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62KB ,
资源ID:1126788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67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4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015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4 地表形态的塑造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4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检索号14(2015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题指南】

2、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点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正确分析文字材料,从文字材料中得出“距起始点距离”的本质意义。(2)正确分析图文材料,正确对应图中曲线与横、纵坐标数据,分析曲线起伏变化特征。(3)正确理解淤积、侵蚀与距起始点距离之间关系,即淤积时距起始点距离增大,侵蚀时距起始点距离减小。【解析】1选D,2选B。第1题,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增大时,则以泥沙淤积为主,反之则以侵蚀为主。从图中可看出,19751978年,距起始点距离呈变大的趋势,故此时间段以泥沙淤积为主,而1978年以后,距起始点距离呈变小的趋势,故此时间段以侵蚀为主。第2题,1992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

3、离持续缩小,说明该时间段内泥沙沉积作用持续减弱。此题可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则黄河流量增加,输送泥沙的量增加,泥沙沉积作用增强;而且较短时间段流域降水不会有大的改变错误B项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则输送泥沙的量减少,泥沙沉积作用减弱正确C项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黄河含沙量增加,输送泥沙的量增加,泥沙沉积作用增强错误D项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则黄河流量增加,输送泥沙的量增加,泥沙沉积作用增强错误知识点检索号12(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

4、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掌握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2)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3)学会分析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解析】3选C,4选A。第3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即背斜谷,故C项正确。第4题

5、,结合图中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处岩层属于背斜顶部的岩层,属于沉积岩,B项中花岗岩、流纹岩都属于岩浆岩;C项中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D项中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故A项正确。知识点检索号145.(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解析】选C。甲为湄公河入海口处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是因为河流下游流速降低,从上中游携带的泥沙随流速降低沉积而成。知识点检索号 12(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6.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

6、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7.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解析】6选C,7选D。第6题,图示甲地岩层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乙地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泥石流;从地下水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故选C。第7题,由图可知,地势西高东低,由引水渠流向可知地势北高南低;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量有关;渠水通过蒸发、径流及下渗参

7、与水循环。故选D。知识点检索号148.(2015广东文综)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解析】选B。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知识点检索号12;14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B.C.D.【解

8、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ab、c地层年龄变化:由老到新。(2)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分布:判断地形的依据。【解析】9选A,10选B。第9题,根据a处河流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可知:X处为山谷;由a到b、c岩层均由老到新,为背斜构造。第10题,若两河支流相连,海拔较高的c河上游的河水流向海拔较低的a河,因此处流量显著增大。【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是:(1)忽视文字背景材料中地层新老关系,导致不能判断地质构造类型;不能根据河谷与等高线形态的关系判断海拔高低,导致不能判断X处地形类型。(2)因没有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分布之间的关系,导致不能判断河流流向、河流a、b、c总体海拔高

9、低,进而无法判断“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知识点检索号12(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11、12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

10、D.东北-西南方向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依据经纬度判定方向;(2)地质构造图,特别是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解析】11选D,12选C。第11题,由观测点C、D、S地层不同点的坐标可判断后一观测点位于前一观测点的东南方向,这与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相垂直,故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第12题,从表格可知,CDS是由新到老,而A、B选项中地质剖面图是背斜或向斜的两翼中的一侧,不能确定新老关系,错误;C选项为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即CDS由新到老,正确;D选项为向斜,中间新、两翼老,与题意不符,错误。【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

11、是:(1)把观测点的方位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混淆;(2)背斜、向斜处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混淆。知识点检索号12(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1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1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解析】13选C,14选A。第13题,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即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第14题,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