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演练提能考点对练(趁热打铁夯实基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庾亮传庾亮字元规。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固让,不许。中兴初,拜中书郎,领著作,侍讲东宫。其所论释,多见称述。时帝方任刑法,以韩子赐皇太子,亮谏以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太子甚纳焉。时王敦在芜湖,帝使亮诣敦筹事。敦与亮谈论,不觉改席而前,退而叹曰:“庾元规贤于裴远矣!”因表为中领军。王敦既有异志,内深忌亮,而外崇重之。亮忧惧,以疾去官。及敦举兵,加亮左卫将军,与诸将距钱凤。及沈充之走吴兴也,又假亮节、都督东征诸军事,追充。事平,以功封
2、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固让不受。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时王导辅政,主幼时艰,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委任赵胤、贾宁等诸将,并不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尝欲起兵废导,而郗鉴不从,乃止。至是,亮又欲率众黜导,又以谘鉴,而鉴又不许。会王导薨,征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又固辞,帝许之。咸康六年薨,时年五十二。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
3、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庾亮“敢言”的一组是()其所论释,多见称述亮谏以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亮忧惧,以疾去官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至是,亮又欲率众黜导,又以谘鉴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庾亮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多被人们称许。表明庾亮对讲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庾亮
4、担忧、害怕王敦伤害自己,借病辞官。敢于向皇帝说出自己的看法。庾亮想率领众人一起罢黜王导,并咨询郗鉴。殷浩等人登楼赏月。答案:B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庾亮很不喜欢高官厚禄。元帝担任镇东大将军时听说庾亮的名声,就征召他为西曹掾,但他坚辞不受;在平定王敦叛乱时,因有功被赏赐,他也拒不接受。B庾亮的贤能在当时就被人认可。王敦驻守芜湖时,元帝让庾亮到芜湖去,在与王敦一番长谈后,王敦称赞庾亮说:“庾亮的贤能高于裴。”并上书让庾亮担任中领军。C庾亮对待叛乱者态度坚定。抚军将军、南顿王、右卫将军等与西阳王勾结图谋不轨,庾亮在群臣不能进见皇上时,直接闯入皇帝的寝宫,向皇帝慷慨
5、陈词。D庾亮十分善良并平易近人。殷浩认为的卢马不利于主人,劝庾亮卖掉,庾亮不相信这个说法;庾亮能与属下打成一片,有一次他坐在胡床上与属下一起谈笑、歌咏。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不是庾亮不相信殷浩的说法,而是他不想把灾祸转嫁给别人。答案:D【参考译文】庾亮字元规。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召他为掾官,他没有接受,跟随父亲住在会稽,十分端庄,坚持操守。当时人们都有些畏惧他的方正庄重,不敢随便造访他。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听说庾亮的名声,征召他为西曹掾。庾亮再三推辞,元帝不许。晋室中兴之初,拜为中书郎,领著作,在东宫讲学。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多被人们称扬述说。当
