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5年5考题目考点考向分值高考说明2017第9、10、23、24题水坝建设、可持续发展10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和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2016第23、24、27(4)题生态农业、流域开发8分2015第25、26、27(5)题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建设10分2014第25、26题区域生态建设6分2013第19、20题可持续发展6分考点一可持续发展 理主干知识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
2、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如玛雅人未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文明的消失),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2)原则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共享地球资源;不能以损害他人(其他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本地区)的发展;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侧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原则各国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任务;侧重的是义务,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阶段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达国家处于高级阶段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1)循环经
3、济的含义(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和战略措施原因内容战略措施人口压力人口数量过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战略人口素质较低科教兴国人口结构不合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计划生育,消除性别歧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贫困人口多制定扶贫开发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资源短缺资源需求量大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战略人均占有量少建立节约型经济体系资源利用率低依靠科技挖掘潜力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由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建立合适的环保体系;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环境战略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2016江苏高考)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5、(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双选)()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解析第(1)题,山上河谷养种鱼,不需要捕捞,可以顺着河流到水稻地放养;村寨秧田育鱼苗,靠近居民,便于管理;山腰梯田种水稻,面积小,上下梯田坡度大,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鱼主要供应农户,次要
6、供应市场,说明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该农业生产系统专业化程度低;该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答案(1)BD(2)CD反思归纳地理关联图的解法顺藤摸瓜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1.顺藤摸瓜法(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2)在头脑中回忆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代
7、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得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好采用试填法。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练高考重点题组一可持续发现的内涵与原则1.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2)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8、)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解析第(1)题,该产业链体现了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重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资源的重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故选B项。第(2)题,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但不是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故选D项。答案(1)B(2)D题组二生态农业的发展2.下图是我国某地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图。读图完成(1)(3)题。
9、(1)M生产系统是()A.渔业 B.养殖业 C.林业 D.花卉业(2)该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为微生物有机肥料利用优良菌种,提高了无机肥和有机肥的肥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食品、食品原料或其他主副产品废水处理干净达到标准排放A. B. C. D.(3)该生态农业系统可能位于()A.内蒙古 B.浙江 C.山东 D.广东解析第(1)题,根据M生产系统输入微生物饲料,输出固体有机菌种,可推断是养殖业。第(2)题,从流程看,小麦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及副产品经过微生物工程系统转化为菌剂、微生物饲料及秸秆腐熟剂,即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微生物有机肥料,从而提高有机肥的肥效,并未反映提高无机肥肥效;增
10、加有机肥,减少无机肥,生产安全绿色食品及原料;无废水排放,将废水做到了资源化处理。第(3)题,由于该地主要生产小麦,可推断为我国北方的山东省;内蒙古是牧区,浙江和广东是水稻的主产区。答案(1)B(2)B(3)C考点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理主干知识1.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2.荒漠化问题(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土地荒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区、西北干旱灌溉区。(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b.直接原因:过度
11、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3.湿地(1)湿地的成因分析湿地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
12、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现举例如下所示: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湿地的生态效益(3)湿地的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
13、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4.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热带雨林“地球之肺”,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1】(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
14、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为我国某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根据图中县城、乡镇的分布以及纵横交错的灌溉水系网,可知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用水,蓄水灌溉农田。故选AC。第(2)题,开发山地,易造成山体滑坡,土地荒漠化,A错误;西北地区水源不足,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合理,B错误;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营造防护林网符合生态农业的原理,C、D正确。答案(1)AC(2)CD【典例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
15、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是_。(2)风沙对该路段铁路的危害有,对运行列车的危害是。(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_。解析第(1)题,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可从地表祼露及风力强劲角度分析。第(2)题,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第(3)题,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16、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教师独具】(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1)(2)题。(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
17、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月牙泉为图中古河道的一部分,因此选择B项。第(2)题,月牙泉是敦煌盆地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泉水属于地下水。“泉水日趋干涸”是由于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造成的。A、C两项与泉水补给无关。该地地处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少,故排除B。答案(1)B(2)D反思归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分析时,从思路上来讲要依据以下程序: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针对每个思维环节具体分析如下: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1)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容易产生
18、水土流失。(2)湿润地区山区地表植被破坏,容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3)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产生土地盐渍化。(4)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5)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容易使河湖水量减少,产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1)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2)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2)在河流中、上游流域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3)建立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建立自
