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云南梁河一中期中)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实现了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解析:A项与材料无关;B项从材料“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可以看出,秦朝时期相对于西周来说,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即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C项是在秦
2、朝以后;D项属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之一。答案:B2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位大臣的意思是商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否则天下大乱时没有诸侯国的救助就会孤立无援。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师古”,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故选A。答案:A3(2018江苏如皋市质调)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
3、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纣王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官员的监察报告”可知,墓主生前可能任职御史大夫。在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答案为B项;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排除A项;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排除C项;纣王是商朝大王,排除D项。答案:B4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
4、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政治身份的象征,而到秦朝姓氏的象征意义就开始消失了。秦朝疆域辽阔与这一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答案:B5(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有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中央集权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行其
5、大公”C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D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郡县制,对天子并不利,所以国家的寿命是不长久的;王夫之认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没有长久的原因,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C6(2018河南镇平一中期末)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实行分封制解析:A、D项所述情况是指奴隶制时期周朝的情况,故排除;C项是B项的典型表现,故最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故选B。答案:B7(2018山西榆社中学调研)吕氏春秋载
6、“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C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解析:依据题意秦铸造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结合天圆地方说可知其意是秦统一天下,圣王的权力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A项错误,嬴政时铸造半两钱并不是为了突显天圆地方的宇宙观;C、D两项在题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答案:B8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皇权神圣,专制独裁C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D随意性解析:
7、皇帝制度有两大特征即权力的不可转移与皇权的至高无上,本题材料显示的便是皇权神圣,专制独裁。答案:B9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解析:题干材料中秦朝中央官职“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和“少府”的职能体现了秦朝中央官制“家国同构”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未涉及九卿间的彼此牵制,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央官制的管理方式,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
8、,排除。答案:B10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下列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工匠水平的高超解析: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是一般平民之力无法完成的,必须依赖强大的中央政府,由国家出钱组织民力完成。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完成此类工程的先决条件。故选C;A项属于奴隶制度社会;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主要原因。答案:C11(2018安徽舒城中学统考)谈到秦汉、隋唐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唐袭隋规”作论。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汉承秦制”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
9、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解析:“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与郡县制是汉代继承秦朝制度的表现,符合“汉承秦制”,故A项正确;刺史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地方监察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B、D两项错误;封国制是西汉初年出现的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答案:A12(2018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期中)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大臣的矛盾C起到了绝对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
10、时集思广益解析:A、C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皇权与大臣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于群臣”可知该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1)秦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管辖的?(8分)(2)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看,该制
11、度有何突出特点?(8分)(3)对官吏的选择与西周有何不同?(10分)答案:(1)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二级制。(2)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3)西周时官吏的选择实行“官位世袭制”,秦代的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委任才能就职。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
12、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6分)(3)秦朝在中央设置什么官职负责“监察百官”?依据材料三,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何在?(8分)答案:(1)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或皇权专制)。(2)职责: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3)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