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
2、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
3、,“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
4、”,“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
5、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
6、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就是开启了一个误区。B. 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C. 只要一个人能够遵守做人的
7、基本道德,他就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D. 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B. 文章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并由此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界所存在的问题。C. 文章在叙述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D. 对于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文章先交代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学子没有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启
8、发也没有用。因此,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B. 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每个学生的才华就可以保证得到施展。C. 只有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才能自由讲学,避免灌输。D. 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错在“完全不一样”,范围扩大。原文第二段是“西方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
9、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B项错在以偏概全,“朱熹的六条读书”是为学之方,而不是为人之道。C项错在说法绝对,“只要就”根据原文应改为“如果也”。【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是立足于传统教育的立场。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0、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保证得到实展”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六段只强调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日前,教育部公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严格落实小学“零起点”教学,努力规范教育培训机
11、构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健康快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长期以来,一些幼儿园抢先实行“小学化”教育,更有甚者推出“幼升小”应试强化补课班。不愿看到自家孩子落后的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报名。这种“小学化”的幼儿教育,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无异于揠苗助长。要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另一方面,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好,引导小学严格按“零起点”教授拼音、数学,绝不允许“抢跑”,更不能把责任丢给家长。对于广大家长而言,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去小学化”不仅有利于孩
12、子接受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总之,只有拿出有力的监管行动,对“提前学”坚决说不,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去小学化”。否则,只要社会有需求,幼儿园的“小学化”乱象就难以禁绝。(摘编自吴学安幼儿园“去小学化”要出实招,经济日报2018年9月5日)材料二: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结果显示,81.1%的受访者表示周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91.4%的受访者发现很多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有“抢跑”的心理。所谓的“抢跑”优势,其实并不存在。从孩子发育与成长的规律而言,有些知识不需要过早学,“抢跑”不仅没用,还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如过
13、早识字可能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过早学习知识可能影响孩子右脑的发育,而左右脑平衡发育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谁都知道,为何家长们还会对这种超前培训趋之若鹜呢?“像公立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学得简单,那之后上小学怎么办。有些重点小学是要提前面试的,面试都很难。”一位妈妈的无奈之语,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彻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有赖于科学教育理念的回归、幼儿园师资水平的提升以及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摘编自胡欣红幼儿园“小学化”,拔苗助长要不得,燕赵都市报2018年9月8日)材料三:幼儿园“小学化”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
14、,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60.5%的受访者认为幼儿园“小学化”违背孩子成长和教育规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51.8%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限制幼儿想象力,影响其全面发展,50.1%的受访者认为这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47.5%的受访者认为这会让孩子无法享受童真时光,抹杀幼儿天性,40.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让家长攀比、“抢跑”的心理愈演愈烈,26.6%的受访者认为这会造成幼儿入小学时成绩相差悬殊,不便开展教学,16.4%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导致不合规、不合法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泛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近年来“三年级现象”不断引起关注。该现象是指,
15、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一些小学知识、进小学时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儿园游戏玩得很充分、各方面发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级,成绩开始超过一年级时表现更亮眼的孩子。(摘编自杜园春 顾凌文幼儿园“小学化”会带来什么,中国青年报2018年8月23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处落后,提早对孩子进行“小学化”教育,这实际上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B. 幼儿园“小学化”其实危害非常多,限制幼儿想象力,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子全面发展,扼杀孩子的兴趣等,但很多家长只看到眼前。C. 教育部公布
