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83.50KB ,
资源ID:112437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43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商丘市双八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商丘市双八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河南省商丘市双八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氯化铵受热分解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H小于零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吸热反应,错误;B氯化铵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错误;C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吸热反应,错误;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为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选D。考点: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B第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第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D第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答案】C

2、【解析】试题分析: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C元素,因此种类最多的是第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故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3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质是:M + nH2O = M(OH)n + n/2 H2B、电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普遍D、本质是:M ne- = Mn+【答案】D【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是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被氧化的过程,答案选D。4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2B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

3、物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1H12O2,故A正确;B、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分子中不含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5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氟气可以发生反应:4NH3+3F2 NF3+3NH4F,其中NF3分子空间构型与NH3相似。下列说法

4、错误的是AN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氧化产物只有NF3,还原产物有NF3和NH4FC4 mol NH3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DNH4F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F3是由极性键NF构成的极性分子,正确;B在NF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反应后变为NF3中的+3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NF3是氧化产物,而F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单质中的0价变为反应后NF3和NH4F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还原产物有NF3和NH4F,正确;C由于1mol的NH3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所以4 mol NH3被

5、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 mol,错误;DNH4F是铵盐,属于离子晶体,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正确。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结构、性质、作用及电子转移的计算的知识。61.28gCu完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生成的气体刚好充满500ml的烧瓶,然后将该烧瓶倒置于水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容器内刚好充满水,则通入的氧气为A、0.16g B、0.02mol C、0.32g D、0.224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28g铜的物质的量是1.28g64g/mol0.02mol,反应中失去0.04mol。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后容器内刚好充满水,这说明气体又恰好好转化为硝酸,因此

6、铜失去的电子又被氧气得到,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4mol40.01mol,质量是0.32g,答案选C。考点:考查7下列说法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H20比H2S的沸点高是因为H20中含有的化学键比 H2S强 ; Al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CaO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其中正确的组合( )A. B.C. D.【答案】B【解析】化学变

7、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伴随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不正确。是中和热的概念,正确。水的沸点高于H2S的是因为水分子着存在氢键,化学键才是影响物质稳定性的因素,不正确。金属与酸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正确,不正确,反应是吸热反应。分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正确。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不正确。所以答案是B。8下列仪器的使用、记录的数据或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22.30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将20g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D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

8、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盐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量筒精确到0.1,无法量取22.30mL盐酸,故A错误; B、托盘天平精确到0.1,无法称量8.75g食盐,故B错误;C、质量分数=100%=20%,故C正确;D、溶于1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9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Cu BCO2 CNH4Cl D NH3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Cu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是电解质,错误;B CO2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属于非电解质,错误;C

9、NH4Cl属于盐,是强电解质,错误;D NH3H2O是化合物,在水中可以发生电离作用:NH3H2ONH4+OH-,存在电离平衡,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因此是弱电解质,正确。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判断的知识。10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HI的体积分数(HI)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I)和(III)改变的条件分别是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的催化剂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

10、分析:由图曲线(II)到曲线(I),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但没有影响平衡,该反应又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即缩小容器压强),符合,而由图曲线(II)到曲线()则是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选D。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大多数元素的单质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但不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可由自然界直接得到,故A错误;B、一般

11、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高锰酸钾、硝酸等,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处于中间价态的离子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如Fe2+、SO32-等,故C错误;D、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则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不一定强,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利用实例来解答。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一般是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

12、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Fe3+Fe2+,S(+6)S(+4)S(0)。特例:HClOHClO2HClO3HClO4(氧化性)。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B2g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11.2L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1L0.1molL-1 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mol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A错误;2g的物质的量为,1mol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标准状况下,11.2L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故C错误;1L0.1molL-1

13、NaNO3溶液中含NaNO3 1mol,含有的钠离子数为2NA,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阿伏伽德罗常数。13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2O2(g)=CO(g) H 393.5 kJ/molBCH4(g)+2O2(g)= CO2(g) + 2H2O(1) H 890.3 kJ/molC2H2(g)+O2(g)=2H2O(1) H + 571.6 kJ/molD1/2C6H12O6(s) + 3O2(g) = 3C

14、O2(g) + 3H2O(g) H 1400 kJ/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则A、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正确,B正确;C、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C错误;D、生成物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和实际应用14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以n(H2)/n(CO)=2通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4H2(g) CH3OCH3(g) +H2O(g) 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H0B