19、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5)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参与。练高考重点题组一荒漠化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荒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最先进的环保工程。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状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三厘米的穗子。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
20、个一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1)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是。(2)说明鳍状防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解析第(1)题,从气候、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第(2)题,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分析防沙袋所发挥的作用。答案(1)干旱缺水;大风、扬沙、沙尘暴、流沙;干旱区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过道建设;野生动物饮水点的保护(2)沙袋对沿线的沙土起压覆作用;鳍状防沙袋能减缓风速;交叉叠放的田字形网格可以把吹起的沙留在框格内,起到固沙作用;网格可以截留水分,利于沙漠地区的植物成活和
21、生长;将流沙阻隔在公路外,减少流沙对公路的影响;使用时间长,可以在20年内发挥防沙作用。题组二水土流失2.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其自然原因是_。(2)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是,原因是_。解析第(1)题,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范围单位时间土壤冲刷量大,若利用不合理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作为林牧业用
22、地。答案(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作为林牧业用地区域坡度比较陡,开垦为耕地容易带来水土流失问题考点三河流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理主干知识1.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分析模式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1)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2)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发展的优势
23、条件和制约因素。(3)根据优势条件确定流域(或某一河段)发展的方向及其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探寻治理的对策。2.河流综合开发常用措施及目的开发措施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下游径流,加强供水,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利于库区养殖和旅游开发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提高防洪能力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改善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减轻河道淤积,改善防洪和旅游条件,改善水质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生产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修筑运河改善航运条件,改善供水条件悟方法技巧典题感
24、悟【典例1】(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材料三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
25、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4分)(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4分)解析第(1)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每年都经历干旱的原因可以联系其所处地区气候的成因回答。图示地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加之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发生干旱。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工农业生产、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第(2)题,从流域资源开发、旅游、航运和环境保护方面分析国家之间的合作。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答案(1)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
26、水困难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2)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典例2】(2017江苏精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W国曾是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下表为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表。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开发后的比例38%32%30%(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2)甲河径流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是_。(3)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有。(4)简析甲河干流建设梯级水电站对
27、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地势特点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第(2)题,读图可知,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N市以上河段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水量较大。N市以下河段支流少,流域面积较小,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第(3)题,与新疆相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小;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便利,利于农产品运输。而新疆位于内陆地区,对外联系不便;降水少,水资源缺乏;多风沙灾害;农业基础较差,以畜牧业为主。第(4)题,建设梯级水电站,能为农业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不足的状况。同时,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
28、的水电,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梯级开发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运输,有利于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小;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便利,利于农产品运输(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不足的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有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反思归纳分析某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基本思路
29、】主要从开发的自然条件、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答题要点】(一)开发的自然条件1.地形:流速,影响水力和航行;2.气候:影响水量、水力资源;3.水系:水量、水力、流速分析;4.其他自然资源。(二)开发内容1.总体思路(1)山地(分水岭):保护植被生态、水量水质;(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最集中):重点保护生态环境;(3)河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4)矿产资源:决定发展工业类型。2.开发措施a.核心: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修大坝,梯级开发。b.具体措施:防洪、发电、航运、旅游、提高水质、土地利用(三)水库修建利弊分析1.利同上,略。2.弊:(1)淹没农田、聚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2)影响生物
30、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3)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4)库区水量蒸发增多,造成水资源损失;(5)库区水流减慢,泥沙淤积,减少库容;(6)下游水量减少;(7)入海口入海泥沙减少,影响滩涂增长、鱼类生存环境。练高考重点题组一河流流域土地利用1.图甲为我国某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该河某时段甲、乙、丙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该河流()A.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径流量年际变化大(2)该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毁林发展旱作农业B.乙区域毁林发展旱作农业C.甲、乙、丙三区域在该时段都进行了生态退耕
31、D甲、乙、丙三区域在该时段内林地面积都有所减少(3)下列关于该地区发展措施叙述合理的是()A.甲区域可大面积发展灌溉农业,但要防治土地盐碱化B.乙区域可加强拦河坝建设,以保证当地用水C.乙区域可发展节水农业D.丙区域可大面积植树造林,以改善生态解析第(1)题,由图甲可知 ,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高山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第(2)题,由图乙可知,甲区域灌木林面积明显减少,旱地面积明显增加,是毁林开荒造成的;乙区域灌木林面积没有变化,因此,乙区域没有毁林开荒现象。第(3)题,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不可以大面积发展灌溉农业
32、;应当适当发展节水农业;由于水源不足,不适合建拦河坝,也不可以大面积植树造林。答案(1)B(2)A(3)C题组二河流流域的开发与建设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在1957年开始修堤筑坝,1960年建成蓄水。60年代中期其作用转变为“滞洪排沙”;而后几次改建才使其能正常发挥效益。2004年陕西省政协曾提议让三门峡水利枢纽停止发电蓄水,以治理渭河。(1)三门峡水利枢纽具有等综合效益。(2)三门峡水利枢纽发挥效益后,会对上游地区产生等负面影响。(3)简述三门峡水利枢纽几次变化运用方式的根本原因。解析第(1)题,黄河水量有较大的季节性变化,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径流;黄河含沙量极大,水利工