6、时元帝正以刑法之术治乱世,将韩非子赐给太子,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多留心这些东西,太子也很赞同。当时王敦在芜湖,元帝叫庾亮前去拜访与其商讨国事。王敦与庾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靠近庾亮,离开后叹道:“庾元规的贤能远远超过裴呀!”于是上书让庚亮担任中领军。王敦萌生叛变之心后,内心非常忌恨庾亮,而外表上却很敬重他。庾亮忧愁恐惧,借病辞官。等到王敦起兵后,朝廷加封庾亮为左卫将军,与诸将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将)钱凤。到沈充战败逃跑到吴兴时,又授予庾亮持节、都督东征诸军事,率兵追击沈充。王敦之事平息后,(庾亮)因功被封为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庾亮坚决推辞不接受。
7、等到(明)帝病重时,不想见人,群臣都无法进见。抚军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虞胤等人,平时为明帝所亲近喜爱,现与西阳王司马羕勾结图谋不轨。庾亮径直进入明帝寝宫见明帝,痛哭流涕不胜悲哀。接着严肃地陈述了司马羕和司马宗等人将要图谋废黜大臣,谋划由他们共同辅政,社稷安危与否,就将决定于今日,言辞十分恳切。明帝因而感动醒悟,使庾亮随他一起入殿登上御座,于是庾亮和司徒王导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加庾亮为给事中,转中书令。当时王导辅政,皇上年幼,局势艰难,只维持着大体的局面,顾不上细小的事务,所委派的赵胤、贾宁等诸将,都不守法,大臣们为之担忧。陶侃曾准备起兵废黜王导,但郗鉴不同意,这才停止。现在,庾亮又想
8、率众人废黜王导,于是写信给郗鉴,陈述王导的过错,征询郗鉴的意见,郗鉴仍不同意。恰逢王导去世,朝廷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又推辞不接受,成帝答应了。咸康六年庾亮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当初,庾亮所乘的马匹是的卢马,殷浩认为的卢马不利于主人,劝庾亮把马卖了。庾亮回答说:“怎么能将自己的祸事转嫁给别人呢?”殷浩惭愧地退下。庾亮在武昌,殷浩和其他一些臣僚乘秋夜登南楼聚会,一会儿庾亮也来了,大家起来准备回避,庾亮慢慢地说:“诸位稍留一会儿,老夫于此处兴致不浅。”便坐在胡床上和殷浩等人一起谈笑、咏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上官均传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人。神宗熙宁亲策进士,擢第二,为北京
9、留守推官、国子直讲。元丰中,蔡确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时相州富人子杀人,谳狱为审刑、大理所疑,京师流言法官窦莘等受赇。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坐是,谪知光泽县。莘等卒无罪,天下服其持平。有巫托神能祸福人,致赀甚富,均焚像杖巫,出诸境。还,监都进奏院。 哲宗即位,擢开封府推官。元祐初,复为监察御史。议者请兼用诗赋取士,宰相遂欲废经义。均言:“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自熙宁以来,京师百司有谒禁。均言:“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遂论青苗,以为有惠民之名而无
10、惠民之实,有目前之利而为终岁之患,愿罢之而复为常平籴粜之法。 蔡确弟硕盗贷官钱以万计,狱既上,均论确为宰相,挟邪挠法,当显正其罪,以厉百官。张璪、李清臣执政,与正人异趣,相继击去之。监察御史张舜民论边事,因及宰相文彦博,舜民左迁。均言:“风宪之任许风闻,所以广耳目也。舜民之言是,当行之;其言非,当容之。愿复舜民职。”不从。台谏约再论,均谓事小不当再论,王岩叟遂劾均反覆,岩叟移官。均迁殿中侍御史,内不自安,引义丐去,改礼部员外郎。居三年,复为殿中侍御史。徽宗立,太学生张寅亮应诏论事,得罪屏斥,均言:“寅亮虽不识忌讳,然志非怀邪。陛下既招其来,又罪其言,恐沮多士之气。”寅亮得免。时宰相欲尽循熙、丰
