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 2概括归纳全文七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理解本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据此理解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习刘和珍君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4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隐藏于具体时空背后的超时空的哲理意义,领略鲁迅杂文的哲理美。教学难点: 1概括归纳全文七大部分各自的主要内容,据此理解文章的主题。 2体会贯穿全篇又水乳交融的悲、愤两种感情。3品读感情丰富意蕴深刻的句段。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
2、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作者)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1介绍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许,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
3、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土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悲愤的笔调,写出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互动设计32整体把握 (1)教师配上哀婉低沉的乐曲(陈培勋第二交响乐)进行范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可将重
4、要词语投影出来,如“干练”、“攒射”、“桀骜”、“黯然”等,学生查阅工具书并结合语境领会其意思。 互动设计43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整体思路结构 (1)方法点拨: 找准切入点,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全文共七个小节,哪些小节集中纪念刘和珍君?需将阅读的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三四五小节上。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而一二节是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六七小节则是在叙事基础上的进一步深沉思考,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 (2)学生分组交流对文章三部分内容的概括。 点拨:第一部分(一、二)交待写作缘起;通过展现内心矛盾揭示自己悲愤交织的情
5、感。 第二部分(三、四、五)叙述刘和珍君生前事迹,死难情形;借助议论、抒情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悲愤交织的情感。第三部分(六、七)评价刘和珍等人“三一八”死难的意义;用议论方式作客观平静的分析。(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节奏、抑扬的角度去把握。 互动设计54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局部思路作探究 (1)方法点拨: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2)教师示范分析。(以第一部分为例) 指导学生齐读文章第一部分。 启发思考:第一部分(第一、二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点拨: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
6、,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3)引导对第二节的局部思路作探究。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第一段共五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
7、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一庸人的态度一我们的态度。 指导学生围绕上述思路进行背诵。(4)引导学生对第四节的局部思路作分析。 学生自读第四节,分析其思路。 点拨:这一节共有五层意思,教师可指导学生选好叙述的角度,理清内部思路:听到噩耗一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一号召爆发。这五个内容的视点都是鲁迅先生。教师顺着这条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总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筒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清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的方法:整体思路、局部思路,即理思路理什么?如何
8、理?课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A饲养(s)喋血(di) 不惮(dn) 薄粥(b) B浸渍(zh) 绯红(fi) 干练(gn) 佳肴(yo) C呵欠(h) 游说(shu) 契约(q) 骷髅(k) D机械(ji) 锭子(dng) 千仞(rn) 敝帚(zhu) 解析 A惮dn B渍z D械xi。 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组 (C) A言简意赅(完备) 各得其宜(适合) B惜墨如金(爱惜) 长歌当哭(引吭高歌) C穷形尽相(贫穷) 洋洋洒洒(盛大,众多) D广有羽翼(帮凶) 殒身不恤(顾虑) 解析穷:尽。 3选词填空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9、。但这回 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B) A却 竟至 竟会 竟能 B却 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 能竟 至竟 会 D竟 竟能 竟会 竟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你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B黄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他对这问题的一些过激看法,不能不说是失之偏颇的。 D普通美国人的理智举动让人感慨赞许,相比之下,美国那些不以赖账为耻,反而振振有词的政客们则只能叫人贻笑大方。 解析A“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B“巧夺天工”形容人
10、工的精彩胜过天然,不能用于自然物;D“贻笑大方”指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此处使用与前面的“叫人”重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B) A赵校长说,全体教师要把工作重点都放在教学上。 B我校将举行校史上最大规模的校级运动会,各班班委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C机场雷达失灵同飞机能否安全降落关系极大。 D去买苹果的时候,小个的孩子都不要,专挑大个儿的。 解析A语序不当,将“都”移至“要”前;C前后不一致;D有歧义。 6填入下列括号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a):“大明湖畔,(b),故居在垂杨深处;(c),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
11、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A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趵突泉边 c漱玉集中 B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漱玉集中 c趵突泉边 C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漱玉集中 c趵突泉边 D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趵突泉边 c漱玉集中 阅读下文,回答710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大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是有了血
12、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仙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7选出对第一自然段判断错误的一项 (A)A“街市依旧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旧像过去那样平和、安定。B“不算什么”写出了反动派草菅人命的凶残本性。 C“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本质是不同的,但作者对他们都给予愤恨之情。D“总觉得很寥寥”,是极言意义很少,但并不是说没有。解析应理解为政治形势、社会状况没有改变。8选出对第一段语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 (B)A“不过”是对前面的转折。 B“
13、至于”表示对前面的递进。C“因为”是对“很寥寥”的解说。 D“更”表示对前句的递进。解析应表并列,引出新的话题。9选出对第二自然段判断错误的一项 (c)A“当然”在这里是“一定会”的意思,表明作者相信烈土的死难一定会影响生者。B“浸渍”,形象地写出影响之深。C“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应泛指一切革命者,即“真的猛士”。 D“倘能如此”中的“此”应指代“托体同山阿”。解析应指“三一八”惨案中流血牺牲的革命者。10对“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A烈士尸骨永存,能为后人凭吊,也就可以告慰烈土了。B表明了作者对生者的殷切希望。 C“如此”与前一段“意义很寥寥”相呼应。D“这也就够了”表明
14、烈士们的伟大精神如能激励后人起来抗争,便是说明烈士们没有白白牺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上节课,我们已经从宏观上把握了本文的思路,初步感受了鲁迅先生贯注字里行间的悲、愤两种情感;这节课,我们则深入一层,从微观方面,对文章的疑难处、重点处,进行细细的研习、品味,更深层次地体会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人的深深裒悼之情和对执政府反动派深深的愤恨之情。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1师生共同探讨有关词句含义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强调“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而不说成“1926年3月25日”?点拨:着重考虑的是蕴涵其间的作者的愤慨的揭露和讽刺,紧扣住“民国”二字来推敲,
15、要把握作者彼时彼地的心境和情绪来体会。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概念。从文章内容看,这些概念怎样区别?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要紧扣这些概念出现的语境和作者运用的情感态度,这里的“中国人”一般是泛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是特指“反动派”;“庸人”即平庸之人,是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一般是与“真的猛士”相对而言的;“苟活者”是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有感于烈士死难却迫于统治的残酷而不敢有所行动的人们,简言之,这些又苟且偷生,虽心知肚明却行无所动。“无恶意的闲人”可能应是上述两种人之外的“另类”。他们尽管不是坏人,与“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
16、区别,但这些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态度极为冷漠,是非不甚分明,是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提及的“看客”。“有恶意的闲人”显见是指反动派的走狗文人一类。 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一句中的“伟大”,你怎样理解?点拨:对该句中“伟大”的理解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伟大”是反语;一种认为是用以直接赞颂“三个女子”的,倾向的意见则是认同后者。 互动设计32探讨有关语段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点拨:“惨象,已使我目
17、不忍视就在沉默中灭亡。”“惨象”和“流言”句形成对仗辞格,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已使”和“尤使”构成递进关系,突出流言更使作者愤慨,因为流言更具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开脱罪责,混淆视听,使受弹饮刃的爱国青年遭到诬陷。面对这样的现状还有何话可说呢?于是作者用选择的句式指出民族的两种前途:爆发或毁灭。这一句看似客观,实则是号召人们起来斗争,求得民族真正的前途。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点拨:“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呢。”这句话用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社会的历史,大量的木材
18、,结果只是形成一小块煤,而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正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而请愿,尤其是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的目的,在于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点拨:关于陶潜的四句诗,关键是对“歌”字的理解。歌指欢歌,诗的意思是说:亲戚之中或许有的人还在(为死者)悲伤,而别人已经在唱着欢
19、歌了。从上下文看,鲁迅引陶诗的意思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囚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但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互动设计4 3写法探究(1)第三、四节中,鲁迅先生无论在叙事中,还是议论的,至少三次述及刘和珍的“始终微笑”“和蔼”的神态,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 点拨:这一问题,常常为许多人所忽视,殊不知,鲁迅的这种设计,大有其深意在。重点抓两处,一处是第三节里描述刘和珍事迹时的几次刻意的强调;一处是第四节里作者的议论语:“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第三节是鲁迅先生冷静地追叙自己