16、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小学“零起点”教学,让幼儿拥有健康快乐发展的环境。D. 幼儿园“小学化”不是好事,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一些小学知识的孩子,进入小学后考试成绩都很好,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成绩就会开始下滑。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周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九成以上的幼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抢跑”的心理。B. 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是有规律的,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出现“抢跑”现象,可能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过早让孩子识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发展。C. 对于幼儿园“小
17、学化”的问题很多家长表示无奈,因为有些重点小学提前面试时,试题很难,如果在幼儿园不学一些小学的知识,很难过关。D. 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已经引起相关门的重视,同时很多人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这说明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治理这一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6. 如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D 5. A 6. 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小学应严格遵守“零起点”教学。广大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相对应的
18、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项,“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一些小学知识的孩子,进入小学后考试成绩都很好”错误,材料三对“三年级现象”进行分析时,说的是“在幼儿园阶段学了一些小学知识、进小学时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级成绩开始下滑”,并不是所有孩子“成绩都很好”。故选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九成以上的幼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抢跑的心理”错误,材料二中说“91.4%的受访者发现很多幼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抢跑的
19、心理”,并不是“九成以上的”家长在教育方面有“抢跑”心理。故选A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概括“如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一段提到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努力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健康快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第三段提到“需要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据此可概括出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由第三段的“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另一
20、方面,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好,引导小学严格按零起点教授拼音、数学”,可概括出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小学应严格遵守“零起点”教学;由第四段的“对于广大家长而言,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可概括出广大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由第五段的“只有拿出有力的监管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去小学化”可概括出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流浪狗崔立有一天,我们楼下门口处,出现了一条流浪狗。很小的一条狗,狗毛呈白色,像是出生不久的。冬日的天,足够冷,我看着那条流浪狗,使劲地抖动着自己的头,以运动来取暖。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我匆匆赶着去
21、上班,也来不及多去关注它。我走过的时候,就在想,这狗,肯定是被遗弃了吧。定是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主人,嫌家里狗太多,便把它给赶了出去。说实话,我不讨厌狗,但也真没想过要养。养狗太麻烦,要喂它吃喝,给它洗澡,最主要的,还要给它安排住宿的地方。把一只狗安置在自己家里,我可想都不敢想!晚上回来时,天还没黑。我看到那条流浪狗,还蹲在门口。不过,看起来,它似乎比我舒服一些。我上了一天的班,还饥肠辘辘的,它比我好,躺的位置上多了一只碗,碗里竟已盛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可能是周边的好心人舍给它的。我上了楼。胡乱地端出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放在微波炉里热了几分钟。一个人的日子总是那么寂寥,我又想起了那条流浪狗,觉得自己
22、和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吃了几口菜,看到了里面的几块大肉。我就不再吃了,端着只碗盛上肉,下了楼,倒进流浪狗的碗中。流浪狗似乎认真看了我一眼,并且还朝我摇起了尾巴。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时,想着那只流浪狗,还在不在楼下。推开楼下的大铁门,流浪狗果然还在,它蜷缩着身子,躲在旁边的几株小海桐之间,借以来取暖。我看着,不觉有些心酸。我跑回了屋,想起自己还有一条不大盖的小毯子,也许,这流浪狗会用得着吧。晚上,当我再度下班回家时,流浪狗睡觉的地方,已经多了好几条被子,它躺在那些被子中间,似乎很满足。后来的一天,我感冒了,高烧烧到40度。我请假,到医院配了许多的药,然后就睡了一天。晚上,我昏昏沉沉地还
23、在睡着,间或能听到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我的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楼下的那条流浪狗,这么大的雨,它要被淋透了吧。我是很想跑下楼去看看它,但刚直起身子,很快又躺了下去。我根本就没有气力挣扎着起来,接着,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天亮时,我醒来了,觉得神清气爽,也听不见了雨声。再摸摸额头,已经没有一点烫意,看来这感冒已经被我扛过去了。我猛然想起了那条流浪狗,快速跑到楼下,以为它一定被淋得很落魄。可是我呆住了,流浪狗身上的毛,是干的。离它不远处,立起了一个小木屋。结尾一:我回到楼上时,找出手机想看看时间,才发现上面的十几个未接来电,还有一条短信,是爸妈发来的。他们好像已经知道我感冒了,只说了一句,想回家,随时都回
24、来吧。那十几个未接来电,也都是他们打的。昨天因为我想好好睡一觉,都调了静音。我的眼眶瞬时就红了。当年,为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所谓爱情,我固执己见地和爸妈大吵了一架,然后毅然决然地搬了出去,并且即便证明自己是错了,还是高昂着头不想低下。结尾二:这个小木屋是谁搭的呢?我还在疑惑时,隔壁的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是楼下的那对老夫妻搭的,他看见他们在楼下噼噼啪啪地忙了大半天。那对老夫妻,是有名的厉害,并且又吝啬。我有些不信,他们怎么可能劳神费力去搭个什么小木屋呢?不久。又听到一个消息,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转载小小说选刊2013年19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
25、的一项是( )A. 本文写了一个由一条流浪狗引发的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曲折跌宕,使小说在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了不平常的效果。B. 文中的“我”开始见到流浪狗时不大关注它,到后面却越来越想到它,说明“我”是一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C. 小说开头写狗在寒冷冬天里,用使劲地抖动自己的头来取暖,以及间或发出阵阵哀怨的声音,意在与后面狗得到照顾形成对比。D. 文中写“我”和邻居们为流浪狗送食物、送被盖、搭木屋等种种行为,彰显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友爱的主题。8. 简要分析小说中“小木屋”的作用。9. 作者为小说续写了两个结尾,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7. C 8. “小