11、法度为绍述以风均,均曰:“法度惟是之从,无彼此之辨。”由是不协,徙襄州。久之,复龙图阁待制,致仕。卒,年七十八。(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有删改)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上官均敢于表达观点的一组是()乞以狱事诏臣参治天下服其持平以为有惠民之名而无惠民之实挟邪挠法,当显正其罪王岩叟遂劾均反覆太学生张寅亮应诏论事,得罪屏斥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上书反对宰相的做法,敢于表达观点。写天下人都信服上官均的公平。侧面描写。议论青苗法的缺陷。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批评宰相伙同他人犯法,敢于表达观点。王岩叟弹劾上官均。张寅亮被皇帝斥责。答案:A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12、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官均是一个刚直不阿的人。上官均因为反对蔡确两次受到贬谪,第一次是因为相州富人的孩子杀人案,第二次是因为蔡确的弟弟贪污案。B上官均看重科举考试的经义科目。元祐年间,宰相想废除经义科考试,上官均针锋相对地指出:经术是以理为主的,是立世的根本,选拔人才不能舍本求末。C上官均做事比较顾全大局。比如在监察御史张舜民议论边地事情的事件上,上官均首先请求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不被允许后,就不再议论这件事情。D上官均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比如在张寅亮的问题上,上官均认为张寅亮是应召论事,即便说话不懂忌讳冲撞了皇帝,但用心是好的,不能因为这处罚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3、A项,因相州富人之子杀人案,上官均被贬为光泽县县令,但在蔡确弟弟的案件上上官均没有被贬谪。答案:A【参考译文】上官均字彦衡,是邵武人。神宗熙宁年间皇帝亲自策试进士,选为第二名,任北京留守推官、国子直讲。元丰年间,蔡确推荐他为监察御史里行。当时,相州富家子弟杀人,案件的审理受到审刑、大理寺的怀疑,京城中谣传法官窦莘等人接受贿赂。蔡确安排猜忌阴险的官吏几十人,残酷地整治窦莘等人,没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说明情况,请求下诏让大臣参与审理,但因此获罪,被贬谪为光泽县县令。窦莘等人最终无罪,天下人都十分佩服上官均的公平。有个巫师假托神灵并说能够使人幸福,达到资产富有,上官均烧了他的神像、痛打了他,并
14、把他赶出县境。回到京城,被任命为监都进奏院。哲宗即位,上官均晋升为开封府推官。元祐初年,复职为监察御史。有谏官请示兼用诗赋来考试士人,宰相就想废除考试经义。上官均说:“经学以理为主,使人得到的是根本;诗赋以文为主,使人追逐的是末梢小节。如果不考虑本末的区别,而要承袭考试诗赋的弊端,我看不到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从熙宁时期以来,京城众多官府禁止接待外人。上官均说:“以诚待人,别人就会竭力尽忠;用怀疑的态度待人接物,人们就会得过且过。”接着又评论青苗法,认为它只有惠及百姓的名声却没有惠及百姓的实际,虽有眼前利益但却成为常年的祸患,希望停止青苗法而恢复常平籴粜法。蔡确的弟弟蔡硕非法借贷官府的钱币数以
15、万计,他的案件呈上后,上官均抨击蔡确身为宰相,却伙同坏人犯法,应当揭露他的罪行,来告诫百官。张璪、李清臣等人掌权,与正直的人的志向不同,将正派的官员相继排挤出朝廷。监察御史张舜民议论边塞的事情,因为涉及宰相文彦博,张舜民被贬官。上官均说:“御史官员可以议论传闻的事情,这有利于增长见闻。张舜民的话正确,就应当听从;他的话不对,就应当宽容。希望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批准。御史台和谏院约定再进谏,上官均说事情很小不宜再进谏,王岩叟弹劾上官均反复无常,王岩叟被调动官职。上官均升为殿中侍御史,自感内心不安,借故请求离任,改任为礼部员外郎。过了三年,又复职为殿中侍御史。徽宗即位,太学生张寅亮
16、应诏评论时事,获罪遭受罢斥,上官均说:“张寅亮虽然不懂得忌讳,但用心不邪恶。陛下既然召他来,又惩罚他说话,恐怕会阻挡士人们的勇气。”张寅亮得到赦免。当时宰相想暗示上官均要全部遵循熙宁、元丰时期的制度并继承下来,上官均说:“制度只要正确就遵守,没有这时那时的区别。”因此二人不能和睦融洽,上官均被贬谪到襄州。很久以后,才恢复龙图阁待制的官职,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秀才驱怪蒲松龄长山徐远公,故明诸生也。鼎革后,弃儒访道,稍稍学敕勒之术,远近多耳其名。某邑一巨公,具币,致诚款书,招之以骑。徐问:“召某何意?”仆辞以:“不知。但嘱小人务屈临降耳。”徐乃行。至,则中亭宴馔,
