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176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永春一中高一年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2019.1)命题:潘少芬 审题:陈启民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语言基础与运用(本题共8小题,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倩影(qin) 曲折(q) 霎时(ch) 混沌(hn)B.嘶叫(s) 驯鸽(xn) 落蕊(ru) 袅娜(nu)C.枕藉(j) 酾酒(sh) 渔樵(jio) 庐冢 (zhng)D.桂棹(zho) 窈窕(yo) 旌旗(jng) 嫠妇(l)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脉搏 精彩 参差斑驳 惹事生非B.掂记 苍茫 梳梳落落 平平仄仄C.萧索 幽远 一泻千里 以逸待劳D.修禊 彭殇

2、世殊事异 游目聘怀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静言思之,躬自悼(伤心)矣 采之欲遗(遗留)谁 B.况修短随化,终期(日期)于尽 或因(依,随着)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有碑仆道,其文漫(模糊)灭 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世 D.而吾与子之所其适(享有) 纵一苇之所如(相似)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字,从意义和用法角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当其欣于所遇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人为可讥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 B. C. D.5.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的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引以为流觞曲水 舞幽壑之潜蛟B.

3、顺流而东也 乌鹊南飞 C.千万不复全 正襟危坐 D.手巾掩口啼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为吸引眼球,自媒体故弄玄虚、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领域,常常成为某些缺少操守者制造恐慌的重灾区。郁达夫曾有美文方岩纪静,大赞方岩的幽静与古朴。方岩山中奇景异石,随处可见,擢发难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断。来源:学+科+网Z+X+X+K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许多挫折,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在国家校

4、车安全立法后,不能因为企业的利益诉求而降低保障生命安全的校车安全技术标准,而企业执行高标准的校车技术标准更是责无旁贷。A. B. C. D.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全球饥民人数已高达10亿之巨。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C.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受到了挤压。D.根据日本一家数据库13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界对日元贬值的担忧最多

5、,由此造成的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不看好明年经济走势。8.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奉上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大作,还望先生拜读。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1)将 改为 来源:学科网ZXXK(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

6、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虞、褚、陆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

7、,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

8、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摘编自李泽厚盛唐之音)【注】大令: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因曾做过州主薄、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所以时人称其为“大令”。9下列关于

9、唐代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B初唐书法家追求书法的造型美,涌现出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等代表作品。C冯、虞、褚、陆的书法作品,具有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娟婵春媚、云雾轻笼、高谢风尘、精神洒落的特点。D孙过庭把书法当作抒情达性的手段理论的提出,是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即将到来的征兆。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虽然王羲之的真实面目和兰亭之真伪仍可作进一步探究,但从兰亭在初唐受到热烈追捧看,似有更多的理由把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B孙过庭的书谱以历史变化的观点强调

10、了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同时他也肯定了初唐的某些书法传统。C孙过庭在理论上将书法提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即所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D“草圣”张旭与“诗仙”李白齐名,与他们的作品中同样痛快淋漓地倾注了悲欢感情,无所拘束却又合乎规矩有关。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和书法是起源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艺术门类,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理所当然成为了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B初唐与盛唐书法的不同表现在:初唐讲求造型美,兰亭摹本盛行;盛唐强调书法的抒情特点,“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C同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诗与唐代书法的发

11、展相似之处不少,比如同在初唐展现新姿态,盛唐时都突出抒情特征,都有其代表人物等。D张旭、怀素、贺知章的书法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都是创造的、浪漫的、天才的,都具有表现性、抒情性和情感的流动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4分)翠湖心影汪曾祺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

12、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

13、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

14、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

15、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我是1946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38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有删改)12.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提到西湖、大明湖、瘦西湖的目的则是衬托翠湖与昆明城的密切关系。B.“行人到了

16、翠湖,也就成了游人”说明每个来到翠湖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用自己的眼和心尽情地领略翠湖之美借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超脱。C.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对翠湖的想念与对翠湖遭受人为破坏的丝丝担忧,并充满期望地祝愿翠湖能永远保持明爽安静。D.本文记人事、写风景,皆有情致,娓娓而谈,态度亲切,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沐春风,一股清纯之气潜潜袭来。13.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5分) 1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6分) 三、古诗文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27分)浮槎山水记欧阳修浮槎山,在

