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366KB ,
资源ID:112902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90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据史书记载,商代饮酒风气极盛,已出土和传世的商代青铜器中多为酒器,而甲骨卜辞中也有大童商王祈求降雨、预祝年成的记录。由此推知,商代A. 统治者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B. 酿酒业是手工业的杰出代表C. 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D. 贵族们的生活十分奢靡腐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商代已经出现了与粮食有关的酿酒的器物。统治者也重视祈求降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酿酒业的发展,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材料并不是在讲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无

2、法体现贵族生活的情况,排除D项。2.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 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B. 经营规模受到资金的限制C. 主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D. 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答案】D【解析】官营手工业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是为政府贵族生产消费品,故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因为其生产不计成本,故B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官府以及皇帝服务,故C错误;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故

3、D正确。点睛:由材料中“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可以知道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3.唐初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官奴婢与刑徒、番户和杂户,没有人身自由;也有少量的短蕃匠(可纳资代役)、和雇匠(政府出资招雇的匠人)北宋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或麟差”,“当行”工匠需付给一定的“雇值”,据此可知A. 工匠身份的变化是促使北宋手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B. 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有所松弛C. 北宋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唐朝D.

4、北宋官营手工业处于优势地位【答案】B【解析】北宋手工业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工匠身份变化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唐代和宋代的工匠身份的比较可以看出,唐代的工匠没有人身自由,而宋代则是雇佣关系,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宋和唐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了宋代手工业者的身份,并没有说明宋代官营手工业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错误。4.下表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春秋晚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日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燃料,用水排鼓风南

5、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A. 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 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 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 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工冶炼的铁器,但并不能说明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故A排除;材料反映了秦朝铁兵器很少,汉代冶铁官营,并且用煤作燃料,以水排鼓风冶铁,这些条件使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军事战争与冶金技术的关系,故C排除;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社会生产,故D排除。5.下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乎宋代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宋代出处

6、记载内容续资治通鉴长编普(宰相)尝以隙地私易尚食圃营邸店,夺民利续资治通鉴长编鲁宗道为谕德(官职)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续资治通鉴长编敏中(参知政事)因密使吏访其贼,吏食于村店宋史街道卒除道,侵子融邸店尺寸地,至自诣开封府诉之A. 社会习俗受商业冲击彻底改变B. 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C. 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D. 政府官员经营商业使社会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关键信息“村店、邸店、酒肆”。根据材料“村店、邸店、酒肆”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出现民间集市,为商业服务的设施反映了宋代商业繁荣发展的局面,C项正确。题干未反映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A。题干无

7、法体现政府商业政策,排除C。材料未体现政府官员经营商业使社会矛盾激化,排除D。6.“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A. “城”与“市”完全分离B. 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C. 商业活动受到了限制严格D. 经济功能在不断削弱【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可知,材料中的城市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故B项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C与材料无

8、关;D与史实不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点睛 古代城市的演变:1、周秦迄唐代:(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2、宋:(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3、明清:(1)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手工业技术发达。7.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的引导宣传B. 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

9、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D. 自然经济的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主要是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重视家族观念,侧重于耕读;而近代,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主张实业救国的思潮等兴起,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排除A;B项仅是古代家训形成的原因,排除;D项是变化产生的背景性因素之一,但与C相比不是最佳答案,毕竟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是发展的主旋律,排除。8.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A. “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弩”(商鞅)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

10、,厚本抑末”(明太祖)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D.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A项中“事末利举以为弩”、B项中“厚本抑末”、D项中“工贾皆其末也”的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存在抑制商业发展的倾向。故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中的信息“商不通则农病”体现了作者重视商业发展的态度,故本题应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

11、性选择的结果。”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考虑,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AB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时统治者为维护自然经济而作出的

12、必然选择,在自然经济未占主导地位前并未推行,故C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分不开的,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产业,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历朝统治者莫不重视,故D项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10.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清朝禁止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重农抑商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C朝贡贸易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D铁犁牛耕

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汉代走向成熟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汉代以后铁犁牛耕走向成熟,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禁止对外贸易,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只是限制百姓从事商业活动,并非禁止,排除B项;朝贡贸易是官府主导下的对外贸易,不以获利为目的,除此而外还有民间对外贸易,“唯一形式”说法错误,排除C项。11.汤因比指出:“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

14、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世界与西方的冲突”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在于A.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西方对世界各地区的殖民扩张侵略C. 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D. 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走向密切联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世界与西方的冲突”一个重要结果,但不是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故排除A;“西方对世界各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是“世界与西方的冲突”的原因,不是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故可排除B;“世界与西方的冲突”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是对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故

15、此题选C;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走向密切联系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中的“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了四、五百年”时间不符,故可排除D。12.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A.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 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 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D. 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中国远航是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

16、航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西方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正确;自然地理条件、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是影响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错误。故选D。13.“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A. 引发了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B. 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C. 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动D 加剧了殖民扩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C【解

17、析】从材料反映的价格上升四倍即造成物价上涨的现象来看,表明出现价格革命,使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巨大利益,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故答案为C项。英国圈地运动从14、15世纪开始,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文艺复兴运动爆发于14、15世纪,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排除D项。14.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历史趋势是A.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B. 英国逐渐丧失世

18、界工厂的地位C. 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D. 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提供的时间节点不难看出其成立适应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但到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革命的扩张使殖民公司失去存在的必要性。故D正确。【详解】15.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

19、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 企业兼并B. 世界市场的形成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财富资源的猎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放映了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和财富资源的猎取,但不符合“实质”限定,排除AD;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由材料“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可知这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16.“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

20、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支撑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传播基督教只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原因,相比经济上的要求而言,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选项错误,对转口贸易利润的追求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现;D选项错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不是新航路开辟的要求和内在动力。故正确答案为B