20、所了解的刘和珍的事迹,第四节则是获知刘和珍遇难后难抑悲愤的感情的强烈议论。这种强烈的议论所针对的是谁呢?是当时的反动政府,是揭露反动政府的“下劣凶残”。怎样揭露得更深更透?这自然有许多途径和办法。鲁迅先生这里则集中地运用了间接、反衬的方法。刘和珍是一个学生,一个手无寸铁的学生;是一个女子,一个“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弱女子,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政府构成任付威胁的柔弱女子。这层层的反诘,执政府的“凶残下劣”的程度便愈益显豁了。(2)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入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而是从日常交往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抓住一些细节来抒发感慨,边叙边
21、议,用语犀利,感情激越,观点鲜明,其中不少警句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要深入加以理解。互动设计54讨论鲁迅的生死观点拨:钱理群先生曾经指出:我们注意到,在鲁迅的思考中,“死”与生的贯通。正像鲁迅在野草题辞里所说的,他正是从“死亡”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它曾经存活”)与充实(“它并非空虚”),而现在在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里,鲁迅又从年轻一代的“死亡”里,思考与发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于是,他沉重地写道:“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这回牺牲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
22、的,更何况是徒手。”他之所以对徒手请愿持极大的保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对“人”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命”的珍视,他不赞成毫无代价(或代价很小)地轻易地“牺牲”。鲁迅甚至表示他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因为他害怕“人”(尤其是自己亲近的人)的“牺牲”。这里,也显示了鲁迅的矛盾与困惑:他理解“革命”必有“牺牲”,但他又永远无法摆脱“死”的沉重阴影。因此,他一再告诫人们:“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二心集上海文艺这一瞥)他甚至说,只有“会觉得死尸的沉重”的民族,“先烈的死”才会转化为“后人的生”(华盖集续编死地),而且他认为,只有在这种“死”向“生”的转化中,才显示出“死”的意义与价值。
23、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先烈的“死”(“牺牲”)的价值的:它实质上所显示的是一种“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互动设计6拓展延伸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 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囚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中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棋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人,这倒
24、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柬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者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的。对于无论什么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们所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普通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
25、。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的可惜,因为病死还是天行而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人功的毁坏青春并不一定是最可叹惜只要是主者自己愿意抛弃,而且去用以求得更大的东西,无论是恋爱或是自由。我前几天在茶话心中里说:“中国人似未知生命之生。故不知如何善舍其生命,而又随时随地被夺其生命而无所爱惜。”这回的数十青年以有用可贵的生命不自主地被毁于无聊的请愿里,这是我所觉得太可惜的事。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我真深切地感得不能相信奇迹的不幸来了。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
26、杨女士的尸首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日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刘女士是我这大半年来从宗帽胡同时代起所教的学生,所以很是面善,杨女士我是不认识的,但我见了她们两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像是看见了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
27、,好像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妹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妹。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我见职教员中有须发斑白的人此时也有老泪要流下来,虽然他的下颔骨乱动地想忍住也不可能了。这是我昨天在京副发表的文章中之一节,但是关于刘杨二君的事我不想再写了,所以抄了这篇“刊文”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
28、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死者。阅读点拨 作为研究周作人思想发展的轨迹,本文是一份可资参考的极为重要的资料。如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配合着来读,可鉴别出对同一事件,由于作家的立场、观点及气质的不同,熔铸情感于文内的差异。 此文感情真实,无矫揉造作之感,亦是人们评价周作人散文风格冷峻的主要依据。简之,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活画出一个极欲摆脱内心纷扰而又不大可能的矛盾心态。 阅读提示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有关的参考资料数不胜数,关于文章的内容、结构与语言的分析已经十分深入细致,似乎已无“文章”可做。要想在“山穷水尽”之中发现“又一村”的
29、新境界,恐怕得变换我们阅读、思考的思路、角度与方法。本文即试图作一个试验:引入鲁迅的兄弟、同为现代散文大家的周作人所写的同一题材的散文: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作一次“比较”阅读。而且我们的分析重点将不放在思想内容的“比较”上尽管此时周氏兄弟已经失和,但就思想倾向的主要方面而言,两篇文章毋宁说是“同”大于“异”的,无论是对爱国学生的同情与赞颂,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谴责和抗争,对所谓“学界名流”“诬陷”的义愤与揭露,以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强调,对“请愿”之举的保留都是惊人的相似,真正的差异倒在于周氏兄弟有着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由此而产生不同的文章风格。我们的“比较”,就从这一角
30、度切人。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节选)钱理群 周氏兄弟的两篇悼文在语言上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相对来说,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更多地采用口语,文风趋于平实,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则于口语之中多杂以文言成分,并多用对偶、排比,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丈的华荚与气势。例如: “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周作人文)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鲁迅文) 前者全用口语,并一律用陈述句;后者杂以文言句式,陈述句中兼用反问句,更多变化。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
31、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周作人文)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鲁迅文) 两段文字都是寓主观情感于客观叙述之中,但前者含蓄,后者不但包含着浓重的论战性,而且通过排比与重复句式使读者强烈感受到压抑的情感几次冲决而出。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周作人文)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
32、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文) 前者在客观叙述中自然含有主观评价与情感倾向,却有意“引而不发”,在隐晦之中追求含蓄味与简单味(有些粗心的读者还因此对周作人发生了误会);后者既是情感火山般的喷发,又着意将散文与骈文,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互相交错,取得了“声情并茂”的效果。应该说,这两者都是“美”的,在我国现代散文艺术园里都各占有自己的一席地位。课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D)A疆耗() 殒身(yn) 谍血(di) 浸渍(z)B菲薄(bo) 不惮(怕) 赁屋(ln) 桀骜(o)C尸骸(hi) 屠戮(l)
33、寥落(稀少) 和霭(i)D谈资(资料) 正告(严肃) 长歌当哭(当作) 黯然(暗淡)2对本文的线索,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B)A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B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C本文是以主要人物刘和珍为线索来串连全文的。 D本文是以中心事件“三一八”惨案为主线来贯串全文的。阅读下文,完成3-6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多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34、,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淡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3解释加点的词语。(1)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市民 (2)有恶意的闲人:陈西滢之流 (3)寥寥:很少 (4)浸渍:浸润、渗透4“至多”一句是就一般庸俗市民及反动派、走狗文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至少”一句是就战斗者、同情支持革命的人对“三一八”惨案的态度而言。5作者写“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旨在说明什么? 意在说明
35、“徒手请愿”的作用很小。 6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A表现了作者对刘和珍牺牲的高度评价。“如此”指代引诗所说的境界。B表现了作者对刘和珍死后反动派还进行诬蔑的悲愤。“如此”指代引诗所说的哀思。C表现了作者对刘和珍死后还受到流言中伤的愤慨。“如此”指代陶潜的诗。D表现了作者对刘和珍牺牲的无限哀思。“如此”指代“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710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竞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
36、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7指出下列句中的“此”指代的内容。(1)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此”指代指称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2)倘要寻求这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此”指代指代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3)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此”指代指代本文。8解释下列句中所提到
37、的各种人。(1)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3)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真的猛土:指勇于斗争的爱国者。9第一段开头强调指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有什么作用?试作出简要分析。与下文构成转折,突出当局者和流言家比“我”想像得还要坏,而中国女性临难从容更是出于我的想像:表明鲁迅已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中国人”。10这几段文字很好地总结了全文,试讲出三点理由来。(1)对“当局者”、“流言家”、“中国女性”分别作出评判,有总结全文作用。(2)提示了死难者的意
38、义。(3)预示了斗争的前景。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的预习,整理关于作者的有关知识。2联系历史知识,了解本课的创作背景。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由填字游戏引出课题。(投影)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4(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
39、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这些秋景,或绚丽多彩,或萧条凄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郁达夫为我们创设的秋的意境。自主合作探究互动设计21简介作者(1)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郁达夫”。(投影郁达夫近照) 投影: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的代表作品有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组织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13年9月,郁达夫随兄郁华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抗战爆发,郁达夫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40、,后因其身份暴露,1945年9月17日被日军秘密杀害,终年49岁。郁达夫是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自传体性质。互动设计32检查预习(1)字词(投影)给加点字注意。(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后,师投影正确读音)点缀zhu 混沌dn 萧条xio 落蕊ru 一椽chun 槐树hui 辍学chu 馄饨tn 笙箫xio 平仄z 著单衣zhu字形比较(组词)凋(凋敝) 椽(一椽) 嘶(嘶叫) 废(废除)调(调动) 缘(缘分) 厮(厮打) 费(浪费)撕(撕毁)(2)写作背景(指名口答后,师小结) 1933年到1937年,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