15、图中P1P2P3C若在P3和316时,测得容器中n(H2)=n(CH3OCH3),此时v(正)v(逆)D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从图像看,反应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大,在图中作一等温线可知,P1对应的转化率大,则P1的压强大,错误;C、在P3和316时,CO的转化率为50%,设起始时,n(H2)=2a,n(CO)=a,平衡时,n(H2)=a,n(CH3OCH3)=0.25a,若n(H2)= n(CH3

16、OCH3),则产物的量变多,故平衡需逆向移动,即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正确;D、题中图表示的是n(H2)/n(CO)=2,若n(H2)/n(CO)=3,即H2的量增多,所以CO的转化率比原平衡时大,错误。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5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 )ACH3CH=CH2 BCH2=CHCH=CH2 CCH3=CHCH3 DCH3-CCH2-CH3【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则该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

17、三键或两个碳碳双键,增加了2个H原子核2个Cl原子,1mol此氯代烷能和8molCl2发生取代反应,则该烃的加成产物中含有8个H原子,那么原来的烃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由于炔烃或二烯烃的分子式通式是CnH2n-2,2n-2=6所以n=4故选项是B。考点:考查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的规律的知识。16(15分)(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H2O2+2 Fe 2+2 H+=2 Fe3+2 H2O,H2O2+2 Fe3+=2 Fe 2+ O2+2 H+。在以上反应中Fe 2+实际上起着 作用,总反应式为 。(2)I2也与Fe 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

18、反应方程式:H2O2+I2 =2HIO , 总反应式为 (3)在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变蓝。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 O2+2 H+,这个方程式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反应式,没有离子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5分)(1)催化剂(2分),2H2O2 2H2O+O2(2分)(2)2HIO+ H2O2=I2+ 2H2O+ O2 (3分) 2 H2O22 H2O+ O2(2分)(3)不正确(2分),O元素和I元

19、素的化合价均上升,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2分),H2O2+2I-+2H+=2 H2O+I2 (2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反应分析,亚铁离子先消耗后生成,前后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所以做催化剂,将两个方程式加和得反应为:2H2O2 2H2O+O2。(2)碘也亚铁离子一样,即也为催化剂,所以此碘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再生成碘单质,方程式为:2HIO+ H2O2=I2+ 2H2O+ O2 ,在总反应中碘单质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 H2O22 H2O+ O2。(3)从反应分析,碘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都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所以不正确。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反应生成水,碘离子化合

20、价升高,生成碘单质,所以反应生成水和碘,化学方程式为:H2O2+2I-+2H+=2 H2O+I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17中国是世界炼锌的发源地,宋应星著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的天工开物一书则是最早记述炼锌技术的典籍。回答下列问题:.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 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金属锌)也。”(1)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 “湿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为 ZnS ,含有FeS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2)闪锌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

21、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成分的化学式为 。 (3)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的名称是 。工业上常采用“针铁矿法”净化浸出液,在80100,Fe3+浓度低于1g/L,调节浸出液的pH在35之间,溶液中的铁可以呈针铁矿(FeOOH)的形式析出。(4)浸出液的Fe3+浓度较高,应先加入SO2或ZnS将 ,再以ZnO调节酸度,在空气缓慢氧化得 Fe3+,最后Fe3+ 转化成针铁矿沉淀。Fe2+沉淀过程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5)电解沉积锌是以Pb-Ag合金惰性电极作阳极、纯铝板作阴极,通以直流电,在 上析出金属锌,电解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1)ZnCO3+2CZn+3CO(2

22、)ZnO Fe2O3(3)硫酸(4)其中的 Fe3+还原为Fe2+,4Fe2+ + O2 + 4ZnO + 2H2O = 4FeOOH + 4Zn2+ (5)阴,2ZnSO4 + 2H2O 2Zn + 2H2SO4 + O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ZnCO3和C,产物含有Zn,化学方程式:ZnCO3+2CZn+3CO,故答案为:ZnCO3+2CZn+3CO;(2)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可生成ZnO、氧化铁等,所以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ZnO、Fe2O3,故答案为:ZnO、Fe2O3;(3)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净化后可以用作硫酸工业的原料,故答案为:硫酸;

