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 刘芳 单位 平阴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梨园春秋 一、教材分析 梨园春秋是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最后一课。本课既是本单元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一个总结。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文艺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教材共分三目:大傩之舞、南戏与杂剧以及徽班进京,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二、学生分析 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音乐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
2、偶尔接触戏剧这种艺术,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戏剧这种相对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及多媒体的直观优势,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网络信息、观看影视剧作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
3、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启发学生分析戏曲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思考未来发展之路,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多媒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的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视频用于导入和课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选择各个时期剧种的图片以及文字材料,使学生对傩、南戏、元杂剧、昆曲、国粹京剧等有大致的更加清晰的了解
4、。出示图片、材料和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南戏兴起、元杂剧兴起和京剧产生的原因。在掌握各个剧种的基础知识时,通过材料、图片试题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播放视频片断:在突破京剧这个难点时,播放中国戏曲真神,从而达到营造课堂气氛,以境激情、以情激情的效果,又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列出框架 电脑查询 导入 1、播放“国粹片头” 2、介绍“梨园”一词的由来 根据预习参与
5、 播放“国粹片头”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竞赛 把课本的重要知识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适当拓展。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做好笔记 PPT展示试题 小组探究:戏曲的今天 展示网上信息 欣赏、思考讨论 PPT展示 小组探究:展望梨园 播放中国戏曲真神奇 欣赏讨论 PPT播放视频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利用视频、图片能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为课堂营造学习气氛。 2、利用PPT开展知识竞赛,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将其引入课堂,既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又能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新时期的老师的一项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