41、原,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到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了名篇故都的秋。 “故都”点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含有深切眷恋之情,“秋”点明了描写的内容。互动设计33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作者的感情(1)学生听录音。(2)学生有感情自由诵读。(配乐秋日的私语)(教师提示:节奏宜慢,尽量揣摩作者内心世界)(3)小结。(生谈感知作者的感情,师小结)通过诵读,我们基本感受了作者眷恋、向往、赞美之情及悲凉、孤寂之味,下面我们来理一理作者的思路。互动设计44快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1)
42、提问: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生思考后口答)点拨:“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生齐读1、2节,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讨论后口答)点拨:用对比手法写对北国、南国之秋的感受,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3)跳读311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 (小组讨论,代表口答,教师小结,投影)点拨: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4)集体朗读最后两节,提问:这两节文字主要写什么?(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口答,师小结)点拨: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眷恋之情。(5)学生列课文结构图。(小组讨论,生在纸上草
43、拟提纲)(6)教师出示投影。(学生点评,可对老师草拟的提纲提出修改意见) 一(1-2):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故 秋晨院落都 秋槐落蕊的 二(3-12): 秋蝉残声秋 秋雨话凉秋日胜果三(13-14):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7)提问:首尾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点拨:首尾呼应,意境升华。互动设计5拓展延伸:阅读鉴赏秋 颂罗 兰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荚,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
44、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静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恋。秋水和
45、风是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闲云野鹤”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荚。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阅读点拨罗兰秋颂色彩绚丽,选用酡红、澄碧等暖色调,表达作者对秋天的
46、赞美与讴歌。郁达夫故都的秋选用了冷色调,如蓝、白、青灰等色调,表达了作者当时悲凉的心境。 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故都的“秋”在哪里呢?答案似乎是要到“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郁达夫也真的提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却只是一笔带过。作者独具匠心地撷取了秋景等几帧小画,选景细微,表意却悠远深沉。这是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而渗透于骨髓里的秋的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秋景观景中,作者写了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漏卞来的日光,尖细且长的秋草等,这一切景物的出现让你的心在一种高远、清凉、空荡的淡淡悲伤
47、中不断地感动着。“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用反衬的手法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这些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除了看到的景,还有人们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 秋槐落蕊图里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连秋蝉都被郁达夫视为“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成了“北国的特产”。于此
48、可见他对于秋的迷恋之深沉。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时,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丝毫不拖泥带水,说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的愉悦。最妙的是秋雨中的人。他着力渲染一个“闲”字:身份的“闲”,是十足的“都市闲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姿态、神情,是这般闲适、潇洒。尤其耐人寻味的是二些似乎是闲笔的文字。熟人间“微叹着互答着”的说话神态,有腔有调的“闲聊”,可以使读者体味到其心境的“悠闲”,唤起并沉醉于一种清闲又落寞的感觉。这时候,秋的“味儿”,人的主观心绪的“味儿”,以及这说话的腔调的“味儿”,已经融为一体,三
49、而合一了。写秋果,作者特意为其染色。前文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非也,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也正吻合了作者悲凉的心境。阅读点拨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情达意。课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A落蕊(ru) 扫(so)帚 折(zh)去 为虎作伥(chng)B颓(tu)废 混沌(dn) 厦(xi)门 忧心忡忡(chng)C一椽(chun) 潭柘(zh) 隽(jun)永 流水淙淙(cng)D似(sh)的 针砭(bin) 平仄(z) 咄(du)咄逼人2下列词语书
50、写正确的一项是 (C)A清静 清净 静土 耳根 清静B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 慢舞C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 略地D浪废 悠闲 幽远 枉费 心机3下列句子的括号中,依次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 二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严厉, 的感触来的。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趣 幽怨 萧瑟 衰落B情致 幽然 萧索 衰弱 C情趣 幽远 萧索 衰弱D情趣 幽远 萧索 衰落4文中“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原诗的四句合理的顺序是 (D)二十四桥明月夜 秋尽江南草未凋 玉人何处叫吹箫 青山隐隐水迢迢A B C D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51、。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5作者说:“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
52、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是因为 (D)A这几处的风景独特,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总使人常常想起它们。B这几处是风景名胜,代表了北京乃至整个北国的风格,所以总使人不能忘怀它们。C这几处风景是作者最熟悉的风景名胜,所以久久不能忘怀。D这几处风景名胜是北国之秋的特点与风格的集中体现,又与作者的“主要感受”相吻合,所以常常想起它们。6文中第2句加点的字“想”一词支配的宾语是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可用省略号),宾语部分内容代表了故都之秋,这个动宾短语的内容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深沉怀恋,也写出了秋意之于北京无处不在。7这段文字写在故都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见闻,更能感受到故都清
53、静悲凉。8文中共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排比、比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研讨学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2通过分析故都的秋的色味,体会作者的感情。3鉴赏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课文,学习情景交融的特点。2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1回忆故都之秋的特点(生扫读课文,用文中的词概括) 清、静、悲凉(投影)2思考:能够表现故都之秋特点的是哪几个段落?点拨:311节,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点。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投影“情景交融”) (1)师范读。(311
54、节)学生:圈画作者所描写的物象。圈画呈现物象色彩的词语。 圈画传递物象声响的词语。 互动设计3概括物象。 提问:作者依次写到了哪些秋景?(生独立思考后口答)点拨:碧空、喇叭花、草、槐蕊、蝉、人、枣树。(投影以上物象组成的黑白图片)互动设计4分析“色”。(板书“秋色”)提问:作者给这些物象分别著上了怎样的色彩?(生根据刚才所画的词语给物象添色)点拨:碧蓝、蓝、白、青、灰白、淡绿、淡黄。(分别给相应的物象显示色彩)讨论:A我们曾读过罗兰的秋颂,罗兰笔下秋的色彩如何?(口答)酡红、澄碧,色彩绚丽,运用的是暖色调。(投影)B作者笔下的秋色如何?(生口答)冷清色彩,冷色调。C为何作者选取这样的色彩?(生
55、略作讨论后口答)“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样的色彩,表明了作者当时内心的冷清,孤独。(板书“冷清”、“孤独”)互动设计5分析“声”。(板书“秋声”)提问:在这幅画面中,作者还加进了哪些秋声?(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口答)点拨:虫唱、驯鸽声、钟声、蝉声、雨声、人声、风声、扫地声。 (多媒体显示:在原来的画面中,一一加进声音) 讨论:A诸多声音,给你感觉是喧闹还是安静?(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点拨:安静。B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技巧?(生思考,师点拨)点拨:以动衬静。示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讨论:作者选取的秋声,表达了当时怎样的心境?(生口答)点拨:闲适、孤寂、落寞、悲凉的心境。(板
56、书)互动设计6讨论:作者为何不写明艳之色,繁闹之境?(联系写作背景、作者身世,小组讨论,写成书面材料,小组内交流,师总结)点拨: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现实的动荡,政局的腐败都融入到秋姿、秋色、秋声、秋味、秋意中去了,清、静、悲凉的故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心灵之秋的折射,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此作的突出特点。互动设计7再读主体部分,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形式,创作小诗。(先由生独立创作,小组内修改,后由师给出示例)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青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配乐朗读,划出自己喜爱的语言,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理由。互动设计8拓展延伸:阅读鉴赏 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
57、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浙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天人声,声在树间。”子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兔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
58、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阅读点拨欧阳修的秋声赋与苏轼的赤壁赋同为北宋文赋的“双子星座”。公元1059年秋,欧阳修经历过宦海浮沉和人事纷扰,而政治上又不能有所作为,他产生了形神日渐衰老的悲哀感,于是此年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
59、力编纂新唐书,是年秋,写下此文。作者先用连珠般的比喻,以细雨声、波涛声、狂风骤雨声、金属撞击声、衔枚赴敌人马迅跑声,把无形的秋声从弱到强,由强转弱,绘声绘色地描摹出来,将难以捉摸的声音,通过听觉,引发读者的想像,感受秋声变化之剧和来势之猛,然后运用赋体铺陈渲染的手法和骈偶句式,描述秋的色、容、气、意,从草经秋声变色,木遭秋声落叶写秋的余烈。还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写肃杀是秋的核心,哀伤是秋的音律。总之,从多侧面渲染了秋声秋气摧败万物的威力和悲切寂寥的秋景气氛。让人从耳闻肃杀的秋声,目睹萧瑟的秋状中联想到万物的凋零,进而联想到人生的易老,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对于世事多艰、仕途坎坷的慨叹。这与
60、苏轼赤壁赋中表现的达观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逆境而豁达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及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相比,就显得较为低沉和悲凉。此文首尾照应,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多用骈偶句式,韵律优美,为宋代文赋的典范。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是季节的两个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脾气和性情,他们从地理意义上对峙,这种对峙呈现出摇曳多姿的风景,并彼此注释着季节的内涵。南方的秋是安静的,它的到来几乎是毫无预示的,生怕惊扰了谁的美梦。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树间枝头,窗前檐下,躲躲藏藏的,像刚涉世的小孩子,羞涩而胆怯地回避着人们的目光。北方的秋则不然,它的来临非常正式