23、(4)浸出液的Fe3+浓度较高,应先加入SO2或ZnS将其中的 Fe3+还原为Fe2+,再以ZnO调节酸度,在空气缓慢氧化得 Fe3+,最后Fe3+ 转化成针铁矿沉淀。Fe2+沉淀过程的总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 4ZnO + 2H2O = 4FeOOH + 4Zn2+,故答案为:其中的 Fe3+还原为Fe2+,4Fe2+ + O2 + 4ZnO + 2H2O = 4FeOOH + 4Zn2+;(5)电解沉积锌是以Pb-Ag合金惰性电极作阳极、纯铝板作阴极,通以直流电,在阴极上锌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金属锌,阳极上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解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阴

24、,2ZnSO4 + 2H2O 2Zn + 2H2SO4 + O2。【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名师点晴】本题为工艺流程题,通过锌的炼制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工艺流程及各种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可生成ZnO、氧化铁等,含尘烟气含有含硫氧化物,可用于制备硫酸,浸出液加入硫酸可生成硫酸锌、硫酸铁,加入过量锌充分反应,可置换出铁,滤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锌,经电解可得到锌和硫酸,电解液中含有硫酸,可循环利用。18人教版必修1关于Fe3+和Fe2+的转化的实验探究,某校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完成每个实验过程时相应的问题解决思路,特设计一份化学探究学习“过程-

25、思路”问卷。(1)请在下表中右栏填写设计每一步操作过程的思路过程思路1.提出假设: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Fe3+;Fe3+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成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一般 物质有还原性, 物质有氧化性2.设计实验1:取少量FeCl2溶液,滴加几滴H2O2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选择H2O2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血红色的原因 3.设计实验2:取少量FeCl3固体于一试管,用已煮沸的蒸馏水溶解,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迅速加入少量铁粉,盖上试管塞,观察溶液的血红色是否褪去选择铁粉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什么要用煮沸

26、的水 4.实施实验(2)教材中实验方案如下:取2mL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把上层清液倒入另一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实践证明,实验效果很差:没有预期的红色出现,而是很淡的浅红色,试分析实验中出现异常的可能原因并加以改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能的原因: 改进措施: 【答案】(1)低价(态) 高价(态) (1+1=2分) 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2分)Fe3+ +3SCN- = Fe(SCN)3(2分)2FeCl3+ Fe = 3FeCl2(2分)除去水中的O2,防止生

27、成的Fe2+被氧化(2分)(2)原因:SCN-具有还原性,氯水可能部分氧化SCN-;(2分)改进:取适量FeCl3溶液,加入足量铁粉,然后将所得溶液分装于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直接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向b试管中先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色。(只要合理即可以给分)(2分)【解析】实验探究题(1)根据所给出的离子,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性,低价物质具有还原性,高价物质具有氧化性;加入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铁粉用来还原Fe3+转化为Fe2+;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一般采用加热的方法,因为温度高气体溶解度降低;(2)溶液颜色没有出现红色,

28、原因可能是Fe3+ 和SCN-缺少一种,溶液中氯水能氧化出Fe3+ ,所以结果只有一种可能就是SCN-被氧化。为了避免SCN-氧化,应先加入氯水后,在加入KSCN溶液,具体操作应为取适量FeCl3溶液,加入足量铁粉,然后将所得溶液分装于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直接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向b试管中先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色。试题分析:考点:考查探究实验的步骤、操作及有关注意事项中有关问题。19(18分)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上图中:为氯气发生装置;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的试管里盛

29、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的试管里盛有紫色石蕊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与之间安装盛有_填字母代号)的净化装置。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_。反应完毕经冷却后,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在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字母代号);从的试管中分离出晶体的操作是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4)次氯酸钠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5)实验中可观察到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完成下表中的空白:实验现象

30、原因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色_(6)装置的作用是_。【答案】18分)(1)锥形瓶 1分)(2)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 2分)B 1分)(3)碱溶液或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2分)M 过滤 每空1分,共2分)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3分)(4)离子键、共价键 2分)(5) 每空1分,共4分)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浅黄绿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浅黄绿色(6)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1分)【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2)实验

31、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离子方程式是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为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应选择饱和食盐水,因为HCl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氯气与碱石灰或碳酸氢钠溶液均反应,浓硫酸不能吸收HCl,所以选择B;(3)为制取氯酸钾的装置,为制取次氯酸钠的装置,二者的反应温度不同,碱溶液的浓度不同;反应完毕经冷却后,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说明该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为M曲线;将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4)次氯酸钠中次氯酸根离子与钠离子之间为离子键,Cl与O原子之间是

