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简述该政策的内容并予以简要评价。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方法从背景、目的、基本内容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探讨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确立积极进取
2、、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树立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信念。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教学过程: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引导学生分析“非常时期”的“非常”原因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忧: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企图恢复其“失去的天堂”。外患:帝国主义敌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妄图将其扼杀在摇蓝中。2、非常政策战时共产方义政策主要内容:余粮收集制(核心)但在执行过程中,被征购的不仅是余粮,往往连必要的口粮和种子粮也被征集,不但收购价格极低,而且所支付的纸币经常急速贬值,因此近乎无偿剥夺。工业国有化非国有化的只有一些小
3、型或特小型的,且它们必须接受国家监督并务必完成国家订货。企业失去一切自主权。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有效地保证了前线和后方最必需的生产和供给,但却不是一种适合生产发展需要的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济管理体制只注重行政命令和高度集中领导,而不讲求经济效益、经济核算和发挥企业的活力,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国内贸易国有化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取消所有私人商业,排斥自由贸易,经济关系实物化。强制义务劳动制。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主要内容后,进行评价。 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前线物资供应,取得战争胜利,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
4、它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脱离俄国社会实际,严重超越人民群众承受水平。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长期战争的影响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 19201921年遭遇大旱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实施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思考:苏俄发生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区别。2、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政治危机的表现。 结论:想直接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做法行不通。三、新经济政策的的实施 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1、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经济政策在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方面的内容,并注意与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 1)稳定货币政策停止随意滥印货币,遏制通货膨胀。 2)恢复商业、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3)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向资本家和中外合资的形式,恢复轻工业生产。 4)恢复集市自由贸易。 5)组织各种股份公司和合资公司。 6)向私人经营出租中小工业。 7)发展国际贸易。 8)国家从商业及税收中积累资金,发展重工业。 9)新经济政策还实现了经济核算制,取消了义务劳动制,甚至尝试了股份制。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现实作用: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理
6、论贡献: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经济规律的、适应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第45、46课时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苏联工业化的历程,认识苏联工业化之路的特点及利弊。了解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探讨其得失。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简要予以评价。过程与方法:根据个人阅读兴趣,选择有关斯大林的书籍加以阅读,通过具体的细节去品位历史,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济和教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
7、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严重影响,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科学,解放思想,培养现代公民意识。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济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苏联发展工业化的原因: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2、苏联工业化的内容时间: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大。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追求高速度。3、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本国力量进行高积累。积累的方式:政府把国有企业、矿山、
8、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作为工业化资金。征收农业税。号召人民艰苦朴素。扩大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4、对工业化的评价:忽视了用提高经济效益来扩大积累的根本手段,是粗放型增长的方式,使经济军事化和重轻结构失衡。苏联的工业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并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以人民群众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原因: 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急于解决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克服小生产者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发展粮食生产,缓解工业
9、化进程中的粮食危机。(直接原因)2、农业集体化的内容: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消灭富农阶级;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3、农业集体化的实质 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选,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4、评价农业集体化积极: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处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初步缓解了粮食征购危机。教训:违背了列宁提出的自愿和逐步原则,带来了许多本可
10、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5、农业集体化的教训: 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 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三、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国际环境:一战后苏联虽被围困,但也获得了20年和平的国际环境。斯大林利用这种被围困的形势,作为推行国家直接工业化方针的激励条件。 与德国建立起微妙的关系,形成通
11、向外部世界的特殊通道。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了苏联急速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经济:农业国,农民意识、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农民小生产者的特性使整个社会都急于求成。思想: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水平低,缺少科学分析的头脑,凭主观愿望、长官意志、政治热情办事,甚至把科学分析视为右倾,严加批判。历史传统:封建专制主义基础很强,极权主义传统影响,把民主制等同于资本主义。 俄罗斯一贯大国追求,再加上特殊的国际环境,使苏联领导人迫切要求建设独立的国防工业和强大的国防力量。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具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 良好品性:坚定性,政治敏锐性、刚强而有毅力。 缺陷:嫉贤妒能、粗暴任性、主观片面等
12、。2、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度集中 1)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把宏观和微观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指令性,国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排斥市场调节,把市场调节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通过党和国家机关发布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采取行政组织手段,组织经济生活。2)政治: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党和国家融合为一,国家完全隶属于党,党包揽一切。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干部任职终身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3)思想文化: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 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
