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4)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676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 (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恶乎往而不可庄子【学习目标】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句式,理解课文。2、通过鉴赏文中的寓言故事,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学习重点】继续积累本章重点文言现象,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难点】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学法导航】1、熟读本章2则选文,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字词,疏通文意,过好语言关。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 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课时设计】1课时【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在对比屈原和庄子时说,“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同样是否定社会,屈原寄情

2、楚国,意欲改造现存社会而不得,唯有以死明志;而庄子则看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社会价值体系的虚伪,从而出世。 可以说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异的人生结局, 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实现突围呢?今天我们学习恶乎往而不可,来领悟庄子关于生存的大智慧。二、目标展示:三、整体感知:1、放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文意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读音。以死为尻(ko) 将以予为此拘拘也(gu)(gu) 句赘指天(gu) 女恶之乎(w) 恶乎往而不可(w) 2、文言词汇 (1)词类活用故善吾生者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2)重点实虚词无怛化(3)古今异义词今一犯人之形 丈夫与之处者 3、文意理解,答疑解惑夫大块载我以

3、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过渡语:刘熙载在评论庄子文章时说,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且“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那么在本文的故事中,庄子又寄寓了什么样的哲思呢?四、文本梳理: 集体朗读第一则寓言故事,思考以下问题:子舆生病后相貌变得怎么样?子舆对此态度如何?子来生病将死,子来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1、子舆生病后相貌变得怎么样?明确:“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师补充:我们可以看出,子舆生病后相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是发生了畸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子舆生病后的样子。2、 子舆对此态度如何呢?

4、明确:“心闲而无事 ”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师补充:世俗的哀乐已经无法惊扰他内心的平静了。同学们平常连校服都不愿意穿,觉得它太过宽松不好看,而子舆身体发生了这样的畸变,他却安然地接受。3、子来生病将死,子来对此持怎样的态度呢?明确: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并翻译师补充:也就是说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成是造物者的杰作,安然处之。小结: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面对死生存亡这些人生困境时,正是因为子舆子来他们做到了哪一点?他们才能如此坦然,豁达?明确:安时而处顺五、合作探究:安时而处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庄子的这种思想呢?哪位同学来

5、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以文本为例,深入探讨。1、在第一则故事的开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为什么能成为莫逆之交呢?明确:“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教师补充:所以他们四人其实是达成了一种共识,死生存亡是一体的,而这四位好朋友的生死观,也即庄子的生死观。(1)学生分享学习过内容中典型的生死观。(2)教师补充庄子的生死观: 在知北游中,庄子这样写道:“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认为是气充盈于天地,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浮游,生与死之间是共通的,也是不断转化的

6、,并无清晰的界限。而且庄子认为死生是一个同步进行的结果,一个生命的开始也意味着是慢慢走向死亡,即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大宗师中,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也就是说,死生仿佛自然界中存在的白天与黑夜一样,生死的变幻犹如昼夜交替般自然。小结: 因此,死生并不神秘。庄子在参悟这一道理之后表现出了超人的豁达与乐观,豁达与乐观地甚至与世俗有些格格不入: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他认为妻子的死是“得其所在”根本不用悲伤,反而应该为她庆祝。总结: 所以说面对世人无可奈何的生与死,庄子选择安然地接受,这就是安时而处顺的含义,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说,“知其无可

7、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承受这些人生的无奈而能做到心安的人,其实已经是有德之人了,这更是一种难得的超越。在那个战乱频仍,杀伐逐竞的时代,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过渡语:庄子的“安时而处顺”这种思想又是不是消极地顺其自然听之任之呢?在第二则选文中就讲到了这一点。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则选文,并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哀骀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想嫁给他,男人都愿意亲近他?君王想把国家政事交给他?(1)明确:哀骀它相貌奇丑,以丑骇天下,不曾听到他倡导过什么,也没有权利地位来接济救助他人,智慧不超出人世。 明确:面对鲁哀公的委以国家政事,他淡然地

8、应承,漫不经心又好像推辞一样,没有多少时间,他离开了鲁哀公。面对世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存与亡,困厄和通达,贫穷和富有、有才德和无才德、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这些事的变化、命的运行,他内心不为所动。(2) 小结:显然,面对自己的丑和普通,他安之若命,但他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内在的潜能,外在的事物已经无法摇荡他内心的安然纯和,而他高超的德行也正在于此,所以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总结: 因此,安时而处顺并非消极地顺其自然听之任之,而是庄子试图在世人陷入绝境时,靠内在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培养生命的韧性,这就是安时而处顺的另一面,自解倒悬,

9、实现突围。过渡语:乘着几千年历史的风帆,庄子早已逍遥而去,但他的这种面对困境实现突围的精神却一直伴随着我们。六、拓展提升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人生绝境中实现了突围,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也可谈谈庄子“安时而处顺”这一思想对你的启示意义。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完成。1、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人生绝境中实现了突围,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补充:我们熟悉的作家史铁生,当命运的车轮将他的双腿无情碾压,各种疾病接踵而至时,它不仅勇敢地面对,还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教师补充:在猝然而到的绝境面前,我国古代有许多仁人志

10、士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对你有什么启示意义吗?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就像儒家所说,“未知生焉知死”,活在当下。教师补充:据说,历史上诸葛亮的妻子是一个丑妇,史书上说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传说却是这个丑妇发明的,她用自己的才能实现了突围,人生之路变得宽阔。总结:在古代,中国的文人在政治失意时,往往选择走向田园,寄情山水。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意归闲散江湖的苏轼。他们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把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建立在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先生说,真正读懂庄子便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总有路可走。”作业布置文中将哀骀它及生病后的子舆的外貌描写的极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