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题规范练(三)(分值:37分,建议用时:20分钟)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
2、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
3、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1)根据材料一的信息概括其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与传统大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
4、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可知,其核心观点是中国的崛起将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和引起世界动荡。第二小问,从多角度进行对第一小问得出的观点进行驳斥,如从政治、经济、思想、历史、现实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崛起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建立“无边界的资本帝国”;不与传
5、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实力。第二小问,从对美国、世界和其他国家三个角度来分析其影响,如促进美国崛起,使其成为“世界国家”;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答案】(1)观点:中国的崛起,将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和引起世界动荡。驳斥:儒家倡导“和为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国不谋求霸权”是我国外交的基本路线,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事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国的崛起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等已经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任答其中四点即可)(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建立“无边界的资本帝国”;不与传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实力。影响:促进美国崛起,使其成为“世界国家”;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
7、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
8、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示例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