32、共价键,所以次氯酸钠则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5)氯气溶于水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使溶液呈酸性,所以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为红色,又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溶液红色褪色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则无色溶液又变为黄绿色;(6)装置中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尾气氯气,防止污染。考点:考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氯气性质的验证20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红色金属M和金属E并进行如下框图所示转化,获得高效净水剂K2EO4。(答题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中的M、E均用所对应的元

33、素符号表示):(1)写出M溶于稀和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2)检验X中阳离子的方法和现象是 。(3)某同学取X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酸化并加入KI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4)由MSO4的蓝色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蓝色晶体,这些操作中用到的实验仪器除了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填写仪器名称)。(5)某同学利用H2还原MO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示意图,A中试剂是盐酸。仪器B中应装入 ,装置D的作用 ;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首先“加热反应管E”还是“从A瓶中逐滴加入液体” ? 在这两步之

34、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 (2分)(2)取X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2分)(3)4Fe2+ + O2 +4H+4Fe3+ +2H2O (2分) 2Fe3+ + 2I- 2Fe2+ + I2 (2分)(4)烧杯、漏斗、玻璃棒(2分,多答、少答、错答均不得分)(5)锌粒(Zn)(1分) 吸收水蒸气,干燥H2 (1分) 从A瓶中逐滴加入液体(1分) 检验H2的纯度(1分)【解析】试题分析:(1)M为红色,而MSO4溶液为蓝色,可推知M为Cu,进而可得Cu在酸性条件下被H2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X被H2O2氧化

35、后得Y,加入KSCN后得红色溶液,说明X中阳离子为Fe2+,用KSCN和新制氯水检验。(3)在空气中放置发生的反应为Fe2+被O2氧化为Fe3+,酸化并加入KI和淀粉溶液,Fe3+把I氧化为I2。(4)过滤时需要用到烧杯、漏斗、玻璃棒。(5)制取H2需要Zn,B中应加入锌粒,需要用干燥的H2还原CuO,所以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水蒸气,干燥H2,先成H2,把空气赶出装置后再加热,易燃气体再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方程式的书写、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21用1体积水吸收560体积(SPT)氨气,所得氨水密度为0.89g/mL,求氨水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5.6

36、mol/L,29.8【解析】依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计算,设体积单位为升。 22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关于元素周期表及这六种元素性质,请回答:(1)这六种元素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2)AC2的电子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由B单质与H2反应生成1 molG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用G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B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G与参与反应的G的质量之比 (5)F的单质可由其氧化物与氢化物反应

37、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H2O(2)O=C=O(3)N2(g)3H2(g)2NH3(g) H92.4 kJ/mol(4)8NH33Cl2=6NH4ClN2,1:4(5)2H2S+SO2=3S+2H2O【解析】试题分析:(1)由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可推知E为P,则A为C,B为N,C为O,D为Si,F为S,其中O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氢化物H2O最稳定。(2)AC2为CO2,CO2的结构式为O=C=O。(3)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根据题给数据,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92.4 kJ/mol。(4)工业上用氨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

38、道是否漏气,白烟为氯化铵,发生的化学反应为8NH33Cl2=6NH4ClN2,根据方程式8mol氨气反应有2mol被氧化,6mol未被氧化,则该反应中被氧化的NH3与参与反应的NH3的质量之比为2:8=1:4。(5)F的单质是S,其氧化物为SO2 ,氢化物为H2S,两者反应生成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知识。23下图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填写化学式:W可能是 (任写一种),F是 。(2)反应中若消耗Na2O2 7.8g,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3)反应的离

39、子方程式为:(4)A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NH4)2CO3 或NH4HCO3 NO2(2)0.1NA(3)3Cu2NO38H=3Cu22NO4H2O(4)2NH33CuO3CuN23H2O【解析】试题分析:W能与氢氧化钠和盐酸都反应,生成气体,所以W为铵盐和碳酸盐,W为(NH4)2CO3 或NH4HCO3;A为氨气、B为水、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D),氨气催化氧化为NO(E);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F);NO2(F)与水(B)反应生成HNO3,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40、,据此回答:(1)根据上述分析,W可能是(NH4)2CO3 或NH4HCO3,F是 NO2 。(2)根据上述分析, 反应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2Na2O2 +2CO2=2Na2CO3+O2转移2e,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7.8g78g/mol=0.1mol,则消耗Na2O2 7.8 g,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3)反应是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4)氨气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2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考点:本题考查物质推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