26、木屋”的出现,是邻居们对流浪狗照顾的进一步体现,在结构上为后续结尾做了铺垫。“小木屋”表面上是老夫妻同情流浪狗而给它搭建的一个家,实际上是老夫妻自己把儿子赶出家门后歉疚之心的具体表现,委婉地传达了老夫妻希望儿子能够回家的愿望。 9. 认为结尾一更好:从情节上看,交代了我离家在外的理由,与前文我对流浪狗的种种照顾行为相呼应;并且这种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人物上看,结尾表现了我敢于担当、勇于认错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我感冒时爸妈打来十几个电话,还发了一条信息,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鲜明地突出了“呼唤回家”的主题。认为结尾二更好:从情节上看,交代了“小木屋”
27、的来历,产生了顺理成章的效果,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严谨。同时,这种大团圆的结尾也符合普通人的审美心理。从人物上看,向来厉害又吝啬的老夫妻因同情流浪狗为它搭建一个家,突出了老夫妻对儿子的歉疚和牵挂之心,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不久,几年前被老夫妻赶出门的儿子也被迎了回来,以此突出了“回家”的主题。【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曲折跌宕”错。这是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有误。B项,“说明我是一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有误;“我”关注它是因为觉得自己和
28、那条狗,似乎也有一些共同之处。D项,本文的主题是“呼唤回家”。【8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小木屋的作用”,这是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此类题目一般从情节、形象以及主旨上作答。首先找出写“小木屋”的内容,出现在后文,因有了这个小木屋,故有了后文的结尾,可见小木屋的内容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从形象和主旨来看,小木屋是老夫妻给流浪狗搭建的一个家,而这个小木屋是老夫妻表达把儿子赶出家门的歉疚之心的表现,传达出希望儿子回见的愿望。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看清题干要求,注意设问方式。“物象”作用题的提问方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限定角度。二是笼统提问。二、认真阅读文本,明确思考角度。解答“物象
29、作用”题,一般可以从情节安排、形象塑造、主题表达、情感抒发、手法运用、读者感受等角度思考。情节安排物象在情节安排上常见的作用有叙事线索、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强化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等。作为叙事线索的物象一般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并使故事情节更集中。形象塑造物象在塑造形象方面的作用一般为丰富人物内涵、衬托人物品格、烘托人物心理等。主题表达物象大多是小说主题的载体,可以揭示、丰富、凸显或深化小说的主题。情感抒发物象往往是情感的寄托物,可以表现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也可以传达作者的爱憎之情。手法运用从手法运用方面分析物象的作用也是思考的角度之一,涉及到的手法有衬托、对比、侧面烘托等。本题中,主要从情节的铺垫、
30、情感的表达以及主旨的凸显等几个角度作答。【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为小说续写了两个结尾,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角度,无论选取哪个结尾,首先应明确结尾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再从这三个方面作答。第一个结尾,交代了“我”离家在外的理由,从情节上来看,这一内容与上文“我”对流浪狗的照顾相呼应;从形象上来看,让“我”的形象更为丰富,表现了“我”敢于担当、勇于认错的特点;从主题上来看,这一结尾凸显了“呼唤回家”这一主旨。第二个结尾交代了“小木屋”的来历,这让前文“小木屋”的出现合乎情理;从形象上看,表现了老夫妻对儿子
31、的歉疚和牵挂;从主题上来看,凸显了“回家”这一主题。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4、两个结尾,哪个更好一些?本题就属于第四种,考生应先回答认可哪一个结尾,明确观点之后,再抓住自己选择的结尾内容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1、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
32、、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课内文言知。(本题共3小题,9分)10.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彼且奚适也而御六气之辩 空余报国之情A. 相同,不同B. 相同,也相同C. 不同,也不同D. 不同,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复习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
33、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本题中,且,连词,表转折;副词,将要;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D。11.下列各句中,和“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遂见用于小邑 童子何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门虽设而常关大王来何操 蚓无爪牙之利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句式知识的积累情况,抓住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判断。本题中,例句为宾语前置
34、句,“焉求”应为“求焉”。被动句,“见于”表被动;宾语前置句,“何知”应为“知何”;判断句,“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句,“莫之夭阏”应为“莫夭阏之”;宾语前置句“何知”应为“知何”;一般句式,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故此题答案为D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句子特征进行,还可以依据固定结构来判断,如宾语前置句的标志有“唯是”等;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为”“见”“于”“见于”等;
35、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等。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径就荒”中的“三径”,源于西汉末年的蒋调,他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三径”成为隐士的代称。B. “序属三秋”中的“三秋”是指季秋,就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C. “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指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代指官职。D. “除臣洗马”中的“洗马”是职官名。汉为东宫官属,太子外出,则导威仪;晋以后职掌图籍,隋称司经局洗马,历代大致因袭,清末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
36、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三径成为隐士的代称”表述错误。“三径”应该指“隐士住处的代称”。故选A。(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