17、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阇山,或曰浮巢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

18、,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来源:学+科+网Z+X+X+K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

19、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有改动)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 致:获取B. 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 厌:通“魇”,满足C. 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 敏:机智、聪明D. 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 俾:使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以此知其所失多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 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C. 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 以其乃

20、华山之阳名之也D. 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图:可以解释为“和尚”,也可解释为“佛塔”。“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的是佛塔。B.留后:官名。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北宋所设节度使观察留后,仅为虚衔。C.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有暂时代理官职意思的词语还有行、署、权等。D.京师:古代指帝王的都城,指北京。但在不同朝代称呼不同,如元朝称为大都,明朝则称为京师。1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交代浮槎山

21、的地理位置、名称及其来由,并附以佛教道教之说,给浮槎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B.陆羽在论水味时,认为山中泉水是上品,而山泉之中又乳泉和石池之中清流四溢的泉水为最好。C.作者认为李侯是一个贤士,是因为李侯在登浮槎山时发现上等的山泉后,送至京师给自己饮用,可谓情真意切。D.文章既写浮槎山水之美,又写李侯游赏之乐;既笑张又新的狂妄多失,又赞陆羽的善言水,行文开合有度。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4分)译文: (2)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5分)译文: (3)伏清白

22、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分)(离骚)译文: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游褒禅山记)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9分)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人事:指与人交接来往。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披:拨开。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

23、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B.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C.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D.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来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惧,如最后四句中的这一喜一惧:所种的庄稼一天天地生长,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因而更担忧风霜雨雪的到来,使庄稼受到推残,如野草般零落。E.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

24、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21.归园田居(其一)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10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3)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 。 (4)赤壁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四、写作(60分,其中含5分卷面分)23.

25、 我校拟举办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永春一中高一年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2019.1)1.(2分)D(A.霎 sh B.驯xn C. 藉ji 樵qio)2.(2分)C(A.惹事生非惹是生非;B.掂记惦记,梳梳落落疏疏落落;D.游目聘怀游目骋怀)3.(2分)C (A.遗:赠送B.期:至、及D.如:往)4.(2分)B(介词,对;介词,在;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5.(2分)B(A.动词的使动用法,流:使流;舞:使起舞B.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南:名词

26、作状语,向南C.形容词用作动词,全:保全;正:整理D.名词作状语,手巾:用手巾;侧:从旁边)6.(3分)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用正确。“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张冠李戴。“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该成语只能用来形容“罪恶”。不合语境。“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望文生义。“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不能将其错误理解为“降低”。使用正确。“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7.(3分)B(A.“高达”与“之巨”重复;C.应是“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D.“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8.

27、(5分)(1)将“教书”改为“从教”(2)将“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3)将“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4)将“拜读”改为“指正”或“斧正”(5)将“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9.(3分)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可知,选项中“具有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娟婵春媚、云雾轻笼、高谢风尘、精神洒落的特点”,将总分关系错误理解为并列关系。10(3分)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参照原文第3段内容,C项偷换概念,“这一点”指“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的艺术特征,而非“书法”。11(3分)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

28、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最早”“最长”于文无据,且“起源最早、发展历程最长”不是两者成为“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的原因,强加因果。12.(3分)B (只是精神得到放松与慰藉,并非每个人都会停下脚步来欣赏。)13.(5分)这段文字极写了翠湖的鱼之多、鱼之美、鱼之自由,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人与环境的和谐,(2分)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2分)为后文抒发对翠湖的怀念作了交代。(1分)第点也可有以下答法:运用拟人手法,以鱼儿的“习惯”“安静”“悠然”形象地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动衬静,以声写静,通过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特写,凸显了翠湖的活

