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133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全真模拟 文综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考试文综试卷命题人:黄明聚 黎芝根 熊乐安24“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或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走向崩溃C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D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步走向崩溃【答案】C考点:宗法分封制度。A项内容只是材料内容中的部分,并且是作者用来比较诸侯国间相灭的少的,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的“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

2、少数”表明此时的分封制还没有走向崩溃,所以B项错误。D项无法体现,所以D项错误。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C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D齐民要术【答案】A考点: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可以判断“这个时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A是荀子的主张,符合题意;BCD都是春秋战国之后的思想。26、雅典“法律

3、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 若新法有害于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若控告成立,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法律成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 B、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庄重且具有神圣地位 C、法律具有不稳定性,存在不断更改的随意性 D、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公民大会【答案】B考点:雅典法律的特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雅典法律的神圣性与威严地位,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对统治阶级的作用,所以A项错误。C项为错误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法律时时修改的内容。D项为无关

4、项27、俾斯麦说:“一个期待着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 社会主义者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C、宰相在政府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D、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人民生活【答案】B考点:德国的社会保障思想。从材料“一个期待着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很容易的看出来德国正在用非暴力的手段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故选B。28.一学者在评价一本书时说:它不仅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

5、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该书的作者是( )A.哥白尼 B.牛顿 C.瓦特 D.爱因斯坦【答案】B考点: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信息可知是牛顿力学体系,故B项正确。29.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B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C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D未看到英国

6、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答案】D考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根据题干“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根据材料可知,D符合题意,作者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但实际上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 )A 内外因辩证观点 B西方中心观点 C 文

7、化全球化观点 D文化多元化观点【答案】B考点:史学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从材料“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 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可以看出费正清是站在西方侵略的角 度进行的分析,是持有的西方中心论,东方在西方的侵略面前是被动的回应,故选 B。31.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略,印入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A.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商业广告的制作 D.推销技术革新【答案】D考点:大众

8、传媒的发展。某一时期的报刊反应特定社会的变迁,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的启事,反应了推销技术的革新。32、“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A、批评新政中止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 B、批评新政扩大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C、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 D、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答案】D考点:罗斯福新政。 依据材料 “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 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33、1

9、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共大使馆”举行。几个小时后,麦克洛斯基又奉白宫的指示,修正自己的说法,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官方发言人第一次使用这个正式名称,而且,麦克洛斯基在讲话中反复说了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反映了( )A、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B、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C、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D、尼克松主义的推行【答案】D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美国国务卿在讲话中承认“中华人民共

10、和国”,但并不代表美国放弃“两个中国”言论,B项不对;C项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上提出的;材料反映了美国希望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故选D。34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对此举所表达的政治含义的议论,你认为最为确切的是( )A否定列宁的历史功绩 B与苏联的历史相切割C继承俄罗斯民族文化 D表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答案】B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列宁格勒市是以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名字来命名的。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将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目的是为了与苏联的历史相切割。故选B。35. 一日本学者在200

11、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进行抗日战争教育B.日本政府没有反省侵华战争,有意歪曲侵华战争C.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D.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部分日本青年扭曲历史【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日本侵华历史问题,意在考查鉴别和分析中国日两国青年对历史问题认

12、识的差异性。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认识到日本对中国战争的侵略性,对靖国神社的认识,差距则更大;日本青年得出正确结论的则更少。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部分中国青年对历史的忘记以及大部分日本青年对历史的扭曲。故选D。40、(25分)2014年3月,马航失联引起了人们对飞机生产和制造的关注。失联飞机的生产商美国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步波音公司于1916年创办。当年即获得美国海军50架飞机的订单,波音公司从此站稳脚跟,军用机研制和生产成为其主要业务。材料二、拆分和发展20年代,波音公司业务发展到航空运营。1934年美国政府状告其垄断,根据

13、空邮法案“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的规定,波音公司被强行拆分,仅保留航空制造部分。3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1935年开始生产的B17和1942年制成的B29重型轰炸机,在二次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继续研制生产出B一47、B一52重型轰炸机和KC135空中加油机等,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巨头。材料三、 建立“波音帝国”二战后,波音公司利用战时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全力进行大型喷气运输机的研发制造。60年代中期,公司重心转向大型民用喷气飞机制造。1957年研制成功波音707喷气式民用客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发展了从波音727到777等系列型号,牢牢占据世

