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飞絮最喜欢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 时,毛白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杨絮开始飘飞。一般晴朗天气时,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读石家庄、北京两地满足杨絮飘飞温度条件的开始日期表,完成第12题。年份石家庄北京20134月15日4月25日20144月2日4月8日20154月3日4月13日20164月4日4月9日1.北京杨絮开始飘飞的平均日期较石家庄晚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少,晴天多B.纬度较高C.受寒潮影响小D.昼长较长2.晴天10时至16时是杨絮的高发时段,其原因可能是(
2、)A.太阳辐射变化大B.气温较高,湿度大C.正午太阳高度较大D.气流扰动较强解析第1题,需要注意题目所给材料中“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 时”这一关键信息。影响杨絮开始飘飞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条件,北京较石家庄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第2题,晴天10时至16时随着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升高,空气对流增强,即气流扰动较强。果实受温度升高影响成熟炸裂,空气振动影响杨絮飘飞。答案1.B2.D(区域认知)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完成第35题。3.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4.地区最热月均温为2428 ,地区西海岸
3、最热月均温为1621 ,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5.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可知其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地的南侧为海洋,因而图中气候类型分布最高纬度较低。第4题,地与地所处纬度相当,但地沿岸有势力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因而气温较低。第5题,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因而在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一般具备耐高温干燥的特点。答案3.A4.C5.B(区域认知)某同学设计“森林之旅”暑假旅游线路,探秘我国丰富的森林
4、资源。读图,完成第68题。6.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线是()A.甲B.乙C.丙D.丁7.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A.地B.地C.地D.地8.影响图中甲路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地形解析第6题,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线是乙,跨越的纬度多,自然带类型多;甲路线跨越的经度多,森林种类少;丙、丁跨越的纬度少,森林种类较少。故选B项。第7题,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地,该地纬度低,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森林植被丰富;地、地纬度较高,森林植被种类少;地纬度较低,相对高度小,森林植被种类较少,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第8题,图中甲路线自然
5、带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图中甲路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海拔影响垂直自然带变化;热量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变化基础;地形能影响自然带类型,属于非地带性因素,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6.B7.C8.C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完成第910题。9.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10.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北非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修建“绿色工程”的目的是阻挡沙漠的进一步蔓延,限制性因素是水分。绿色工程修在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间
6、,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9.B10.A(综合思维)假设下图中山地海拔相同,根据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第1113题。11.根据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A.B.C.D.12.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A.B.C.D.13.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解析第11题,根据基带的植被类型我们可以判断的纬度最高,其次是,虽然两座山地的基带相同,但是山地出现冰雪带的海拔较低,说明的纬度高于,因此,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第12题,北半球的山地南坡为阳坡,自然带的海拔偏高。第13题,同一山体,
7、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阴坡高。答案11.A12.A13.C某同学用土堆、烧杯、水、盘子和草皮设计了一个“气候、地形、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的实验,他用等量的水以同等速度淋至土堆(如下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14.实验现象是()A.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慢B.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C.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少D.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大15.该实验主要证明了()A.降水对地形的影响B.植被对土壤的影响C.地形对降水的影响D.生物对气候的影响解析第14题,图中可以看到,a无植被,b土堆上有植被,实验现象是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快,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
8、多,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小。故选B项。第15题,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该实验主要证明了植被对土壤的影响;该实验不能体现降水对地形的影响,或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不能体现生物对气候的影响。A、C、D三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14.B15.B浙江省内多丘陵山地,位于浙西北的西天目山生物多样性丰富。读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第1617题。16.西天目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土壤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地带性B.非地带性C.纬度地带性D.经度地带性17.M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解析第16题,由图可以看出,随着海拔的升高,由于热
9、量和水分的差异,土壤出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该地域分异属于山地垂直地带性,故A项正确。第17题,M自然带处于浙江省内,且位于山麓地带,海拔较低,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16.A17.D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面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完成第1819题。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因纽特人的主要交通工具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19.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
10、()A.纬度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B.水分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C.海陆位置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解析从内蒙古包头到新疆阿克苏,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表现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变化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沙漠中出现树木(胡杨),属于水分状况变化引起的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8.A19.B(综合思维)银杏是一种“色相”树种,春夏是“绿油油”的,秋天是“金黄黄”的,冬天是“光溜溜”的,非常适合城市绿化。进入秋季,金黄黄的银杏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影响树叶变黄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光照、风力和树龄等。据此完成第2021题。芜湖九华山路银杏树20.北京和芜湖银杏树叶
