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181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学案1 孔子与老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1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的学说历史叙述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仁”,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就必须“正名”。(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2、,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深度点拨孔子“正名”的主张,实质上是要求恢复奴隶制社会的正常等级秩序。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春秋时期,这种主张有悖于历史发展潮流。重点精讲孔子思想中的“仁”和“礼”关系密切。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

3、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深度点拨孔子的核心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如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为政以德”,这是“仁”的具体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孔子希望通过扩大教育对象范围,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明“礼”。深化探究探究点1孔子的思想材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思考材料说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材料中“克己复礼”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礼”是实现“仁”的手段,“仁”是“礼”的目的。实质: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从而维护

4、没落的奴隶制度。探究点2孔子“以德治民”思想与今天“以德治国”的差异材料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新时期的治国方略。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和今天我国“以德治国”的主张有何异同?答案(1)相同点:都具有人本主义思想;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孔子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剥削阶级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究点3孔子的教育思想材料思考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答案孔子整理和修订的“

5、六经”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老聃与道德经历史叙述1历史地位: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代表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3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4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易混易错道家学派不等同于道教道家学派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著作为道德经。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而形成的,

6、东汉时期为民间宗教,魏晋时期才开始官方化,并建立其神仙系统。重点精讲如何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1)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他把转化看作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具有很大的消极性。易混易错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深化探究探究点1老子的哲学思想材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思考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如何看待该思想?答案“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体现了对宇宙本原的探索精神,本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探究

7、点2老子的政治主张材料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中国某思想家著名语句“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强烈反响。思考材料反映了其怎样的政治主张?如何认识该主张?答案主张:“无为而治”。认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课堂小结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A B C D答案A解析“敬鬼神而远之”虽是孔子的思想,但不属于“仁”和“礼”的内容。2. 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反映了孔子在教育方式上主张启发式教学。A项是孔子

8、的教育原则;C项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D项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三者均与材料内容不符。3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答案B解析“仁者爱人”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两者都崇尚秩序,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由此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4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B老子重视法律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法”字的含义是“仿效”“效法

9、”。材料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是天地万物效法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的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答案B解析老子以水为例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联系老子的思想,可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辩证法思想。6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黄帝 B秦始皇 C孔子 D老子答案D解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倡导“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突出特点。阅读与思考一是

10、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二是在天道观方面,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三是在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四是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汉代以后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解析与探究材料一认为上帝了解人民的疾苦。材料二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三反

11、映了孔子并不否认天命的存在,但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自我测评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2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基础达标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 B“仁”和“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答案B解析孔子的“民本”思想指的是“仁”,反对苛政,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孔子对百姓的重视 。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A周礼 B和谐的人际关系C礼貌待人 D封建社

12、会的统治秩序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为仁”指儒家提倡的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遵循)周礼。本题选A项,容易错选为D项,孔子的思想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4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C“无为而治

13、” D礼乐规范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A、C两项不符合孔子思想;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5孔子有一个教育思想:就是把“性相近,习相远”的各种人群,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把这个思想归纳为()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C克己复礼 D因材施教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把题干的中心含义弄明白,“通过教育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有教无类的思想。6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规格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答案C解析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

14、礼的要求。7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该观点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政治上还主张“无为而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8下图人物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克己复礼,主张正名小国寡民,结绳而用有教无类A B C D答案C解析首先明确图片人物是老子,属于孔子的主张,排除。反对战争,认为战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欲,主张“无为而治”;要求回归自然,“结绳而用”,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

15、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答案D解析老子认为人民难以治理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的“有为”,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符合此主张的只有D项。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 D辩证法思想答案D解析老子的“无为”思想,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小国寡民是一种消极思想;“道”是不可名状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辩证法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能力提升11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A礼

16、B仁C中庸 D德治答案A解析 “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了孔子注重等级,强调礼仪,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礼”的主张。12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答案B解析“有教无类”意即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1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A项是墨

17、家思想;B、C、D项都是儒家思想,但C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D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不属于为人处世方面,B项正确。14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这说明()A周天子强化统治,孔子难以生存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萧条答案B解析春秋末年,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轮番称霸,A项不正确。当时“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C项不正确。社会大变革催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思想界十分活跃,D项不正确。孔子之所以不被重视,主要在于其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选B。15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

18、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答案D解析材料意思是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材料体现的是道家无用思想,D项属于老子思想。A项是心学;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思想。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颜渊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

19、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为政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使民甘美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1)材料一中“礼”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孔子是否反对一定程度的改良?并举出近代史上利用其身份进行的改革运动是什么?(3)概括材料二、三政治主张上的异同。答案(1)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为政以德思想。不反对。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异:孔子重“德”,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同: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都反对苛政。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