61、,在抵达前会有一段庄严的序曲,像一只巨手,从遥远的地平线处,冷静地、坚定地抚摸着土地和天空的所有事物,但丝毫感觉不到这只巨手的压迫。相反,人们的心胸会越来越开阔,眼睛会越来越明亮,因为人们会真切地发现,这只巨手正在创造一个干干净净、明明朗朗的世界。南方的秋是比黄花还瘦的女子,幽幽楚楚地依靠着窗棂,眸子里蓄了一汪幽怨的秋水。北方的秋则像魁梧俊朗的汉予,屹立在原野上,耸立着比白杨还挺拔的腰身。南方的秋是单薄的、秀丽的,秋风好似依人耳际的私语,绵软地、温柔地、娇弱地吹着。北方的秋则是厚重的、沉实的。千里清秋,万里平畴,秋风里夹杂着金戈铁马的呼号,勃发出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南方的秋是点点滴滴浅黄的、鹅
62、黄的、嫩黄的青春底色,像一群黄衫少女,嬉笑着去捕捉花间的黄蝶。北方的秋则是铺陈敷衍的金灿灿的生命原色,像是哪位丹青巨匠,挥舞着如椽大笔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描绘出浓重的一笔。南方的秋是温情的,和煦地、暖洋洋地捂暖人的心窝。北方的秋则是空旷的、辽远的,涤荡着人心上的灰垢和尘埃。南方的秋是正在小火加温的米酒,几种深浅不一的白纠缠在一起,含混而模糊。小口啜饮后,感觉有点儿清爽又有点儿粘口,卷一卷舌头,一丝甘甜环绕着舌,又有些微漾着的酸意,让人痴迷。北方的秋是一坛快要漫溢的高粱酒,晶莹剔透,清亮眩目。饮罢,那清清的液体竞变成火烫的刀子,扎得人心慌,身上也生发出一阵阵淋漓大汗。南方的秋是MTV中的年轻女子,红
63、润光泽的唇里吐出圆润如珠玉的丽词,是水袖罗裳的青衣花旦,行腔吐字凄楚悲酸此恨绵绵。北方的秋是黄土高坡的羊皮袄老汉,嘹亮的山歌一路朝云霄拔节:是华服彩装的花脸,站稳了身姿,吼出一连串急促繁密的唱段。南方的秋夹杂着缠绵迷离的香气,香气缭绕着每一个饱满的日子,触动着人们的鼻息,把时令点缀得妩媚动人。丝丝缕缕的暗香,若有若无地浮动在空气里,弥漫成一方帷幕,笼罩着人们多情而感伤的胸怀。秋雨中的残荷,秋波里的破萍南方的秋如小家碧玉,细腻、温情。北方的秋则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香气仿佛经过了林间流泉的浸泡,澄净而纯粹,洋溢着原初的生命气息。北方的秋如大家闺秀,雅洁出尘,清心明性。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隔水相望
64、,共同演绎着季节的故事。阅读点拨比较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的特点。课堂训练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D)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
65、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题目。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
66、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3从段中画线的句子中,找出一个用得最生动的词语,并说说理由。答:用得最生动的是“虫唱”,一个“唱”字,比用“叫”、“鸣”等文字都生动得多,而且富有诗情画意。4说到牵牛花,作者为什么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答:“一切景语皆情语”,由于作者身处黑暗之中,内心投下了忧虑的阴影, 因此偏好素色。5在这段文字中写了什么景?最恰当的一项是 (C)A静景 B动景 C静景与动景 D近景与远景6试判断下列的北国的景色,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蓝色的牵牛
67、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香山的红叶租人家一椽破屋颐和园的游舟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答:暖色 冷色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峭壁上的树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真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下来了,长成了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间一棵摇曳在我记忆里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一棵在夹缝中生存,在磨难中挣扎,在逆境
68、中巍峨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努力地茂盛着。它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施性子调脸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道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
69、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招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小得几乎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云霓。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7第一段将酸枣树种子投落峭壁与无可奈何跳崖的穷人及义无反顾跳崖的勇土(如狼牙山五壮士)相类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现了酸枣树生存环境的恶劣;突出了酸枣树坚贞的气
70、节;渲染了一种惨烈悲壮的氛围。8第五段中写桃、梨、杨、柳的作用是反衬峭壁上的酸枣树生长条件的恶劣和品格的高尚。 (不超过25字)9本文在叙述人称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文用第二人称,后文用第三人称,而且转换自然;既显得亲切真挚,便于抒情,又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展现酸枣树的各种品性。10“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对这一句的理解和分析不确切的两项是 (AD)A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B“梦”指酸枣树的理想和希望。 。C“热烈地拥抱世界”点明了酸枣树生存的韧性和对生活的热爱。D这两句是说有了果实有了种子,它就可以生长出无数的酸枣树;世界会因此而更加生动、
71、美丽。E以这两句收束全文,充满希望,饱含哲理,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解析A项无夸张,D项理解太实。相关链接:新文学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文学社团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12人。文学研究会在理论上提出“为人生”的主张,在创作方法上提倡“写实主义”,并在创作上作了很有成效的实践,促进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2创造社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于1921年夏成立于上海。创造社前期主要倾向浪漫主义,提倡“表现自我”、“解放个性”。1925年后,创造社主要成员如郭沫若、成仿吾等在严酷的现实中世界现有了重要转变,积极提倡“革命文学”。 郁达夫屈死南洋抗日战争时期
72、,郁达夫一直在南洋奔走,从事救亡运动,1941年大平洋战争爆发,南洋诸岛先后为日军占领。1942年2月,郁达夫离开新加坡到了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秘密从事抗日斗争。由于郁达夫在一次乘车途中偶然用日语回答了问路的日兵,他流利的口语引起了日军重视。不久,离巴爷公务三十多公里的日军宪兵部便派人来逼着郁达夫充当日语翻译。因此,从1942年9月至1943 年2月,郁达夫以华侨赵廉的身份当了六个月的翻译,乘机出入日军宪兵部,巧妙周旋,处处维护当地华侨的安全和利益,过着非常特别的生活。 后来,郁达夫买通医生,声言肺病严重,要求离职。日军宪兵不同意他离开宪兵部,有不少宪兵常至他寓所厮混。郁达夫自己虽严
73、格戒酒,却用大量烈酒灌那些宪兵,平时他还求神拜佛,丝毫不露革命作家的“破绽”。新娶的妻子是当地的华侨,一个年轻的文盲,自以为嫁了一个商人,又哪里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郁达夫呢?然而,日本宪兵部终于从一个新加坡的汉奸口中得到线索,怀疑这个“赵廉”非寻常之辈。日本宪兵多次暗地侦察,渐渐掌握了“赵廉”的真情。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了这个南洋小岛上。郁达夫一方面欢欣鼓舞,取酒畅饮,高声朗读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惊喜若狂的神态感动了亲人和朋友;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暗自思忖,在这段时期中,他了解了不少日本宪兵的罪恶内幕, 日本宪兵能留下这个活口吗?果然,1945年8月29日晚间,忽然有
74、一个青年来叩门,把郁达夫骗出室外, 日本宪兵即用小汽车将郁达夫架走。郁达夫从此失踪!直到后来,国际法庭审讯日本战犯时,才从有关口供中证实了郁达夫的死讯。他是于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枪杀的,他的遗骸至今没有下落。道士塔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文化沧桑史。2了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点。3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品味散文语言。教学难点: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复杂的感情。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大家喜欢旅游吗?旅游一定很快乐吧!而当代著名学者,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旅途却很沉重。余秋雨根据自己旅途所见所闻所虑所思而著的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引起广泛反响
75、。他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人的精神标高。他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前景,以自我生命的体验,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无论询问、对话还是承接,都是对当代人的一次考验,是对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一次提醒。当然,对于众多人来说,余秋雨的提醒方式可能过于深沉与悲壮。现在让我们随余秋雨一起走进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荣辱沧桑。自主合作探究互动设计1作者介绍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76、。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互动设计2本文由四部分组成,请为每部分添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答案不惟一,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新颖贴切即可)如第一部分可拟:“血色黄昏”、“道土其人”、“引子”等。
77、第二部分可拟:“一片惨白”、“草刷与铁锤”、“等一等!”等。第三部分可拟:“荣耀与耻辱”、“狼烟与茶香”、“走向何处”、“我好恨”。第四部分可拟:“敦煌学在中国”、“走过道土塔”、“尾声”等。 互动设计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惜。道士塔是我国敦煌文化一个可怜、凄楚的缩影,因看守它的是一个名叫王圆的道士而得名。这篇散文中作者娓娓的叙述饱含了对国人心智未开的苦恼,对浮躁官员贪婪无知的责怨,对国外侵略者有恃无恐的愤恨,对国家积贫积弱的历史反思,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的悲痛和无奈。互
78、动设计4研读探究老师和学生共同找出那些意味隽永的语句加以探讨、品味,如:(1)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有两处晚时的景色描写,试找出,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点拨:“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关凄艳的晚霞”。作者写出了一份衰落颓败的景象,渲染了全文凄凉、悲哀的气氛。(2)“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篆!”作者为何要特指“就是那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点拨:作者特指“就是那个”,表达的是作者就关注过这个人,今天面对敦煌石窟的罪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愤怒之情。(3)“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
79、得无聊。”作者为什么称其为“无知的躯体”?点拨:因为王圆箓是一个愚昧的、卑微的,没有思想的道士。作者称其为“这具无知的躯体”的本意是在作者眼中,他只是一个没有思想与灵魂的躯体,同时王圆篆已死。“当然无知”,愚昧,没有知觉,一语双关。(4)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描写王道土粉刷洞窟的经过,通过对人物的一系列心理描写,可以看出王道土是怎样一个人?点拨:无知,盲目,肤浅,毫无品位的一个庸俗的道士,对历史和文化艺术无知。(5)“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这句话中,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里的“闲人”指谁?如果换为“其他人”呢?点拨:透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闲人”指的是那些关心这份历史文化
80、遗产的人,作者用“闲人”来嘲讽王圆箓,也表达了一份无奈的自嘲情绪,王圆篆把莫高窟看做是他的私人财产,十分荒唐。(6)“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你认为作者想等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点拨:作者是想阻止这个历史的悲剧,但悲剧已成事实,作者只能在心中呐喊,却无能为力,是啊,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政治黑暗,政府腐朽,等谁呢?(7)“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里所写的四个“惨白”,是否完全相同?试分析。点拨:前两个“惨白”写的是洞窑被粉刷后的颜色,而后两个“惨白”是作者心中的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愤
81、怒、痛心、伤心、绝望之情。(8)“王道土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这里的“门户”指的是什么?点拨:这个“门户”是指敦煌石窟的文化遗产。(9)“他们在沙漠里燃起子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股股炊烟”和“茶香缕缕”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点拨:形成了鲜明对比,以此衬出当时中国官员的腐败、麻木、不作为。(10)“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这句话说明什么问题?点拨:说明了当时的政府对敦煌文物保护的不作为,让人震惊,令人失望。(11)“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这时的“幽默地”有何含义?外国人为何有如此的反应?
