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严峻(jn)晦暗(hu)漂渺(pio)怅惘(wng)B羁绊(pn) 纠葛(ji) 骤雨(zhu) 行辈(hng)C糜子(mi) 怠慢(di) 归省(xng) 烧灼(zhu)D褪色(tu) 疏朗(sh) 亢奋(kng) 冗杂(lng)【解析】A.“漂”应读作“pio”;B.“绊”应读作“bn”;D.“冗”应读作“rng”。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春宵震憾登时人情世故B静穆 战栗 偏僻 夜深星阑C撺掇 磅礴 屹立 张灯结采D擀旋 皎洁 严峻 大彻大悟【解析】A.
2、震撼;C.张灯结彩;D.斡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他对当地的人情世故知之甚少,经常被人笑话。B超市开业第一天,闻讯而至的人们聚集在门口,熙熙攘攘,好不热闹。C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这海市蜃楼的奇观实在令人惊叹不已!D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旷世盛典令人叹为观止。【解析】“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中止,属于用错对象。4(湖北鄂州八下期末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
3、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D.袁隆平坚信,自己的“禾下乘凉梦”一定能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B.搭配不当,应将“强烈”改为“有力”;C.句式杂糅,删去“为”“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或“的主要读者”。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鲁迅先生的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文章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都是散文。B“安塞腰鼓”“回延安”“装模装样”“族姊远嫁”分别是偏正短语
4、、动宾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D“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解析】社戏选自呐喊,是一篇小说。6古诗词名句填空。(6分)(1)式微式微,_胡不归_?微君之故,_胡为乎中露_?(邶风式微)(2)_青青子衿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3)气蒸云梦泽,_波撼岳阳城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时空不能阻隔友谊,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5、_海内存知己_,_天涯若比邻_。7综合性学习。(7分)向阳中学八(3)班举办“走近中秋,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相关活动。(1)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月满花香一轮千里到门庭辉宇宙上联:_月满一轮辉宇宙_下联:_花香千里到门庭_(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就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取两个四字词语。(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孔府考察时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还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
6、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3)下面是一幅题为团圆的漫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解读其寓意。(3分)老头子,只见月饼不见人,这中秋节真没意思!示例:这幅题为团圆的漫画揭示了中秋节时,子女只将月饼送给父母,而不与他们团圆的现实,意在告诉人们:像中秋这样的传统佳节,作为子女,应多花一点时间陪伴父母,一起享受其乐融融的亲情。二、阅读理解(47分)(一)(16分)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
7、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
