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81KB ,
资源ID:112320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320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秋历史人教版选修1演练: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秋历史人教版选修1演练: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1、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9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位雅典公民因欠债而被债主卖往外邦并沦为奴隶,梭伦改革后,他不仅回到了雅典,而且获得了人身自由。其获得自由的方式最有可能是通过 ()A所属家族出资赎回B所属部落出资赎回C由城邦出资赎回 D由原债主出资赎回解析:根据梭伦的立法,因为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一律由城邦拨款赎回。答案:C2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

2、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牛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解析:雅典公民大会的最高决策权,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对失职人员的依法惩处,都是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的制度设计,故D项符合题意。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陪审法庭,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答案:D3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

3、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用金钱换取百姓的支持 B商鞅变法取信于民,言出必行C商鞅变法时资金充足D商鞅行事谨慎,办事稳妥有效解析:题干材料揭示的是商鞅变法中“徙木立信”的故事,反映了商鞅“言出必行”的作为,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4“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对以上汉书食货志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分析正确的是 ()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的积极作用作者是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看问题

4、的作者已能着眼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问题A BC D解析:“倾邻国而雄诸侯”,肯定了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而认为变法的结果是“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没有看到阶级关系变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故正确;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答案:B5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中,规定“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

5、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因此体现的是“教权高于王权”,故选A项。答案:A6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解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1521年的对帧木版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可见画这幅画的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A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B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

6、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版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D项错误。答案:A7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 ()A“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B“贫者以苦瘠之亩,荷数倍之输”C“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D“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解析:A项反映的是徭役过多,危害百姓,王安石变法中通过募役法来解决,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苦瘠的土地却承担较重的赋役,方田均税法根据不同的土地承担不同赋役的做法可以改变这一不合理的情况,故B项正确;C项反映的是富商地主通过贷款兼并土地,王安石变法中通过青苗法来解决,

7、故C项错误;D项是宋代二府三司制相互牵制的弊端,与方田均税法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8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其变法措施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并未彻底解除社会危机。故选C项。答案:C9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

8、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项正确。答案:C10张之洞在1898年4月完成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A以维护传统为目标,劝勉学问为宗旨B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C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D都是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解析:中体西用不是以劝勉学问为宗旨,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维新运动

9、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日本1880年民族危机并不严重,排除C项;两篇文章都是对待西方文明问题的探索,故选D项。答案:D11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清除了封建割据势力B都保留了君主专制统治C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D都确认农民得到少量的土地解析: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其中俄国沙皇专制的保留及日本天皇制的强化均是这种不彻底的表现,因此A项不对,B项说法准确;C项仅适合于日本;D项仅适合于俄国。答案:B12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当时()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

10、”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解析: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其著述在戊戌变法时期得到认同,这说明了他的学习西方的主张得到维新派的认同,故选D项;保守势力反对百日维新,而不是支持,排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13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解析: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项错误;圣像崇拜与自由阅读的做法不符,故B项错误

11、;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主张自己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4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

12、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B15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解析:“头脑”开始清醒过来意在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思想解放和启蒙,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挽救民族危亡,A项排除;材料不涉及富国强兵,B项排除;材料不涉及民主政治,D项排除。答案:C16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逻辑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

13、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C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近万人,朝野震骇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戊戌变法是一次思维解放潮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的标志是百日维新而不是强学会的建立,故B项结论和材料之间存在逻辑关系错误。A、C、D三项正确,故不当选。答案:B17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否定了罗马教廷

14、的权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BC D解析:注意结合史实分析题肢。“教随国定”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建立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只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结果;故错误。选D项。答案:D18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农奴制度的废除B借鉴了西欧的技术经验C沙皇专制统治的终结D上层建筑的近代化变革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后,俄国仍然保持专制体制。答案:C19读下列表格,改革与内容、结论、评价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改革 内容、结

15、论、评价A 俄国农奴制改革在杜马选举中城市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都取得成功,被后任者继续沿用 C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D 戊戌变法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使得所有城市居民享有选举权,故A项错误;19世纪40年代后期,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全面改革以失败告终,故B项错误;明治维新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近代工业化建设,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首次尝试将西方政治制度嫁接到中国,以失败告终,故D项正确。答案:D20下列选项对下图中史实共同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A工业文明促进政

16、治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C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扩展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回应解析:埃及、中国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不属于工业文明,故A项错误;埃及、中国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洋务运动与启蒙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四场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回应,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

17、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谱牒改革有什

18、么作用?(10分)解析:第(1)问,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包括,依据材料“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依据材料“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依据材料“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依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第(2)问,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从当时看,依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皇室地位,维持了政权的稳定;抑制了“山东士族”的影响。从长远看,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

19、的门第标准。 (10分)(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10分)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

20、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的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孝文帝庙号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10分)解析:第(1)问,根据“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得出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根据“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得出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根据“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得出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根据“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得出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第(2)问,根据“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出减少改革阻力;根据“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得出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表明改革决心,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答案:(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10分)(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1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