82、点拨:有一种讽刺的意味,形象地刻画了外国人的丑恶的形态,同时也为中国官员感到可悲,外国人之所以有如此反应,是因为他们对王圆篆,对中国官员都不屑一顾,有一种轻蔑的态度,同时对中国人如此漠视敦煌文化大出所料,觉得不可思议。 (12)“略略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道土的品位”,结合下文说明王道士的品位是什么?点拨:王道士只是一个无知的,没有品位的平民,他毫无文化保护眼光,只有金钱的欲望。(13)“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揣摩作者此刻的心境。点拨:作者此刻是感到可悲、无奈、震惊、愤怒,此刻的心情难以平静,所以会“不太沉稳”。(14)“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分析加点字的含义。点拨:
83、一层:说明外流文物之多。二层:“深深的车辙”是一道历史的痕迹。三层:“深深的车辙”也是刻在人们心灵的永远的伤痕。(15)“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指的是什么?如果去掉这里的“极”,所表达的语意效果如何?点拨:这个“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这个“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如果去掉就达不到这层效果。(1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设想自己拦下车队后的情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点拨:作者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一种强烈愿望,这份愿望
84、是留住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也能引发读者对敦煌劫难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在现实面前却无能为力。这样写更具有感染力,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17)“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这里所写的“难”,究竟难在何处?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写在沙漠里“大哭一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点拨:“难”指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治的黑暗,官员腐败,这样一种历史根源,无法一时去改变它,所做的一切都无意义。表达作者痛彻心底的悲痛之情,之所以“停驻在沙漠里”是因为作者当时难以发泄他的情感,作者已完全置身于这份幻想中,只能找一个
85、切合自己心境的环境去发泄无人理解的情感,“沙漠”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偌大一个中国,祖先留下的遗产竟然无处安放,何等悲哀,表达了无助与无奈。(18)作者在第三部分引用了一个青年的诗句“我好恨”,这些诗句在这一部分中起何作用?“我好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点拨:借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好恨”体现了作者对掠夺中国文化遗产的外国学者的痛斥、愤怒之情。 (19)“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中国专家面对日本学者的发言,为何“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表达了中国专家什么样的心情?点拨:因为在中国学者的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中很平静。因
86、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他们的情感是压抑的。(20)第一部分中“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有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和第三部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出来的文物”这两处均写到了“只有一次次”,分析其作用以及其含义。点拨:前后照应,历史与现实对照,互为因果,引人深思。互动设计5品读鉴赏结合你读过的其他秋雨散文,谈谈你对余秋雨散文的感受。余秋雨的散文处处浸透着对历史的深深思辩,对中国、世界文化的无尽感怀。所以他的笔调往往是冷漠的、深沉的,充满了理性的严峻、智慧的刻板。这不能怨他,面对历史的沧桑变迁、文化的曲折更迭、人生的变幻无常,谁还能笑嘻嘻地说话?是的,对历史
87、的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难怪他自己也说:一提笔就觉年岁陡增、笔迹苍老。作为一个纯正的中国丈人,余先生的文字中蕴涵的对历史文化的忠贞、热爱足以让人潸然泪落 敦煌文明被掠夺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拦或抵抗,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遗产夺回来?作者矛盾着又清醒着,悲愤着又无奈着。作者知道王道士是不会有任何阻拦的,因为他能从侵略者那里得到一枚针一颗纽扣或者一叠银元,在他眼中,这远比那些发黄的书卷、斑驳的文物要现实的多、有价值的多。所以每当掠夺者走远了,他还用虔诚、喜悦的目光打量着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猜想着下次他们给他带来什么样的馈赠。他们根本不知道侵略者的车轮已深深地勒进了中华民族的脉搏,雕刻着中国历
88、史的耻辱。那么官员们干什么去了?作者再一次发问,得到的答案很简单没有运费。中国很穷,穷的只有官员们酒池肉林的生活排场、锦衣玉食的豪奢风范,却没有一点点运送文物的运费,我们不禁又一次诅咒和心痛了,偌大的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课堂训练1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B)A佣工 佣金 佣人 雇佣军队 B角色 角力 口角 群雄角逐C奢靡 委靡 靡费 所向披靡 D暴露 披露 露宿 出头露面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A想往 通牒 提挈 涣然冰释 B传诵 懈气 表率 牙牙学语C缉拿 圆通 浮浅 习已为常 D杂糅 稼接 潮汐 至高无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这是我们白
89、家祖辈 下来的秘方,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日本拿去!几家上市公司的倒闭,引发了大股市的大幅 ;证监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 ,除夕总要到花市挤一挤,观花海,也观人海。A流传 振荡 癖好 B流传 震荡 嗜好 C留传 震荡 癖好 D留传 振荡 嗜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A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赚钱,动机不那么高尚,但他的行为毕竟能让制假贩假者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B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C假如江西省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淡写掩盖事故真相。D陈伟
90、不追名不图利,深入边寨体验生活,历时六年创作了独具风格的民族交响乐澜沧江之春,正可谓厚积薄发。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C)A亚太地区是芯片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去年销售量增长了29,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超过美洲,成为世界上晕大的芯片市场。B“911”事件发生之后,由于恐怖主义的影响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全世界大约有660万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失去工作。C许多来京游客反映,北京有些公园票价太贵,像丰台区的世界公园、北四环附近的中华民族园售价均在50元 60元上下。D从上个世界70年代以来,射雕英雄传多次被改编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触电”次数最多的作品。6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语句,
91、最恰当的一组是 (B)杂文像一切文学作品一样,贵在创新;如果 。杂文家邵燕祥的作品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很讲究文章气势,智慧结合了勇毅, ,形成一种特有的气势。不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失去新颖性,只能败坏读者的胃口,就会显得十分陈旧。失去新颖性,不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就会显得十分陈旧,只能败坏读者的胃口。使他的文字无媚态,有棱角,显风骨。在其文字中有棱角,显风骨,无媚态。A B C 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
92、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
93、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偌大的中国,竞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7“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土”的“古怪”,其含义是 (D)A斯坦因他们
94、觉得王道士脾气古怪,行礼行的鞠躬礼,称呼称什么“司大人讳代诺”什么的。B斯坦因他们觉得王道士头脑好简单,编几句瞎话,他就相信了。C斯坦因他们觉得王道士连一点经济头脑也没有,得一点小利就心满意足。D斯坦因他们觉得让王道土这么一个蠢人,这么一个对文物毫无知识的道士掌管敦煌的稀世之宝,是令人诧异的。8“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些极基本的前提是什么?这个世界是分成一个一个国家的,敦煌在中国,敦煌文物属于中国,中国政府对敦煌拥有主权。9“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是什么意思?额尔金扔下白手套,表示理亏、认罪、投降,我接受额尔金投降。10“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是什么意思?我把剑甩过去
95、,要同额尔金决斗,额尔金接剑,接受挑战。11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12一批洞窟文献送京的情景说明哪些问题? 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说明清政府官员毫不珍惜这批无比珍贵的文物。另一方面,官员又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收藏。13“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一句,是狠狠心说的,又觉“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这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这是一句气话,作者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痛恨极了,发狠说出这句气话表达自己的气愤。14“大哭一场”表达什么感情?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命运极端悲惨的时代
96、,那是一个令人椎心疼痛的时代。远 征余秋雨我们看到的每一个文明发祥地,在地理位置上几平都被荒昧之地觊觎和包围。文明的重大发端都是奇迹,而奇迹总是孤独。它突然地高于周边生态,这是它的强大,也是它的脆弱。文明以自己的繁荣使野蛮势力眼红,又以自己的高雅使野蛮势力自卑,因此野蛮迟早会向文明动手,而一旦动手,文明很容易破碎。因此我们看到任何文明都要为自己筑造那么多城堡。当文明的力量汲取了太多的血泪教训,也会主动出击,开始是想以野蛮的手段阻挡野蛮,久而久之,远距离征战渐渐成了某些文明的癖好。它们一时变得强健而雄壮,但历史最终记下了一个结论:任何军事远征,都是一种文化自杀。因为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体量定位,没
97、有边界的文化就像没有皮肤的肌体,岂能生存?这一点,不仅埃及、波斯有过教训,连“泛希腊化”的远征没有对希腊文明带来好处。征战一旦胜利,一定伴随着文化奴役,这对被奴役的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摧残,这我们在埃及、耶路撒冷、巴比伦、伊朗、印度都看到了。但是另一方面,胜利者的文化也未必胜利,因为它突然成了奴役别人的武器和工具,必然加注大量非文明的内容,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再一次感到欣喜,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君王都不喜欢远征别国。当然这与他们自以为天下中心的观念有关,但这种观念本来也有可能成为进攻别人的理由。中华文明从根子上主张和平自守,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杜甫的那几句诗很能概括这种代代相传的观
