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5)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16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手指(5)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手指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

2、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

3、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

4、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手指”。来,伸出你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 2.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师: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他们,我国著名作家

5、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他们,并且把他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不信?请看文中插图(引导学生看插图,)有趣吗?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描述一下他们吗?(学生描述教师点评)其实,不仅插图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中。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都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将屏幕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大屏幕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首先 (大屏幕出示

6、)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这样的写作顺序属于总分总,使整篇文章清晰严谨,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运用。三、细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找到了吗?来,让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话。(板书: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2.师: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让我们一

7、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二)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 1.师: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最能概括大拇指短处与长处的词语来。 2.全班交流。(大屏幕出示表格)谁来说说大拇指的短处是什么,长处是什么(随机填写表格:形状不美 最肯吃苦) 3、感悟写法。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短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大家注意“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生说)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

8、而肥的人,有趣吗?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生读)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长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A读一读,看看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B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看看这段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C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四、学生自学。 1.师: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

9、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请看“学法指导”:(屏幕出示:) A.同桌俩人一组,从3、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学习; B.读一读,了解手指特点,圈出能概括手指短处、长处的词语; C.想一想,作者在描写手指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击,补充屏幕上表格内容。) 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逐一说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短处与长处;然后让他(她)读出在表达上有特点的部分,教师随机点拨一些生词的意思,引导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指导学生朗读。)五、领悟道理 1.师:同学们,作

10、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大家对照插图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部分吧!在作者的描述下,你最喜欢哪根手指?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按正确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什么感觉?再抬起食指、中指 3、同学们,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交流)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屏幕出示 一起读出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教师补充板书:团结 力量。) 4、师: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学生说 团结就是力量) 5、对,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

11、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板书: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团结起来,那就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齐读一遍。 6、“团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老师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我们来读一读(屏幕出示与“团结”有关的名言警句)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3)、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5)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6)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7)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六、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事物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感悟,让自己的成长之路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