17、礼遇甚恭;然终不道其所以致迎之旨。徐不耐,因问曰:“实欲何为?幸祛疑抱。”主人辄言:“无何也。”但劝杯酒。言辞闪烁,殊所不解。言话之间,不觉向暮。邀徐饮园中。园构造颇佳胜,而竹树蒙翳,景物阴森,杂花丛丛,半没草莱。抵一阁,覆板上悬蛛错缀,大小上下,不可以数。酒数行,天色曛暗,命烛复饮。徐辞不胜酒,主人即罢酒呼茶。诸仆仓皇撤肴器,尽纳阁之左室几上。茶啜未半,主人托故竟去。仆人便持烛引宿左室。烛置案上,遽返身去,颇甚草草。徐疑或携襆被来伴,久之,人声殊杳。乃自起扃户就寝。窗外皎月,入室侵床;夜鸟秋虫,一时啾唧。心中怛然,不成梦寝。顷之,板上橐橐,似踏蹴声,甚厉。俄下护梯,俄近寝门。徐骇,毛发猬立,
18、急引被覆首,而门已豁然顿开,徐展被角微伺之,见一物,兽首人身;毛周其体,长如马鬐,深黑色;牙粲群峰,目炯双炬。及几,伏器中剩肴;舌一过,连数器辄净如扫。已而,趋近榻嗅徐被。徐骤起,翻被幂怪头,按之狂喊。怪出不意,惊脱,启外户窜去。徐披衣起遁则园门外扃不可得出缘墙而走择短垣逾则主人马厩也。厩人惊,徐告以故,即就乞宿。将旦,主人使伺徐,失所在,大骇。已而得之厩中。徐出,大恨,怒曰:“我不惯作驱怪术;君遣我,又秘不一言;我橐中蓄如意钩一,又不送达寝所;是死我也!”主人谢曰:“拟即相告,虑君难之。初亦不知橐有藏钩。幸宥十死!”徐终怏怏,索骑归。自是而怪遂绝。主人宴集园中,辄笑向客曰:“我不忘徐生功也。
19、”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假令翻被狂喊之后,隐其所骇惧,而公然以怪之遁为己能,则人将谓徐生真神人不可及矣。”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徐远公,长山人,原来是明朝的一名生员,改朝换代后,他放弃儒业寻仙访道,稍稍学了一些道士符法术,远近多知道他的名字。B. 徐远公到达主人家以后,主人对他十分恭敬,但始终不说明专程接他的意图,只是敬酒陪茶,徐远公心中的疑问迟迟不能排解。C鬼怪被徐远公赶走以后,徐远公也不敢安然入睡,他就在园中找到一位马夫,向他说明事情的原委,请求马夫陪他过夜。D天快亮时,主人派人来探望徐远公,徐远公很生气,责怪主人不告诉自己实情
20、,主人向徐远公道歉,请求徐远公宽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他就在园中找到一位马夫”有误,是翻墙跌入马厩,惊动马夫;“请求马夫陪他过夜”也有误,是请求在马夫处借住。答案:C【参考译文】长山的徐远公,原来是明朝的一名生员。改朝换代后,放弃儒业寻仙访道,稍稍学了些道士符法术,远近多知道他的名字。某县一个大人物,送来礼金,写了封表达诚意的书信,派人牵着坐骑去请他。徐远公问:“叫我去是什么意思?”仆人说:“不知道。(主人)只是嘱咐小人务必请您屈尊光临。”徐远公于是同他去了。徐远公到达以后,主人在庭中摆酒设宴,对他十分恭敬,但始终不说明专程接他的意图。徐远公(没有耐心了,)于是问:“(你们)
21、到底是想要我做什么?希望主人说出来以排解我心中的疑问。”主人就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劝酒。闪烁其词,让人难以明白。谈话之间,不觉已经天晚,又邀请徐远公到园中饮酒。园子建造得很好,但是竹树茂密,景物阴森,杂花一丛一丛,有一半淹没在荒草之中。来到一所阁楼,阁顶盖板上蛛网密布,大小上下,难以计数。酒过数巡,天色昏黑,主人命令点上灯烛继续饮酒。徐远公推辞说不胜酒力,主人当即停止饮酒,招呼仆人上茶。众仆急急忙忙撤掉碗盏,都放在楼阁左边屋中的桌子上。茶没喝到一半,主人竟然借故走了。仆人便手持灯烛引导徐远公住进左边屋子。灯烛放在桌子上,仆人匆忙走了,很是草率。徐远公猜想或许是去拿被褥来陪自己,但过了很久,
22、寂无人声,于是自己起来关门睡下了。窗外月光皎洁,照到屋中洒到床上,夜鸟秋虫,一时唧唧啾啾,徐远公心中惊恐,难以入睡。过了一会儿,楼板上有橐橐声响,像是人踏在上面发出的,声音很重。一会儿下了护梯,一会儿到了门口。徐远公十分害怕,毛发像刺猬似的竖了起来,赶忙拉过被子蒙上头,房门已经一下子被推开了。徐远公掀起被角偷偷一看,见一东西,兽头人身,遍身是毛,长得像马鬐,深黑色;牙齿如群峰错立,双目像火炬一样明亮。它走到桌子前,趴着舔食碗盘中的剩菜,舌头一过,几个盘子都干干净净像扫过一样。随即来到床前,闻徐远公的被子。徐远公突然跳起,翻转被子蒙住妖怪的头,按住大叫不止。妖怪出其不意,挣脱了,打开外面的门窜了