98、念:“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有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由此,我也找到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败亡的重要原因。我曾在几万里奔驰间反复思忖:你看在中国商代,埃及已经远征了西亚;在孔子时代,波斯远征了巴比伦,又远征了埃及;即使到了屈原的时代,希腊的亚历山大还在远征埃及和巴比伦;而且无论是波斯还是希腊,都已抵达印度 总之,在我们这次寻访的非洲、欧洲、亚洲之间的辽阔土地上,几大文明古国早已打得昏天黑地,来回穿梭,没有遗落。说有遗落,只有我们中国。中国也打,大多只是内部争权,或打扫周边的匈奴之类,与人家一比简直是彻底的本分。我们民族的第一图像是长城,那也只是自己的护墙而己。这次我坐的吉普车上有一盘录音带,反
99、复放了三个月,总是奇奇怪怪的那一句,不知是谁在唱: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忍听?”我每次看到那些远征军的城堡、战壕后回到车上听到这一句就笑,心想,等这次旅行到达终点,我要向长城敬个礼,因为我终于明白它的基本含义是安分守己和和平。如此庞大的文明一直采取这个态势,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幸事。15作者为什么说“任何军事远征,都是一种文化自杀”?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说明。(1)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体量定位;(2)古埃及、波斯及古希腊的远征史也证明了这一点。16作者在第4段结尾说他已“找到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败亡的重要原因”,请你归纳一下原因。(1) 中国古代君王以为中国是天下中心。(2) 中华文明从
100、根本上主张和平、宽容、自守。17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相比,简直是彻底的本分?在征战的规模上,中国大多只是内部争权,最多扫扫周边的匈奴之类,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天昏地暗的远征相比,显得太安分守己。18下面对这篇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C)A从地势上看,文明发祥地都高出其他地方,显得突兀而孤独,虽强大但很脆弱。B军事远征是大多数文明古国在总结血泪教训之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C作者向长城敬礼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世界十大奇观之一。D第3段是对第2段得出有关结论的进一步阐释,使读者更加清楚明白。E作者在这篇选文中诠释了“选征”的利弊,从而突出“和平”的重要。泪珠与珍珠教学目标:
101、1了解琦君及其创作。2学习琦君散文行文清新自然,联想丰富的特点。3体会文章真挚的感情。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大家看过电视剧橘子红了吗?它就是根据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高中毕业后,琦君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文系。当时系主任夏承焘是她所欣赏的国学大师。夏先生与潘家原也是世交。他以他飘逸的风范及淡泊崇高的性格,引领学生欣赏大自然,“乐读”书本。夏老师不仅以文教,以言教,更以日常生活教。这种春风化雨的熏陶,在写作上,影响琦君一生作品的风格。琦君许多篇文章中,记载夏老师的一些事迹。1949年琦君赴台湾
102、,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其作品有真情实感。长于散文及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 (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自主合作探究互动设计21提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2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物和语句。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泪珠”和“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3综观全文,作者写了哪些泪珠?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有文艺作品中的泪,有传说中的泪,也有现实
103、生活中的泪,具体地说,有老杜的“伤世之泪”,有游子的“乡愁之泪”,有母亲的“爱子之泪”,有观音的“悲悯之泪”,有信徒的“感恩之泪”等等。互动设计3课文思路剖析这篇珍珠与眼泪内容从譬喻到举例,从例子引申到人世,再从人世里彰显喻意,可以说文章虽短,内涵却十分厚实。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 内容主要是叙述作者在高中时期,在英文课本里,奥尔珂德著作小妇人,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从这句话衍生的许多感想。文章从人们常把泪珠喻为珍珠说起,做了探讨:牡蛎中的珍珠从何而宋?原来是牡蛎为了将砂石排出体外,经过几番挣扎后所遗留下的
104、结晶。这好比在眼里有了砂石,要以泪水将砂石排出,两者都十分相同。如此探索思考之后,发现以珍珠喻泪珠,其实是最恰当也不过了。因为当人经历种种困苦,流下多少辛酸的泪水,方能让那颗心灵的珍珠,更加明亮、充满光泽。文章以奥尔珂德著作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线索,串联起若干材料,表达了世间无尽的真情和温暖。互动设计4研读探究 (1)全文写了“老泪纵横”,“催泪的沙”,“牡蛎的泪珠”,“流泪的观音”,“基督徒涕泪交流”,试分析这五种眼泪各包含了什么感情。点拨:老泪纵横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是一份饱含思乡之情酸楚的泪;沙催的泪是母亲对孩子的
105、一份急切的爱,是一份饱含母爱的泪;牡蛎的泪是生命在奋斗历程中的泪,是一份饱含艰辛的泪;观音的泪是为痛苦与罪虐而流是悲天悯人的慈悲之泪;基督徒的泪是对耶稣感激的泪,是富有良心的泪。(2)第10段中作者写到“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蚌的泪珠呢?”作者这样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点拨:表达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的看法。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这与本文题目相照应。(3)作者引了许多诗文,写了这些眼泪,但行文并不显得杂乱,为什么?点拨:散文“形散神聚”靠的是贯穿材料的线索,靠的是统率材料的“神”。作者行文虽有跳跃,引文虽然繁富,但都围绕“泪珠”组材,而这些泪珠也像
106、珍珠一样清纯可贵,这样的泪珠也就是“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之泪。(4)作者在前四节中都写到了学生时代的“我们”对写泪珠语句的理解和反应,划出这些语句,试作分析。 点拨:这些描写说明少年时代的我们对于“泪珠”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只是喜欢文学句子本身的美,也从一侧面证明了“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 的哀痛”。(5)对文章中“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这句话,结合全文和自己的体会,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讨论,代表发言。点拨:为情为爱而流的,发自内心的眼泪,是对人们心灵的洗涤,它会让一个人更纯挚,更清明。(6)全文三次出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不同位置,其作用意义也各有不同
107、。请找出加以说明。 第一处引入话题;虽然喜爱这一句话,但并不真正理解。第二处再次提起,贯穿全文;表现了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第三处与开头照应,呼应全文;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应感恩于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为完善。(7)读了全文后,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的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作者运用了比喻,把泪珠比成珍珠,二者之间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它们都是晶莹剔透的,而且都是宝贵的,作者还巧妙地借用阿拉伯故事把二者联系起来,缝合的很巧妙。(8)为什么题目中提及“珍珠”二字,而文中又很少提及呢?点拨: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奥妙所在。作者在文中写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丰富了泪水的内涵,正是这种种泪水化作了一粒粒珍珠。
108、文章确实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互动设计5品读鉴赏读完本文后,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如思想、语言、结构技巧等)谈谈体会。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之所以能风靡大陆,魅力之一在抒真情,引起读者共鸣。泪珠与珍珠一文就是一篇写了真情实感的典范之作。全文由回忆小妇人中的一句话娓娓道来,这句话对“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有多少感触,直至“读谢冰心的散文”中的妙句。喜欢白居易的诗句,而老师的讲解又自然引出了杜甫的诗句“眼枯即见骨,天地总关情。”此时大家方体会到“眼枯见骨”的哀痛:望眼欲穿,泪已流尽,从青年一直到老年,睽别多年,一朝团聚,能不相拥而哭,老泪纵横?这是饱经忧患与悲痛的泪。作者引
109、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此话不假。雨后的青山有颜色有形象,是具体而可感的,而良心却看不见摸不着。这里别出心裁,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实在是“清新鲜活”。至于探亲文学中的眼泪,作者旨在借这件事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作者只选取饱经忧患与苦痛的泪来写,就足以感动读者。但作者又写了母亲关爱的泪。写母亲常常为儿子而流泪,儿子在母亲的关爱中成长。作者巧妙地用“沙子”来比喻儿子身上的缺点,非要母亲的泪水能把它冲洗掉,而母亲的泪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也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紧接着,作者还写了奋斗艰辛
110、的泪,慈悲的泪和感恩的泪。这种种“泪水”,是人间无价的珍珠,洋溢着人世间无尽的真情和温暖,是人生不可少的,是人间最可贵的,这正如作者说的“眼枯即见骨,天地总关情。”旁征博引,一线贯穿,形散神不散。文章写了母亲关爱的泪,奋斗艰辛的泪,慈悲的泪和感恩的泪,洋溢着人世间无尽的真情和温暖。大量古诗词的引用,故事的加入,使文章内容丰厚而又有文采。拓展延伸髻琦 君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她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发油的香气混着油垢味直熏我的鼻子。有点儿难闻,却有一份母亲陪伴着我的安全
111、感,我就呼呼地睡着了。每年的七月初七,母亲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头。乡下人的规矩,平常日子可不能洗头。如洗了头,脏水流到阴间,阎王要把它储存起来,等你死以后去喝,只有七月初七洗的头,脏水才流向东海去。所以一到七月七,家家户户的女人都要有一大半天披头散发。有的女人披着头发关得跟葡萄仙子一样,有的却像丑入怪。比如我的五叔婆吧,她既矮小又干瘪,头发掉了一大半,却用墨炭划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额角,凡把树皮似的头顶全抹黑了。洗过头以后,墨炭全没有了,亮着半个光秃秃的头顶,只剩后脑勺一小撮头发,飘在背上,在厨房里摇来晃去帮我母亲做饭,我连看都不敢冲她看一眼。可是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却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
112、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她眯起眼睛,用手背拢一下,一会儿又飘过来了。她是近视眼,眯缝眼儿的时候格外的俏丽。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乌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发夹给她,要她戴上。妈妈一定是戴上了一会儿就不好意思地摘下来。那么这一对水钻夹子,不久就会变成我扮新娘的“头面”了。父亲不久回来了,没有买水钻发夹,却带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肤好细好白,一头如云的柔鬓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像一只大蝙蝠扑盖着她后半个头。她送母亲一对翡翠耳环。母亲只把它收在抽屉里从来不戴,也不让我玩,我想大概是她舍不得戴吧。我们全
