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2.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吊脚楼蒙古包窑洞四合院A.B.C.D.解析:第1题,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第2题,对应的是蒙古包,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四合院是北京地区民居的特色,位于河北,没有吊脚楼
2、分布。答案:1.B2.C读图,完成第34题。3.两幅图片体现了建筑物在方面的差异。()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4.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解析: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答案:3.B4.D读日本东京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第56题。5.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A.天人合一的思想B.皇权的至高无上C.民主与法制精神D.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6.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
3、历史因素D.环境因素解析:第5题,从历史上看,皇权的至高无上使皇宫位于市中心的位置。第6题,从日本东京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可以看出东京的中心仍然是皇宫,这种城市空间结构显然是对历史的继承,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较大。答案:5.B6.C右图为某城市中常见的女性装扮。据此完成第79题。7.这座城市可能是()北京麦加银川巴格达雅加达拉萨A.B.C.D.8.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A.清真寺B.教堂C.寺庙D.泰姬陵9.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C.绿篱草地花园洋房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解析:图中展示的是阿拉伯女性的基本装束。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代表的宗教
4、建筑是清真寺(佛教建筑是塔、寺庙,基督教是教堂,印度教的代表建筑是泰姬陵)。答案:7.B8.A9.B“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011题。10.建设骑楼的目的是()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11.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解析:第10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11题,岭南地区
5、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答案:10.D11.B导学号85454028下图为芝加哥希尔斯大厦和纽约帝国大厦等美国摩天大楼。据此完成第1213题。12.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A.市区中心B.市区边缘C.河流两岸D.郊区13.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D.城市规划不合理解析:第12题,芝加哥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多摩天大楼,可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第13题,美国发展历史较短,市中心古建筑不多,多为现代化建筑摩天大楼等。答案:12.A13.B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第1415题。1
6、4.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D.政治历史的差异15.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为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为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由于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
7、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答案:14.A15.C16.读宗教建筑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分别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A,B,C。(2)宗教景观除宗教建筑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宗教文化景观。例如,中国的三大、少林寺的、西亚的哭墙等。(3)A建筑物所代表的宗教产生于(源地)。(4)C建筑物在我国的自治区较为常见。(5)宗教问题往往是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巴以问题从宗教上看主要是教和教的矛盾。解析:宗教景观主要指宗教建筑,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宗教建筑,佛教的建筑有佛塔等,基督教的建筑有教堂等,伊斯兰教的建筑有清真寺等。其他形式的宗教文化景观如我国三大石窟、少林寺的塔林、耶路
8、撒冷的哭墙等。回答第(3)题时要注意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现尼泊尔境内),因此书写时“古”字不能漏写。答案:(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佛教石窟塔林耶路撒冷(3)古印度(4)宁夏回族(5)伊斯兰犹太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边地区。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圆形、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
9、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材料二中国“福建土楼”于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下列关于土楼建造地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2)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A.安全防卫功能B.宗教信仰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D.文化交流功能(3)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受因素的影响,建筑的方式又与因素有关。(4)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居住方式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解析:由材料可知,福建土楼依山势而建,说明当地地形起伏大,平地少;建筑材料为生土、木材、卵石等,说明土质黏重;福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客家人修建土楼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楼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反映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答案:(1)D(2)A(3)自然环境技术水平(4)客家人由于数代不断南迁,形成家族内部极强的凝聚力,只有家族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使其在新的居住地生存下来。其居住方式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