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孔子家语载:子路为蒲宰(地方官),以民之劳烦苦也,(每)人与之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止之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这体现了孔子 A、要求人们之间应互相爱护 B、强调统治者要扩充人的善性 C、注重道德行为的实际效果 D、要统治者爱惜民力顺应自然2、先秦儒家中,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荀子则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三人思想上一脉相承的是 A
2、、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B、提倡统治者要有民本思想 C要求百姓克制自己 D、人际关系是做人的核心4、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这些主张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严刑峻法可以使民众安分守己 B、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D、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需要5、下表为汉代儒生出身和非儒生出身的丞相人数对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宜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儒生出身1112331非儒身出身11241220A、汉代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B、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观念C、汉
3、代官职被儒家所垄断 D、汉武帝积极推行有为的思想6、董仲舒说:“后人言大一统者,咸指万民归心,国家统一而说。”这说明在董仲舒看来, “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关系是 A、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B、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用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7、据汉书载,朱买臣说春秋楚辞,汉武帝甚悦,拜为中大夫;主父偃学易春秋被拜为郎中并多次提拔,公孙弘专心学习公羊春秋以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而官至丞相之职。这则材料主要表明 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B、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C、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D、平民将相大量涌现8、右图为位于五
4、岳之一恒山的悬空寺,它是国内现存唯一一座道、佛、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历史上道、佛、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于 A、西汉汉武帝时期B、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时期9、北宋有理学家说:“(王安石)轻用已私纷更法令,不能兴才教化、弭奸邪心,以来远人弃诚或怀诈,兴利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而不知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理学家这么说的原因是A、为了抨击佛道复兴儒学 B、认为治国应以德而不以法C、社会秩序良好不需变革 D、希望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10、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
5、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智)者见知(智)。”此评述意在 A、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 B、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 C、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 D、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11、李贽说:“除欲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表明他A、将孔子树立为思想界的神圣人物 B、认为儒家经典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是非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 D、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而空谈道德1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明)神宗之待张
6、居正,其礼稍优,当时论者骇然居正之受无人臣礼。夫居正之罪,正坐不能以师傅自待,听指使予仆妾,而(当时论者)责之反是,何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思想具有平等的内涵 B、张居正不尊敬皇帝被人批评 C、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制度 D、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朝觐者不之殷(商)而之周,讼狱者不之殷而之周,于是周为天子,而殷为侯服矣。”下列与作者观点类似的是 A、“穿衣吃饭就是伦理” B、“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物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4、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同样的风在刮着,然而
7、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这体现了A、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C、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D、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15、普罗泰格拉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强调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在当时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他把人作为重要的哲学研究对象,使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革命性的变革”指的是 A、人成为自然与神的奴仆 B研究对象转向人和人类社会 C、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D、关注对象转向对自然的研究16、苏格拉底说:“我们有时候会混淆是非,把好人当做了坏人,把坏人当做了好人,那岂 不是帮助了坏人危害了好人么,难道这也算是正义么?”这反映了苏格
8、拉底 A、喜欢就一话题与别人辩论 B、探讨“正义”这一美德的本质定义 C、试图让别人接受他的观点 D、探讨怎样才能具备“正义”的美德17、苏格拉底批评雅典人只是专注于“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 理的最高修养”。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人生目标是 A、与雅典社会的本质冲突的 B、与雅典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 C、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D、科学与民主的尖锐对立18、意大利埃斯特宫廷通过创办费拉拉大学、创建公共图书馆、邀请学者讲学等做法,使 得埃斯特宫廷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这说明当时在意大利 A、文艺复兴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B、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文主义 C、文艺复
9、兴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同 D、世俗统治者促进了文艺复兴发展总人口教士、修士和修女14世纪的佛罗伦萨92000人1480人16世纪的威尼斯150000人4177人19、对右表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人士是城市的统治者 B、城市居民主体是世俗民众、 C、人们认识到宗教的说教虚假 D、宗教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20、文艺复兴时代的发明家们,“看大家所看到的,却想别人所想不到的”,“标新立异”成了他们的执著追求,技术活动的模式也从模仿吸收转变为以创造为主。这说明文艺复兴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D、使科学摆脱了宗教的限制21、1303年教皇博尼法斯八世就已死去
10、,而他所发布的“十字军十一税”在40多年后还在收。十字军圣战已告结束,当收税官被问及为何还要征收“十字军十一税”时,回答是:为了圣战。后任教皇还要代为催索。由此可见,教会的税收 A、是为十字军进行圣战而征收的 B、征收对象是所有天主教徒 C、反映了教皇及教会贪婪的本性 D、促进了天主教会的蓬勃发展22、马丁路德说:“这里誓言被看做无效,僧侣可获准离开他的修道院,教士能够用钱换来他的婚姻生活,这里的私生子能成为合法”马丁路德这样说的目的在于 A、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理性 B、批判天主教会并宣传宗教改革C、鼓动天主教徒退出天主教会 D、号召人们放弃天主教信仰25、齐民要术在土壤耕作方面以抗旱保墒为
11、中心,总结出了一整套耕、耙、耱等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主张耕作措施应随季节、土质、地势、墒情的不同而变化。这 主要考虑了 A、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 B、注意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C、北方地区雨水少,易受旱灾 D、培育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制度26、李时珍编纂医学著作,认真总结吸收前人经验成就,还向药农、野老、樵夫、猎人、渔民等劳动群众请教,并常到深山旷野考察和收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对某些药物亲自栽培、试服。这反映了李时珍的著作 A、奠定了他在中医学上的地位 B、求真务实地总结前人成果 C、对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D、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27、诗经描写的对象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
12、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是后人研究先秦的宝贵资料。这反映了诗经特点是 A、反映现实 B、浪漫洒脱 C、雅俗共赏 D、通俗易懂28、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写道:“(相如赋)其要归引(君王)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讽)谏何异!”他的话主要说明司马相如的赋 A、表现汉代大一统的文化气度 B、词藻华丽,手法夸张 C、受诗经的影响比较明显 D、讽喻教化,批评时政29、唐代有人“自颈下遍刺白舍人(白居易)诗”,名之“白舍人行诗图”;有歌伎“诵得白学士长恨歌”,“由是增价”。这反映了白居易的文学作品 A、具有向世俗化发展的倾向 B、为一些文人士大夫所不屑 C、体
13、现了唐代诗歌为高雅艺术 D、媚俗低下,难登大雅之堂30、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那时有一个极大商客,先前领了他几万银子,到京都做生意,去了几年,久无音信。直到乾符初年,郭七郎在家,想着这主本钱没着落,他是大商,料无失所,可惜没个人往京去一讨。”小说反映出明代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阶层扩大 C、封建制度衰落 D、资本主义发展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
14、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 材料二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文学是地方学术官,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之处,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汉元帝时开始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佚之始。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佚的其他地方属官高。 (1)材料一说明汉武帝为汉代儒学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4分) (2)材料二表明汉代为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设置了哪些官职?如何看待这些官职的职责与地位?(8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汉代地方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5、汉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任何一个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来,就很困难了。他不仅已经喜爱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的理性。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使用的机械工具,就是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不论是谁抛开这些脚镣,他也不过就是在最狭小沟渠上做了一次不确定的跳跃,因为他不习惯于这种自由的运动。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材料二 启蒙使人了解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来自每一个理性
16、的规则,由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要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 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地和卑贱地逃避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 伏尔泰哲学通信 (1)材料一 说明启蒙运动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5分) (2)材料二 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主张?(9分) (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DADBCBADAC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DBACBBDCBADAA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32、答案:(1)社会背景: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企图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反抗。(5分) (3)影响: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6分)