故D项错误。故选A。16. 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

20、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以上言论A. 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B. 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意味着主张反封建反资本主义,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革命纲领)是一致的,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苏联,故A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目的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与题意中的反封建和反资本主义不符,故排除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和理论基础是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而不仅仅是民生主义,故D不符合题意。1

21、7. 1927年,共产党人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可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D.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可以看出,瞿秋白已经涉及到了关于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只强调工农联合,这也看不出“开始认识到”的特征,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关于无产阶级对革命

22、的领导权问题,不是侧重于继续追随国民党,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信息,排除D。18. 201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纪念日。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 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 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 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23、毛泽东“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说明了他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用于指导中国农民革命运动,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也是对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有了准确把握的结果,所以D符合题意。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9. 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两,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邓

24、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 邓小平南方视察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B. 邓小平南方视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C.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D. 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部分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要搞好

25、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一步突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故A项错误,C项正确;邓小平南方视察是为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突破口,故B项错误;1992年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故D 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邓小平南方谈话【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之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6、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 1957年,毛泽东说:“有个电影叫荣誉属于谁,里面有一个铁路局长,是个官像主义者,可是他的局长还照样当。这样的干部应该撤职。为了治病救人,可以送他去学习。这部电影那样写这个局长,叫作不彻底,缺乏彻底性,反官像主义应该彻底。”这表明A. 毛泽东认为文艺应为现实服务B. 中国共产党实行“百花齐放”方针C. 文学作品创作受到不正常干扰D. 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这部电影那样写这个局长,叫作不彻底,缺乏彻底性

27、,反官像主义应该彻底”可得出其强调电影艺术要服务于现实政治,不能随意创作,故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排除。21.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 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B. 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C. “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D. 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答案】A【解析】材料中“1961年8月,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

28、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说明当时政治影响到文艺的发展,故项正确;选项中剧本没有问题;选项反映一个片面信息;选项错在不断变化。点睛:文革”期间国内电影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了。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受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破坏: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22. 下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 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B. 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C. 中国的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D. 形成了多

29、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1978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招生人数的极大提高。这些数据表明各级各类教育有了新的很大发展,跨上了新台阶。因此选择B;AD不够全面,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23.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A.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 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C. “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D. 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答案】B【

30、解析】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文革期间“教育革命”的纠正,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文化领域“左”倾错误的纠正,故C项错误;材料是恢复高考制度,与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24. 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 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31、 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科学技术航天事业25.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

32、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 引进外国资本打造绿色农业B. 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 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的总体战略部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选B。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爱人不亲,反(反思)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富贵不能淫

33、,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杨伯峻孟子译注材料二汉代政制,三代以下称美,关健即在于吏治队伍中存在一个由通经入仕形成的儒生群体。他们“学大义,以道事将”,或在朝美政,或在乡美俗,是汉代政治中的清流。陈明儒学历史文化功能材料三宋代儒家复兴,范仲淹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成为此后“士”的新标准。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四儒家伦理道德在实践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病态灵魂的扭曲的人,为君主专制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其最终归宿仍然不免是虚伪和“吃人”,决不可能把社会引向理想境界。刘泽华、张分田论儒家的理想国(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哪些思想?(2)根据材

34、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儒生群体所发挥的作用及其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复兴”的背景和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材料四中的观点持何种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八股取士导致学术思想界因循守旧。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2)民主宪政(君主立宪)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革命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的宣传鼓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五

35、四运动的影响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解析】【分析】【详解】(1)从材料“爱人不亲,反(反思)其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在于吏治队伍中存在一个由通经入仕形成的儒生群体”“学大义,以道事将”,或在朝美政,或在乡美俗”中可以得出汉代儒生群体所发挥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汉武帝的政策、儒学教育的发展和当时选官制度等方面来分析出汉代儒生群体所发作用的背景。(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理学兴起的背景方面来分析出“宋代儒家复兴”的背景。根据材料“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

36、的答案。(4)首先从材料“儒家伦理道德在实践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病态灵魂的扭曲的人,为君主专制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中概括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这个观点即可。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

37、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1)现象:赋成

38、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时代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详解】(1)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

39、会现实回答“时代特征”。(2)根据宋代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3)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4)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已经下移。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

40、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二 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三 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

41、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答案】(1)原因: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

42、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答对其中两个要点即可)(2)维新变法运动。改革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如废除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内忧外患、严重的统治危机等方面回答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

43、再从中国近代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等方面回答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2)本题据材料二“在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维新变法。再从触动顽固派利益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3)本题据材料三“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并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方面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4)本题综合上

44、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方面回答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拉制,军阅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贵,使中国内乱纠缠(纷)不已,以报取利权,各占势力范田。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民族解放之斗争,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二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

45、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倪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麝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三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46、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中共十三大报告(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2)材料三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意义?(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有何相同特点?【答案】(1)特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者 军阀独裁专制,加强加紧侵华)理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2)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贡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贡献: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7、,实现共同富裕。意义: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的概括。(3) 相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析】【详解】(1) 第一小问,从材料“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可以得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小问,从材料一“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和材料“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2)从材料“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得出邓小平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概括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新发展和贡献。意义:可结合所学概括得出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的概括。(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相同特点: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追求卓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