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究感慨的原因。2、 了解文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3、 培养学生失意而不失志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了解文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教学难点: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究感慨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课前热身,诗词竞猜(3分钟)亲爱的同学们,今年春节期间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可谓风靡全国,大家看了吗?你们喜欢吗?被称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集聚着中国诗词文化无与伦比的美,滋润着每一个诗词粉丝的心灵。 选手武亦姝、陈更等才情横溢;教授康震、蒙曼、丽波,学识渊博,点评精彩,引经据典,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令人叹为观止;主持人董卿温文尔
2、雅、气质若兰,文学底蕴深厚,字字珠玑,句句锦心。浪漫绚丽的水舞台,宁静悠远的古风音乐,让人如痴如醉。唤醒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浪漫诗意。中国诗词大会走进千家万户,让经典高雅的古诗词回到了生活当中,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当热爱古诗词,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下面我们就来个诗词热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的经典名句竞猜(PPT展示)点评:同学们回答得很不错,刚刚很多经典名句都来自哪里?滕王阁序二、 导入课文,明确目标(1分钟)今天我们在前一节课疏通文意、初步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了文章第一二部分(1-3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研读文章后面部分,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三、重点研读
3、、深入理解(31分钟) 语文课老师最喜欢听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一)请同学们找出地自然段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词语。(兴尽悲来)(二)请同学们回到文本仔细找找,“兴尽悲来”的“兴”,具体指哪些方面? 引导启发:地方、主人、宾客、景色、宴会,如何?板书:胜地、贤主、嘉宾、美景、良宴。州城之胜宾主之贤兴 山川之美宴会之雅在第4自然段前半部分,着重渲染宴会盛况。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遥襟甫畅二难并)。浓墨重彩渲染宴会高雅之场面,箫管齐鸣,清风徐来,如天籁般的歌声似乎能阻住行云。环顾四座,嘉宾贤主,豪爽善饮超过陶渊明;才气横溢,胜过当年的曹植、谢灵运。教师小
4、结:文章前半部分处处扣住一个“兴”字,洋溢着作者愉悦的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正是在兴致高昂,情绪激动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作者用了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生之“悲”?写出了哪几种悲? 1、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一时宇宙无尽与人生有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2、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玄想宇宙广袤,衬托人生渺小,引发感慨)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4、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
5、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小结:作者纵笔驰骋,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功业无成之痛;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这也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 同学们,天才诗人王勃就如此消沉颓废下去吗?情感有没有变化?大家大声齐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第四个问题。(亮PPT问题设置(四)(四)作者的情感就此悲伤消沉,一蹶不振了吗?情感上有什么变化?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细读品味? 叙写自己处境困窘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冯唐满虽有才华,九
6、十多岁才被举荐;李广虽然一生戎马倥偬,立下赫赫战功,终未封侯。贾谊梁鸿虽在圣主明时,亦是怀才不遇之人,失意之人自古已有之,我王勃年纪轻轻又何妨呢?就如苏轼在初到黄州所言“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以此安慰自己。 化解悲痛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算像冯唐垂垂老矣,也不能改变自己的追求志向;即使像李广赫赫战功,终未封侯,也不放弃远大的抱负。作者以此勉励自己不因岁月无情,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改变高远的志趣与坚定的节操。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就算处在污浊的环境中,亦要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行;即使处境艰难如涸辙之鱼,也要不畏其险,不惧其苦,保持乐观
7、的心境。坚持志向(如何坚持:珍惜时光,坚定志向,不能消极,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年虽不及而立,然其遍尝世事心酸,仕途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未泯灭,以大鹏自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珍惜时光,不甘沉沦,努力追求理想的豪情壮志。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尝志趣固然高洁,最后归隐田园,便空有兼济天下之抱负;阮籍怀才不遇,就颓废放任自流。作者是不赞成他们的做法,应该敢于面对现实,正如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努力迎接人生的挑战。6、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表示要像投笔从
8、戎,要学宗悫乘风破浪的志向。小结: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无法自拔,相反,此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著追求,穷而弥坚,白首不移。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又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作者情感变化:怀才不遇之悲 壮志弥坚之乐过渡:历史上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者,俯拾皆是,大家熟知,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选择自沉汨罗江; 陶渊明不满黑暗的现实,选择辞官归隐田园; 柳宗元遭贬永州,幽怨愤恨,抑郁离世。而王勃面对逆境,为何能够不甘沉沦乐观进取 呢?让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五)探究:王勃面对人生挫折能够不甘沉沦乐观
9、进取的根本原因? 都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那么王勃的思想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有专家学者探究认为,王勃受到儒、道家的影响,但他并未固执于任何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各有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吸收了儒家的执着现实的一面,扬弃了其追求功利的一面;吸收了道家的顺其自然,洒脱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扬弃了无为的一面。 正是如此,王勃才能两次遭受命运打击,身处逆境却胸怀大志,他的情绪并没有停滞在悲哀之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催人奋进。而对王勃入世意识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家庭文化传统。特别是他的祖父王通,更是名噪一时的大儒。积极倡导恢复王道、推行仁政。在这样一种“以儒辅仁”的家族传统、文化渊源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王勃,自然从小就怀着匡时济世、以仁理国的政治抱负与文化心态。三、 再读课文,再次体会王勃复杂的情感。聆听“央视子午书简”的经典诵读。四、 课堂小练笔作业(10分钟)谈谈从王勃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五、 教师总结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板书:宴会欢娱 兴怀才不遇 悲壮志弥坚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