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88KB ,
资源ID:112645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64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商丘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商丘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河南省商丘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5.4一、选择题24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对联意思比较浅显,都在讲家庭和睦,没有涉及忠君、孝悌是前提,故A项错误;城隍庙把家庭和睦的对联立在两侧,说明家庭和睦才能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C项错误;材

2、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祖宗家法等观点,故D项错误。【答案】B25明人吴讷说:二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时有诗云:“宇宙喜一统,干今兰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实际反映了()A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化 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C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 D江南文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明朝代更替 【解析】材料意思大致为,元朝时江南文人以诗酒玩世,到明朝时逐渐复出,北上当官,材料主旨不是元朝的城市生活,故A项错误;江南文人的政见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矛盾,故C项错

3、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及第”,故D项错误。【答案】B26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

4、易,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遭到削弱,故D项错误。【答案】A27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陈独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十月革命的影响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主义的高涨【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中国社会性质在19181924年未发生变化,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陈独秀对义和团的看法转变,与十月革命无关,故B项错误;从排外到爱国,与“民主”无关,故C项错误;从排外到爱国,体现了反对帝

5、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故D项正确。【答案】D28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国以来在美国开业的中餐馆数量:1949年约为4300家、 1959年约为4500家,而2006年约48000家,超过麦当劳等三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建国初期在美中餐馆数目比较少的原因包括()美国人思想观念保守陈旧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状态 计经济体制束缚国人出国A B C D【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美国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并不保守陈旧,故错误;冷战格局形成,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遏制中国,所以1949年在美中餐馆的数目比较少,故

6、正确;美国经济滞胀发生在1973年,故错误;建国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出国到美国的中国人较少,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9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1954年的规定倾向于俄语代替英语,联系当时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的背景,可见此举旨在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1954年

7、一五计划早已开始,学习外语与计划经济的人才储备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我国教育部的规定,不可能是让苏联主导中国,中国在外交上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俄语和英语,且更倾向于俄语,无从体现“多元化”,故D项错误。【答案】A30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开始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改革仍有

8、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改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是1992年提出来的,且创办个体企业无从体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个体企业”的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故D项正确。【答案】D31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解析】省略号之前的关键词是“德行”,省略号之后关键词是“求知”。诗句有“人性”,但没有“重视人”

9、的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与“社会秩序”无关,故B项错误;由诗句两处关键词可知,诗人强调美德即知识,故C项正确;诗句与“圣经、上帝”无挂,故D项错误。【答案】C32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A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D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考点】宗教改革路德教派;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俾斯麦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说明斗争的结局是中央权力加强了,故A

10、项正确;教会的权力不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经济发展和德国统一,故C项错误;俾斯麦不代表皇权,容克地主也不代表贵族,故D项错误。【答案】A33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特惠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扩大进出口数额C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D推行贸易自由化【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国家间的合作并不是为了加强国家

11、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对成员国优惠而对非成员国苛刻,不一定会扩大进出口数额,故B项错误;材料的时间是1932年,材料的主体是英联邦国家,他们团结合作,直接目的是克服1929年以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一规定不利于贸易自由化,故D项错误。【答案】C34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

12、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考点】“斯大林模式”;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全球史观) 【解析】材料站在全球经济的高度,研究视角属于全球史观。“工业革命”的视角是现代化史观,故A项错误;“物质享受”是社会史观,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革命史观,故C项错误;强调“资本主义包围”,属于全球史观,与材料的研究视角一致,故D项正确。【答案】D35右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A法国推动欧洲各国密切联系 B法国希望取得欧洲领导地位C欧共体各国联合以抗衡美苏 D欧洲的北约盟国依附于法国【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法国希望取得欧洲领导地位 【解析】二战以

13、后,欧洲经济开始复兴,到20世纪60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开始要求政治上摆脱美国的控制,题干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也就是法国希望代表欧洲,并没有提及法国推动欧洲各国的联系,故A项错误;漫画中1965年法国在欧洲处于中心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国希望取得欧洲领导地位,故B项正确;1967年欧共体成立,1965年还没有欧共体,故C项错误;欧洲的北约盟国事实上依附于美国,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业革命的出现加快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脚步。英国的乡村在农业革命的冲击下,从15世纪后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

14、领主用暴力或各种欺诈手段强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他们的份地,用栅栏、篱笆、壕沟围圈起来,变成领主私有的大牧场或大农场。圈地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从而无形中推动农民大规模地离开土地,整个过程延续了300多年,它使英国摆脱了传统社会周期性生存危机的困扰,孕育了近代乡村工业,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它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袁亚愚农民的社会流动材料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时期迁出至他乡种田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201849年29290018

15、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躲避战火,并执行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方针,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因而很短的时间内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就东北地区而言,日本官方在强制阻止中国汉族移民迁往东北地区的同时,按步骤地实施了蓄谋已久的移民侵略计划,即所谓“国策移民”。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 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之后大批日本所谓“开拓者”迁

16、入东北地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安介生、葛剑雄20 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有删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在推动英国社会发展上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一时期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 (9分)【考点】(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圈地运动)(2)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解析】(1)组织答案可从两个来源搜索,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如:“圈地

