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15MB ,
资源ID:113285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3285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阶段测试2 人民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阶段测试2 人民版必修1.doc

1、阶段测试二(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有()开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A BC D解析:据材料提到,“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反映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故正确;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反映了领事裁判权,故正确;材料未涉及开口通商,故错误;材料也没

2、有反映协定关税,故错误。故D正确。答案:D2“务须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嘎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西方列强的这些强烈愿望最早实现于()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由“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可知外国代表可直接与天子商谈。联系所学可知,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取得公使进驻北京的权力,可以直接干涉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故排除A、C、D三项,选B项。答案:

3、B3(2018河南南阳期中)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面积的扩大 B赔款数额的增加C经济特权的增加 D通商口岸的增多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阶段,所签订的条约主要涉及输出商品的各种便利;19世纪90年代是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资本输出是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必然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增加的内容,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

4、也有这些内容,排除。答案:C4(2018北京卷)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

5、,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故A正确,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排除D。故选A。答案:A5(2018甘肃四中期末)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D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根据题干中“上谕以永禁

6、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和成立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对镇压不利的官职弹压惩办,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排除A项;B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前,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答案:C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

7、约 D辛丑条约解析:辛丑条约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与材料“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比喻相吻合;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与材料“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相吻合;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材料“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相吻合,故选D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D7(2018云南梁河一中期中)日本人竹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

8、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A抗日战争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D义和团运动期间解析:依据题干“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信息,说明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故C项正确。答案:C8有人说晚清政治极其腐败,大多名臣“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但右面人物有“外战内行”之称。梁启超说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人”。此人应该是()A朱元璋B邓世昌C左宗棠D李鸿章解析:A项是明代开国皇帝,应排除;B项是清军将领,在黄海战役中牺牲,不符合“外战内行”的条件,应排除;D项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应排

9、除;根据图及题干材料可判断C项正确,因为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打败了外国侵略者。答案:C9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很显然对于甲午战争中哪方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各执一词。不同的记载结果不同。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论,与

10、研究者的立场及所选择的资料有极大的关系。答案:A1019世纪末中国某地人民自发签署了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A香港 B台湾C东北 D钓鱼岛解析:本题从“近代前期”“保卫国土”“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不令倭得”等信息可了解到此事件发生在近代前期,为保卫国土坚决抵抗不要让日本侵略者得到,符合题意的是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所以答案选B。答案:B11(2018河南南阳期中)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

11、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B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D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解析:从“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可以判断A项有根据;从义和团简单地“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可见其斗争方式不当,D项有出处;从“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的评价,可知作者对义和团反抗侵略是肯定的,C项与材料相符;从作者认为义和团这种“

12、处势应变”的方法“非宜”来看,可知B项与材料不符。答案:B12“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与这一场面出现密切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由“台民”“誓愿与战”“日人登岸,民必歼之”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台湾民众决心抗日的史实。故答案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3(2019河北安平中学月考)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

13、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A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B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C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D认可敌后游击战的作用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国民党作战方针上面的转变可以看出,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意识到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必要性,D项正确;A项错误,1938年11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依旧是抗战的重心所在,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没有涉及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排除C项。答案:D14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 500

14、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 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此事件发生在()A“九一八”事变后 B华北事变后C卢沟桥事变后 D淞沪会战时解析:材料反映了沈阳完全沦陷,此事件应该发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故选A项。答案:A15(2018广东翠园中学期中)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其中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解析: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在徐州会战中,故D项正确,选D。答案:D16(2017北京卷)有

15、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宝岛回归”“家园沦陷”“血战台儿庄”“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中共七大召开”A BC D解析:“宝岛回归”于1945年10月,“家园沦陷”指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血战台儿庄”于1938年,“全民族抵抗的枪声”于1937年7月,“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D项正确。答案:D17(2018全国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

16、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可知,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

17、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答案:A18(2017天津卷)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 BC D解析:“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反映了符合题意;“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19(2018湖北宜昌市联考)19

18、41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B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C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解析:美国对于中国抗战不仅从物资上还从人员上进行援助,这有利于中国抗战胜利信心的增强,故B项正确;A项中“普遍”说法绝对,排除;美国的目的是扶持控制中国,故C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成立,故D项错误。答案:B20“它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

19、屡遭失败的厄运,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材料观点()A认为国民党军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B否认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C没有看到抗战胜利对民族自信心的影响D肯定了全民族的抗战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解析: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且由于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民族凝聚力,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道小题,共40分)21(12分)(2018河北冀州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材料二: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

20、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1)观察材料一中的漫画(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6分)(2)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6分)答案:(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不赞同。原因:虽然鸦片战争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但是该观点夸大了鸦片

21、战争的积极影响,如果没有外来侵略,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仍会开始近代化。22(15分)(2018河北石家庄一中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症”,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安;“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文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浪费,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

22、精神品格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统治阶层的颓废”的主要表现;说明该表现对战争结果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

23、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对日政策。(9分)答案:(1)表现:视野上目光短浅、思维陈旧、不思进取;生活上骄奢淫逸、贪贿无度;外交上奴颜媚骨;军事上懦弱退让、畏敌如虎;文化上文弱无耻,崇尚空谈;社会上民风败坏、整体堕落。影响:导致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看法:精神上浑浑噩噩,毫无生气,行动上好歹不识,是非不分,公私不明;官员贪腐伪善,青年颓废堕落,人民斗志涣散。评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电令东北军力避冲突。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口号,采取不抵抗主义。一面继续“围剿”

24、红军、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和排除内部异己力量;一面谋求同日本侵略者的妥协。蒋介石、张学良袭用“以夷制夷”的故伎,把制止日本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企求英、美等国出面干涉上,幻想依赖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压迫日本撤兵。张学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刺激了日本侵华的野心,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3(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结果争议很大,出现了六种答案:一曰屈原,二曰苏武,三曰蒋干,四曰毛遂,五曰华佗(指“拖”),六曰共工,这六个人名都隐含着猜谜者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25、的不同解释。(1)请指出上述六个历史人名喻指的含义。(6分)(2)请任选三种谜底,指出猜谜者各自可能所持的立场。(3分)(3)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相关史实灵活运用的能力。“屈原”可从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苏武”可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蒋干”可从正面战场抗战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毛遂”可从敌后战场抗战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华佗”可从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共工”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主要考查对相关史实

26、正确解读的能力,先选定谜底,然后进行论述。第(3)问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可从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这两个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喻指: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进行抗日;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华佗: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共工:国共统一战线共同努力结果(另:所有因素叠加,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立场:屈原:国民党,亲美;苏武:亲苏,中国共产党;蒋干:国民党;毛遂:中国共产党;华佗:客观、公正的立场。共工:客观、公正的立场。(3)原因:中国抗战的胜利首先是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结果。抗日战争是争取民族生存权利的战争,面对强敌入侵,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相互支持配合缺一不可,因此,抗战的胜利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所有因素叠加,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