21、选项。17.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缩影,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鬼国通商是南浔地区经济发生变化的诱因B. 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 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D. 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南浔地区的丝绸大量运到上海出售,与外商进行贸易,生意繁荣,许多农民

22、都从事纺织,不愿意种地。材料无法体现资本输出的信息,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特点是以商品输出为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说明鬼国通商导致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外国商品的入侵导致该地区农民纷纷不种地,均从事纺织业,显然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某学习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A. 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C

23、. 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男耕女织、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钢铁厂、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分别属于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正确;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只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之一,A排除;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只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之一,C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之一,D排除。故选B。19.下表是1894年和1910年国产纱和洋纱在我国部分地区销售统计表。对此表数据变化信息分析正确的是1894年1910年长江中下游七口

24、岸国产纱13.6%28%洋纱86.4%72%华北四口岸国产纱6.3%19.9%洋纱93.7%80.1%A. 国产纱的销售量逐渐占据优势B. 洋务运动刺激民族工业产生C.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D.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中可知,国产纱的销售自1894年后到1910年呈上升趋势,洋纱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为D;从材料看出1894到1910年国产纱销售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在半数以下,不能说占据优势,A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与材料不符,B错误

25、;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点睛】掌握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读懂材料。20.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年份广州上海18431430018455430514618462843125171850344413794A. 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B. 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D. 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答案】A【解析】由题干来看,广州生丝的出口量1843年后虽有起伏但是维持了较高水平,而上海则是是从无到大量出口,出口量远远高出广州,广州和上海

26、都是江南地区的城市,所以可以推知A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A;单凭两个城市的生丝出口和上述时间不能得出B,而且B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题干仅仅是中国生丝出口情况,没有和其他国家的比较,故不能得出C;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D。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21.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

27、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经济管理与体制建设向法制化转型B. 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C.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D. 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民国初期商业法规的完善以及制定法规时结合本国国情,并借鉴外国法规,这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管理与体制建设向法制化转型,选项A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排除B;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民国的政治体制,而非发展实业,选项C排除;近代中国,

28、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22.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A.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B. 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C. “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D. 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结合

29、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洋务运动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故A排除。材料反映士子对于工作一无所知却参与洋务,没有两难选择,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故C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23.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30、【答案】B【解析】福州船政局采取“协造”方式生产,显然是出于经费困难,这样做主要是缓解造船经费问题,B正确;洋务运动军事工业仍然是官办企业,A错误;洋务运动军工产品不对市场开放,C错误;近代轮船制造业并没有走出经济的困境,D错误。24.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原油100 万吨160 万吨180 万吨210 万吨发电量87 亿千瓦153 亿千瓦175 亿千瓦20 8 亿千瓦货运量250 万吨410 万吨474 万吨481 万吨A. 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B.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C. 邓小平全面整

31、顿政策的推行D. 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可知,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导致经济发展,故C正确。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在1958年,故A排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在1960年,故B错误。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在1971年,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全面整顿25.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32、搞包干。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农村历史性的变革B.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D.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抓住材料信息“分田到户搞包干”,18位农民分田到户搞包干的做法,实际上是否定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故D项正确;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A项;分田到户搞包干,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

33、,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合了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很多,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师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6.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 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B. 颁布了第一部中

34、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 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即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通过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故A项错误;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1956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

35、定性的胜利”表明是1956年,1956年,中共八大会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建设探索中共八大27.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36、开启了中国走向“淡色”的起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淡色中国”的主要方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时间为“2007年”,美国学者对中国形象认识为“淡色中国”,即水与火对立的东西形成和谐,可见“淡色”指中国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的表述都符合“淡色”中国的表现,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全面,均排除。故选D。28.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

37、发展C.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D. 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给农民土地“指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三大国在中对农业的改造;“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给农民补贴”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此题应选C项。A项是意义;B和D不是本质。【名师点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建国后土地政策的调整点评: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几次重大变革或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其结果)(1)土地改革。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8、;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结果是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核心内容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其核心内容是扩大规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其结果是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其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39、改变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其结果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9.在古代,有“闻七不闻八,闻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A. 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 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C. 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D. 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可知,这说明粤语地区的影响力提升,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上升,粤语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

40、误,材料不能体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选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与改革开放后出现这一变化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0.如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下列选项由图片不能说明的是A. 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C. 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提出的,“始终”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但C项表述符合题

41、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从题干中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

42、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

43、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三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商业的因素”?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44、,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2)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原因: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3)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性商帮出现。【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体现为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2)因素:根据材

45、料“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可知出现汇票;根据材料“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可知体现的是政府担保银行票据;根据材料“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可知体现的是专业经纪人的出现;根据材料“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可知体现的是批发和零售的形式;根据材料“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可知体现的是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需要从政治、经济、政策、海外贸易及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3)新特点:根据材料“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可知体现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根据材

46、料“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可知体现的是货币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材料“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可知体现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和区域性商帮出现。32.步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舟急剧的变化。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

47、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历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1) “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影响。(2)根据

48、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据材料二、三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开始成为世界中心,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途径:殖民扩张(3)特征: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步发展。【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

49、世界市场形成以及世界连成为一体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可知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历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和所学从工业革命以及交通发明等回答;途径结合所学可知是殖民扩张。(3)依据材料三“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和所学从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以及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步发展回答。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梦,是2012年11

50、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

51、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

52、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答案】(1)事件:鸦片战争。影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表现: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详解】(1)导致“另一场梦的破碎”的事件,依据材料一中“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鸦片战争;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方面来回答。(2)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5060年代”,结合这一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可归纳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是让我们付出难以想象代价的事件。(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列举说明,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等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