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解析由题干信息“1919年北京大学某教授离经叛道”可知此应为新文化运动期间全盘否定儒学的现象,故应选A项;B、C两项均无法体现“离经叛道”,故排除;D项由孙中山于1905年提出,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答案A2.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主要是因为蔡元培()A.一手创办北京大学并坚持聘用陈独秀、李大钊等B.首次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C.提出“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D.是新青
2、年的主要撰稿人解析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了“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鼓励新思想的传播,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答案C3.右图为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为“D”“S”的变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A.民主与自由B.平等与自由C.民权与科学D.民主与科学解析英文单词Democracy和Science翻译成汉语分别为民主、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答案D4.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
3、的共同点是()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解析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故排除A、C两项;D项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答案B5.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答案A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8年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所
4、倡导的文学革命()A.目的是宣传革命思想B.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C.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D.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学革命的目的是“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答案B7.一般说来,思想启蒙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革命后封建势力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封建大旗,是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对封建思想给予了致命打击。但是,
5、新文化运动只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答案D8.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A.思想启蒙B.政治革命C.社会变革D.文化复兴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兵法攻心,语曰革心”,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可得出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在于思想解放,故选A项。答案A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材料二吴虞认为,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材料三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鲁迅材料四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
6、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余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1)材料一中,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材料三中,鲁迅为什么说礼教是“吃人的礼教”?(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参考答案(1)因为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因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2)不能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容易产生“阿
7、Q”式的民族病态。(3)保共和、反孔教。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后期解析“传统均不再神圣”意味着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已被打破,“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隐含时间限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侧重于政治变革,且这些时期传统思想仍然居于统治地位,从时间上看,这三个时期内布尔什维克主义还未传入。答案D2.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中最能支持该观
8、点的是()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解析材料中鲁迅认为权势者为了自己的目的抬高孔子。袁世凯夺取政权后,为了恢复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所以选择B项。朱熹、康有为与“权势者”不符,故排除A、C两项;D项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与材料信息矛盾。答案B3.郭沫若的天狗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新文化运动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之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作者在这里强调()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抛弃传统意识形态D.积极宣传
9、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塑造了“天狗”的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出其万钧之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把一切传统秩序都当作日月星辰吃掉的精神。结合相关史实可判断,作者否定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主张抛弃中国正统思想。故选C项。答案C4.1919年,关于中西文化新旧问题,有学者说:“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同时有学者则指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必跟着开新。”“物质上、道德上,均没有复旧的道理!”这两位学者的主张()A.各有合理之处但对西方认识
10、截然相反B.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改变C.实质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取舍之争D.反映出欧战破灭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信心解析题干中两位学者对西方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有开新即学习西方的主张,所不同的是在文化上一个主张复旧,一个主张开新,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转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主张相符,故正确;题干中有学习西方的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C5.“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
11、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19年”和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史实能得出“兰花草”指的是民主和科学的结论。答案C6.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在文章中写道:“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材料表明鲁迅先生()A.要求推翻君主专制政体B.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文化C.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D.号召发动群众革命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封建的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进行彻底的批判,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题干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否
12、定。答案B7.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可知,林纾强调欧洲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的,要学习、研究、继承古代文化,就不能废除文言文,也就是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13、,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8.“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对下列哪本(篇)著作的评价()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C.鲁迅狂人日记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解析根据材料“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揭露礼教实为“吃人的礼教”。这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共鸣,该作品深受他们的喜爱。故选C项。答案C9.“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A.君主立宪B.维新变法C.
14、救亡图存D.民主共和解析时务报民报新青年分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创办的杂志,三者的共同主题是救亡图存。答案C10.女制男是五四运动后流行于渭南的一首民谣:大石桥,小石桥,母鸡踩着公鸡毛,母鸡打得公鸡跑。五四运动后,妇女地位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伦理道德遭到否定B.西方启蒙思想得到人们的肯定C.男人观念的变化D.辛亥革命倡导男女平等解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思想领域正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了儒家伦理道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A项正确,C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和革命派就宣扬西方启蒙思想,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
15、答案A11.有人指出,无论是作为思想启蒙,还是作为实践启蒙的新文化运动,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由此表明新文化运动()A.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B.推动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解析题干从“思想启蒙”和“实践启蒙”两个方面评价了新文化运动,并指出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综合上述信息,D项正确;A、B两项只是体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只是体现了“实践启蒙”的作用。答案D12.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陈先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
16、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B.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D.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解析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是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反映出传统婚姻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文学革命的创作主题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传统婚姻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说明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政治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首先解决政治问题,其他一切问题才会有转机。如果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即便在文化上来一次革命,彻底否定传统
17、,实行全盘西化,也无法解决问题。马勇文化的根本在政治新文化运动方向选择的反省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以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同意。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他们没有直接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五四运动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组建政党,从事政治斗争,使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变化。由此可见,政治问题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第二种观点:不同意。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在中国无法建立的一项重要原因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知识分子普遍
18、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政治革命的重大变化,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文化的革命,推动着政治革命的根本变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诗人徐志摩(18971931)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我查过我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供传诵的诗句。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材料三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
19、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敬告青年(1)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徐志摩24岁之前对“相对论或民约论”感兴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此,胡适等人提出了什么主张?(3)结合材料三,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参考答案(1)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徐志摩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追求民主与科学。(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主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提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民族的觉醒,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