11、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A.两地银杏树叶转黄时的临界温度差异大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1.通过观察发现,同一棵银杏树靠近路灯一侧树叶与其他树叶变黄的时间有稍许差异,其差异和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早温度B.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晚光照C.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早风力D.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晚树龄解析第20题,北京和芜湖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两地温度的变化不同,北京气温低,芜湖气温高,是纬度地带性,C项对;两地银杏树叶转黄时的临界温度相差不大,A项错;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B项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项错。第2
12、1题,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晚,路灯周围温度没有太大的差别,A项错;路灯周围的树叶变黄时间稍晚,光照强,光合作用相对较好,B项对;路灯周围的风力差异不大,C项错;路灯周围的树龄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D项错。答案20.C21.B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第2223题。22.图中植被甲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热带雨林D.常绿硬叶林23.图中M、N两地植被类型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解析第22题,图中甲的位置位于落叶林的上部,应为针叶林。第23题,图中N分布于海拔1 000米左右,M分布于海拔2 000米左右,二者植被的不同源于海拔
13、即地形的差异。答案22.B23.C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2425题。24.导致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25.同纬度相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主要原因是()A.受暖流影响,冬季降水多B.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高C.距海洋较近,冬季降水多D.距海洋较近,冬季气温高解析第24题,据图可知,S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固态降水率高;东部、南部地势相对较低,固态降水率较低,
14、因此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第25题,据图可知,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冬季气温较高,因此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答案24.C25.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综合思维)(11分)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该季节图乙中地区降水(填“多”或“少”)。(2分)(2)B风带的名称是,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气候。(2分)(3)图乙中洋流H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图中渔场的主要成因是。(3分)(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该地热带雨林破坏对
15、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乙中地区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第(2)题,B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因此为东北信风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3)题,洋流H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图中渔场受东南信风的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第(4)题,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因此
16、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等造成不利影响。答案(1)冬季少(2)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3)降温减湿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生长旺盛,鱼类饵料丰富(4)森林过度砍伐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气温日较差变大,局部小气候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径流变化变大,洪涝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27.(综合思维)(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
17、图”。(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3分)(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4分)解析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判断出:该旅游团行进方向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且温尼伯降水稍多,位于内陆的莱斯布里
18、奇降水较少。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植被呈现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的变化。第(2)题,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为380毫米,1月平均气温约为-6 ;而温尼伯年降水量为521毫米,1月平均气温约为-16 ;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是受下沉气流影响。第(3)题,由剖面图可读出落基山脉相对高度较大,海拔超过3 000米,推测可能出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冰雪带等。第(4)题,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温哥华位于50N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全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加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答案(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19、经度(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4)温带海洋性该地常年盛行西风;沿岸附近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28.(11分)下面两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4分)(2)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2分)(3)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0、,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图。(2分)(4)图中和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成因有何不同?(3分)解析第(1)题,自然带到主要是自然带的南北变化,变化的基础是纬度不同带来的热量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自然带到主要是自然带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变化的基础是距海远近不同带来的水分条件差异,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第(2)题,位于非洲北端的地中海沿岸,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3)题,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结合上题知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与乙对应。第(4)题,为热带荒漠带,主要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为温带荒漠带,主要是距海远导致的。
21、答案(1)纬度地带性热量经度地带性水分(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乙(4)是热带荒漠带,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稀少而形成沙漠;为温带荒漠带,是由于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而形成沙漠。29.(14分)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2分)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2分)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
22、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山脉)。(1分)(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3分)(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由图可知: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热量、水分条件不同。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答案(1)A(2)D(3)秦岭(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北坡为迎风坡,北坡降水量比南坡大,故雪线低于南坡。(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吹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疏林草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