8、想句,便寓绝大感慨。(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注释】锦笺:精致华美的纸。兴阑:兴尽。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姮娥:嫦娥。茂才:秀才。塍(chn) :田埂。擅:独揽,独占。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咸以五色锦笺缀成( 全,都 )(2)高可三四丈( 大约,左右 )(3)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消失,断绝 )(4)无复有此盛事矣( 再,又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或圆,或六角或二层,或三层B细若茧丝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C纸贵于绫 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D而自通商后
9、 成礼而去(周亚夫军细柳)【解析】A.均是代词,有的;B.副词,像/动词,比得上,如。C.介词,比/介词,在。D.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就。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制作一盏灯,要历经一年才能完成,即使耗费百金也在所不惜。(2)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每次灯火经过的地方,(前后)绵延几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11根据文中画线句子,概括伞灯的特点。(3分)伞形或圆或六角;以五色锦笺缀成;灯上镂人物、花鸟。12文中引用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中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引用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中的诗句,既表现了在
10、伞灯的制作上,谈笺纸价格昂贵,又丰富了行文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参考译文】上海城里的元宵节灯火,以伞灯最为漂亮。灯制成伞的形状,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六角形,都用精致华美的五色彩纸装饰而成,五色彩纸被打磨得薄如蝉翼,上面绘上人物、花鸟,这些图画的笔锋和茧丝一样细。制作一盏灯,要历经一年时间,即使耗费百金也在所不惜,但伞灯的展出是最迟的,常常是等到其他花灯兴尽之时,在(农历二月十二)百花节前后,伞灯才开始盛大展出。多的时候达到二三百盏,夹杂着用五彩的吴绫扎成的花枝形的彩灯,偶尔装饰禽、鱼、蝉、蝶的图案,飞翔舞动,栩栩如生。又或者用彩纸扎成亭子的形状,高大约三四丈,名称叫作“抬阁”,有时上面
11、用龙凤装饰,用云母石作为它的外壳,上下通透明亮,光芒照亮数丈远,有的两层,有的三层,每层让穿着精美绣衣的孩童扮演杂剧,常常扮演的是长生殿玉环拜月,兽形的香炉中飘着一缕香烟,云烟迷茫之处显现出月宫,嫦娥站立在宫殿左面,左右的侍女,各执一把团扇,肩上方显现出牛郎、织女两个星座,看上去如在天空中一样。每次灯火经过的地方,(前后)绵延几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笙箫鼓乐之声整夜都不断绝。但是从通商之后,不再有这样的盛事了。同乡的张秋浦秀才在岁事衢歌写道:“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大概是说在伞灯的制作上,谈笺纸比丝织品更珍贵,谈笺纸,是上海本地的特产
12、。雨苍氏说:记录的这些都是琐事,但是插一句感叹之语的话,其中又寄寓了很多感慨。(二)乡村戏事(13分)董国宾走出乡村,记忆中总会留下什么。我最忘不掉的,便是乡村的戏事。乡亲们天天在地里耕作,一旦闲下来,生活中就缺少很多东西。晚上打谷场上要唱戏了,老老少少安闲的时光里,一下子有了滋味,村子也便沸腾了。那时乡村都是这个样子,乡村戏事在乡下是个挺大的事儿,我们那儿称唱大戏,规模再小,也都这么叫。在我们村,我可没少看大戏。我们村常常有戏看,日子也过得热闹,外村人起名“戏村”,他们自然也会跑过来过戏瘾,因为村里就有个戏班子。村子不算大,会唱戏的人却不少,嗓子一亮,人人都说好。这个戏班子都是种田的农民,但
13、他们又颇有些功底。晚清时村里好多人爱唱戏,还出过几个名角儿呢,方圆数百里算是唱得响。世代相传,我们村还真称得上“戏村”,连小孩子也能唱上几段,田埂上片刻休息时间也有人扯着嗓门儿唱。年节里戏事最多,一场赶着一场,地里没了农活,乡亲们有了闲,村子里照样好戏连台。戏班子不用花钱到别处请,村里几个人一撮合,拉起场子就是一台戏。别看戏班子整日泡在泥土里,但演艺还不赖,唱、念、做、打功夫倒是有些底子,只是乐队简单了些,只有板胡、二胡、三弦和锣鼓,可伴奏起来挺有气氛。乡亲们对台上的唱腔听得惯,花花绿绿的戏装和道具,看着也过瘾,倒增添了几分生动和逼真。村东头打谷场上像模像样的戏台没有,只筑个高台,搭个天篷,用
14、布幔(mn)围起来,一个个戏迷就全找到了感觉。入戏的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但小孩子比谁都心急,离开戏还早呢,就搬了凳子到戏场去占地儿。晚饭一过,那才叫热闹,几乎全村人倾巢而出,成群结队地向戏场蜂拥过去,十里八村的人也往这里赶。还有不少百里开外的戏迷,提前住到近处的亲戚家,只等着好好过一场戏瘾。打谷场上,人头攒动,灯火通亮,这大概是小村庄最热闹的事了。三通锣鼓过后,戏开演了,演员唱得正酣。秦香莲最动情,情恻恻、恨悠悠、思绵绵,观众在台下也跟着一下一下抹眼泪。戏曲精忠报国最牵动心魄,爱国名将岳飞在台上骨气正坚。群众对这个铮铮铁骨心仰目捧,只可惜奸臣当权。场下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恨不得蹿到台上,将“