17、运动不是要把农民继续束缚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们赶出原来的土地为乡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说明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力和市场;第二个来源是所学知识,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2)第一小问趋势,注意材料二的表格,迁出人数从29逐步增加到473,到他乡种田从29下降到0,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从0增加到118,出国从事工商业从0增加到396,概括数据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关注表格中的时间跨度,从1820-1939年,全题分值为12分,判断此问至少占一半的分数,需要答出三个原因,可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小农经济解体,民族工业兴起,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角度切入。(3)第一小问特点,

18、材料三的关键信息有:“抗日战争爆发,众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业企业与高校大量迁往内地”,“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提出了20 年间向中国东北移住日本农民100万户、500万人的总体计划”,可见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有二,一是受抗战和迁都影响,而是日本移民嵌入中国;第二小问影响,人口转移到内地有两个影响,一是改变了工业布局,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二是保存人力和文化资源,日本移民便于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伤害。【答案】(1)作用: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4分)(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

19、出国做工的增多。(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原因: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变化。(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若答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3)特点: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4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资源;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5分,但最高得分不得超过满分5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提取材料中两条有关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信息,并

20、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耕经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析】从图片尽可能多地提取信息,首先,时间上从明代的钟鼓到近代的时钟,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图一明代钟鼓楼规范而庄重,是农耕文明的体现;而图二的时钟讲究精确,反映了工业文明的要求。其次,中国的时间逐渐与时间同步。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时间标准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注意答题时要先概括信息,再加以说明,史论结合,且信息至少要两条。【答案】(1)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分)说明:明代钟楼建筑的庄重、规范,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社会面貌;近代时钟的精确统一,反映了工业文明社会的生产成果。

21、(4分)(2)信息: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近代中国逐步融入世界。(2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体现了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4分)(如果考生从计时方式的历史变化、原因、变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做答,言之有理也可以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2分。)请考生在第44、45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

22、实之类都自作经营。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践,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中哪几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果。(9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的看法。(6分)【考点】王安石变法【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可见是市易法,

23、材料二“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可见是均输法,材料三“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可见是青苗法。第二小问积极效果,根据所学知识,王安石这些措施,能够打破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2)6分的题要求答出三点看法,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政府不能干预太多;政府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材料三中“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说明改革要完善监督机制;王安石关注民生的初衷值得肯定。【答案】(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3分)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6分)(2)看法:政府不能垄断市

24、场,越位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关注民生。(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土耳其在极盛时期,不仅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盛帝国,亦展现了高度的文明,其建筑、医学、造船、兵制等,一度远远领先于欧洲,称雄于世界。而在13世纪后,伊斯兰文化开始停滞,逐步走向自我封闭。自我封闭的后果逐渐显现,当时许多穆斯林学者对现代世界的变化,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的学说。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如果有人在17、18世纪进入穆斯林国家,他一定可以看到500年前的惯例和制度。”17世纪土耳其著名学者舍勒比

25、在临死前也警告其人民,如果不放弃教条主义,他们将很快会“用张得象牛一样大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封闭和傲慢,很快使奥斯曼土耳其滑向亡国边缘,先后败于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以及后来的死敌俄罗斯手下,成为“西亚病夫”。在此情况下,土耳其国内,逐步滋生了改革派。18世纪初期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改革”,19世纪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军改革,都以欧为师,但是他们都被废,改革也被绞杀。继起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推动的君主立宪,统统失败。改革无效,唯有革命。经过二百多年的挣扎与反思,土耳其终于选择了凯末尔式革命。并且在政治上确立现代制度之后,通过强力来根除国家落后的最深根源,进行文化

26、革命,脱亚入欧。罗天昊土耳其文化革命何以成功?(有删减)(l)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土耳其成为“西亚病夫”的主要原因。(9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过程中的伟大贡献。(6分)【考点】凯末尔【解析】(1)9分的题,要求至少答出土耳其成为“西亚病夫”的三个原因,首先关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伊斯兰文化开始停滞,逐步走向自我封闭”“自我封闭的后果逐渐显现”,结合所学知识,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政治上闭关锁国,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上观念守旧。(2)关注材料的末尾“并且在政治上确立现代制度之后,通过强力来根除国家落后的最深根源,进行文化革命,脱亚入欧”,结合所学知

27、识,凯末尔其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民族独立中,凯末尔在一战期间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民族复兴中,凯末尔进行了政治、经济、文教、法律等方面的改革,使土耳其迅速走向现代化。【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袭传统,观念守旧;闭关政策的影响。(9分)(2)贡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战争,并取得独立,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教、法律等方面推行改革,促使土耳其走向民族复兴和现代化道路,使土耳其成为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6分)河南省商丘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题号242526272829303132

28、333435答案BBADCADCACDB40(25分)(1)积极作用: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4分)(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原因: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变化。(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若答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3)特点: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4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

29、奠定了物质基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资源;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5分,但最高得分不得超过满分5分)41(12分)答案示例(1)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分)说明:明代钟楼建筑的庄重、规范,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社会面貌;近代时钟的精确统一,反映了工业文明社会的生产成果。(4分)(2)信息: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近代中国逐步融入世界。(2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体现了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4分)(如果考生从计时方式的历史变化、原因、变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做答,言之有理也可以给分,但本

30、题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2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3分)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6分)(2)政府不能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关注民生。(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袭传统,观念守旧;闭关政策的影响。(9分)(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战争,并取得独立,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教、法律等方面推行改革,促使土耳其走向民族复兴和现代化道路,使土耳其成为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