33、程可以挡沙;与发电设备配合,可以发电;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养殖,发展旅游等。第(2)题,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后,抬升上游水位,会淹没沿岸土地、村落;河岸受河水浸泡后容易坍塌;蓄水、放水的过程,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等。第(3)题,黄河是我国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因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部分泥沙会沉积在库区的底部,使库容量大大减小,该水利枢纽将失去蓄水、发电等功能,需要采取措施治理这一问题。答案(1)防洪、灌溉、治沙、发电、养殖、旅游(2)淹没沿岸土地、村落,河岸坍塌,土壤盐碱化(3)黄河泥沙含量过大,三门峡水利枢纽库底容易发生泥沙淤积而影响库容量,进而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为治理这种问题,需要根据情况调整三门
34、峡水利枢纽的运用方式。专题提升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 B.降低碳排放量C.提高城市绿化率 D.减少污染物排放解析第1题,缓
35、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选C。第2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但不能看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选D。答案1.C2.D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35题。3.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
36、代谢,群落自然更替4.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5.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林带建设,使林场()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A. B. C. D.解析第3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选C。第4题,树木大量死亡,使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
37、力降低。选D。第5题,建设外围和内部林带,使林场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小,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间距耕作低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选D。答案3.C4.D5.D(2017盐城考试)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A.蒸发量增多 B.下渗量增加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7.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加 D.自然灾害减少解析第6题,观察图发现,橡胶林蒸发量和
38、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第7题,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发。答案6.A7.B读乌裕尔河流域示意图,完成89题。8.北安市位于乌裕尔河流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5.7%,其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方面的原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并且多暴雨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春季多大风天气夏季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A. B. C. D.9.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A.调蓄湖泊水库水量 B.增加湿地生态用水C.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D.治理土地的盐碱化解析第8题,北安市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且多
39、暴雨;纬度高,季节性冻土广布,季节性冻土冻融使土壤更松散,下面未化的冻层像隔水板阻止融雪水下渗,雪水沿坡面下流,使坡面产生大量细沟,侵蚀表层土壤;春季大风,风吹土动,土随风走,尘土飞扬甚至飞沙走石,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光照强、温差大不能导致水土流失。第9题,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答案8.A9.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2017江苏南通模拟)图甲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图乙为“P地不
40、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读图完成1011题。 图甲图乙10.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总体水平较高B.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C.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D.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11.为减少P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A.大修水利引水灌溉B.因地制宜退耕还草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D.定期实行休耕休牧解析第10题,不同放牧强度下,到第4、5年时,中牧和轻牧的物种丰富度极为相似。因此
41、选项A、B为正确答案。第11题,引水灌溉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种植业,不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我国人口众多,不适宜定期实行休耕休牧。因此选项B、C为正确答案。答案10.AB11.BC(2017江苏常州二模)读下列两幅区域图,回答1213题。12.关于图中A、B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A河水量主要来自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B.A河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C.B河汛期出现在七、八两月,流量季节变化大D.B河利用廉价水电促进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13.图中所示两大水电站发挥的共同效益主要有()A.防洪 B.养殖 C.发电 D.航运解析第12题,A河为尼罗河,位于非洲,发源于赤道地区,
42、向北注入地中海,水量主要来自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B河为我国华南地区的红水河,受季风影响,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出现在四、五月份。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利用廉价的水电可促进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第13题,A河(尼罗河)和B河(红水河)上的两大水电站发挥的共同效益主要为防洪和发电。答案12.AD13.AC二、综合题(40分)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输出地。该省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速度,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
43、布图。(1)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推测依据是_。(7分)(2)针对该省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6分)(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试指出为促进这些矿业城市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7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而且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变大;根据图中夏雨比重曲线数值可知,中西部地区夏雨比重高,说明夏季降水较为集中,降水强度较大,由此推断水土流失由东部向西部越来越严重。第(2)题,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
44、建设、水土保持、扶贫开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第(3)题,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长期开发会造成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后继乏力,应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等。答案(1)由东部向西部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由东向西海拔增高,地势起伏变大;中西部地区夏季降水更为集中,降水强度更大(2)调整农业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3)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15.(2017江苏精题)下图中等高距为1 000米。
4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是_。(6分)(2)说明M河的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8分)(3)该区域河流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是,开发利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6分)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区附近。同时,图中三条主要河流呈南北走向,并行排列,具有山河相间的地形特征。第(1)题,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横断山区地形的典型特征。第(2)题,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补给类型等。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气温影响结冰期的长短、高山冰雪融化量及融化时间;降水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汛期。气温、降水的变化同时影响着河流的水文特征。横断山区河流
46、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产生充沛的降水;但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大。第(3)题,该区域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河流的开发可能对当地及河流的上下游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地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且变率大,自然灾害种类多,流域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将河流的水能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诱发次生灾害。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2)该区域位于横断山区,春季气温高,河流上游地区积雪融水补给量较多,形成春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变率大;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河流无结冰期。(3)水能开发进行综合开发;尽量避免开发过程中诱发滚石、滑坡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