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B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开发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增加人类对过程的依赖2.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
2、中流动。随营养级升高,获得的总能量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4. 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见图)。对该人工湿地的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 L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A. COD、BOD值越高,表明污染程度越低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C群
3、落结构多样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物质的分解只依靠厌氧呼吸的微生物完成5.以下信息传递过程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顺序是()DNA复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植物的胞间连丝“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所含信息的传递蜜蜂跳“8”字型摆尾舞植物鲜艳的花冠吸引昆虫前来传粉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食物放进口腔引起唾液的分泌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ABC D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
4、是伴随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8.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5、是E/D9. 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玉米人 玉米牛人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1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D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
6、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12. 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13. 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
7、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曲线c14. 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15.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和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1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原始生命的诞
8、生和生物的死亡D生产者和分解者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B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除掉,稻田物种多样性上升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18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经捕食食物链流动时只能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的营养级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19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
9、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的天空盘旋,形成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A灰椋鸟种内斗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20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
10、的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22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23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循环。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类元素在过程转化的形式都主要是含相关元素的有机物
11、B两类元素在过程转化时都只能呈气态C图中过程在两类元素循环过程中均可发生,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D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硫元素循环过程中24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其实质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B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C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对珍稀濒危物种合理开发利用,不能盲目地猎杀或采伐25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
12、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只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26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
13、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27下面表格内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和_。(2)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
14、值为_。(3)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_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两对生物:_、_。(4)若某一年因为气候干旱导致食植昆虫爆发,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应该_,该方法属于_防治。28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 1 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 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据图回答:(1)510 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从 G0G3 中选填),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2)与放牧草地相比,8 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多选)。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B植
15、株衰老组织较多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3)据图 1 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 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4)牧草的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单位时间和面积的_来表示。(5)在牧草上喷洒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 2,其中 A 消费者处于第_营养级。(6)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29.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下图是某奶牛场污水处理流程图。请分析并回答:(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_将其中的
16、有机物分解。(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_,这些能量与厌氧池中降解的产物共同参与氧化塘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沿着食物链中的_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鸭等产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3)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_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_,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3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_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_。(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
17、内。(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法。(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三个方面的功能。(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_。31.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
18、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据此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怪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的因素是_。(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表:测定指标A水样B水样C水样D水样BOD(mg/L)培养前培养后247511394
19、5150496050总含氮量(mg/L)培养前培养后5419551953192019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D水样在实验中起_作用。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的吸收,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是_。32.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过程表示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用字母表示)。(2)图甲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3)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4)若
20、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_kJ。(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33.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如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3)某地区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将某种生长迅速的外来鱼大量引进某池塘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这种鱼与本地原有物种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有_。(4)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_,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