23、出去。徐远公披上衣服要逃走,园子的门从外边锁上了,跑不出去。只好沿着墙逃跑,选了一段短墙翻了过去,那边正好是主人的马厩。马夫大惊,徐远公向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请求借住一宿。天快亮时,主人派人来探望徐远公,不见其人,大惊。后来在马厩中找到徐远公。徐远公走出马厩,非常怨恨,气愤地说:“我不善于驱逐妖怪,你们送我去,又保密不说一句话。我袋子里装有一把如意钩,你们不送到我住的地方,这是想让我死啊!”主人致歉说:“本来打算告诉你,担心你作难,原先也不知道你的袋子里有如意钩。请宽恕我的罪过!”徐远公始终闷闷不乐,要了一匹马回去了。从此妖怪也绝迹了。此后主人在园中设宴聚会,总向客人笑着说:“我始终忘不了徐生
24、的功劳。”异史氏曰:“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假如徐远公翻转被子蒙住妖怪狂叫之后,隐瞒住自己的恐惧,而公然把妖怪逃脱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天下之人必定把徐远公说成是连真的神人也赶不上啊。”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
25、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
26、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注:指饮酒而醉。战国时期齐国丑女。6.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
27、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A BC D解析:是为供给中原地区所需;是对徐邈功绩的评价,不是“举措”。答案:C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
28、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解析:A项,校事赵达是报告徐邈饮酒之事,并未劝谏;B项,不是“魏文帝”,应是“魏明帝”;D项,“百官都害怕他”不是他不担任司空一职的理由。答案:C【参考译文】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县人。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任试守奉高县令,入朝担任东曹议令史。魏国刚建立时,任尚书郎。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沉醉不醒。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曹中的事务,徐邈回答:“中圣人。”赵达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说:“平常人们喝醉酒称酒醒的人为圣人,大醉不醒者称作贤人,徐邈本性谨慎重节操,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他因此
29、才得以免于刑事处罚。后来任领陇西太守,转调南安太守。魏文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魏明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到任后,正巧蜀汉丞相诸葛亮出祁山来攻,陇右的三个郡都反叛了。徐邈立即派参军及
30、金城太守等讨伐南安的贼人,将他们击溃。黄河西部地区少雨,经常被缺少谷物所困扰。徐邈在武威和酒泉修建盐池以收购少数部族的谷物,又广泛开辟水田,招募贫民租佃,从而使这一地区家家丰衣足食,官府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于是又在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用其余的钱来购买金帛和大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他还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保存在官府之中,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禁止厚葬,拆毁滥设的祠堂,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心于官府。西域地区同中原发展了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