13、性,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实质是文化专制主义,造成思想的长期教条化和僵化。3、评价斯大林模式1)积极方面:是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质的进步。是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白日做梦了重要启发。2)消极: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下降,生产力低下。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和个人迷信的盛行,导致社会意识的贫困和教条主义及形而上学盛行,使社会
14、知识潜力遭到巨大破坏,学术思想上的创造性受到严重压制和摧残,社会政治思想水平日趋下降。在长期突出阶级斗争的政治高压下,社会政治气氛和人与人的关系很不正常。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为维护他的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和从这种政治经济体制中得益的一大批党政干部构成的社会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3)结论:斯大林模式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致性的内涵,如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现工业化、电气化和机械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如有限度地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保留国家等;也有对马列主义的背离,特别是搞个人专制、个人崇拜,不
15、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实行产品计划经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等。如果说在特殊时期这些弊端还没有充分暴露,高度集中的体制能够发挥奇效的话,那么,当时代主题发生变化后,这种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再当做社会主义实践的普遍模式推广于世的话,其矛盾和弊端自然就很快暴露无遗了。第47、48课时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简要评价,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
16、体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背景、内容、特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的异同点。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畅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历史上几次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重点: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总结主要的改革背景。2、改革的内容第一: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业是改
17、革的突破口。原因长期以来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对农业重视不够,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很多政策和制度不尽合理,因而农业效益及农产品商品率极低。改革措施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税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农业的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撤销机器拖拉机站;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种玉米,搬迁农学院等改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主要措施)评价:农业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存在冒进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久又再度出现了危机。2)工业体制改革精简机构、权力下放,把原来52个中央专业部精简到25个,裁减9
18、0多万行政管理人员。经济管理由原来的条条管理改革为块块管理,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结果:由于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又出现了严重的地方主义、地区禁止主义,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生产下降加剧。第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1)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评价:揭露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事实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在苏联国内及国际共运中,对促进摆脱苏联模式,解放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局限性没有深入分析产生个人崇拜的客观原因和制度上的弊端,强调了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对领导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的实质缺乏分析,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应如何完善党的领导这
19、样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解决。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措施改组内务部。缩小内务部的权限,加强监督机关的职能,加强监察部工作。 平反一批冤假错案,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力图改变以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状况。3)干部制度改革。措施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第三:意识形态方面的改革。经济领域强调物质利益原则政治领域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理论。文学艺术领域提供现实主义第四:对外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是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改革是苏联旧的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推动促成的,不是赫鲁晓夫个人的心血来潮。改
20、革揭露了苏联旧体制的弊端,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解放了思想,对突破斯大林模式有积极作用,对国际共运有巨大影响,中共以苏联为鉴戒,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局限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以及在揭露方式上的缺陷对国际共运的混乱和分裂带来了严重影响。赫鲁晓夫唯意志论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观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规定在十年内,超过美国,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等。)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改革的主要特点:市场由国
21、计划来调节,国家计划无所不包。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不发展个体所有制,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2、评价改革:总体说是苏联改革进程的逆转。政治体制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趋于停滞、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旧的行政管理方法大部分恢复。意识形态方面强调科学评价估计社会主义,纠正了赫鲁晓夫的“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分阶段的建成论。对外政策方面由缓和走向扩张。1975年起以推行扩张型的进攻战略为重点。对东
22、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则提出有限主权论,以社会主义大家长自居。三、莫斯科落日1、改革的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3月1988年6月。第二阶段:1988年6月1991年12月。2、第一阶段的改革内容:1)思想理论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由于提倡公开无限制,批评无禁区,使自由化泛滥,使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2)经济方面强调重视经济发展提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发展先进科技,提高社会生产力;根本改革经济体制。(反对把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式存在。提出要
23、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 由于人为及制度的种种原因,改革遇到极大阻力,一些因改革涉及自身利益的人公开阻挠改革;另外,也由于体制的制约使改革难以进行。)3)对外关系方面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对东欧国家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强调各国有根据自身国情有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自由。3、第二阶段:剧变阶段1)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2)把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3)建党思想上向社会民主党转变。4)实行总统制。5)加速推行深化经济改革。 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的比重;扩大集体所有制;发展个人所在地。 积极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全面市场化,打破国家垄断,价格全面自由化等。6)八一九事件及苏共瓦解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