37、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材料二: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垂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研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研之,尽坐而鼻不伤,那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研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13.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夫知效一官 效:效命B. 顾谓从者曰 顾:回头C. 彼于致福者 致:招致D.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14. 材料一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8、。A. 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所推崇的绝对精神自由的人。B. 反衬“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C. 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D. 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所追求的无所待无所限,绝对精神自由的理想的境界。15. 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自夫子之死也,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答案】13. A 14. C 15. (1)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邀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39、?(2)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1)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2)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解释错误。根据句意,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注意通读全文,再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分析
40、得出答案。本题中,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一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材料一中提到宋荣子、列御寇,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比如:(1)若,倘若;乘,顺应;御,驾驭;辩,通变,变化;彼,他;待,依赖;恶乎,疑问词,犹言何所,从哪里,什麽。“彼且恶乎待哉”是宾语前置
41、句,正常语序应该作“彼且待恶乎”。(2)无以,没有用来办法;质,对手。【点睛】参考译文:(1)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
42、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邀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2)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说道:“郢都有一个人,不小心让一星点白灰粘在鼻子上,这点白灰就像苍蝇的翅膀那样又薄又小,他让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起斧子,随斧而起的风呼呼作响,任凭斧子向鼻端挥去,泥点尽除而鼻子安然不伤,郢都人站立不动,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此事后,把匠石召去,说道:试着替我再做一遍。匠石说道:臣下确实曾经削掉过鼻尖上的泥点,不过现在我的对手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先
43、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象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除 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 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16.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
44、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B. 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C. 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D. 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17. 来诗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6. A 17. 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
45、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解析】【16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和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正误,最终得出答案。要选“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分析有误。联系全诗看,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指不管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都是空的,明确写出了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万里相思一夜中”,
46、是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从晚上愁到天亮,憔悴的人看到春风更添思念,是写愁的深重。“事关休戚已成空”并未交代出后面“愁”的所有原因。选项认为,“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是曲解文意。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及比较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当注意审题,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方面分析,则就应当从情景的角度来考虑。分析景和情的关系,来诗结句“又将憔悴见春风”中“春风”是新春之景;“憔悴”,联系上文看,是因于“万里相思一夜中”,“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王诗的承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47、”,“屠苏”,联系注释看,是药酒名。该句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从景和情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通过以上可知,二诗都是借景抒情,不同的是,第一首诗是乐景写哀情,第二首诗是乐景写乐情。结合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共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3)陈情表中,李密用“_,_”两句表现了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答案】 (1). 悟已往之不
48、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谏,鹜,僮。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_,它可以联
49、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_。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尤其是在诗方面,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50、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_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9.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捉摸 变化莫测 清沁肺腑B. 不易捉摸 变幻莫测 沁人心脾C. 不易捉摸 变化莫测 清沁肺腑D.