113、家搬到杭州以后,母亲不必忙厨房,而且许多时候,父亲要她出来招呼客人,她那尖尖的螺丝髻儿实在不像样,所以父亲一定要她改梳一个式样。母亲就请她的朋友张伯母给她梳了个鲍鱼头。在当时,鲍鱼头是老太大梳的,母亲才过三十岁,却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儿笑,父亲就直皱眉头。我悄悄地问她:“妈,你为什么不也梳个横爱司髻,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环呢?”母亲沉着脸说:“你妈是乡下人,那儿配梳那种摩登的头,戴那讲究的耳环呢?”姨娘洗头从不拣七月初七。一个月里都洗好多次头。洗完后,一个丫头在旁边用一把粉红色大羽毛扇轻轻地扇着,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飘得人起一股软绵绵的感觉。父亲坐在紫檀木床上,端着水烟筒噗噗地抽着
114、,不时偏过头来看她,眼神里全是笑。姨娘抹上三花牌发油,香风四溢,然后坐正身子,对着镜子盘上一个油光闪亮的爱司髻,我站在边上都看呆了。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泛胃。” 母亲不能常常麻烦张伯母,自己梳出来的鲍鱼头紧绷绷的,跟原先的螺丝髻相差有限,别说父亲,连我看了都不顺眼。那时姨娘已请了个包梳头刘嫂。刘嫂头上插一根大红签子,一双大脚丫子,托着个又矮又胖的身体,走起路来气喘呼呼的。她每天早上十点钟来,给姨娘梳各式各样的头,什么凤凰髻、羽扇髻、同心髫、燕尾髻,常常换样子,衬托着姨娘细洁的肌肤,袅袅婷婷的水蛇腰儿,越发引得父亲笑眯了
115、眼。刘嫂劝母亲说:“大太太,你也梳个时髦点的式样嘛。” 母亲摇摇头,响也不响,她噘起厚嘴唇走了。母亲不久也由张伯母介绍了一个包梳头陈嫂。她年纪比刘嫂大,一张黄黄的大扁脸,嘴里两颗闪亮的金牙老露在外面,一看就是个爱说话的女人。她一边梳一边叽哩呱啦地从赵老大爷的大少奶奶,说到李参谋长的三姨太,母亲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也不搭腔,我却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刘嫂与陈嫂一起来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陈嫂越梳越没劲儿,不久就辞工不来了,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对刘嫂说:“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大,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从那以后,我就垫
116、着矮凳替母亲梳头,梳那最简单的鲍鱼头。我点起脚尖,从镜子里望着母亲。她的脸容已不像在乡下厨房里忙来忙去时那么丰润亮丽了,她的眼睛停在镜子里,望着自己出神,不再是眯缝眼儿的笑了。我手中捏着母亲的头发,一绺绺地梳理,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因为在走廊的那一边,不时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我长大出外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偶然给母亲梳头,头发捏在手心,总觉得愈来愈少。想起幼年时,每年七月初七看母亲乌亮的柔发飘在两肩,她脸上快乐的神情,心里不禁一阵阵酸楚。母亲见我回来,愁苦的脸上却不时展开笑容。无论如何,母女相依的时光总是最最幸福的。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
117、风湿痛,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螺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不久,姨娘囚事来上海,带来母亲的照片。三年不见,母亲已白发如银。我呆呆地凝视着照片,满腔心事,却无法向眼前的姨娘倾诉。她似乎很体谅我思母之情,絮絮叨叨地和我谈着母亲的近况。说母亲心脏不大好,又有风湿病。所以体力已不大如前。我低头默默地听着,想想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可是我已经一点都不恨她了。因为自从父
118、亲去世以后,母亲和姨娘反而成了患难相依的伴侣,母亲早巳不恨她了。我再仔细看看她,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她脸上脂粉不施,显得十分哀戚,我对她不禁起了无限怜悯。因为她不像我母亲是个自甘淡泊的女性,她随着父亲享受了近二十多年的富贵荣华,一朝失去了依傍,她的空虚落寞之感,。将更甚于我母亲吧。来台湾以后,姨娘已成了我惟一的亲人,我们住在一起有好几年。在日式房屋的长廊里,我看她坐在玻璃窗边梳头,她不时用拳头捶着肩膀说:“手酸得很,真是老了。”老了,她也老了。当年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夹有丝丝白发。想
119、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人世间,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呢?母亲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终归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她现在的光阴,比谁都寂寞啊。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 “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选自红纱灯,台湾三民出版社1969年版)阅读点拨将本文与
120、珍珠与泪珠结合起来读,感受浓浓的亲情。再将本文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对读,体会选材的妙处。课堂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A拙劣(l) 譬(b)如 茕茕(qing)孑立 屡见不鲜(xin)B隽(jun)永 木讷(n) 觥(gung)筹交错 不徇(xn)私情C症(zhng)结 城垣(hun) 鞭辟(p)人里 针砭(bin)时弊D剽窃(pio) 蹊跷(q) 破绽百出(zhn) 良不齐(y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A天安门修茸方案酝酿了三四年,自今年2月8日起付诸实施;大修于4月底完工。B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对市民生活现状摸底调查显示:住房与房价最牵动市民心
121、。C联合国武器核察人员在一个月内对伊拉克总统官邸进行了多次突击性检查。D经权威机构鉴定,拍卖商得知,这副题为农妇的油画竟然是凡高的作品。3下面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 。”“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 ”,是鲁迅先生书法的主体风格。道路的 、居民的迁动,使老城区在消失的同时也带走了老北京风情。歌手祖海作为卫生部选定的“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对 事业格外热心。A反响 法度 拓宽 公众 B回响 气度 拓宽 公益C回响 法度 拓展 公益 D反响 气度 拓展 公众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A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供有
122、“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其阴暗心理与反动历史观略见一斑。B诚然,从事科学探险的志愿者要有殒身不恤的精神,但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尽全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C姜先生在“破案现场会”上领到丢失达半年之久的桑塔纳轿车,面对完璧归赵的爱车他激动不已。D为适应工作需要,父母在家里常用英语对话,三岁的小佳佳耳熟能详,竟也学会了不少英文日常用语。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A参加“诚信大检查”的社区代表对知情人揭发市场管理员因受贿默许出售伪劣商品的问题,感到非常气愤。B县委书记召开有关部门联席会议,按照“生活、生产双落实”的方针,逐一审查安置库区移民的各项工作。C菖浦河公园的建成给人们以深刻启示,
123、建设新北京必须树立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整合的意识,必须因地制宜。D懒于考据却“勤于”发表的浮躁之风在港台地区亦如大陆有渐盛的趋势,这莫非也是一家人不做两样事?6在横线处填人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D)梁启超是性格落拓不羁的人, , ;然而 , 。他没有门户之见而只以感情为表现归宿 而词学思想却似乎倾向于传统的本色行当一派其词作也基本上偏于豪放一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和欣赏各种词的异质之美A B C D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7作者在第二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说明。
124、 (不超过30个字)答: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体的青山,别出心裁。(意思对即可)8第四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第一问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句作答)“人们因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作者意在说明“人生至此,才能体会杜老眼枯即见骨的哀痛”。9通观五至七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不超过25个字)答: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不要用原文,不
125、超过40个字)答:答案不是惟一的,但不能与作者的写作目的相背谬(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 10下列对文章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 (BD) 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探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思。D宕开一笔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
126、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躇。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355321 2353 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水、小
127、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衷的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地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予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要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
128、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
129、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11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两种“高贵”分别指使人肠热的旋律、诗等美好事物和眼里的泪潮。说它们“高贵”是因为体现了纯真美好的感情。(意思对即可)。(不超过15字)12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请对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例子逐项予以说明。(每条不超过10字)自新大陆:怀念故土的感情清凉的水罐: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手拉手:珍视童年纯真的感情。13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反衬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
130、,突出人心理需要美好情感的滋养。(意思对即可)(不超过30字) 1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BD)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C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D文章最后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F本文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纯真美的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解析B牵强,这里并无“距离产生美”之意;D无呼应。第三单元复习复
