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5715-16人教版(无答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
2、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 成语填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万()俱寂 花枝()展 无()不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
3、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天方夜() ()手就擒 再接再()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叠词。 例:(洋洋)得意()不舍()不忘()不绝()有礼()玉立()有词三、名句填空。 1、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它们,()它们。2、()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3、白日放歌()纵酒,青春作伴()还
4、乡。4、四周围()的,还不容易()吗?5、竹签是()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铸成的!6、这()的宣告,这()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波浪壮阔千钧一发奋不顾身B、居高临下雪中送碳虎视眈眈C、盛气凌人神计妙算退避三舍D、目瞪口呆梦寐以求交头接耳2、 “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A、12画,竖折竖B、12画,竖折折C、13画,竖折D、13画,竖折3、“班门弄斧”这个词语中“班”的意思的是( )。()A、班级B、搬弄C、鲁班D、显示4、“( )遵守交通规则,( )能保证行路安全。”这句中括号
5、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A、只要就B、只有才C、如果就D、因为所以5、红楼梦一课的作者是( )。()A、曹雪芹B、巴金C、冰心D、鲁迅五、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打“”,错的打“”。 1、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2、“焦裕禄对老大娘说:我是您的儿子。”和“焦裕禄对老大娘说,他是老大娘的儿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3、查字典的方法很多,知道读音可以用音序查字法;知道字形可以用部首查字法;独体字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4、听新闻广播,要记住要点。如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等。()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两句诗中,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
6、对春雨的赞美之情。()6、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重点词是“箭”。()六、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一)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选自朝花夕拾1、这是鲁迅为自己的朝花夕拾写的引子,里面的一些句子和现在不大一样,不过只要你多读几遍,就一定能读懂的。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大概意思。 一时()屡次()2、蔬果就是蔬菜和水果,文中列举的蔬菜是(),水果是()。 3、“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这句话中
7、“他们”指的是什么? (二)读繁星春水不必太拘谨,更不必对此抱着一种顾虑的心态。读它,是因为想从中找到一种与自己内心相映的共鸣。当两者之间产生一股思想的涌动时,读诗的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不必刻意去追求,不必一味地去寻找。创作并不是文人的专利。闲暇时,轻轻地找出诗集,放松心情,打开扉页,听着窗外柔和的风声,看着眼前拂动的树影,细细品味风吹哪页读哪页。选自读繁星春水有感1、你读过繁星春水吗?这本书的作者是()。 2、作者读繁星春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刻意()寻找()(三)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
8、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9、。(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你把母爱比作()。 2、 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 3、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4、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 _。5、短文是按()的顺序写的。 6、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段意。 _。七、作文 题目:让我自己做 要求: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