14、界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头把交椅。1996年,收购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1997年,兼并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2000年,收购休斯航天和通讯业务分部。目前,波音的用户遍布145个国家,业务部门分布于美国和全球6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0万名。(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波音公司起步时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5分)(2)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波音公司拆分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8分)(3)据材料三,归纳波音公司空前发展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发展原因。(6分)【答案】(1)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科技成果:石油的开采、飞机的发明(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波音公司提

15、供了军火市场。(2分)(2)拆分背景:为克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4分)发展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二战后的冷战,两大阵营对峙,对军用飞机产生了巨大需求。(2分)(3)发展表现:重心由军事转向民用领域,成为民用航空市场的霸主;(2分)通过兼并,扩大公司规模,扩展公司业务;(2分)业务分布范围广,成为巨大的跨国公司。(2分)发展原因:科技:利用二战时期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将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2分)经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推动。(2分)国际环境:利用二战后的和平环境实行转型;两极格局解体后

16、,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潮流。(2分)(说明:每个方面答到一点就给2分) 考点:工业革命;全球化。(1)依据材料一可知,波音公司于1916年创办,当年即获得美国海军50架飞机的订单。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公司起步时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科技成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波音公司提供了军火市场。(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波音公司被强行拆分,仅保留航空制造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冷战,对军用飞机产生了巨大需求,所以波音公司于3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3)二战后,波音公司“重心转向大型民用喷气飞机制造,牢牢占据世界

17、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头把交椅”。“1996年,收购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1997年,兼并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通过兼并扩大规模;“业务部门分布于美国和全球6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0万名”,成为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第二小问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史实分析波音公司空前发展的原因。41、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其贸易路线起源于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贸易。通常我们提到三角贸易,总会想到的是那罪恶的黑奴贸易。其实三角贸易,也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三图描述的是先后三个时期的三角贸易。 图

18、1图2 图3请对比图1、图2、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方面对图片信息进行解读。(12分)【答案】信息解读示例:视角一,从时期、背景解读:图1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初期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新航路刚刚开辟,美洲被发现。图2是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三角贸易,由于种族灭绝政策与印笫安人锐减,为开发美洲而兴起黑奴贸易。图3是19世纪年前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大力推进,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视角二,从殖民贸易内容解读:图1中的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金银,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然后以金银换取亚洲的丝绸、香料,而美洲的玉米、甘薯也传入中国。图2中的欧洲殖民者将廉价工业

19、品运往非洲,然后从非洲掠夺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再将美洲的金银、原料运回到欧洲。图3中的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然后从中国进口茶、丝等原料、半成品,把中国变成英国工业发展的原料产地;再将工业品出口到印度和中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视角三,从殖民扩张方式解读:图1、图2时期的殖民属于原始的、带有赤裸裸血腥色彩的早期殖民扩张方式,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需要,注重贵重金属货币的掠夺;图3反映的19世纪前中期的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急需市场(商品与原材料),故其殖民重点在于不惜手段打开中国市场。视角四,从影响解读。对欧洲

20、殖民者而言:图1、图2时期的三角贸易主要为欧洲提供大量贵金属货币,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引发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从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图3时期的三角贸易则为英国开拓了新的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对亚洲、非洲、美洲被殖民地而言:一面破坏,带来深重的灾难,包括财富的掠夺、文化的摧毁、人口的贩卖,甚至种族灭绝,造成长期落后等;一面建设,主要指近代文明因素的传入,包括先进技术、思想、制度等。对世界整体发展而言:三角贸易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贸易,推动世界整体化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考点: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

21、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从时期、背景解读。也可以从殖民贸易内容解读。也可以从从殖民扩张方式解读等。不管选择怎样的解读,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官吏受贿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赃一贯以下杖刑八十,至四十贯斩;官吏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摘自

22、大明律材料二 都察御史”专纠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下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成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葺、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饬。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黜陟。大狱重囚,无鞠于外朝,皆刑部考察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附循外地,各专行敕行其事”。 摘自明史职官志二材料三 嘉靖41年(1562年)(内阁首辅大臣)(严)嵩垮被抄,出金三十万两,银二十万两。 摘自明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6分)及目的。(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5分)【答案】(1)措施:制定法律,实

23、行严刑峻法;(2分)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2分)打大老虎,严厉惩处腐败。(2分)目的:确保封建官僚机构的正常运作,防范和抑制官场腐败;(2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分)(2)简评:积极:利用法律约束,实行监督制度,打大老虎,措施具体、全面,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后世所借鉴。(3分)局限: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其政治制度是一种典型的人治,而非“法治”,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2分)考点: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1)明朝建立后加大了对吏治的整顿程度,通过制定法律,实行严刑峻法,同时设置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等,严厉惩治贪官污吏。明朝政府这样做的笨根本目的自然是为了