15、秦桧”除之为快。穆桂英挂帅每年都应邀重演好几遍,每次上演,乡亲们都充满了豪情和满足。那时我的最爱当属孙大圣,孙大圣金箍棒一耍,我只觉得两眼冒金光,真逗真开心。戏曲把乡亲们的魂勾了去,演到情深处,整个戏场像开了锅。戏班子在台上塑造历史人物一大串,生活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有位演员到外村串亲戚,半路上蹿出一伙人,拦住他就往回赶。他们说看戏时曾看见他演秦桧,死活不让他进他们的村。但是叫孙涛的小演员不一样,有个模样俏丽、人品贤淑的外地女子找上门来,非要嫁给他,只因小孙涛成功地塑造过正面人物小罗成。那姑娘一次次跟着看戏,着魔似的仰慕剧中人物小罗成,也着魔似的爱上了小孙涛。俩人遂因戏结缘,真是痛快。巴掌
16、大的村除了种庄稼,再就是戏事,乡亲们日子颇欢畅。走出农村很多年,但乡村戏事我怎么也忘不掉。(选自陇南日报,有删节)语文八年级下(配人教) 121 122 语文八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语文八年级下(配人教) 123 124 语文八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13“我们”村为什么被称为“戏村”?(3分)因为村里有戏班子,常常有戏看;村里唱戏人颇有功底且出过名角儿;连小孩子也会唱几段戏。(每点1分)14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场面描写(1分),写出了远近的人们赶着去看戏的热闹、盛大的场面(1分),突出了乡村戏事的吸引力之大,侧面表现出
17、戏的精彩(1分)。15任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场下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恨不得蹿到台上,将“秦桧”除之为快。运用神态、动作描写(或:侧面描写)(1分),通过观众的反应写出他们看戏的痴迷(1分),侧面突出演秦桧的演员演技的高超(1分)。16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2分);点明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乡村戏事的怀念之情(2分)。(三)墙上的春天(18分)张金风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孩子们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吉祥可爱的胖娃娃,珠光宝气的仙女,娇艳美丽
18、的花儿,五谷丰登的粮仓,眼前一晃,仿佛都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都有了底气和希望。“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每年贴年画的时候,娘总是这样说,爹就憨憨地笑。贴年画是最隆重的。腊月的最后一天,屋子已经扫过尘,四壁也干净了。娘用小锅煮了糨糊,爹开始糊墙。他用旧报纸把卧室四壁糊好,独留下贴年画的地方。年画要最后贴,就像戏台上的高潮,总要留在吊足胃口的时刻。爹比量好上下左右的位置,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爹用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匀地涂满薄薄的糨糊,将崭新的画贴上去。糊了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爹轻轻抻着,用力大了,半湿的年画容易破,抻得太轻了容易
19、起褶。贴上新年画,爹用新笤帚仔细将年画扫一遍,年画就像被熨斗熨过的衣裳一样平展。爹又裁好一溜儿二指宽的大红纸,给年画四边镶上红边,就更辉耀四壁了,就这样,新的希冀便翻过了旧的光阴。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炕头是娘的年画区:手执莲花在水中嬉戏的“荷花娃娃”,骑着小金马的“美好前程娃娃”,背依硕大金元宝摇拨浪鼓的“富贵娃娃”,不管背景如何,主角永远是一个穿红肚兜、胳膊像嫩藕一样的栩栩如生的俏丽娃娃。炕头能贴两张大画,另一张必定是戏曲画,那是金钗闪烁、玉翠簇拥的新婚女子,那是喜庆的百年好合,步摇、钗环、玉佩、流苏,世间女子的艳丽和奢华都堆在我家的炕头上。炕尾的墙是爹的园地,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它,爹
20、喜欢花鸟画,炕尾年年是花样不同的四季联,画工细腻精致,梅兰竹菊清雅高洁,梅花争春的花蕊细致生动,松鹤吉祥的松树干风骨凛然,而鹤的情态从容谦和,各样水果逼真到似乎能闻到香气,我常常近距离地逼视它们,恨不得趁没人的时候啃一口。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早就认识了北方乡村没有的花儿,牡丹、荷花、菊花、山茶、梅花、兰花,还认识了佛手、枇杷、香蕉等南国水果,认识了如意等普通老百姓绝没有机会认识的物件。我家炕尾曾经贴过一张美人图,一个钗环简素着紫红衣衫的少女手挽一只竹篮,窈窕行走在乡间路上,身边有绿树挺拔,背后是一条似乎听得见哗哗流水的河。画的右下角标有“西施浣纱”四个字,我那时刚刚上学,不认识“浣”,一直
