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依赖与_自然,两者之间呈现原始的_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_,但已有了_的萌芽,两者间的对抗性_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提出“_”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两者间全面呈现_,人地矛盾迅速_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2)人的新陈
2、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_要排放到环境中。(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表现(2)环境污染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_,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_、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3范围及危害(1)_的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2)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_和危害人体健康。4地域差异(1)聚落(2)国家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_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满
3、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_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_,_持续发展是目的。(3)基本原则:_原则、持续性原则、_原则。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探究材料】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问题】1图形中的第三个人及手中的工具,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人地关系?2图中的第四、第五个人及手中的工具,反映了当时的人与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1)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红旗渠,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千米,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个事例和上图中的第几个人吻和?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红
4、旗渠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由此人地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4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图中的第七个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规律总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即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农业社会利用自然局部出现环境问题;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地协调走向可持续发展。【考例探究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探究点二直面环境问题【探究材料】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
5、致的核泄漏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核泄漏会导致核辐射,核辐射对生命,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会有毁灭性的伤害,核辐射越大,生命的死亡速度越快,对环境也是一样的,只要是核辐射能到达的地方,对生物环境都会造成比较大的伤害。材料二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6、。【探究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2对比分析城市和农村环境问题分布有什么特点?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为什么?4现在环境问题的发展有怎样的趋向?【规律总结】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都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与其他问题产生着影响。比如,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的需求量、对生存空间的环境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人口素质低下又会直接影响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破坏环境。因此,人口、资源、发展这三方面都对环境问题产生着影响。【考例探究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
7、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A BC D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前准备区崇拜平衡关系不协调科学增强征服自然不协调激化物质和能量废弃物再生速度水土流失自净能力噪声污染全球性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消耗资源发展与人口发展当代人后代人生态条件社会公平性共同性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主要技术手段:原始工具(石器、木器等),人类行为表现:人类被动适应环境,环境强大的制约力。(1)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2)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3)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2人类主导性产业活动:栽培作物,驯养家畜,主要技术手段:农业
8、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人类行为表现: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改造自然, “地理环境决定论”。3(1)和图中的第六个人吻和。“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即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征服自然。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2)使清澈的渠水流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占用土地资源;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9、),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产生环境问题。4代表后工业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人地思想: “和谐论” “可持续发展”。考例探究1D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探究点二1原因: (1)人口的压力。(2)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3)向
10、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壌污染,固体废弃物、废气、噪音等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2)生态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滥伐森林、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土壤次生盐碱化、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物种的灭绝等。(3)资源短缺。2(1)城市和农村的比较主要环境问题城市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农村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3.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因为: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4有全球化趋向: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考例探究2C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