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 于梅梅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岳麓版教材经济史中第四单元内容,它上承 经济体制改革,下启经济腾飞与生活剧变,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介绍了 我国从点到线再到面,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经济开放区,再到全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以及特点,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介绍了世贸组织这个机构,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的艰难历程和影响,加入世贸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进入到制度性开放阶段,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
2、段,它 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 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通过点滴的变化感受到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我 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也有较高的兴趣。但在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和认知水平方面仍然有限。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 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预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3、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4)知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正确分析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堂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
4、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外开放30多年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3)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
5、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播放视频:巴西世界杯上的“中国制造” 当今很多重大的国际赛场上,都可以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然而这种现象在20世界80年代以前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的什么政策?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对外开放的过程。( 要求:言简意赅,说出关键的时间和时间) 学生回答完后,结合课件地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开放城市的地理位置。 三、在我们申请加入
6、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那么,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解读。 课件播放视频,学生边看边记录关键词,之后交流回答。 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补充教材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视频,情景营造 观看视频,进入历史 视频 讲授对外开放的原因 通过ppt和史料,设计学生环节,演绎历史 学习并思考,参与学习 史料、图片 讲授经济特区的设立 通过史料、地图、漫画设计学生自主学
7、习活动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参与学习 地图、漫画、史料 对外开放的过程 通过地图、图片等史料创设情境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参与学习 地图、图片、文字材料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图片、视频、文字材料 对外开放的成果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对外开放的成果 图片、音频 延伸拓展,感悟历史 提出问题:现阶段对外开放的措施有哪些? 思考讨论发言 图片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 构建知识体系 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一、开放之因 课件呈现材料震
8、惊中央的大逃港事件,教师提出问题: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学生分析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主要是史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思考: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为什么要在这几个地方设立经济特区?(课件:地图)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结合地图,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应用能力) 合作探究:近代史上的“开放”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何区别? (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二、开放之路 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对外开放的过程。( 要求:言简意赅,说出关键的时间和时间) 教师结合地图,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该环节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和标注历史地图的能力) 小结:对外
9、开放格局的特点 合作探究: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课件播放视频,学生边看边记录关键词,之后交流回答。主要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简要点评,借用张瑞敏的话结束该问题的讨论,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三、开放之果 情景体验身边的变化 问题:对外开放30多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开放的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之后自由发言。 (该设计主要是培养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的变化) 【感悟历史】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本课的感受 【结束语】 过去的30年,中国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学会思考、包容、平和、自信;我们期望,接续过去30年的火种点亮未来,以完成未竟的改革拼图!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不管征程多么曲折、多么漫长,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百折不挠、携手前行的人们。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认准目标、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携手迈向新未来! (教师引领学生思想,体现“以史鉴今”的历史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