21、读成“完”,也不知西施是谁。后来有一天,读过不少书的小舅来我家,我才得知“浣”的读音,也认识了叫作“浣溪沙”的词牌名。不仅如此,每当看到岳母刺字连环计西厢记西游记卧冰求鲤之类画时,我总央求主人读一下画的题目,讲一下画里的故事,那些故事给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爷爷的炕头贴的是松鹤延年太极仙翁;二叔家的年画是电影剧照加文字,简直是一本墙上的彩色连环画;八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家的年画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总有李玉和神情里的果敢和智慧,李铁梅手擎红灯
22、的坚不可摧,还有红色娘子军用脚尖点地的舞蹈场面;六奶奶读过学堂,她家的画有梁红玉文姬归汉搜孤救孤等。年画是看得见的好日子,日子不论贫富都要用心挑选吉祥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当我遇见这首古诗的时候,几乎是一遍成诵。它说的是我们家家户户墙上的年画啊,那是我们墙上永不老去的春天。(选自2021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7请简要概括年画对童年时期的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给“我”许多美好想象(1分);打开“我”的眼界(1分);给了“我”文学的启蒙(1分)。1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3分)运用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
23、1分),“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轻轻抻着”写出爹贴画时小心翼翼、认真仔细的样子(1分),突出爹对贴年画这件事的慎重,可见年画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美好希望(1分)。(2)第段画线句子“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中的“擎”换成“放”好不好?为什么?(3分)不好(1分),“擎”这个字上面是敬,下面是手,意为用手恭敬地举起,突出了人们对年画的敬畏和尊重(1分),换成“放”字,便没有这种效果(1分)。19有人说将文章标题“墙上的春天”换成“墙上的年画”更为切题,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3分)“墙上的年画”不如“墙上的春天”好(1分)。以“墙上的春天”为题,运用了比喻的修
24、辞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文章结尾句相呼应,“春天”是一年的起始季节,饱含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点明了文章的中心(2分)。20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古诗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古诗是咏画的,引用古诗赞美年画能和其他画作一样凝固美好生活场景;表明年画给予自己深刻的影响,表达了自己对年画的喜爱之情;扣题目,“春去花还在”的特征与“墙上的春天”意味一致;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气息,使文章显得典雅厚重。(答对3点即可)21贴年画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哪些生活态度?请简要分析。(3分)乐观向上:年画上都是“看得见的好日子”,表现的是人们在辛勤一年之后,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1分);重视精神需求
25、:将年画贴在炕头、放弃对日用品的购买换年画,表现的是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要为自己的趣味和生活理想留下空间(1分);庄重认真:人们贴年画时极为细致,体现出浓重的仪式感(1分)。三、作文(50分)2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节日”的解释:纪念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请以过节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目二: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文化是技艺,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如骑楼、哈亭;文化是器具,如会鼓、天琴;文化是诗歌,如天净沙秋思望岳;文化是个人,如杜甫、苏轼;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握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文章。要求:拟好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