51、不可捉摸 变幻莫测 沁人心脾20.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B. 尤其是在诗方面,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C. 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字的文学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D. 尤其是在诗方面,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字的文学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B.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
52、确定与控制字的难处在意义。C. 尽管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 尽管是阅读或是写作,确定与控制字的难处在意义。【答案】19. C 20. A 21. A【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不可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不易捉摸:不容易猜测或预料。此处指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容易猜测,故选“不易捉摸”,排除AD。变化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幻莫测:事物变化很多难以揣测。此处指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很多,不能预料,故选“变化
53、莫测”,排除B。清沁肺腑:比喻人心里舒适。沁人心脾:诗文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此处指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意味,故选“清沁肺腑”。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中,“尤其是在诗方面,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语序不当,应“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在前,排除BD;C项,“文字的文学”与上句“科学的
54、文字”不对应,不合文意。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本题中,“是阅读或是写作”是提出的条件,复句是条件关系,排除CD;根据下文分析,强调的是“字的难处”,排除B。故选A。22.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
55、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序号修改【答案】序号 修改 “事情”改为“喜讯” “顷刻”改为“顿时” “预想”改为“原本” “用力”改为“努力” “难点”改为“困难”。【解析】试题分析:“事情传来”不当,两者之间不能搭配,可根据句意将“事情”改为“喜讯”,这样就可以与“传来”搭配,而且意思也表达得很准确了;顷刻意指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根据句意,显然是不能准确表情达意的,可改用“顿时”, 顿时,指立刻。多用于叙述已过去的事情。预想,事先设想,不符句意,可改为“原本”;“用力”,用劲,使劲,“攻坚”不是体力活,所以应将“用力”改为“努力”, 努力指
56、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难点,指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它一般与“突破”相搭配。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作文(60分)23.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就能生存;它如果跑不过羚羊,只能饿死。如果羚羊抱怨不公平,那青草羚羊的“早餐”该向谁抱怨?羚羊还能跑,青草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羚羊要想活下去,只有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奔跑的速度,让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过狮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生存。请依据材料选取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答案
57、】抱怨不如改变不抱怨的人一定是快乐的,没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我曾经看过一篇故事: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木桶,每天晚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竹桶擦干净,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可是,令他生气的是: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于是,小男孩哭了。父亲安慰他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眼泪,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给木桶加重往木桶里加水。果然,一晚上风都没有把木桶吹倒。自我加重、自我改变,这是一个人不被打倒的好办法!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如果你只是抱怨,而不去改变,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但是你如果不轻易去抱怨,试着改变,那么生
58、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并获得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以前,每次我数学考试考不好时,总是抱怨“要是我这里不扣分的话,要是不粗心的话那我成绩就上去了”。我从来不找自身原因并去改正,只会一味地抱怨,成绩自然总是上不去。老师跟我说:“抱怨是改变不了事情结果的,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你要把你的长处发挥得更好,而短处却要尽力把它给改掉,这样,你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妈妈鼓励我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如果不努力,你想成功就很困难,一定要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听了妈
59、妈和老师说的话,明白了一味地抱怨是不行的,于是积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我把每次容易出错的地方抄在一个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每天我还会抽时间多看课外书,多做点题目,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老师或家长,弄懂后把题目重新想一遍,直到熟记于心为止。自己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目标,都想成功,都想胜利,那么就请你放弃抱怨,积极地去改变吧!【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
60、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关于狮子、羚羊和青草的关系论述。狮子吃羚羊,羚羊吃青草。狮子若想吃到羚羊,必须比羚羊跑得快,而羚羊若想不被吃掉,必须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奔跑的速度,要么跑过狮子,要么跑过其它的羚羊。关键词“抱怨”、“改变自己”和“超越对手(他人)”。参考立意:(1)一味抱怨徒劳无益,正视现实才是正道;抱怨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2)人生在于拼搏;不断强大自己,超越他人,才是生存之道。(3)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4)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抱怨,不放弃,不断努力,才可能成功。【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