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考点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629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点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考点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2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报告: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的时期,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是奴隶制瓦解在政治的表现,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则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本考点重点掌握争霸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春秋时期列国之间所进行的兼并战争的目的是争夺人口 争夺土地争夺王位 争夺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地位A、 B、 C、 D、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分封制崩溃 B、井田制瓦解C、周王室衰微 D、诸侯野心增大3、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A、奴隶主

2、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的人们更加迷信C、奴隶制度等级秩序遭破坏 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了周天子的权威 B、抵抗狄族的入侵 C、巩固周朝统治秩序 D、发展齐国的势力5、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夺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6、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其

3、主要体现在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推翻西周政权C、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频繁接触 D、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普遍8、城濮之战发生于A、淮水与济水之间 B、淮水与江水之间 C、济水与河水之间 D、江水与渭水之间9、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这个史实最能说明A、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B、楚国的铸铜技术尚不发达C、楚庄王已成为中原霸主 D、诸侯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10、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 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 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11、关于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的表述

4、不正确的是A、诸侯不听从周王的命令 B、诸侯之间争战不断C、出现手工业工艺专著 D、铁器牛耕开始1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争斗的客观作用最主要是A、巩固的周王的统治 B、推动的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C、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D、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13、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没有进步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使诸侯国的数目日益减少A、 B、 C、 D、14、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杀伤力最多的一次战争是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15、下列表述符合战国时期历史面貌的是A、楚王向周询问鼎之大小 B、不少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C、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D、吴越成为南方

5、霸主二、材料题(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尚书梓材篇、诗大雅颂称宗周(周朝兴起的关中平原)和遵守周礼的诸侯国为中国。东周时期北方诸侯自称中国,称楚、吴、越等南方国为蛮夷,楚、吴、越称北方国为中国或上国。秦占有宗周旧地,却被中国诸侯看作戎狄不过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称为蛮、夷、戎、狄。例如杞国朝鲁君,用夷礼,杞被贬为夷,后来杞国朝鲁君用周礼,杞又得称为诸夏华族与居住在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侯因文化不同常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

6、,华夏文化扩大了,东周也扩大了,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为一个华族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材料二 我国古文献上的“中国”一词,或指京师(首都),或指中原地区,或指内地,或指诸夏族和汉族居住地区,或指中原王朝在我国古代,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青年文库中国古代史常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和“华夏”的含义。材料中杞国朝鲁君,先用“夷礼”,后用“周礼”,说明了什么问题?(2)范文澜所指出的东周时夷夏之争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其结果?(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文献的“中国”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上的中国是什么关系?17、阅读下列

7、关于管仲改革的材料(10分)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材料二 春以萖振族(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元朝陈采正管子诗材料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材料5: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回答:(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3)

8、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吾其被发左衽实质何在?三、问答题(25分)18、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时期战争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建立的关系,并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及你的认识。(13分)19、认真观察春秋大国争霸图和战国兼并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根据两图所显示的信息,分析指出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根据这些不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的变化趋势。高考连线:1、(2000年广东卷)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2

9、、(2006年江苏)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提示:当时周王室衰微同一般小诸侯国已无异,所以各诸侯国对王位并不重视。2、 A。诸侯争霸是奴隶制崩溃在政治上的反映,实际上反映周王对诸侯已无任何控制力,因此反映的分封制的崩溃。3、 C。提示:从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的葬制破坏了西周的礼制,说明奴隶制的等级秩序遭破坏。4、 D。提示:尊王攘夷都是借口。5、 A。提示:会盟是要周王和各诸侯国承认其特殊的地位。6、 C。提示:西周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为分封制,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自诸侯出”反映周王室已失去了往

10、日的权威。7、 C。8、 C。提示:结合书上的春秋大国争霸图即可。9、 A。提示:鼎是王权的象征,向周王问鼎反映出向周的挑战。10、 D。提示:抓住题目所问,是最典型的政治特点。11、 C。提示:我国手工业专著战国时才出现。12、 B。争霸恰恰瓦解周王的统治,故A不正确。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故B不正确。C项增强了地主阶级的实力是其主观方面的作用。13、 C。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瓦解了奴隶、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其进步的表现。故错误。14、 D。15、 B。A、C、D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二、材料分析题16、(1)“中国”“华夏”指中原地区遵守周礼的诸侯国及民族。说明华夏文化被少数族所接

11、受。(2)反映中原先进文化同少数族落后文化的的斗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3)历史上所说的中国是在古文献的中国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而来。提示: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华夏”的含义,然后作答。17、(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提示:从材料一、二归纳出管仲改革的内容,通过材料三、四、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

12、用。三、问答题18、春秋战国进期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春秋时期,在进行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为了战胜其他诸侯国,一些诸侯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这些变革的目的尽管都是为了加强军事和增加收入,但在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也不得不承认土地私有和阶级分化的事实。如,鲁国为了增加收入就实行了按实有田亩收税的办法。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基础已经逐渐瓦解,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变法运动,同样也是在争霸战争中进行的。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秦国由此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演变为地主阶级集团之间的兼战争

13、。战争产生的影响超出了战争本来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提示:把握住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分析,即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则是我国封建制形成时期。19、答:政治方面:战国政治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中国的范围扩大。春秋时宋、吴等小国已被兼并,晋国分裂为韩、赵、魏,和仍存在的秦、齐、楚、燕形成“七雄”。民族关系:春秋时北方的戎、狄等少数民族已被匈奴、东胡取代,匈奴大举南下。秦、赵、燕等国在北方修长城防御匈奴。经济方面:新兴的封建城市越来越多,如临淄、邯郸、郢等,有的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趋势: 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各国经济发展,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提示:结合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图中所获信息,根据题目所问去归纳整理。高考连线1、 A。提示:争霸战争促进华夏族同其他民族的融合。2、 C。 提示 结合图中的阴影为吴越地区,即可判断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