24、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2)对明朝整顿吏治的评价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对吏治改善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整顿,是典型的人治,并不是法治的手段,因此无法做到官员腐败的杜绝的问题。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查临时约法,原为临时政府而设,自公布施行以来,于兹已二十阅月矣,其于国家之根本组织,固系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粗具规模;然于国家之政治刷新,要亦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综计临时期内,政府左支右绌于上,国民疾首蹙额于下,而关于内治外交诸大问题,利害卒以相悬,得失仅以相等,驯至国势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

25、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夫以吾国幅员之广漠,人户之众多,交通之隔绝,革命而还,元气凋丧,欲持急起直追之策,以谋闾阎一日之安,纵遇事假以便宜,犹恐有所未逮;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1913年10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并概括指出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6分)【答案】(1)背景:袁世凯控制了政权;得到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的支持。(5分) 看法: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制约了总统权力,阻碍政府施政和国家发展。(4

26、分)(2)评析:反民主;目的是废除临时约法;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阻碍民主共和进程。考点: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1)第一个问题要说明文件出台的背景,可以从他镇压二次革命控制实权、帝国主义撑腰、立宪派旧官僚支持等方面回答;第二个问题要求概括指出袁世凯对约法的看法,运用上面的信息比较容易回答;(2)要求简析这些看法,一般看法确定之后评价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如本题的评价就可以从他的目的、及其在此目的下的复辟独裁活动等方面组织答案。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

27、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材料二:1951年9月48日,与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

28、关系史第8卷(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7分)【答案】(1)变化:从制裁日本到保护扶植日本。(4分)原因:战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惩威胁美国的利益;(2分)战后,亚洲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2分)(2)战前: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日本“先发制人”,从事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3分)战后:改变了亚太格局,美日开始结盟;(2分)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2分)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美苏两极对峙

29、格局的形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对日本的政策从制裁到保护扶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制裁日本,是因为日本发动了二战,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扶植日本是在于中国革命胜利后,冷战的需要。(2)注意审题“分别” 造成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前美国的制裁一方面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也促使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改变了亚太格局,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

30、张。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张謇,江苏南通人,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学传统教育,具有忧国忧民、匡扶天下的远大胸怀。1894年会试夺魁,高中状元,并走上仕途,担任翰林院编修。张謇早年与李鸿章私交甚笃,成为政治密友。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蒙受极大屈辱,政局变动刺痛了张謇,愤而与李鸿章绝交,后来又参加强学会,成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支持者,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的张謇政治上赞成维新变法,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主张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道路,经济上大力倡导“实业救国”。他曾撰文说:“救国为目前之急,比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而根本则在实业(即工商业)。”又说:发展实业应

31、“听之民办”,重点应发展纺织业和钢铁工业。材料二:张謇不仅是“实业救国”的倡导者,而且是积极实践者。1896年张謇慨然辞官,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私营企业,人们称之为“状元实业家”。张氏企业逐步壮大,尤其在一战期间达到顶峰,资本、利润均创历史最佳业绩。但一战结束后,张氏企业逐渐陷入困境,到1926年张謇逝世时已处于破产境地。(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张謇转向“实业救国”道路的多种因素。(6分)并比较张謇与李鸿章在发展实业上的不同。(4分)(2)简要评价张謇“实业救国”的道路。(5分)【答案】(1)因素:传统儒家爱国忧患意识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3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每点2分,共6分)不同:张謇大力发展商办形式的私人资本主义,李鸿章大力发展官办封建性的工业;张謇兴办的主要是民用工业,李鸿章大力发展的主要是军事工业。(每点2分,共4分)(2)评价: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具有进步性;(3分)反对革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其救国道路必然失败。(2分考点:张謇;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第一问从材料中的“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学传统教育,具有忧国忧民、匡扶天下的远大胸怀”、“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蒙受极大屈辱,政局变动刺痛了张謇”、“参加强学会,成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支持者,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得出“传统儒家爱国忧患意识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洋务运动破产”、“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三个因素,根据张謇所生活的时代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一因素。第二问张、李二人所办实业可以从其性质和行业上去进行比较,不难得出结论。(2)题目要求评价,应该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从张謇实业救国的道路实行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取得一定的成效,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一面;而最终的结果并没能成功则得出其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