29、力与幽静。解析:赏析句子首先要指出手法,然后分析运用这一手法所突出的事物的特点,最后重点分析其中流露的人物情感。同时,要注意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4.(6分)作者对翠湖边举办迎合猎奇心理的、庸俗的、与翠湖的气质相冲突的“蛇展”表示出忧虑,担心翠湖失去了宁静与和谐,对这种短视与浅薄的行为提出委婉的批评。作者并不拒绝与市民生活、当地风俗紧密联系,与翠湖的气质相得益彰的热闹。作者希望翠湖能恢复以往的明爽安静,继续为昆明人民服务。来源:Zxxk.Com解析:文段中的“担心”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此外还要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担心”的理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蛇展”与翠湖的气质冲突,二是“明爽安静的翠湖”

30、会因此消失。15(3分)C(敏:努力、勤勉)16(3分)D(介词,依靠。A.代词,它,指水记;代词,自己。B.转折连词,但是;连词,表顺承 就。C.介词,凭身份;因为)17.(3分)D京师是古代国家首都的通称,并不是单指北京。18.(3分)C 强加因果。作者认为李侯是一个贤士,并不是因为李侯发现上等山泉后送至京师给自己饮用。二者没有因果关系。19(15分)(1)(4分)(我)后来又得到张又新的水记,这本书记载有刘伯刍与李季卿所排列的泉水的优劣次序,(张又新)认为他们的看法是从陆羽那里得来的,但是(我)用茶经来考证这些说法,(它们)都不符合。(“次第”,次序,1分;“考”,考证,1分;“于羽”状

31、语后置1分;句意通顺1分)(2)(5分)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荫”,荫蔽、躲避,1分;“藉”,枕垫或踩着、踏着,1分;两个“之”所在的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通顺1分)(3)(3分)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伏:守,保持;“伏”“厚”各1分,句意正确1分)(4)(3分)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传闻材料)的缘故了。(“所以”“学者”各1分,句意正确1分)译文:浮槎山在慎县南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人叫它浮阇山,也有人叫它浮巢山,这出自于那些佛教道教之徒荒怪虚诞幻化的说法。山上有

32、泉水,以前谈论水的人都没有提到过。我曾经读茶经,欣赏陆羽擅长谈论水(的本事)。(我)后来又得到张又新的水记,这本书记载有刘伯刍与李季卿所排列的泉水的优劣等级,(张又新)认为他们的看法是从陆羽那里得来的,但是用茶经来考证这些说法,这些说法都不符合。张又新是个狂妄怪异的人,他所说的话很难让人相信,我很怀疑并非陆羽的说法。等到我见到浮槎山的泉水,这样以后更加认为陆羽是了解水的人。浮槎山、龙池山均位于庐州界中,比较它们的水质,(龙池山的水)远远比不上浮槎山的水。但若张又新记载的,把龙池的水列为第十,浮槎山的水却弃而不录,从这里可以知道张又新有很多没有收录到的泉水。陆羽却不是这样,他论述说:“山水最好,

33、江水次一等,井水是最差的。山水中又以像乳汁一样喷流的泉水和石池里漫流四溢的泉水为佳。”他的言辞虽然简洁,但对水质的品论(已经)达到极点了。浮槎山的水,是李侯发现的。嘉佑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饮蒋山的水。随后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

34、着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而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让他们动心的。或许在心里有那种想法,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可达到就不再强求了,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那些富贵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不可能同时获得的,只有隐居山林的乐趣。只有那些富贵的时候不能二者兼得,之后变得贫贱的人,才能由此自得其乐并超脱世俗。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现在李侯生长在富贵之家,既满足了耳目的快乐,又感受到了山林的乐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到达了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他同时获取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多的了。李

35、侯能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从政勤勉,所到之处有能干的名声。有些东西不会自己出现,却等到人们发掘才得以彰显出名,这种情况是有的;有的东西不一定珍贵却依靠别人的发现而得以贵重起来,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使世人知道这浮槎泉水是李侯最早发现的。来源:学科网嘉祐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记。20.(5分)B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错,应是从正面写“静”。C项,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21.(4分)归园田居(其一)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对官场

36、生活的厌倦。归园田居(其二)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内心的恬静。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抓住两首诗的重点句来体会诗人的感情。归园田居(其一)中,从“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等句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写可以看出,诗歌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归园田居(其二)中,描写了几个乡居生活的片段,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22.(10分)(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2)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3)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5)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五、写作(60分,其中含5分卷面分)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