31、官为建威将军。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使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所以少数部族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他所得到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皇帝听说后,予以嘉奖,并按时供给他的家用。他在任内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正始元年回朝廷任大司农,升迁为司隶校尉,百官都敬重忌惮他。后因为公事离任。又任光禄大夫,数年之后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说:“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空着位置,怎么能让我这样又老又病的人充任呢?”于是坚决推辞不到任。嘉平元年,年七十八岁,以大夫的职位死于家中,按三公
32、的礼仪下葬,谥号为穆侯。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邓廷桢,江苏江宁人。嘉庆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屡分校乡、会试,称得士。母忧归,服阕,补陕西延安府,历榆林、西安,以善折狱称。平反韩城、南郑冤狱,又全同州嫠妇母子,陕民歌颂,传播京师。二十五年,超擢湖北按察使,权布政使。沿江民田历年沉没,而赋额仍在,为民累,悉请免之。 道光六年,擢安徽巡抚。自嘉庆时,安徽多大狱,凤、颍两郡俗尤悍,常以兵定,责缴兵械,私藏尚多。廷桢乃立限,责成保长,逾限及私造者置之法。任吏皆得人,刁悍之风稍戢。旧例,颍州属三人以上凶器伤人者,极边烟瘴充军,佥妻发配。廷桢疏言:“悍俗诚宜重惩,妇女顾名节,多自残求免,或
33、自尽伤生,情在可矜,请停其例。”遇水灾,亲乘舟勘赈。修复安丰塘、芍陂水门,浚凤阳沫河,加筑堤闸。严缉捕,屡获剧盗。以获南河掘堤首犯陈端,诏嘉奖。治皖十载,政尚安静,境内大和。十五年,擢两广总督。鸦片烟方盛行,漏银出洋为大患。十六年,英吉利商人以趸船载烟,廷桢禁止不许进口,犹泊外洋,严旨驱逐。沿海奸民勾结,禁令猝难断绝。廷桢与提督关天培整备海防,迭于大屿山口、急水洋获蟹艇,载银钜万,尽数充赏,破获囤烟私贩。十九年,林则徐奉命至广东,廷桢与之同心协力,尽获趸船积烟,焚之,严私贩之罪;临以兵威,屡战皆捷。奸民因失业,遍腾蜚语。廷桢疏陈,诏慰勉之。调两江、云贵,皆未赴,闽防方急,遂调闽浙总督。购洋炮十
34、四运闽,以闽洋无内港,炮台建于海滩,沙浮不固,奏改为炮墩,囊沙堆筑,外护以船。募水勇饰商船出洋巡缉。二十年三月,英船窥厦门,遣提督程恩高等迎敌于梅林澳,击走之。奸民勾通出洋运烟,分责水陆师严缉,遇即攻击,迭有歼擒。六月,敌船驶入厦门,求通贸易,阻之,遂开炮,来扑炮台,参将陈胜元、守备陈光福奋击,毙其前队数人,发炮伤敌甚众,乃遁。其分犯浙洋者,陷定海,廷桢率师赴剿,行次清风岭,诏以闽防紧要,止其赴浙,遂驻兵泉州,招募练勇。九月,诏以廷桢等在粤办理不善,转滋事端,与林则徐同夺职。二十一年,琦善撤沿海兵备,虎门失守,复追论廷桢久任两广,废弛营务,与则徐同戍伊犁。二十三年,释还。(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五
35、十六,有改动)8.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邓廷桢整备海防、严禁鸦片的一组是()严缉捕,屡获剧盗迭于大屿山口、急水洋获蟹艇分责水陆师严缉临以兵威,屡战皆捷遂开炮,来扑炮台募水勇饰商船出洋巡缉A BC D解析:是邓廷桢治皖时捕捉盗贼的举措,与海防、禁烟无涉;是洋人的侵略行为:排除含的选项即得正确答案。答案:D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廷桢,进士出身,曾被派遣考核乡试、会试,被人们誉为善于识别人才。在陕西为官时,因为擅长断案而扬名。B邓廷桢敢于为民请命。要求朝廷全部免除湖北沿江被淹的民田的赋税,请求废除颍州妇女随同犯罪的丈夫一起充军的规定。C邓廷桢任两广总督时,严禁运载烟土的商船驶进港口,整顿海防,沉重打击鸦片走私。与林则徐一起焚烧缴获的烟土。D邓廷桢在闽浙积极备战,多次打退洋人进攻。但后来朝廷因他丢失虎门,剥夺他的官职,与林则徐一起流放戍边伊犁。解析:剥夺官职在虎门丢失之前,虎门失守是因为琦善撤去沿海兵备,而不是邓廷桢的责任。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