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5.50KB ,
资源ID:112452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45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1-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讲练通》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1-3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1.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儒学复兴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C.佛教、道教的传播冲击儒学的地位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解析】选C。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地位,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故选C。佛教和道教思想只是在魏晋至唐兴盛,一直没成为正统思想,A错误;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B错误;D不符合史实。2.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解析】选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映了A,“为往圣继绝学”反映了B,“为万世开太平”反映了D,C与史实不符,理学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3.(2015蚌埠高二检测)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这段话的本质目的是()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3、解析】选A。材料的意思是做父母的应该慈爱,做子女的应该诚心尽孝道,做国君的应该仁爱,做臣子要做到恭敬。这强调古代的等级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故选A。【特别提醒】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4.(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A.格物致知B.正纲常C.正百官D.正君心【解析】选D。朱熹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正君心”,故选D。【补偿训练】(2015宁波高一检测)宋代某儒学大师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

4、“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他是()A.王守仁B.朱熹C.程颐D.陆九渊【解析】选B。朱熹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故选B。5.(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一主张来自于()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朱熹理学D.陆九渊心学【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可知反映的是心学,故选D。6.(2015武汉高二检测)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取名“行知”。陶

5、先生推崇的哲学家是()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解析】选D。从材料可知,陶行知推崇的这位哲学家倡导“知行”。明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故选D。【特别提醒】明代的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命题,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这表明心学系统理论建立。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

6、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材料二“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朱熹的哪一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和王守仁基本思想观点的不同,即“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的不同。解题关键一是把握材料信息,归纳出材料的核心观点,二是抓住朱熹和王守仁学说的主要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另外,要结合课本知识理解两段材料。答案:(1)格物致知。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2)“穷理”,朱熹把认识“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