131、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2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3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要点回顾:1记念刘和珍君并未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而是围绕“记念”这一中心,以悲愤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首先指出写作本文的原因,继而悲痛地记念、哀悼死者,愤怒地揭露、控诉反动当局和御用文人,最后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并对烈土死难的意义作出应有的评价。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进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2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季一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无比眷恋,寄托了深远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情。3著名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视野开阔,感情真挚,语言富有张力。
132、把我们带人敦煌沧桑史,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4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视角独特,联想丰富,借谈诗说文评说人生境界。清词丽句,清新自然。方法指津:鉴赏散文的艺术性的内容和方法:散文鉴赏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艺术认识,其认识过程始终伴随着鉴赏者的情感反应,始终活跃着鉴赏者的理性活动。那么,当我们阅读一篇散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又怎样进行鉴赏呢?散文是作者观照生活、体察生活进而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对散文的鉴赏当然要从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人手,看作者是如何真实地表现生活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的。 对散文艺术性的鉴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散文的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将生活
133、图景或自然景色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散文作品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借助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又不能像议论文那样借助判断、推理等方法以逻辑的力量征服读者,它所依靠的是意境,用意境的美去感染读者。大凡优美的散文,无不在山光水影、人情世事的精微描述中融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使人读了如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受到熏陶和启迪。2鉴赏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是精粹的文学语言。何为精粹?精粹就是准确、简洁、凝练。散文的文体特点是短小精悍,容不得语言拖泥带水,因此,优秀的散文作家总是用精粹的语言酿造文章的诗情画意、熔炼思想的警辟深邃,力求做到言简而意赅、文约而事丰。鉴赏散文的语言
134、,就是鉴赏作家炼字炼句的语言运用功夫。3鉴赏散文的艺术构思。 构思是作家创作时为表现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思维过程。散文的构思虽侧重于意境的创造和情趣的贯通,但对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和结构等构思因素也是刻意追求的。因此,鉴赏散文构思的重要一面,就是鉴赏散文的立意、取材和结构。散文立意贵在深刻、新颖。深刻,就是善于抓住主旨,揭示本质,言近旨远,发人深思;新颖,就是有独特见解,不落人窠臼,能够做到“小中见大,平中出奇”。散文的取材非常广泛,上至蓝天白云、下至小桥流水、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歌赋、民谚俗语,但凡与表达主题有关,都可以收罗于文中。4鉴赏散文的表现技巧。散文的表现技巧是多方面的,鉴赏散文的表现
135、技巧可重点鉴赏散文用到的表现方法、思维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艺术处理等。鉴赏散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朗读加默读,初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留下整体印象。2联系背景,便于挖掘此篇与他篇不同之处。3理清思路、结构,由分到总,深入理解内容主旨,领悟感情。4鉴赏文章的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5联想对比,拓展阅读,深人体会。6摹仿练笔,形成能力。考点例析:考点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例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夜雨诗意余秋雨记得几年前我在庐山上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
136、一座座坍弛在屋基,从屋基的用料看,绝不是山民的居舍,而应该是精雅别墅的所在。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他们终于没有住久,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焉与伦比的充沛。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竞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像,我以前对夜雨的感悟与他领受的大为逆反。狼狈的苦旅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137、。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要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国外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驾车的女士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
138、的艰难。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一时还很难从这些事端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荚,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荚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
139、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为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捷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
140、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DE)A开头通过对作者与教授对夜雨诗意的不同体会,引出本文的题旨。B所谓“美学上的麻烦”指的是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美学难题。C作者欣赏“蜀山行旅图”的诗意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推拒。 D作者认为人们对方便和舒适的追求是与审美体验背道而驰的。E欧洲的启蒙主义大师们对凡尔赛宫园林的规整并不持肯定的态度。解析A项着眼于表达技巧;且E两项考查着眼于文意的理解;C、D两项着眼于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文中称“方便感和舒坦感”属于“松快愉悦的美”,因而D项分析是错误的。与E项相关的语句是:“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把人类
141、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E项是对这一内容的歪曲。20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土”说起?答案“富有的雅士”无法真正欣赏夜雨诗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解析给人一种感觉:此题命题的样式,与语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十分相似,贴近教学实际,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事情。但是,第小题第一问显得大而无当,文章中哪项内容与文章没有联系呢?问“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考生该从何下笔?试卷提供的答案回答的不是“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的联系。第小题第二问问得毫无道理,让考生答出作者这样写或不这样写的原因,是有些教材
142、和不少教辅资料喜欢设计的题目,为什么非让学生说出作者怎么想的呢?至少应该加上“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话,才像个考查阅读能力的题目。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答案不能。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领悟。解析这种命题样式课本中经常见到。这是一道好题。美国教授在城郊的山顶上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去“听”雨,在作者看来,这仅仅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获得的是轻松和潇洒,因此,“领受”是最恰当的概括。作者对诗意和哲理的思考不仅是深入的,而且是独到的,“感悟”是最恰当的的概括。
143、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答案艰难解析这也是一道好题。敏锐感知关键词语是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2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答案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松快愉悦的美;而当人与自然的较量势均力敌,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解析其实,这是一道没有什么难度的题目,读一遍倒数第二段就不难筛选出“松快愉悦的美”“悲剧美”。整理一下:一种是松快愉悦的美,一种是悲剧美。这样回答与试卷规定的答案不一致,问题出在题目设计上,试卷规定的答案应该用来回答的问题是: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两种美,这两种美是怎样产生的? 迁移训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
144、片树叶无论何时,偶遇荚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
145、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意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凭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的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已经临近了。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
146、。然而,散落在地面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大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是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巳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
147、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李里的不停转化。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1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指人类对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
148、进行交流的情景和氛围。2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作分析。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地位。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表达了人和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对。3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答:从今年仲夏开始一去年初冬一今年春天一初夏一暑天一秋季一明年春天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答: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态度;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 (BD)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